至 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7
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媒体营销举措、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传播媒介的转变,新闻资讯行业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依靠于广播、电视、纸媒等渠道的传统媒体时代;紧跟门户网站和PC电脑发展潮流的PC互联网时代;追求分众定制、即时互动、定制化信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内容偏好的升级、VR等技术风口的爆发,促进信息维度不断提升,获取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到VR/直播,多元内容载体蓬勃发展。
新闻资讯媒体很大程度满足了用户对资讯获取和解读这一内容消费刚需,移动端新闻资讯媒体更是成为互联网时代资讯传播的主战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作为内容消费之一,30岁及以上的移动网民将新闻资讯作为首要内容消费;新闻APP则是除社交平台外,80/90后的第一资讯获取渠道。
一、新闻APP尽管新媒体社交平台分流了专业/垂直新闻资讯平台流量,但新闻资讯类应用的用户量及行业渗透率仍保持良性发展趋势,根据数据显示,从用户流量来看,新闻资讯行业月独立设备数及行业渗透率均呈稳步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9月,月活超过8亿,渗透率达57.2%。
在使用粘性上,用户在新闻资讯移动端停留时间也逐步拉长,9月总使用时长达78.4亿小时,同比增加30.2%,仅次于短视频(85.9亿小时)。
在日活过千万的新闻资讯APP中,MAU三个季度增长TOP3平台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超过半小时,新闻APP用户时间粘性突出。
高频获取资讯网民占比的提升证实,移动端新闻资讯平台极大地满足用户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降低了新闻资讯的获取门槛,网民资讯浏览习惯养成。
二、移动端新闻从传统编辑分发到今日头条掀起的算法革命,再到如今通过人际圈层实现的社交分发,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新闻资讯平台不断改进自身分发模式,推动新闻资讯媒体稳步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内容,同时实现热点内容和个性化内容的高效分发,为内容营销提供强劲助力。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136大学生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现状及媒介素养培育探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王心慧(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伴随着传统新闻事业的加速转型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地位日趋上升,正日益成为国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丰富和成熟阶段,其阅读新闻的行为及此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所衍生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在使用新闻客户端中表现出的倾向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着重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媒介素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64.5%,[1]其中,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有相当比例。
同时,与传统新闻获取方式相比,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推送更加及时、便捷,使得其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学生作为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率较高的群体,其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其使用思维、使用行为、使用效果,因此,媒介素养的养成、更新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定义及发展概况1.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未就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定义达成一致,有几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可供参考。
王祺在《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分析》一文中写到,“新闻客户端又称新闻APP ,其实就是服务方基于苹果iOS 、安卓(Android )等平台提供新闻资讯、新闻服务的移动应用程序”。
[2]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 )在《2018年第1季度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手机新闻客户端是指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其丰富的咨询资源、实时的信息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动为手机用户提供持续、实时、全方位新闻资讯,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类应用软件”。
新闻客户端案例分析小组分工:⑴新闻客户端概况:⑵商业模式:⑶同行比较:⑷相关思考:一.新闻客户端概况网易新闻是网易倾力打造的精品应用,已然成为国内第一新闻客户端,因体验最流畅、新闻最快速、评论最犀利而备受推崇。
新闻客户端将为手机用户提供全天24小时滚动即时的新闻资讯,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和时尚等32个栏目。
除了新闻内容丰富,新闻客户端的跟贴、图集、投票都广受欢迎,其中的“跟贴”更是网易的拳头产品,“无跟贴不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推广语。
新闻客户端是网易公司针对自身内容特色开发的新闻资讯客户端,突出特色是方便的“跟帖”功能,软件已经覆盖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7 等主流平台。
2012年12月,在“2012中国首届移动互联网拳头奖评选大赛”中,新闻客户端获得“最佳移动广告价值媒体奖“。
一、IOS版提供极具网易特色的新闻阅读、跟贴盖楼、图片浏览、话题投票、要闻推送、离线阅读、流量提醒等功能,实现比电脑上看新闻更方便的优异体验,充分满足超过1亿网易网友的手机新闻、娱乐、体育、财经、科技等多种资讯内容需求。
为所有网易用户,提升手机看新闻的阅读体验。
手机轻松一点,网易精彩内容马上呈现,比在电脑上看新闻更方便。
软件特点1、跟帖盖楼:无跟帖不新闻,跟帖是网易新闻最特色的部分;2、要闻推送:免费推送重大新闻,不用打开客户端,也能第一时间洞悉时事;3、个性定制:除了默认推荐频道外,还有多个频道可供定制;4、离线阅读:只要在WIFI环境打开客户端,就会会自动下载新闻,不占3G流量,在地铁里没信号也能看新闻;5、图片精选:每天及时更新精彩图片,看的更清楚;6、投票功能:精选热点话题投票,负责投标,表达民意,网易负责传递最真实的结果。
特色功能1、本地新闻客户端内可定制自己关注的城市新闻,连带本地天气预报。
2、离线阅读地铁没信号,只要在家或公司wifi环境下打开客户端,预先下载不占数据流量,蓝色箭头标识已离线文章,即使手机没信号也能看新闻。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2年03月)图30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比较 (37)图31中国付费购买应用/内容的手机网民比例 (38)图32手机广告在不同手机网民中的覆盖效果 (39)图33手机网民看到广告后的反应 (40)图34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3G 网民性别比例比较 (41)图35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3G 网民学历比较 (42)图36北上广深智能手机3G网民收入比较 (43)图37北上广深智能手机3G网民年龄分布比较 (44)图38北上广深智能手机3G网民包月流量套餐比较 (45)并追问到位。
4) 电话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核对了变量的取值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对于不合格样本予以整体删除处理。
四.报告定义移动互联网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GPRS、3G、Wifi等无线网络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
智能手机:指的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Symbian、iOS、Android、Windows(包括基于Windows CE内核的系统、Windows Phone 7等)、Linux、Blackberry OS等。
部分手机,比如MTK平台的手机,虽然可以支持安装Java版本的程序,但由于其功能简单,应用程序扩展性较差,并不属于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智能手机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
第二章报告摘要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1.9亿,渗透率达到53.4%。
Symbian、Android以及iOS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尽管Symbian 仍然占据高达61.3%的市场份额,但iOS和Android对其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2011年,总体手机应用发展状况良好。
新闻传播学论文新闻客户端火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xx年搜狐客户端提出了所有的刊物都永久免费,这吹响了争夺战的号角,这是继微博、微信平台之后第三大平台级别的应用。
搜狐等疙瘩客户端,不断加快技术变革的步伐,对于音频、图文、视频、直播以及交互的技术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对所有的媒体进行开放,包含了电台、报纸、电视台以及媒体向互联网的迁移。
调查机构的调查研究表明,客户端的业绩在蒸蒸日上,它的普及与新闻传播渠道以及手机的普及、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2 新闻客户端普及的原因2.1宽度、终端的应用发展为移动式的阅读奠定了基础手机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手机进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3G时代的到临,人们也逐渐的依赖手机通讯带来的便利,因而新闻客户端也越来越普及。
2.2相关研究调查表明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根据20xx年对于移动的互联网用户的主要应用程序的调查研究表明,生活新闻的比例占21%,根据用户经常阅读的分类上来看,资讯以及报纸是移动的互联网用户主要采用的功能之一。
主要的客户群为25-41岁之间的各类人群,其中学历涵盖了初中、高中、技校、中专、职高以及大专等,中下层的收入群体为主,可见移动阅读的用户市场性较强。
用户阅读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阅读的频次较高,适用于新闻资讯等碎片式的内容。
在等待、乘坐交通工具以及睡觉前是进行手机阅读较为集中的场景。
上班休息、课间等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的用户约占40%,由此能够表明手机阅读的时间比较碎片化、空闲的时间段。
2.3门户网站对受众的争夺引发了新闻客户端的爆发中国移动市场的阅读已经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开发商首先提供一种新的阅读形式来进行手机用户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是市场的导入期。
随着,手机阅读形式、WAP阅读形式的不断丰富,3G门户以及中国移动盛大等传统的供应商也高调的加入了手机的阅读市场。
这是市场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手机链还没有构建完全,资源匮乏,盗版的现象也比较多,对于用户的分析不足,盈利的模式也迷糊不清,因而容易走入低谷。
界面新闻分析报告姓名:***指导老师:***学号:**********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班级:14网络与新媒体目录一、项目背景 (3)1.用户分析 (3)2.开发背景 (4)3.应用概述 (4)二、APP分析 (5)1.结构与内容 (5)2.界面与功能 (6)三、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7)1.运营模式 (7)2.盈利模式 (8)四、与同类APP的对比 (9)1.2014年市场份额分析 (9)2.2015年排行榜 (9)3.SWOT分析对比 (10)五、发展前景与个人体验 (11)1.发展前景 (11)2.个人心得 (12)五、结语 (12)六、参考文献 (12)一、项目背景1.用户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阅读成为人们继社交、娱乐之后的又一个刚性需求。
根据比达咨询数据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8.3亿。
其中,新闻APP用户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9.6%,用户规模达4.95亿,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7.4%的手机新闻用户每天都会通过手机中的客户端查阅新闻。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移动端新闻APP实现了用户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
D CCI调查报告表明: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知晓率明显高于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产品,知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高于传统媒体旗下新闻客户端。
由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起步较晚,传统媒体旗下新闻客户端产品,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用户知晓率仅为34.4%、23.8%,排在知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之后。
以下是2014年用户对两大类新闻客户端的知晓情况:新闻门户类新闻聚合类(2013年推出)(2012年推出)(2014年推出)(2012年推出)技术平台的新闻客户端(2003年推出)2.开发背景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占领市场后,不少传统媒体的夹缝求生举步维艰,而上海报业集团具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与探索精神,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推出《澎湃新闻》这样一个既依托纸媒、又独立创作并发布内容的新闻平台。
一季度中国手机各类APP用户规模、使用率及手机应用程序发展趋势分析一、APP应用概况手机APP具体的说是一个移动应用程序,指可以在移动设备(包括平板在所有应用中脑,移动电话,以及运行其他移动设备)运行的应用程序,也称为客户端。
应用程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运而生,尤其是随着5G,LTE高速宽带无线网络的快速覆盖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应用程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手机APP呈现爆发式增长,也使得企业产业开发,个人开发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每天都有数万应用程序涌现并逐渐深入到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包括支持支付,购物,团购,美食,娱乐,生活资讯,地图,旅游,气象,导航,视频,游戏等,这些应用程序不断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019年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即时通信类App的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4.8%;网络视频占13.9%,短视频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增长明显。
《2020-2026年中国手机APP行业市场前景规划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各年龄段网民中,15-19岁手机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84个;其次为20-29岁手机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65个;60岁及以上手机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37个。
二、基础应用APP应用1、即时通信即时通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用户规模和普及率进一步增长。
2020年3月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613万人,使用率为99.2%;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89012万人,使用率为99.2%。
2、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和服务持续丰富,行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2020年3月搜素引擎APP用户规模为75015万人,搜素引擎使用率为83%;手机搜素引擎APP用户规模为74535万人,手机搜素引擎使用率83.1%。
3、网络新闻网络新闻行业紧跟时事热点,不断打造吸引力强的内容产品,合力建设优质内容生态。
2020年3月网络新闻APP用户规模为73072万人,网络新闻APP使用率为80.9%;手机网络新闻APP用户规模为72642万人,使用率为81%。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分析作者:许可来源:《声屏世界》2016年第12期摘要:新闻客户端已成为传统媒体入驻移动互联网,发展媒介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目前新闻客户端运营现状分析,探析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市场中的发展状况及不足之处,并通过对新闻客户端特性的探讨,分析传统媒体发展新闻客户端必然性的原因。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已经逐渐成为受众的首选工具。
传统媒体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生产,更精准地连接用户,更快速地融入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把新闻客户端列为继微博、微信后的首选。
新闻客户端整体运营现状新闻客户端近两年在中国快速普及,人们逐渐开始习惯从移动端获取信息。
艾媒咨询在《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中,界定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定义,认为它是“指为手机用户提供持续、实时、全方位新闻资讯更新,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类应用软件。
”①本文将新闻客户端定义为以iOS、Android等系统为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新闻的应用软件。
目前市场上的新闻客户端可以分为四大类:一、以传统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为基础,利用其市场优势,进入新闻客户端市场。
它们也是最早一批进入该市场的竞争者,如腾讯、网易、新浪等。
这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内容主要以转载、原创报道和UGC三方面获得。
它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得益于开发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于新闻客户端此类新产品的运营更是驾轻就熟。
二、以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新闻内容为主要新闻来源,通过整合相关新闻内容,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这类新闻客户端虽然新闻不是原创,但是通过它们的整合和个性化定制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例如,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都是以此种方式进行运营。
三、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不得不进行改革。
此类新闻客户端大部分运营模式照搬传统媒体旧模式,技术、运营、对用户的了解等都属于起步阶段。
新闻客户端案例分析小组分工:⑴新闻客户端概况:⑵商业模式:⑶同行比较:⑷相关思考:一.新闻客户端概况网易新闻是网易倾力打造的精品应用,已然成为国内第一新闻客户端,因体验最流畅、新闻最快速、评论最犀利而备受推崇。
新闻客户端将为手机用户提供全天24小时滚动即时的新闻资讯,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和时尚等32个栏目。
除了新闻内容丰富,新闻客户端的跟贴、图集、投票都广受欢迎,其中的“跟贴”更是网易的拳头产品,“无跟贴不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推广语。
新闻客户端是网易公司针对自身内容特色开发的新闻资讯客户端,突出特色是方便的“跟帖”功能,软件已经覆盖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7 等主流平台。
2012年12月,在“2012中国首届移动互联网拳头奖评选大赛”中,新闻客户端获得“最佳移动广告价值媒体奖“。
一、IOS版提供极具网易特色的新闻阅读、跟贴盖楼、图片浏览、话题投票、要闻推送、离线阅读、流量提醒等功能,实现比电脑上看新闻更方便的优异体验,充分满足超过1亿网易网友的手机新闻、娱乐、体育、财经、科技等多种资讯内容需求。
为所有网易用户,提升手机看新闻的阅读体验。
手机轻松一点,网易精彩内容马上呈现,比在电脑上看新闻更方便。
软件特点1、跟帖盖楼:无跟帖不新闻,跟帖是网易新闻最特色的部分;2、要闻推送:免费推送重大新闻,不用打开客户端,也能第一时间洞悉时事;3、个性定制:除了默认推荐频道外,还有多个频道可供定制;4、离线阅读:只要在WIFI环境打开客户端,就会会自动下载新闻,不占3G流量,在地铁里没信号也能看新闻;5、图片精选:每天及时更新精彩图片,看的更清楚;6、投票功能:精选热点话题投票,负责投标,表达民意,网易负责传递最真实的结果。
特色功能1、本地新闻客户端内可定制自己关注的城市新闻,连带本地天气预报。
2、离线阅读地铁没信号,只要在家或公司wifi环境下打开客户端,预先下载不占数据流量,蓝色箭头标识已离线文章,即使手机没信号也能看新闻。
移动应用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一移动应用App的发展现状(一)移动化的新媒体应用1.移动用户数量的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22亿户。
其中,3G用户达到2.46亿户(见图1),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87亿户。
[1]图1 2010~2013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市场研究公司IDC指出,2012年,手机供应商已销售了2.13亿台智能手机,约为2011年的两倍多。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约占全部手机销量的58.8%。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1年底及2012年底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大调研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保有量由2011年的2亿台迅速增长到2012年的3.6亿台,而其中的增量绝大部分为iOS及Android系统的智能设备,能够安装大量的客户端App;同时,过去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的资讯类网站、阅读类网站等纷纷推出了客户端。
这些客户端的用户体验一般都要远远优于其WAP网页,大量用户的阅读行为都转移到这些客户端。
截至2013年1月,iOS及Android系统用户中的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57亿。
[2]2.移动App应用的增长目前,拥有过亿用户的移动应用已达10款左右,包括微信、新浪微博、手机淘宝、UC浏览器、搜狗输入法、91手机助手、360手机安全卫士、高德地图、美图秀秀及墨迹天气等。
截至2013年1月7日,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应用下载量已经突破400亿次,总活跃账户数达5亿个。
2012年6月,App Store应用下载量达到300亿次,活跃账户超过4亿个,应用总量为65万款。
在6个月的时间内,App Store新增1亿活跃用户、12.5万款应用和100亿次下载量。
目前,App Store面向155个国家开放,共有77.5万款应用,其中原生iPad应用超过30万款。
[3]苹果App Store在2012年共新增了约34万个应用,2011年为30万个,应用数量在以加速度攀升,苹果App Store的日均收入高达1500万美元。
NEWS WORLD时间线,将两个女孩的人生故事用“颜值”做线索,进行双线叙事。
话题本身就得到了很多关注,而新颖的讲故事方式、节目制作方式,更是获得了多方的学习研究。
四、融媒体时代报道的内核:守正创新当下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我们需转变观念,主动出击。
今年1月,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主流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
”[8]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但记者编辑不能因为获取新闻渠道的便捷化而节省了脚力,不能因为信息的庞杂而忽视了眼力,不能因为数据、文字的智能化处理而阻滞脑力,也不能因为网络时代的碎片化发声而懈怠笔力。
新时代的记者编辑,只有守正创新才能顺应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注释:[1]邹海涛.对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思考,http:// /n1/2017/1212/c415837-29701342. html.2017-12-12.[2][5][6][7]斯蒂芬·奎恩.融合新闻报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喜力.短视频的下一个机遇在哪里,https://mp. /s/NsQcgSNQBRSkC_prmh806Q.2019-05-01.[4]腾讯新闻.眼界即人生|《紧急呼叫》直击新闻热点用抵达和追问探寻真相,https:/// s?__biz=MzUzNTA0MDAwMQ%3D%3D&idx=1&mid =2247489747&sn=8c70e68ebf138be2e38e610e3778ad4. 2019-01-18.[8]杨俊峰.网友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重要讲话,http://. cn/n1/2019/0201/c40606-30604227.html.2019-02-01.(作者: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责编:姚少宝新闻e家6月24日,由人民网研究院编撰出版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在京正式发布。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作者:陈伶娜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10期摘要:新闻客户端正在面临浏览器资讯、社交媒体阅读的竞争,面临“江山失守”的局面,如何保持竞争力?除了在信息发布速度、内容质量、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能够直接抢夺用户注意力的新闻信息推送功能同样应予以重视。
新闻推送需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否则,可能被置之不理成为无效推送,无法转化为流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17-0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有92.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1]。
作为信息类基础应用,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即时通信和搜索引擎之外的第三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凭借丰富的资讯内容和实时推送的便捷,其成为人们随时随地了解世界的窗口。
不过,随着浏览器升级,从“浏览”到“阅览”,以及社交平台新闻阅读的兴起,人们从移动端获取新闻的方式正逐渐改变,新闻客户端面临“拉回”和“留下”用户的挑战。
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Q1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人们从移动端获取新闻的方式中,新闻客户端占比仅64.1%,新闻客户端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江山失守[2]。
要留下和稳定用户,除了客户端的新闻或资讯信息发布速度、内容质量、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之外,可以在用户开屏第一时间内抵达用户视野的新闻推送也同样重要。
本文从内容分析出发,从推送频率、时段、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引流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实现更高效率的推送。
一、新闻推送是主动传播之举移动新闻客户端,指为手机用户提供持续、实时、全方位新闻资讯更新,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方面信息的新闻类应用软件。
探析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作者:————————————————————————————————日期:探析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新闻学探析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摘要】手机新闻客户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后起之秀,凭借便捷化、智能化、实时、易获得的方式迅速发展起来。
门户类网站以及传统媒体在手机新闻客户端领域跑马圈地,以期能够获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先机。
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状况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传统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手机新闻客户端迎来了发展的热潮。
根据易观智库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52亿,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①2013年年底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达到3.44亿,手机新闻客户端在中国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60.4%。
②各大门户网站以及传统媒体纷纷加入到手机终端的竞争之中,研发推广移动新闻客户端,希望借助这一强大的移动终端实现新的发展。
一、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客户端又称为新闻APP,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苹果iOS、谷歌Android等手机系统平台上运行的,为用户提供新闻资讯,新闻服务,实时推送的手机应用程序。
新闻客户端按照内容产生方式主要分为:UGC、PGC、AAC 三类。
UGC是指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新闻客户端;PGC是指专业人士产生内容的新闻客户端,搜狐、新浪以及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客户端都采用这种形式;AAC 则是指算法产生内容的新闻客户端,典型代表有“今日头条”,这种依靠算法与个性聚合的新闻客户端符合未来个性化的推送趋势。
根据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性质,又能够分为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门户类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手机新闻客户端。
二、手机新闻客户端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一,移动网络发展,移动终端智能化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现代移动网络已经进入4G时代,移动网络的发展,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进行文字、图片、视音频的阅读与观看,这就为2G时代的WAP阅读方式向现代的终端APP阅读转化提供了网络上的支持,随着各大运营商的竞争,手机上网套餐费用不断降低,而且网络建设不断完善,这就有力地推动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随着各种手机系统的研发,加上APP软件的开发,现代手机已经从单一的通讯设备转化为具有通讯、游戏、阅读以及视频观看功能的智能化终端。
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Trustdata2015年12月本报告为TrustData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它商业目的。
• 研究对象: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 数据来源: TrustData自建的日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月活跃用户超过1.3亿)的样本集• 统计周期: 2015年1月至10月指标说明:n DAU---日活跃用户量n MAU---月活跃用户量n 月度覆盖率---应用的月活跃用户量占月度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的比例n 日覆盖率---应用的日活跃用户量占日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的比例n 使用时长占比---月度应用使用时长占全网移动应用使用时长的比例2015年新闻类应用的用户规模上升约四成新闻行业DAU覆盖率17%14%11%8%• 这里的新闻类应用包括所有的独立新闻客户端。
微信、微博及浏览器的新闻流量不在统计范围内。
.逾九成用户每日仅打开一款新闻客户端两款应用一款应用两款以上新闻用户每日打开新闻客户端的数量分布一线和二线城市贡献逾六成新闻用户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新闻用户地域分布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北京、广州及成都位列新闻用户城市分布TOP3新闻用户城市分布TOP20 5.22%4.72%3.97%3.49% 3.48%2.94%2.53% 2.50% 2.45% 2.27% 2.26%1.82% 1.56% 1.56% 1.53% 1.49%1.28% 1.25% 1.23% 1.22%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构成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排名紧随其后13.97%新闻类应用月度覆盖率TOP206.77%2.27% 1.81%1.52% 1.16% 0.86%0.34% 0.30% 0.30% 0.29% 0.29% 0.22% 0.19% 0.17% 0.17% 0.15% 0.14% 0.09% 0.08%2015年,老牌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表现平平腾讯新闻略有涨幅,今日头条大涨约一倍DAU覆盖率变化趋势8%6%腾讯新闻4%今日头条网易新闻2%0%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的月度使用时长高居榜首是第三到第二十名总和的3倍之多0.750%0.618%月度使用时长占比TOP200.148%0.089% 0.082% 0.063%0.011% 0.009% 0.007% 0.006% 0.009% 0.004% 0.004% 0.004% 0.003% 0.003% 0.002% 0.002% 0.002% 0.002%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及今日头条的新用户月度留存天数分别为6.1天和5.3天远高于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月度留存天数6.1 65.342.72.0 2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 这里的月度留存天数指新用户在之后30里重复访问的天数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借助微信及QQ强大的拉动能力,腾讯新闻的新用户流失率明显优于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是腾讯新闻的2.25倍月度留存率39.86%19.40%31.50%1~539.42%9.75%6~1019.93%9.84%11~2017.24%今日头条9.05% 腾讯新闻21~304.01%• 这里的月度留存率指新增用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不同天数的概率。
0指未重复使用,即新用户流失;1~5指重复使用天数为1天至5天。
其他以此类推。
新用户在之后30天内重复使用21~30天的可认为成为忠实用户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网易新闻及搜狐新闻的新用户流失率均超过五成相较腾讯新闻及今日头条存在明显差距月度留存率55.02%56.28%33.15%1~528.40%6~10 6.94%6.20%11~20 3.73%5.59%搜狐新闻网易新闻21~301.17%3.53%• 这里的月度留存率指新增用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不同天数的概率。
0指未重复使用,即新用户流失;1~5指重复使用天数为1天至5天。
其他以此类推。
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超过40分钟,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约60%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内容投放受到用户的青睐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分钟)5041.8403026.1 24.7 24.222.519.82010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凤凰新闻一点资讯搜狐新闻腾讯新闻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今日头条DAU已达腾讯新闻的六成半平均每日使用时长是后者的两倍今日头条DAU/腾讯新闻DAU平均每日使用时长(分钟)5065.0%41.84055.0%3045.0%19.82035.0%1025.0%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4.62次领先排名第二的网易新闻近两成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次数654.623.93 3.8143.27 3.22 3.12321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凤凰新闻搜狐新闻一点资讯腾讯新闻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的微信传播能力远高于今日头条超过后者3倍1861235836每日转发微信朋友圈人数(万)每日转发微信朋友圈次数(万)腾讯新闻今日头条• 微信对系统外应用分享有上限要求,不排除今日头条分享次数过多触碰平台规则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相较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的用户使用高峰非常明确分别是上午8点、中午12点和晚上21点非工作日每小时用户流量占比工作日每小时用户流量占比8%7%7%6%6%5%5%4%4% 腾讯新闻腾讯新闻3%3% 今日头条今日头条2%2%1%1%0%0%0:00 2:00 4:00 6:00 8:00 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的年轻女性用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为全网的1.15倍每日美颜美拍类应用的用户占比12.0%9.88%10.0%8.58%8.0%6.80% 6.62%6.0%5.10%4.0%2.0%0.0%腾讯新闻用户全网用户网易新闻用户今日头条用户搜狐新闻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打开了美颜/美拍类应用的比例• 美颜美拍类应用的用户可认为是年轻女性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用户使用视频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及全网用户每日视频类应用的用户占比60.0%50.0%44.85%37.81% 37.42% 37.33%40.0%34.65%30.0%20.0%10.0%0.0%腾讯新闻用户搜狐新闻用户今日头条用户网易新闻用户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视频类应用的比例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今日头条汽车用户的比例领跑新闻客户端为全网的2.5倍每日违章查询类应用的用户占比2.0%1.68% 1.66%1.6%1.47%1.34%1.2%0.8%0.68%0.4%0.0%今日头条用户搜狐新闻用户网易新闻用户腾讯新闻用户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违章查询类应用的比例。
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网易新闻及搜狐新闻用户每日打开股票理财类应用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每日股票理财类应用的用户占比15.0%13.2%12.1%12.0%10.2%9.0%7.6%6.0%3.5%3.0%0.0%网易新闻用户搜狐新闻用户今日头条用户腾讯新闻用户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股票类应用的比例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网易新闻及今日头条用户使用旅游类应用的比例领跑新闻客户端每日旅游类应用的用户占比4.0%3.28%3.00%3.0%2.33%1.95%1.81%2.0%1.0%0.0%网易新闻用户今日头条用户搜狐新闻用户腾讯新闻用户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旅游类应用的比例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用户每日打开银行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全网用户每日银行类应用的用户占比5.0%4.42%4.0% 3.54% 3.53% 3.43%3.0%2.34%2.0%1.0%0.0%网易新闻用户今日头条用户搜狐新闻用户腾讯新闻用户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银行类应用的比例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