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规定(2017年11月21日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法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撑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一、主管部门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外事办公室协同管理学生出国交流事宜。
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核准离校手续,学生出国思想政治审核和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动态了解等其他相关管理。
外事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对外联络,发布学院各项目通知,组织学生报名,选拔及推荐到国外合作院校,协助学生办理相关出国手续,和学校外办协同协助学生参加学校国际项目等事宜。
教务办公室负责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出国前培养计划及课程审核,回国后学分互换等事宜。
二、学生出国(境)前应履行的程序1、申请出国学习的学生必须先征得导师和班主任的同意(包括对计划修读课程的认可),然后在学院网站下载并填写《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审批表》(一式三份)及《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承诺书》(一式两份),《审批表》须依次经导师、班主任、外事办、学工办、教务科、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学院长签字后,分别交一份至本班班主任和学院外事办公室备案;《承诺书》须交一份至学院教务办公室,经审核通过后,方能申请院际和校际交流项目并办理交流项目相关手续。
2、学生赴国(境)外学校交流前,须认真学习交流学校所在国的有关法律和交流学校的校规校纪,并参加由学院学工、教务、外事共同组织的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培训。
三、境外学习学分认定1、学生在境外所学课程应与其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相近或相同,在境外高校学习的学生申请认定的学分一般不应超过其学习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分的 50%,且必须不少于2门课程。
学生应修的公共学位课及论文选题必须在同济大学完成。
不参加学分互换的同学,在国外交流期间至少修满2门课程。
2、学生出国(境)交流前,须事先与导师商议拟定在境外学习期间的学习计划,并填写《同济大学申请选修校外研究生课程审批表》,经导师同意和法学院批准并备案。
TONGJI UNIVERSITY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
论文题目:
博士生:
学号:
院(系、所):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年月日
教授:
鉴于您在本学科的造诣和学术声望,特聘请您对我校
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评阅。
现呈上该生论文,请您在百忙中抽时间给予审阅(请重点审阅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
并将评阅意见于年月日前邮寄或送达博士生所在
学院收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
谢谢您的支持!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学院代章)
(可加页)
注:关联度栏必须由论文评阅人填写评阅人签名:年月日
博士学位论文定量评价表
备注:每位专家对六项指标按百分制评分。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Educational Plan for Master-Doctor Combined ProgramGeodesy and Engineering Surveying(学科代码 018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是同济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科,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获“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2021年获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称号。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博士学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测绘技术从传统的模拟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现正进入信息时代。
以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和传统的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正发生着深刻的巨变。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也从传统的一维或二维、小范围、低精度、静态测量向三维或四维、大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方向发展,使本学科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城市空间信息平台、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变化与监测、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等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本学科在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GNSS卫星精密定位与定轨、卫星导航与应用、GNSS软件接收机研制、地壳形变监测与大地测量反演、大型工程的精密定位、大型结构与桥梁工程健康检测等领域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无私奉献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做到能力、知识和人格三位一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同教[2007]20号)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较为系统的训练,应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1.调查研究、查阅和应用中外文献及采撷网络信息的能力;2.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3.设计、计算及制图的能力;4.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的能力;5.综合分析、凝练创新、编制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的能力;6.外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指导教师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2.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选题在符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以利于增强学生面对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3.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特长或潜能有更好的发挥,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4.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多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5.毕业设计(论文)按不同学科类型分别有所侧重:(1)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工程实践性课题的比例应不低于70%,首先应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2)理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让学生走向学科前沿,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3)经管、人文、法学、外语、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有新颖性,要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接触社会,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或创见。
职业型硕士博士(打印时删除)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姓名:学号:所在院系:软件学院职业类型: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软件工程指导教师:副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六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ongji 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The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IntelligentOperation SystemCandidate:Student Number:School/Department:Software EngineeringDiscipline:Master of EngineeringMajor:Software EngineeringSupervisor:June,2011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同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2018年同济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办法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需求,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继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提高派遣层次扩大研究生派遣规模。
实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应以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为宗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
2018年国家公派项目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及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等。
结合我校情况,现公布2018年同济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办法,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能够积极执行。
第一条选派项目、类别、期限及人数1.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一般应为双方联合指导且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我校推荐名额为160名,期限为6-24个月;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不限名额,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期限为36-48个月;3)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配套,2018年全国计划选派500人,选派类别为高级研究学者,交流访问期限及资助期限为一个月。
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选派办法见附件一。
2. 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全国800名, 2018年选派学科专业领域为农业、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工作、国际金融、国际法、工业设计、航空安全保障、先进制造工程和网络工程。
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限为12-24个月,重点面向校内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选拔。
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期限为3-12个月,面向校内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选拔,主要通过学校、学院现有中外合作项目派出。
3. 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全国计划选派300人,选派对象主要为国内外艺术类专业优秀在校学生;重点支持国内发展薄弱,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的艺术类专业或交叉空白学科,对交互设计、时尚设计、体验设计、信息设计、服务设计等新兴设计类专业或交叉学科优先支持。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国际关系招生介绍学科专业简介政治学科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近代以来,政治学科不断发展并逐步分化出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等分支学科。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学科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文革”时期,极左路线曾一度使政治学科发展陷入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学科发展又获新的活力,不但政治学基本理论学科发展迅速,而且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比较政治等学科也得到飞速发展。
同济大学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获取学位授予权,现涵盖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其中政治学理论硕士点的学位授权于1998年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
政治学一级学科现有教师25名,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8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3名。
政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是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教授周敏凯博士。
政治学一级学科点目前承担着同济大学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二期重点课题《城市发展》中的分课题《城市治理与制度创新》的研究任务。
政治学一级学科的主要机构有:政治发展与比较研究所、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教研室,同济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
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能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政治学理论修养,较宽阔的国际政治视野,熟悉中外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国际政治理论、外交关系、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当代中国外交等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基础较扎实,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政府部门、教学与研究单位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1、政治学理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中外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学理论、行政学与公共管理等。
2016年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项目介绍及课程体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代码:125600)一、概述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大学。
作为研究型大学,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类教育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目前,学院汇集了同济大学经济类、管理类的主要学科,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经济与金融系及公共管理系,并在二级学科设有相应的研究所和实验室。
设有9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EMBA、MBA、MPA、工程硕士、工程管理、金融工程、会计硕士等7个专业硕士学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50多名,其中教授及研究员70多名、副教授近80名。
工程管理是同济大学重要的学科平台之一。
长期以来,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形成了以培养兼具工程技术与科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特色的教育模式,凝练了一支集理论、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师资团队。
目前直接从事工程管理科研与教学的教师共计70余名,其中教授近30名。
近年来,承接了二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项目。
在服务社会方面,为上海世博、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实施工程管理咨询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工程管理教育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同济大学工程管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胜任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 答辩前的准备
1. 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项培养环节;
2.. 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
二、 论文评阅
1.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先由指导教师审阅,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在答辩前一个月
将论文送交至少2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
2.聘请的评阅人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含副高级)的专家;
3.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及时将论文
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院系。
三、 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的审批。
2. 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
指导教师一般不宜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3.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者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成员担任。
4.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由我校具有中级及其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担任。秘
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答辩时协助主席办理有关事务,做好答辩
会的详细记录。
四、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先由学院(系、所)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1. 同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审批表;
2. 课程成绩单;
3. 实践环节考核表;
4. 指导教师意见;
5.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二份);
6. 单位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及工作表现意见;
7.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署同意答辩的意见后,方可组织答辩。
五、 关于提前答辩
提前答辩的有关要求按“同济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提前答辩的规定”
执行。
研究生院培养处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