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浅析[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改革势在必行。
文章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根据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资培养、创立多样化英语学习环境,以期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质量,办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培养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走出一条切实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要求我们的教育系统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为了跟上社会发展脚步,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而我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整个专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专科院校改制过来的,再加上学校本身师资力量不足及生源质量等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的相对落后。
其中大学英语教学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起点低、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氛围不浓等直接导致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很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英语运用能力很差,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英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运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涉外实践活动。
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距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如何使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顺应市场的要求,并体现职业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受中学学习习惯的影响,多数新生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对教师存在一种很强的依赖心理。
在他们头脑中,大学英语的学习仍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大学教师也应该像中学教师那样用较多的汉语授课,仍然遵循汉语的思维方式,依照“生词—领读—例释—操练”的模式,讲解词汇的用法,系统分析语法、句型,并集中进行题海战术,以应对学期、学业考试。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解析【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也必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积极进行改革。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应该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层面进行深入的变革,更加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也应该顺应改革的驱使,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现状;策略0.引言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这些改革大都以普通高校为对象。
高职高专这一目前已占我国大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特殊群体(截至2002年底,我国高职院校达到了1,374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6%),由于其生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必然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质。
因此,作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高职高专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合高职高专英语的办学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学培养目标并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同样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依据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从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为学生开设多样化课程(选修课),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同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利用科学、实用的评价手段,实施以促进学习者自主性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而实现高职高专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懂外语的人才战略目标。
1.高职英语课程概况1.1课程简介高职英语是个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并以相关实践成果作为佐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一)教师现状高职院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他们接触高职教育时间很短,很多时候教学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中专时代,教学操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另一大部分是新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虽然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缺乏教学实践,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本人也缺乏信心。
所以,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更是他们的弱项,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
所以,使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对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和布尔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主要观点是:(1)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则要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和相关性,学习任务就是连接师生、生生互动的界面,课堂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根据自身经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他人能替代的。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从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现存的问题入手。
从课堂教学手段、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自主学习等方面,对原有的大英教学进行改革,探讨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并为其它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借鉴。
新职业英语蓝鸽平台自主学习考核体系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各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不同,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职场英语的交际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教学现状分析各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几乎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材选取缺乏实用性。
大部分院校的大英教材的选取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目标,以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为考核指标,忽视了对各专业的行业英语的教学,与就业岗位脱离。
2.第二课堂和自主学习。
第二课堂活动以周末影院、英语演讲等几种形式为主,虽丰富了课外教堂活动,但形式过于单调,学习效果欠佳。
另外,课后自主学习,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意志力为主,教师课堂作业的检查是衡量课后是否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没有一套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蓝鸽语言学习”平台的使用。
3.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期末考核的笔试闭卷考试为主,采取平时成绩30%和笔试闭卷考试的70%作为学期考核的结果。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针对以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与就业岗位的不衔接、课外自主学习开展的不完善等现状,必须加快大学英语改革的步伐,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的密切结合。
1.选取行业英语教材,实行分级教学。
“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以“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试论现代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式摘要:英语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学生日后工作发展的重要素质需求之一。
高职学校要认真分析社会发展,研究就业需求,以实用性为基础进行英语语言教学。
想要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要尝试研究并应用先进的教育模式,要以培养出具有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的外语人才为教学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其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式和实施途径,为实现高职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改革途径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01-011 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1.1 学生基础差,影响教学效果吸收高职学生一般入学时的英语成绩都比较差,语言基础较薄弱,很多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能满足实际英语学习的需求,对其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的提升会起到阻碍作用,发音和语法的问题更是理解吸收的难点。
1.2 教材学习难度较高,实用性较低虽然现在高职学校英语教材的内容种类丰富了很多,对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培养训练的内容也比较重视,但是教材的难度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还是大了一些。
另外,目前高职学校所选择的英语教材基本类似,重视对基础能力的训练,单纯以语音语法应用作为考核重点,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课程相关的英语语言内容的教学,其实用性不强。
1.3 教学过程传统单一,缺乏灵活互动高职英语教学几乎都在延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只重视对单词和语法的教学,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 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正确评估学生水平很多高职学校还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依然将英语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紧紧相连。
这种成绩考核和评价体系往往会让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英语,只为应付考试进行知识记忆。
期
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
【经贸教育】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
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张玉侠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中存在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等单一呆板、陈旧滞后,
学
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改革流于形式等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提出改革方案
,
提出设定岗位课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采用“自主”教学模式,运用差别教学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
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外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9-0128-02
作者简介:张玉侠,女,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及俄语教学
。
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阶段成果
。
一、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对各国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公共外语教学进行对比衡量,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存在单一呆板、陈旧滞后等问题。很多高职院校打着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牌,一味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将公共外语的课时一减再减。而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目的性很强,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就业,很多学生认为以后的工作根本用不上外语,尤其是原本对外语没有兴趣、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外语教材单一,缺乏实用性,难易度不适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障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还沿袭以往“填鸭式”的外语教学方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同时,由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外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对外语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很少能够真正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教学改革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致使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提出改革方案,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设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
标的外语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
要求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很多高职
院校的外语教学基本参照本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
学。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应进行课程
改革,选择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真实水平的教材,提高教师
的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建立真正符合职业能
力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
高职外语课程应按照就业岗位来设置,把课程设为
岗位课程,通过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分析来确定课程的
教学目标,构建课程的能力体系,即确定课程要与学生工
作能力相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就业岗位能力分析
,
只有确定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工作能力后才能明确本
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例如,毕业生从事的职
业岗位是建筑企业材料员、工程预算员、导游等,这些岗
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包括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口头表达
和书写能力、交际礼仪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电话沟通能
力、外事接待能力、谈判能力等。根据以上能力分析来确
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
。
整体教学设计遵循六个原则: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
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
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原则。高职院校外
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任务
是使学生掌握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一个职业技能
是一个模块,加上课程介绍共7个模块,模块下的项目是
学生要完成的实践项目。课程总学时设定为90学时,两
个学期。这些项目语言点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接触
821
张玉侠: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
到的实际工作,使学生尽早熟悉这类岗位的工作流程,达到岗位工作所需的各项能力(见表
1)。
表1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编号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可展示
)
1接待客户能用外语接待客户,解答客户的疑问,为客户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掌握文中的语法:时间从句、地点从句、词汇、词组。1.单词记忆法:联想记忆,同根词记忆。
2.三、四人一组模拟场景。
评出最优场景
会话
2电话交流流利地与客户电话交流电话会话常用语会话中词组、句式。进行单词记忆比赛,通过抽签的形式,
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单词最多的学生为优胜者。单词听写记录
3
文字处理能力能模拟套写常用的外语应用文(简历、备忘录、通知、便条、求职申请信、信函、工作传真、电子邮件、邀请函等)。外语应用文写作格式和要求、写作技巧。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初稿;归纳总结基本
格式和要求,修改初稿;完成写作
任务
。
应用文写作集
4谈判用外语进行小型商务洽谈、商讨合同条款。语法:行动词、副动词;商务、
建筑材料词
汇
。
分组分角色朗读材料;熟读词组
、
句型;模拟谈判现场
。
三、以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外语是一门语言工具,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要从根本上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以往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将“灌输式”的理论性教学转为实践性强的“自主性”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只有构建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需要加以引导为辅的课堂“自主”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充分发展潜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许多因素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如学生学习兴趣、动机、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学习策略等,因此,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语言输入,讲授外语学习策略,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机会,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为达到教学总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需求、兴趣和爱好等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难度的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丰富的和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组织多彩的课堂活动,运用差别教学评价体系等,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上都有所收获。教师的“教”必须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必须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以满足高职院
校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
总之,在实施自主教学的过程中,宗旨是要以学生为
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
出,疑难让学生讨论,结论让学生归纳。使学生参与整个
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
者。教师要加强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转变教学
观念,善于结合教学内容,真正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
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
[参考文献]
[1]蔡克勇.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J].
中国
教育学刊
,1998(1).
[2]谭明富.主题性教育以及现实意义[J].
职业技
术教育
,2000(19).
[3]史东根.主体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4]刘红.谈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的课堂
教学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
,2001(3).
Abstract:Atpresent,thereisasingle,rigid,obsoleteandlaginpublicforeignlanguageteachingofvocationalcollegesteach-
ingmode,teachingmethodsandcontent.Thestudentslackofinitiative,enthusiasm,theteachingreformmereformality.Pro-
posedreformprogramstartingfromthetwoaspectsofthe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s,proposetosetpositionscour-
ses,designcapacitytrainingprojects,use“Independent”teachingmodeandthedifferentteachingevaluationsystem.Inorder
to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ommonforeignlanguageteachingin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s;public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form
(责任编辑:张彤彤)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