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4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因其具有合成橡胶不可媲美的优良特性,在航空、航天、航海、医疗和重型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世界上约有2000种植物含天然橡胶,但巴西橡胶树(简称橡胶树)因其经济寿命长、采收方便、胶乳产量高、橡胶品质好等优点,成为世界上人工栽培最重要的产胶植物。
目前,世界上部分或完全用天然橡胶制成的物品已达7万种以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对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影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风险因素1.1市场价格影响的因素天然橡胶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同时受国内外经济环境、轮胎等下游制造业的发展、合成橡胶替代关系、汇率变动、金融市场融资贸易等因素影响。
不确定影响因素增多将进一步加剧天然橡胶价格阶段性波动,影响产业稳定发展。
以美国“双反”调查为例,虽然暂缓对我国输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反补贴税但并没有取消,且欧洲等轮胎主要进口国也在纷纷效仿美国,高额反补贴税一旦征收将严重影响我国轮胎出口、打击天然橡胶行业。
1.2自然资源约束日益明显我国植胶区处于世界非传统优势植胶区域,与其他主要植胶国相比,纬度偏高、光热资源不足、夏秋台风影响,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台风等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天然橡胶产业依然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
近5年来登陆植胶区的强台风多达7个,其中2个是超强台风,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超过5万t ,受灾胶园平均需要5年以上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1.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天然橡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成本主要是割胶人工成本。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已明显高于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主产国,产业竞争力下降。
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进入拐点,人工成本仍将上涨,如不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或改变生产模式,“谁来割胶”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1.4进口潜在风险依然存在我国是全球天然橡胶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基本需求近65%需要进口,且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地缘政治敏感性不容忽视。
第1篇一、前言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橡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提高我国橡胶产业的竞争力,本战略计划旨在明确橡胶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路径和实施措施。
二、市场分析1. 国际市场分析- 全球橡胶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尤其是轮胎行业的需求持续上升。
- 橡胶价格波动较大,受国际原油价格、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
- 主要橡胶生产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我国橡胶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 国内市场分析- 国内橡胶消费市场庞大,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需求旺盛。
- 国内橡胶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环保、节能减排要求提高。
三、发展目标1. 短期目标(1-3年)- 提高橡胶产品附加值,拓展高端市场。
-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集中度。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 中期目标(4-6年)- 成为全球领先的橡胶产品供应商。
- 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长期目标(7-10年)- 成为全球橡胶产业的领导者。
- 建立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
- 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战略路径1. 技术创新战略-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2. 产业链延伸战略- 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整合。
-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建立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市场拓展战略- 加强国内外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 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 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4. 品牌建设战略- 建立和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价值。
- 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美誉度。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祁栋灵;王秀全;张志扬;黄月球【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gener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status and role of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as well as establish production impetus of Chinese rubber science & technology to rubber production,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橡胶科技对植胶生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升的建议.【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9页(P79-87)【关键词】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作者】祁栋灵;王秀全;张志扬;黄月球【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儋州 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11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1.1 我国橡胶树引种与产业兴起我国自1904年引种橡胶树以来,至今已有百年橡胶栽培历史。
据相关史料记载,最早引种当属云南干崖(今盈江)土司刀安仁1904年从新加坡引种橡胶苗到今云南省德宏傣族苗族自治州盈江县,并种植成功[1]。
1906年爱国华侨何麟书在海南岛乐会县(今琼海市)崇文乡合口湾(今东太农场坡塘区18队)建立琼安垦务公司(又称琼安胶园),开创了海南生产性种植橡胶成功的先河[2]。
2011年国际天然橡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国际天然橡胶需求情况 (3)(1)概览 (3)(2)需求的地区结构 (4)(3)需求的行业结构 (5)(4)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替代关系 (6)2、国际天然橡胶供给 (8)(1)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 (8)(2)天然橡胶生产的地区结构 (9)(3)供给方面的垄断因素 (10)3、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 (11)4、国际天然橡胶产业的生产组织、产品结构和技术发展趋势 (13)(1)行业生产的组织方式 (13)(2)生产工艺与产品结构 (14)(3)技术发展趋势 (14)天然橡胶产业资源约束特征明显,供给量提升较困难。
天然橡胶是基础工业原料,其需求量、价格变动与全球经济周期和产业调整密切相关。
1、国际天然橡胶需求情况(1)概览天然橡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需求非常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自上世纪60 年代到2008 年,全球天然橡胶的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3.1%以上,从1960 年的200 多万吨消费量发展到2008 年的1,107 万吨。
其中,得益于本世纪初以来至2008 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景气、中国等新兴市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保持连续8 年上升。
2008 年下半年至2009 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汽车消费下降等因素影响,全球天然橡胶消费939 万吨,同比下降7.67%。
据IRSG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 年天然橡胶消费量预计同比增长4.4%至980 万吨。
至2019 年预计天然橡胶消费量将增至约1,400 万吨。
(2)需求的地区结构天然橡胶的需求间接反映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和消费水平。
全球天然橡胶消费大国主要是美、日等工业化国家。
由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以及中国消费总量上升、结构升级,中国自2001 年起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份额稳定上升,目前已突破25%。
东南亚国家传统上消费量较少,但在全球制造业调整过程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也体现出较大的消费规模。
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由橡胶大国向橡胶强国迈进。
10深度DEPTH REPORTS努力实现世界橡胶工业强国中期目标 ——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下)“十四五”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橡胶行业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绿色化实现转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产业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上,加快橡胶工业强国建设 步伐。
橡胶工业总量要保持平稳增长,但年均增长稍低于现有水平,继续稳固中国橡胶工业国际领先的规模影响力和出口份额。
争取“十四五”末(2025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中级阶段。
1.主要产品产量预测和规划目标“十四五”主要产品产量预测目标和规划建议见表1。
深度DEPTH REPORTS深度DEPTH REPORTS 2.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数字化建设轮胎共享研发平台,解决橡胶行业共性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建立产品开发专用软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使企业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轮胎为例,推进轮胎标签制度,全面实施轮胎行业绿色路线图,积极研发应用绿色新材料、先进工艺和装备,由逆向开发转向正向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建立轮胎滚动阻力、噪声和力学研究室,提升轮胎综合性能研发能力;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从结构、配方、工艺、装备和测试等方面对绿色轮胎性能指标进行技术研究,并形成产业化生产。
2011年天然橡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天然橡胶行业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 (3)1、产业政策环境 (3)2、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4)3、具体政策、管理制度 (4)(1)产业规划 (4)(3)行业技术标准 (5)(3)关税等税收政策 (5)(4)良种补贴政策 (7)(5)国家储备政策 (7)(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8)(7)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8)二、国内天然橡胶需求 (9)1、需求总量居世界首位、高度依赖进口 (9)2、下游行业发展还将引领天然橡胶的需求 (10)三、国内天然橡胶供给 (11)1、产量增长缓慢,国内自给水平严重不足 (11)2、生产布局、产品结构 (12)四、我国天然橡胶进口状况 (12)五、影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2、不利因素 (15)六、行业内主要参与者简况 (16)国际传统理论认为,北纬15 度以北不适宜种植天然橡胶。
上世纪50 年代初,我国天然橡胶年产量仅200 吨,而天然橡胶被西方国家列入禁运物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于1952 年开始在海南、雷州半岛等地尝试大规模种植橡胶。
经过广大农垦人的不懈努力,至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成功,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橡胶工业。
至2008 年末,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位居世界前6 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持续增加。
但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面临适宜种植面积有限、自然灾害较频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国市场控制等问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依存度迅速攀升。
一、天然橡胶行业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1、产业政策环境天然橡胶在我国一直被列为战略物资,尽管目前天然橡胶国际贸易已实现正常化,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 年2 月13 日下发的《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10 号)中仍然明确指出“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并要求农业部等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等支持天然橡胶行业发展。
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8T02:04:39.25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康剑铭杨小田陈贺宁张博[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的趋势下,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伴随着现有技术水平下,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新疆天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3600摘要:现阶段,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的趋势下,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伴随着现有技术水平下,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其中,废水中COD、磷、氮等物质的含量较高,不仅为下游废水处置装置带来一定压力,而且对自然环境中的水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论文主要对天然橡胶初加工业发展趋势及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水质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期促进废水达标,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关键词: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处理措施引言天然橡胶树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所产鲜胶乳可被加工成2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即天然生胶及浓缩天然胶乳,这一过程被称为天然橡胶的初加工。
天然橡胶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物而引发环境污染。
当前天然橡胶初加工污染治理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生产高峰期天然橡胶初加工工厂普遍存在废水处理难达标,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酸化池易散发臭气的问题,在当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下,环保部门对天然橡胶行业的环境污染监管日益严格,迫使很多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面临着停产整顿的局面,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关系着橡胶初加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
本文就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的处理措施做了具体阐述,以期为生化方法解决天然橡胶初加工污染提供依据。
1天然橡胶初加工业发展趋势1.1原料产出升中趋稳及行业发展处于低速期天胶行业在近几年处于产能高峰期,橡胶的开割面积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
主要产胶国及非生产国相关关税政策及补贴措施一、天然橡胶非产国据了解,国外一些天然胶资源短缺的国家大都鼓励本国橡胶企业充分利用国外天然胶资源。
目前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已纷纷加快海外投资,日本政府甚至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并且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口到国内进行利用,意欲尽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胶资源。
二,天然橡胶生产国和消费大国一一印度(一)印度天然橡胶生产和消费状况(自给自足型)印度近年来加强天然橡胶出口限制,不再是天然橡胶出口国。
据预测,印度将在未来的几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应该说两国在天然橡胶方面的国情有着相似的背景。
(二)印度天然橡胶关税政策自印度l947年独立到2 O世纪末,天然橡胶进口一直受到禁止或严格限制;即使是1991年起印度实行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天然橡胶进口仍然受到限制。
进入21世纪,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从2001年4月1日起,印度取消了天然橡胶进口限制。
此后,印度政府不得对进口天然橡胶进行任何数量限制;而只能通过关税保护国内产业。
根据印度政府2002年财政法案,印度对天然橡胶征收70%的关税。
目前,印度政府所承诺的固态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为25%。
根据WTO原则,这一税率还将进一步下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亦在东南亚产胶国进行投资天然橡胶产业,努力开拓海外资源。
(三)印度天然橡胶扶持政策印度通过政府支持措施,使进口胶价保持在比国产胶价高10%。
2001年起曾采取提供出口津贴的方式来刺激本国天然橡胶的出口,出口量由2001年的3700吨猛增到2004年的6.5万吨,2005年,印度政府决定将津贴缩减50%,同时加强了对橡胶出口的限制。
三、天然橡胶主产国一一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主产国生产情况目前亚洲是世界天然橡胶主产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为世界三大传统天然橡胶主产国,三国产量占世界总产的69%左右。
(二)出口利用情况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是正规的天然橡胶出口国。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一、品种选育与改良1.品种选育: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橡胶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评价,筛选出适应我国不同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天然橡胶品种。
2.改良育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育种手段,对现有天然橡胶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
二、种植技术与管理1.种植技术:研究并推广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天然橡胶种植技术,包括适宜的种植密度、施肥量、灌溉方式等,以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品质。
2.种植管理:加强对天然橡胶种植基地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方面,确保天然橡胶的健康生长。
三、采收与加工技术1.采收技术:研究并推广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天然橡胶采收技术,包括适宜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以保证天然橡胶的品质和产量。
2.加工技术:研究并推广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天然橡胶加工技术,包括干燥、粉碎、压块等环节,以提高天然橡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质量检测与标准1.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天然橡胶质量检测体系,对天然橡胶的品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标准制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产业经济与政策1.产业经济:分析研究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经济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政策支持: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涵盖了品种选育与改良、种植技术与管理、采收与加工技术、质量检测与标准以及产业经济与政策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可以推动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