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大皇帝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
清朝皇帝列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
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
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清朝历代皇帝列表,清朝12位皇帝画像实用资料栏目整理清朝皇帝的死因(据清宫档案透露)自清军入关,多尔衮摄政,定都北京到清朝灭亡。
大多数皇帝早夭,使人们引起各种猜测,众说不一,那么,这些皇帝究竟死于什么原因呢?顺治帝(福临)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紫禁城的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
从此清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顺治帝本来就身体羸弱,经常心悸失眠,他常叹自己“骨瘦如柴,寿命难过卅。
”顺治十四年,皇贵妃董鄂氏所生皇四子夭折,对其是沉重打击,顺治十七年宠妃董鄂氏又逝,使顺治万念俱灰,声称要出家为僧,终日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每况愈下,不到半年又染上了天花,于初七日半夜死在养心殿,时年24岁。
康熙帝(玄烨)玄烨政绩非常突出,但立储,几立几废,身心受到严重刺激,开始患病,从他数次发病情况看,他患的可能是高血压、心脏病。
当时他“伤心不已”,“渐觉虚弱”,“胸中有结”“日日不能释然于怀”。
到五十一年再废太子时,就已“心思用尽,容颜清减”。
六十一年十月廿一日,玄烨去南苑行围,时值天寒地冻,他已近七十高龄,体弱多病,于十一月初七“偶冒风寒”,当日回到畅春园,传旨“整日即出透汗,自初十至十五静养斋戒”,但这次患病,来势较猛。
病中派皇四子胤代行祭天大礼有五子允祺前往孝东陵典祭,实际是支走其子,便于向隆科多口授遗嘱,致使心力憔瘁,气力不支,于十三日丑时病情突然恶化,遂将其八个皇太子召至御榻前宣布四子胤即位,戌时,耗尽心血的玄烨结束了生命,终年69岁。
雍正帝(胤禛)胤禛继位时年四十五岁,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他的身体状况虽非羸弱多病但也非骁悍强健。
即位以后,面临着允棋等人的分裂活动他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政务中去,日久天长,健康必受影响。
雍正四年即承认精力不足,疲劳衰弱,一下病倒拖了一年,失于调治。
雍正八年三月,间日时发寒热,饮食大减,夜不能寐,历时两年有余。
五月间一度好转,九月再度加重,直到十月才度过险关。
1. 清朝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开始称帝,【努尔哈赤】反明朝建立了后金,他有两个重要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和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消除了明朝余党【吴三桂等人】,还带清兵进入入关。
不过最后【皇太极】登机。
2.【爱新觉罗皇太极】我去沈阳昭陵(北陵)就是他的坟墓。
他即位以后把国号后金改成大清了。
让第九子即位了。
3.【顺治】(这顺治什么的,都是年号,他们都姓爱新觉罗)他正统的入关后(定都)的第一个皇帝。
他让他的第三子【康熙】即位的。
4.【康熙】他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即位,在位61年。
主要功绩就是【康熙字典】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制止俄国恶略扩张领土。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个和外国签订的条约。
这时候就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情况。
详情请查明百度。
最后老四胜出。
5.【雍正】在位13年。
一即位,就开始,铲除之前和他夺嫡的兄弟们。
维护自己的权利。
就是【吴奇隆】~~~~他叫【爱新觉罗胤禛】yin四声zhen一声。
他怎么死的,是个谜团,不过好几种说法都和女人有关。
他也让第四子即位了。
6.【乾隆】功绩就是安定西藏,统一新疆什么的。
叫【爱新觉罗弘历】。
大贪官【和珅】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是他的宠臣。
7.【嘉庆】他就是挺平庸的。
首先把【和珅】给整治了。
但是在位期间,殿内遇刺。
教徒还闯进了紫禁城。
(我好像明白了,金枝欲孽在位的就是嘉庆,最后是什么教徒闯进来打打杀杀,可能。
)8.【道光】没啥说的。
9.【咸丰】20岁登基,31岁就死了。
没有远见,胆识,才能,作为。
事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火烧圆明园。
他特别宠爱慈禧。
10.【同治】19岁就死了,不过一只是个傀儡皇帝,慈禧一只垂帘听政。
11.【光绪】他主持的【戊戌变法】,不过同年,慈禧就发动政变,把他困在瀛台。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要挟他逃亡西安了。
中毒死的。
因为后人从他头发里查出来好多有毒物质,是中砒霜死的。
12.【宣统】就是【爱新觉罗溥仪】最后一个皇帝,在位三年。
清代皇帝顺序列表1000字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以来,经历了十位皇帝。
以下是清代皇帝顺序列表:1.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在位)努尔哈赤是女真族人,他于1616年在盛京称汗,建立了金国,国号“大清”,并定都于沈阳。
2.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643年在位)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江山,将盛京迁都到了沈阳,并开始融合中原文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重组。
3.清世祖皇太极(1638年-1661年在位)世祖继承了太宗的江山,坚持对奴隶主的惩罚和对汉族的抑制政策,但是他也积极推行改革和开放。
4.清圣祖康熙(1654年-1722年在位)康熙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他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开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颁布文字狱、整顿学制、开放海禁等。
5.清世宗雍正(1678年-1735年在位)雍正继承了康熙的江山,进行了一系列反腐和开放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行励精图治政策,获得了人民的信任。
6.清高宗乾隆(1711年-1799年在位)乾隆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开放,平定了对满族和汉人的叛乱,将中国的领土扩张到了巨大的范围。
7.清仁宗嘉庆(1760年-1820年在位)嘉庆继承了乾隆的江山,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修建运河、加强监管、改进税制等,但也面临着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
8.清宣宗道光(1782年-1850年在位)道光继承了嘉庆的江山,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开放,如加强海防、整顿官场、改善经济等,但也面临着蒙古和西藏地区的争夺。
9.清文宗咸丰(1831年-1861年在位)咸丰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之一,他面临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双重压力,经历了外敌侵略和民族危机。
10.清穆宗同治(1856年-1875年在位)同治继承了咸丰的江山,面临着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他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开放,但也很快陷入了权力斗争和国家危机。
以上是清代皇帝顺序列表,每位皇帝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虽然清朝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王朝,但是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却是无可替代的。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篇一: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____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____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____年。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____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____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____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____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____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____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____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____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____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____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
三一文库()〔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篇一: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篇一: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清代皇帝图片庙号姓名年号简介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福陵”。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他是皇太极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曾公开皈依佛门。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帝第四子。
康熙61年,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
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乾隆帝第十五子。
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
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嘉庆帝次子,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
在位30年,终年69岁。
庙号宣宗。
葬慕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道光帝第四子,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
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
在位11年。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他是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
清朝12位皇帝朝服像及其年号含义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作为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
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
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
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
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
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笼络蒙汉官僚,招揽人才。
“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三、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顺治”是其年号。
顺治帝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顺治。
顺治即位前,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
这时的清帝国,雄心勃勃,兵锋屡指关内,意欲逐鹿中原,一统华夏。
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一理想。
顺,顺利;治,治理。
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四、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的第三子,清人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是其年号。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
顺治时,前明的残余势力及各地主要抗清武装,基本上被消灭,华夏一统的理想得以实现。
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的时代主题。
“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
清朝的皇帝顺序1000字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他们的顺序如下:1.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努尔哈赤是满洲的一位大族首领,他于1583年创建后金,成为曾经统治中国的满洲族国家。
后金时期,他一直担任首领,于1616年建立清朝,自任为皇帝,年号天命。
努尔哈赤的治下,统一了满洲各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和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
2. 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643年)太宗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他于1626年继承了皇位。
在位期间,他继续扩大领土,击败明朝的军队,逐渐称霸中国。
他极力推崇满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鼓励汉族文化在满族内部的传播。
他在位期间也开创了伟大的《满洲记事》。
3. 清圣祖顺治(1638年-1661年)顺治是太宗的第三个儿子,于1643年即位。
在位期间,他加大对汉族的统治,提供了给民众自主行为的空间和政治法律上的修正和归整。
他也重视重画《满洲图书》,并实施了“蒙古、西洋、日本、满洲四国裔贵族”的举措,增进了四国之间的关系。
4. 清世宗康熙(1654年-1722年)康熙是顺治的第四个儿子,亦是清朝统治者中在位最长的皇帝。
在位期间,他非常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南洋和欧洲的贸易。
他对满洲、汉族的治理也比起前任皇帝更加完善。
他的治下,全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国新的管理体系、新的税收政策也同时产生。
5. 清高宗雍正(1678年-1735年)雍正是康熙皇帝的四子,于1722年即位。
在位期间,他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
他通过改革九大制度,依法治国。
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规范了商人的行为,促进了国家的贸易发展。
6. 清仁宗乾隆(1711年-1799年)乾隆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于1735年即位。
在位期间,他实行了一系列法令,加强了对汉族的管理,整顿了关内地区的治理。
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外贸易的控制,规范了商人的行为,促进了国家的贸易发展。
他也特别注重文化教育的建设和传承,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如典礼院和重要书局,牢记着他是皇帝但也是文化界最重要的捍卫者。
姓名 年号 庙号 谥号 相关人物 生卒年份(公
元)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命 太祖 初谥武皇帝,改谥高皇帝 袁崇焕 额亦都 扈尔汉 费英东 何和里 安费扬古 1559年-1626
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聪 崇德 太宗 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多尔衮 多铎 洪承畴 1592年-1643
年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 世祖 章皇帝 董鄂氏 董小婉 济尔哈朗 汤若望 1638年-1661
年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圣祖 仁皇帝 鳌拜 葛尔丹 索额图 佟国纲 索尼 苏克萨哈 遏必隆 尚可喜 耿精忠 吴三桂 钮祜禄氏 姚启圣 施琅 魏东亭 明珠 于成龙 李光地 周培公 郎世宁 张廷玉 1654年-1722
年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 世宗 宪皇帝 吕四娘 隆科多 吕留良 年羹尧 1678年-1735
年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高宗 纯皇帝 孝贤纯皇后 纪昀 戴震 姚鼐 刘墉 和珅 1711年-1799
年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 仁宗 睿皇帝 孝淑睿皇后 和裕皇贵妃 1760年-1820
年
爱新觉罗·旻宁 道宣成皇帝 林则徐 邓廷桢 关天培 琦善 端悯固伦公主 穆彰阿 耆英 1782年-1850
光 宗 年
爱新觉罗·奕宁 咸丰 文宗 显皇帝 洪秀全 杨秀清 曾国藩 左宗棠 慈禧 慈安 杜受田 1831年-1861
年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穆宗 毅皇帝 载垣 端华 肃顺 李鸿章 1856年-1874
年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德宗 景皇帝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珍妃 袁世凯 李莲英 1871年-1908
年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 载沣 张勋 鹿钟麟 婉容 文秀 谭玉龄 1906年-196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