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考试资料(小抄版)

  • 格式:docx
  • 大小:39.4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个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7.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 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6储集层: 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7有效孔隙度: 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8绝对渗透率: 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

19有效相渗透率(相渗透率): 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20孔隙结构: 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流体饱和度: 油、气、水在储集岩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21砂岩体: 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质为主的沉积岩体。

22盖层: 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23排替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在曲线压力最小的拐点。

24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石油中化合物包括烃类化合物、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异戊二烯烷烃最重要,以植烷、姥鲛烷的研究和应用最多、环烷烃、芳香烃。非烃化合物: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5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26石油的(族)组分组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

1圈闭:储集层中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2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3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

4闭合高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5闭合面积:是由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与非渗透面交线所围成的面积。

6构造圈闭(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7背斜圈闭(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8断层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9地层圈闭(油气藏):是指因地层纵向沉积联系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就是地层油气藏。

10岩性圈闭(油气藏):储集层的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四周或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性圈闭。聚集油气之后形成岩性油气藏。

11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作用下,储集层中被高油、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水动力圈闭。

12复合圈闭: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

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1.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2.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3.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4.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

5.低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的温度(℃)增加值。

6.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7.生油窗: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成为主要的成油时期,称为生油窗。

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为油气自生油岩向储集岩中的运移

二次运移(secondary migration):为油气在邻近生油层的储集层中的运移以及形成第一次油气聚集

1.油气聚集:指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2含油气系统:被定义为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包含活跃的烃源岩及所有已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及作用。

3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

1沉积盆地: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史时期,长期不断下沉接受沉积物堆积的地貌单元。

2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且已经发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发现工业性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称含油气盆地。

3一级构造单元:隆起、凹陷和斜坡都是底盘起伏而形成的构造,是盆地内最高一级的构造,通称一级构造。

4二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在盆地的展布并不是孤立的和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的规律成群、成带出现,这些群和带的规模,处于一级构造和三级构造之间,通称二级构造。

5三级构造:盆地内沉积盖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

6含油气系统:被定义为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包含活跃的烃源岩及所有已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及作用。

7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8油气田:在地表同一产油面积上地下所有油气藏的总和,我们称为油气田。

9 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