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II类错颌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5
Activator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摘要】目的 activator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颌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特点。
方法 23名9-13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患者应用activator进行矫治。
男11名,女12名。
每名患者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曲面断层、及手腕骨X线片。
对activator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10个项目的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 SNA、ANB、OJ、UI∕SN、UL-ELine等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SNB、LI∕MP、CO-GN、MP∕SN、LL-ELine等在治疗后增大,差异有显著性。
下颌综合长度增加,下颌平面角增大,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activator在生长发育期的Ⅱ类1分类病例的治疗中能有效减小覆合、覆盖、改善颌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Ⅱ类骨面型。
对对于存在拥挤或下前牙较唇倾的Ⅱ类病例,activator及二期治疗时的拔牙矫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activator 安氏Ⅱ类下颌后缩The Activator appliance early time treats AnⅡThe kind 1 classifies the wrong jaw Kaife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Abstract】 Goal activator appliance in AnⅡIn kind of wrong jaw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Method 23 9-13 year-old by lower jaw relieving primarily AnⅡThe kind of wrong jaw patient carries on using activator corrects.Male 11, female 12.Front each patient corrects photographs the head localization side position, the curved surface fault, and the hand carpal bone X piece.Behind the cranial position piece carries on 10 projects to the activator treatment before the surveys, and to treats the fore-and-aft surveying result to carry on pairs theT-test.Finally SNA, ANB, OJ, UI∕SN, UL-ELine and so on reduce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has the significance; SNB, LI∕MP, CO-GN, MP∕SN, LL-ELine and so on increase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has the significance.The lower jaw comprehensive length increases, the lower jaw plane angle increases, the difference has the significance.Conclusion activator in growth development periodⅡIn thus the kind of 1 classified case of illness treatment can reduce compound, the cover, the improvement jaw relations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atientⅡKind of bone face shape.To crowded or under front the tooth compares the lip regarding the existence to leanⅡA kind of case of illness, time activator and two issue of treatments pulls a tooth correctsalso may achieve the good treatment result.【Key words】activator AnⅡKind Lower jaw relieving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是常见的错頜畸形,临床表现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颌,深覆盖。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形态特征研究作者:赵馨瑗张晓蓉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3年第09期[摘要]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口内表现为前牙内倾,覆牙合较深,通常侧貌较佳,故在正畸治疗时,期望改变切牙轴向,打开咬合,恢复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但尽可能不破坏软组织侧貌。
该类患者由于上切牙舌向倾斜,常常导致上前牙牙根紧贴唇侧骨皮质,造成牙根及牙槽骨形态改变,而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牙体发育时也会有不同于其他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特点,这些因素均会对牙的移动以及牙槽骨的改建造成影响。
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后,均应了解并关注这类患者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的形态及变化,控制牙体进行安全有效的移动。
[关键词]成人;口腔正畸;安氏Ⅱ类2分类;形态学;上颌前牙[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3)09-0197-05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Anterior Teeth and Alveolar Bone in Adult Angle Class Ⅱ Division 2 MalocclusionZHAO Xinyuan,ZHANG Xiaorong(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6,Yunnan,China)Abstract: In patients with Class Ⅱ Division 2, the or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anterior teeth are inverted and the overbite is deep, but the patient usually has a better profile. Therefore,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it is expected to change the incisor axis, open the occlusion, and restore the normal overbite of the anterior teeth. Occlusion covers, but as far as possible not to damage the soft tissue profile. Due to the inclination of the tongue of the upper incisor, the roots of the upper anterior teeth often adhere to the labial cortex, causing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y of the roots and alveolar bone. Affect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patient’s teeth develop There ar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malocclusion patients. Thes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movement of teeth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lveolar bone. Before an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you should understand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eth and the upper anterior teeth of such patients. The shape and change of the alveolar bone can control the tooth to move safely and effectively.Key words: adult; orthodontics; Class Ⅱ division 2 Classification; morphology; upper anterior teeth近年来,健康的正畸理念更加被重视,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与牙周硬组织形态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基于CBCT等影像学对牙周硬组织形态的研究更加深入,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安氏二类矫正方案简介:安氏二类矫正方案是一种针对牙齿二类畸形的矫正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可持续的矫正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氏二类矫正方案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安氏二类矫正方案基于牙齿医学原理,通过矫正器的作用力改变牙齿的位置和关系,从而改善牙齿的咬合和外观。
具体来说,该方案将牙齿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两个部分,通过控制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关系。
二、步骤:1. 初诊与治疗计划制定:在接受安氏二类矫正方案之前,患者需首先进行初诊,其中包括口腔检查、拍摄X光片以及进行口腔模型的制作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 固定矫正器的应用:在安氏二类矫正方案中,医生会向患者固定矫正器。
这种矫正器通常由金属托槽和金属线组成,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来改变牙齿的位置。
3. 控制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此方案的关键在于控制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这可能包括通过调整矫正器的力度和方向来实现牙齿的移动。
4. 定期复诊和调整:在矫正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和调整。
医生会根据牙齿的移动情况,适时调整矫正器的力度和方向,以确保矫正效果的达成。
5. 矫正器的拆除和保持器的使用:当牙齿达到理想的位置和关系时,医生会将矫正器拆除,并为患者制作保持器。
保持器的作用是固定牙齿的新位置,防止其发生移动。
三、注意事项:1. 遵守医生的建议:在接受安氏二类矫正方案之前,患者需要详细了解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并遵守医生的指导。
2. 注意口腔卫生:在矫正过程中,患者需要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健康。
3. 饮食调节:患者在矫正期间需避免咬硬食物和过于粘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牙齿的矫正效果。
4. 定期复诊:患者在接受安氏二类矫正方案后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矫正进展进行矫正器的调整。
简述安氏错牙合畸形分类-回复安氏错牙合畸形是指牙齿在咬颌运动中存在不良的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五类及其亚类:I 类、II 类1、II 类2、III 类和III 类2。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逐步解释安氏错牙合畸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安氏错牙合畸形分类及特点]I 类错牙合畸形:[缝隙叉合错牙合畸形]I 类错牙合畸形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咬颌运动中,上下牙齿之间存在着适度而均匀的缝隙叉合。
特点是下颌前牙位置正常,上下牙齿之间没有明显的对接问题。
II 类1错牙合畸形:[正颌面型反合错牙合畸形]II 类1错牙合畸形是指上颌骨前突,导致下颌与上颌咬合关系异常。
特点是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使得上下牙齿在咬颌运动中过度对合,导致下颌前牙覆盖上颌前牙。
这种错牙合畸形常见于斜视分类为II1的教科书。
患者常有凹面型的外貌。
II 类2错牙合畸形:[颏状突出型反合错牙合畸形]II 类2错牙合畸形是指下颌突出、上颌后缩,导致上下牙齿在咬颌运动中无法正确对合。
特点是颏状突出,使得下颌前牙覆盖上颌前牙。
这种错牙合畸形常见于斜视分类为II2的教科书。
患者常有凹面型的外貌。
III 类错牙合畸形:[逆颌型错牙合畸形]III 类错牙合畸形是指下颌后缩,导致下颌前牙向前向上咬合覆盖上颌前牙。
特点是下颌后缩,使得下颌前牙完全或部分覆盖上颌前牙。
这种错牙合畸形常见于斜视分类为III的教科书。
患者常有凸面型的外貌。
III 类2错牙合畸形:[复合型逆颌错牙合畸形]III 类2错牙合畸形是指上下颌都存在后缩,导致上下牙齿在咬颌运动中无法正确对合。
特点是上下颌都后缩,上下牙齿在咬颌运动中无法正常对合。
这种错牙合畸形常是斜视III类错牙合畸形之一。
患者常有凸面型的外貌。
[MABC分类系统]在1986年,牙周病国际工作组Moss、Adams、Birmingham和Cooper 提出了一种新的错牙合畸形分类系统,即MABC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主要是基于面部外形的特点。
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标签:双期矫治;下颌后缩;安氏Ⅱ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磨牙呈远中关系,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能力和面型美观。
笔者在2001~2004年期间采取双期矫治技术治疗下颌后缩畸形25例,取得明显疗效。
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颌畸形病例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0~12岁,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大于6 mm,上颌正常,下颌后缩,X片示手腕骨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
1.2 矫治方法1.2.1 矫治设计25例患者均先采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引导下颌向前,约5~8个月后行直丝弓技术矫治,其中拔牙病例8例,非拔牙病例17例。
1.2.2 Twin-block固定矫治器的制作和戴用1.2.2.1 重建咬合记录,制作Twin-block矫治器:训练患者下颌前伸,一般下颌前伸6~10 mm,前牙呈切对切关系,上下前牙间打开咬合约2 mm,第一双尖牙间打开咬合约5 mm;使磨牙区存在约2 mm的间隙,以利后牙萌出,减少前牙深覆合,如患者覆盖超过10 mm,则可分两次导下颌向前,用蜡堤重建咬合记录,送技工室常规制作Twin-block矫治器。
1.2.2.2 Twin-block 的临床戴用:试戴Twin-block矫治器约1周,患者逐渐适应后,医嘱患者24 h戴用;不合作者可将Twin-block黏固在上下牙列上,形成暂时的固定,待适应后取下,每4周复诊一次。
Forsus Sprin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研究进展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颅面形态、口腔功能和身心健康,如何促进下颌发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Forsus Spring矫治器(以下简称Forsus矫治器)的出现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
Forsus矫治器又称Forsus 推杆矫治器或Forsus抗疲劳装置,是美国正畸医师Bill V ogt在2001年设计制作的[2],是在吸收了Herbest和Jasper Jumper矫治器两者特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形成的一种新式固定功能矫治器。
它结构简单且体积小,戴入口内不妨碍咬合,口内舒适度好,容易被患者接受。
弹簧装置使矫治力柔和、均匀且持续,24h均可发挥矫治作用。
Forsus矫治器的疗程短,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
而且Forsus 矫治器安装简单,不需要技工室复杂的配合且复诊加力易调整。
同时,Forsus矫治器是固定功能性矫治器,矫治力的大小由医师控制,无需患者过多的配合。
因此,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越来越受到正畸医生的关注。
1 Forsus矫治器的生物力学研究Forsus矫治器既具有刚性固定功能矫治器的优点,又具有柔性固定功能矫治器的特征。
其利用L固定杆将弹簧部件固定于上颌磨牙口外弓管外侧,张口运动过程中,弹簧无负荷,大小伸缩套筒之间展开;闭口运动过程中,大小伸缩套筒之间回收折叠,弹簧加载,推力通过推杆传递,固定下颌于前伸位置。
另一方面,推下颌向前的力量反作用于上颌第一磨牙,然后通过作为整体支抗单位的上颌牙弓传递到上颌骨[3]。
Forsus矫治器避免了传统柔性固定功能矫治器弹簧对固定点作任意角度运动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弹簧的抗疲劳性能[2]。
2 Forsus矫治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Forsus矫治器是一种固定功能性矫治器,可用于拔牙或不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功能性错牙合畸形和早期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患者,患者为下颌后缩,下颌平面角小,显示下颌向前生长潜力,面下1/3高度正常或较小,前牙深覆盖伴深覆牙合或正常覆牙合。
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的正畸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的正畸治疗【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非拔牙矫治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
方法选取年龄10~18岁的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34例,采用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
结果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可以通过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 类。
结论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颌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扩大上下颌牙弓;Ⅱ类牵引;非拔牙;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是错颌畸形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舌倾,前牙内倾型深覆颌[1]。
对牙、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探讨通过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的方法矫治的非拔牙矫治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我院口腔科门诊安氏Ⅱ类2分类错治患者34例,年龄集中在10~18岁。
均符合以下条件:前牙闭锁型深覆颌,磨牙远中关系,上下牙弓轻度到中度拥挤。
2 方法均为不拔牙矫治,采用扩大上下颌牙弓、Ⅱ类牵引,平面导板和标准方丝弓矫治的方法,治疗时间16~21个月。
3 结果通过佩戴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压低前牙升高后牙,整平Spee曲线,同时采用Ⅱ类牵引,推磨牙向后调整上下颌咬合关系,安氏Ⅱ类2分类可得到有效的矫正:患者牙列较整齐,覆颌、覆盖均正常,尖牙、磨牙呈中性关系,Ⅱ类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头影测量指标:治疗前后颌骨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明显上,垂直方向上下颌平面角增加了9.6%,上下切牙唇倾,上下颌后牙齿槽骨高度(u6.PP,L6.Me)增大。
模型测量指标:治疗前后覆颌覆盖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相对较小,通过以上方法全部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
4 讨论。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容貌的影响【摘要】目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容貌的影响。
方法本次总计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20年1月-12月期间接受矫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
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由专业医师对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照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面部容貌的影响。
结果治疗完成后,各组患者均实现上下颌牙齿整齐排列,前牙覆盖关系表现正常。
且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个体面部容貌存在明显影响,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既能保证牙齿恢复正常状态,还能够改善患者面部容貌,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面部容貌[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and its effect on facial appearance. Methods a total of 50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of whom were 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Professional doctors scoredthe photo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ompared theclinical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 facial appearance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eeth were arranged orderly, and the coverage relationshipof anterior teeth was normal.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s after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inpidual facial appearance.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restoration of normal teeth, but also improve patients' facial appearance. It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 words 】 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Orthodontics; Facial appearance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属于口腔正畸临床就诊率较高的错合类型。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回复关于安氏错颌畸形的分类方法。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疾病分类方法,用来对错颌畸形进行分级和评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的原理和应用。
1. 什么是安氏错颌畸形?安氏错颌畸形是一种口腔颌面部的畸形,主要指上下颌之间关系不正常所导致的咬合问题。
常见的错颌畸形包括牙列拥挤、开合不正、前突、错颌、开口、反颌等,严重的错颌畸形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面容等功能和外貌。
2.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的原理是什么?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是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程度和颌骨关系来进行分级和评估的。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上下颌之间的关系,包括垂直关系、前后关系、横向关系等方面的评估。
3. 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根据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可以将错颌畸形分为I类、II类和III类。
- I类: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但牙齿的排列可能存在问题,比如牙齿拥挤等,这是最轻微的一种错颌畸形。
- II类:上下颌的前后关系不正常,上下颌的齿列在咀嚼时不对齐。
II类又可以分为II-1类和II-2类。
- II-1类:上下颌骨的长度不匹配,下颌相对于上颌后缩,导致患者的颌面部外形不美观。
- II-2类:上下颌骨的长度匹配,但牙齿排列不齐,导致患者的咬合不正常。
- III类:上下颌之间的横向关系不正常,上下颌之间相交错,造成咀嚼和发音困难。
III类错颌畸形也被称为颌面部骨性中心位偏移。
4. 如何应用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能够帮助医生对错颌畸形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根据不同的错颌畸形类型和程度,医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矫正牙齿、外科手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具体治疗方案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病因等因素。
总结:安氏错颌畸形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疾病分类方法,通过对错颌畸形的类型、程度和颌骨关系进行评估,帮助医生进行疾病分级和治疗方案制定。
安氏分类法正畸错颌分类
1安氏分类法正畸错颌分类
安氏分类法正畸错颌分类是由美国舌侧和牙侧发展的正畸学家克里斯·安氏(Chris Ang)所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用于正畸研究治疗中发现的牙颌及其周围研究结果分类。
它是一种简单的畸形分类法。
安氏分类法将牙颌及其周围的畸形分为四类: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安氏分类法每类都是以基本轴线(位于牙槽骨水平下方2mm 处),垂轴线(位于牙槽骨水平下方3mm处)和横轴线(位于牙槽骨水平下方4mm处)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对于Ⅰ型,它是上牙和下牙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2mm的情况,即牙颌线位置低于垂轴线,此时正畸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垂直矫正,以达到牙颌匹配的效果。
Ⅱ型是上牙和下牙之间的垂直距离在2到3mm之间的情况,即牙颌线位于垂轴线和横轴线之间,此时正畸治疗的目的是努力将其移动到横轴线位置,并同时降低牙槽骨,以达到牙颌匹配的效果。
Ⅲ型是上牙和下牙之间的垂直距离在3到4mm之间的情况,即牙颌线位于横轴线以上,此时正畸治疗的目的是努力将其移动到垂轴线以下,同时提升牙槽骨,以达到牙颌匹配的效果。
Ⅳ型是上牙和下牙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4mm的情况,即牙颌线位于横轴线之下,此时正畸治疗的目的是努力将其移动到横轴线以上,并同时降低牙槽骨,以达到牙颌匹配的效果。
安氏分类法正畸错颌分类是有效的正畸诊断方法,它有助于正畸治疗者对病例进行准确的诊断,通过此法正确诊断,正畸治疗才能做出准确无误的治疗策略,从而达到最终的正畸治疗效果。
安氏II类错颌(下颌后缩),常用功能性矫治器-肌激动器进行矫治,自本篇
起,用系列博文介绍肌激动器的详细介绍及临床使用。
安氏II类错颌(下颌后缩),需要在快速生长发育期前进行干预矫治。
正畸引导是否能改变TMJ的结构来影响下颌骨的位置一直是多年来正畸医生
的兴趣所在,并存在争议的观点。
1880年Kingsley在下颌后缩病例的治疗中提出了“跳咬合”的概念。受K
ingsley的思想影响了下颌功能矫形的发展。最早的肌激动器(Activator)由A
ndresen使用(1908),带有垂直翼板延伸至下牙的舌面。用这种方法治疗了成
千上万的病例,100年之后的今天,能否获得永久性的下颌前伸位置依然是争论
的话题。
Andresen的概念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下前牙不能唇倾,否则则意味着肌激
动器治疗的失败。
受Kingsley提出的概念和启发,Andresen发明了一种活动的、固位较松的
改良型矫治器,能将肌功能刺激传递给颌骨、牙和支持组织。Andresen的女儿
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远中错颌结束后在暑假戴用的保持器。他把这种经过不断改
良的保持器成为生物机械作用保持器。
H?upl是一位牙周医师和组织学家,Andresen的功能保持器获得的疗效给他
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了他探究由此引起的组织学变化的兴趣,他开始确信这种
装置在自然力量传递到下颌骨、牙齿和周围组织从而刺激生长。他认为Roux的
骨改建理论是一个有力的临床证据。由于该装置能激活肌肉的力量因此称之为肌
激动器(Activator)。
肌激动器口内观
1 Andresen和H?upl设计的原始肌激动器
头帽式肌激动器,对于上颌骨的生长控制比较有利
2 在导下颌向前的矫治过程中髁突和关节窝发生改建,箭头指示粘弹力的传
导方向
3.髁突与骨骺的组织学区别
4导下颌向前髁突与关节之间的力的传导
5 A,使下颌向前的离散的生长矢量;B,肌激动器对关节的作用,使髁突向
前下移位;C,髁突的生长改建;D,关节窝的生长改建
6 肌激动器矫治原理
7 II类1分类深覆合 颌板修整
-------------------------------------------------------------------
跟我一起学习制作肌激动器吧!
先取模型
取咬合蜡,确定下颌前移的量
上颌架:反向上颌架或者右侧位上颌架
主要材料准备:
1、不锈钢丝 0.9mm直径 用于唇弓弯制 主动唇弓0.9mm直径 被动唇弓0.8mm直径
2、不锈钢丝 1.2mm直径 用于欧米茄腭弓弯制 目的是做连接体减少基托面积
3、自凝基托粉液 正畸专用 或者普通自凝基托用
4、分离剂
看图学制作吧!
下颌前伸位咬合关系转移,可以右侧位上颌架
也可以远中位,前后倒置上颌架
去除咬合蜡形侧面观
下颌模型
上颌模型
描绘导线
下颌模型咬合生长空间蜡型堆筑
下颌模型咬合生长空间蜡型堆筑侧面观
腭弓不锈钢丝直径
弯制唇弓及腭弓
弯制唇弓及腭弓
围筑基托边缘蜡堤
围筑基托边缘蜡堤
围筑基托边缘蜡堤后侧面观
浸泡模型
涂自凝基托树脂
涂自凝基托树脂
自凝基托凝固后的毛坯
打磨抛光后
打磨抛光后
打磨抛光后
-------------------------------------------------------------------
病例示例一
覆合覆盖
口内正位像
戴肌激动器后右侧位口内像
戴肌激动器后正位口内像
肌激动器矫正5个月的口内像变化
肌激动器矫正5个月的侧像变化(尊重患者隐私权,图像已做处理)
-------------------------------------------------------------------
病例示例二
戴用肌激动器6个月时口内像(正在继续戴用)
-------------------------------------------------------------------
多言多语
肌激动器适合儿童快速生长发育期7-14岁年龄
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很难通过年龄判断患者是否存有生长发育潜能,
医生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身高增长情况、手腕片、颈椎片和牙列的发
育情况来确定生长发育阶段,而不是患者的年龄,来决定矫正时机。
临床上各个患者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不同,男女性别差别位2年左右。
肌激动器能否刺激下颌髁突生长的疑问
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矫治后的II类错合患者与未矫治的II
类错合患者比较,肌激动器可使下颌长度增加,对患者的咬合关系,面部形态,
美观,具有良好的作用,
双重咬合的发生
对于不合作及处于快速生长期末的患者,戴用肌激动器会有进食咀嚼做吞咽
时出现下颌后退的情况。
下颌前伸距离
通常II类错合下颌前伸至前牙切对切的位置,但大多数情况下前伸的幅度
不应超过7~8mm,或不超过第一恒磨牙近远中向范围四分之三。建议的的下颌前
伸量为3~4mm,咬合打开2~4mm,随着咬合的改善,进一步调改肌激动器或重
做肌激动器。
对于覆盖多大的病例,下颌前伸应分2~3个阶段进行。
上颌切牙严重唇倾病例,如果可能,可以采用其他矫治方法竖直前牙后再戴
用肌激动器。
夜间戴用还是全天戴用?
睡眠时与白天清醒时各种头位产生的肌力不同,白天患者可主动前伸下颌,
而夜间睡眠时下颌一般为被动前伸,两者产生的肌力不同,由于人体的体位、头
位在随时变化,白天和睡眠时肌肉、神经的反应不一致。因此肌激动器夜间必须
戴用,白天也应尽量增加戴矫治器的时间,或者24小时戴用,才能充分引导下
颌生长,确保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