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问题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平面镜成像问题汇总平面镜成像问题汇总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优点是?目的是?(优点:不仅可以成像,而且透光。
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应该选择哪一块?为什么?(薄的,如果选用厚的玻璃板,会出现两个模糊不清的像)3.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什么?(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点燃镜前的蜡烛是为了什么?(为了使蜡烛成的像更明亮)5.镜前的蜡烛点燃,镜后的蜡烛是否需要点燃?6.实验时,人眼应该在玻璃板的哪一侧观察?(在镜前观察)7.将镜后蜡烛与镜前的蜡烛的像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什么?(等效替代法)8.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形状和大小与什么有关?(物体)9.将镜前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镜后的像的大小是否改变?(不变)10.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什么?(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1.当记录下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什么?(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12.多次实验,确定物点及找到对应的像点后,接下来怎么办?(连接像点与对应的物点,并分别测量像点与对应的物点到镜面的距离)13.实验时发现像点与对应的物点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样的关系?(距离相等)14.在镜后的蜡烛的地方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能否呈现蜡烛的像?在哪一侧观察?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不能,在镜后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15.如果用木板紧贴玻璃板的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镜前能否看见蜡烛的像?(能)16.实验时,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什么?(像与物的位置关系)17.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的蜡烛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什么?(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18.该实验尽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较暗还是较亮)1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课本中的黑体字)20.镜中的时间的读法(逆时针读数、12相减、反面读数、用平面镜再照一次。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为什么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
为了确定棋子A的像的位置。
2、★实验中确定棋子A像的位置的步骤是?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3、上述步骤中用了什么科学探究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
4、★拿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目的是什么?
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5、小明在上述步骤中似乎看到了白纸上有像,问题在哪?
他仍是透过玻璃板看的白纸
6、★实验中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棋子B也无法与棋子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什么?
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放置
7、★小明发现实验中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两个像,这是为什么?
玻璃板是有厚度的,有两个反射面可成像。
实验过程中小明总是看不清棋子A的像,该怎么办?
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物体
9、★为什么要把棋子A放在不同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
为避免一次实验的偶然性,便于总结归纳出普遍结论
10、★为什么要用两个一样的棋子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1: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关系
12:若用蜡烛代替棋子实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要不要点燃,为何?
若点燃,后面的光线强,不方便找像的位置。
13: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向右移动,发现镜中的自己的像相对于自己不移动,若将玻璃板绕oo′转向自己,发现镜中自己的像转向自己。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A. 正立、等大、虚像B. 倒立、等大、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D. 倒立、缩小、实像2. 当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时,像的大小会如何变化?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3. 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平面镜成像的必要条件?A. 物体与平面镜平行B. 物体与平面镜垂直C. 物体与平面镜接触D. 物体与平面镜不透明二、填空题4.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5. 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镜面对称,且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7. 假设有一个物体距离平面镜2米,求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五、实验题8.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六、论述题9. 论述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1. A2. C3. C4. 垂直5. 等6.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线从物体射向平面镜时,它们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形成虚像。
7. 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米。
8.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放置一个物体在平面镜前;(2) 观察物体在镜中的像;(3) 测量物体与镜面的距离以及像与镜面的距离,比较两者是否相等;(4) 移动物体,观察像的位置变化,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关于镜面对称。
9.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应用,如梳妆镜、后视镜等。
它们帮助人们观察自己的形象,或者观察后方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注:以上内容为练习题示例,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例题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
【例题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②眼睛在A的一侧观察。
③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
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④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故A正确;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例题3】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则他的像高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
答案:1.6;3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平面镜成像【1 】1.下列身分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讨目力时,眼睛与目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目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精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接近平面镜,像的地位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接近平面镜,像接近平面镜,像变大4.“山公捞月”中,山公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精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程度地面上一小我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精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克不及用拍照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必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精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B.入射角增长150,反射角也增长150C.入射光线挨近法线,反射光线也挨近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精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克不及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克不及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现实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伸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竖直的,目标是使车内物体经由过程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不雅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竖直,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因为________________,人不雅察路面是俯视的,其实不影响司机不雅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光滑的白布做的,如许做的目标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腻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概况产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经由过程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道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接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或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进步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略单纯潜望镜是应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细心浏览后,按请求答复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比来张蜜斯十分忧?,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平易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晰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如果好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歇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不雅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效是相当可不雅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警隐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常识填人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有一处消失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找出来.(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平易近生涯带来的便利或伤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旅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常识为它设计一条飞翔线路,在图中作出示意图,你所根据的物理常识是_______________.B·创新思维拓展(40分)19.如图8-6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观赏本身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20.如图8-7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E点处,眼睛不克不及看到的是()A.A点的像B.B点的像C.C点的像D.D点的像21.在“研讨平面镜成像的特色”试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查找像的地位时,眼睛应当在_______蜡烛这一侧不雅察(选“A”或“B”).在得到像的地位后,应当用________分离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22.台球桌上的球散布如图8-8所示,要想经由过程两次撞墙使白球击中球①.当我们研讨应如何击白球时,可以把台球桌的边框看作为_________,由此应用__________可以或许肯定撞击点的地位,也就是_______点的地位,使之沿必定的路线才干实现白球精确的撞击.23.照如图8-9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消失蜡烛的像.(1)要研讨玻璃板成像的特色,问键的问题是设法肯定像的地位.细心想想,试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我们如许肯定像的地位,凭借的是视觉后果的雷同,因而可以说是采取了_________的科学研讨办法.(2)某同窗在现实试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载鄙人表中.试验次数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点燃蜡烛的高度(cm)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1 10 12 10 122 14 10 14 103 18 8 18 8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4.如图8-10,电工要从房A点拉导线到河岸装配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点,路灯O选在岸上何处用导线最短?小莉将河岸当作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很简略地肯定了路灯O的地位,请画出小莉的作图.25.小明在一堵较长的墙的外边,想看到墙内地面上的一点S,如图8-11所示,请你应用学过的光学常识帮他想个办法,在图中画出应用的光学元件和光路图.26.爱英俊之心人皆有之,夙兴之后面临穿衣镜整顿一番衣容是很多人的生涯习惯.如图8-12所示,身高1.8m的阿刚竖立在程度地面上,前面的竖直墙上镶嵌的一块平面镜刚好能照出他的全身像,疏忽他眼睛与头顶间的距离,图中已画出他审阅本身头顶的像的光路.(1)画出他经由过程镜子看本身脚尖的像的光路.(2)推算阿刚的穿衣镜有多高.27.如图8-13所示,平面镜下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地位.平面镜成像1.B 2.B 3.B 4.D 5.C 6.D 7.B 8.C 9.D 10.D11.会聚;会聚 12.上方;正前方;司机座椅离地面高 13.光在上面产生漫反射;镜面反射;虚;实;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4.6;12;不变;不变 15.1.5;216.能转变光路;平行 17.(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效是相当可不雅的(3)伤害居平易近身材健康(或火警隐患等)(4)如限制应用玻璃幕墙,或合理设计等18.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如图所示.19.C 20.A 21.A;刻度尺22.平面镜;光的反射;入射点23.(1)在像的地位上放一个雷同的蜡烛;等效调换(2)①像与物体的大小雷同②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24.如图所示 25.如图所示27.如图所示。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线会聚成的像,_______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像是_______。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b)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d)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作图要画_______、标清_______,平面镜的背面画上_______。
实际光线画_______,虚像、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_______。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利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附答案: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答: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答:会出现重影,不利于测量物距与像距c) 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答: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确定像的位置,把完全相同的物体一个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镜前物体的像,把另一物体放在镜后像的位置。
d) 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答:未点燃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因为虚像钻进桌子里面或在空气中。
e)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答:将光屏放在虚像后面,然后眼睛要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像是否能呈在光屏上。
1 放电影时为什么用白色幕布?因为白色中含有任何颜色,这个知道吧,也就是说白色是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他遇见什么颜色都会将这种颜色反射回去,(反射也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投影仪投到银幕上的各种颜色都被反射了回去,就被人眼给吸收的了,人间也就看见了,而用黑色的话(打个比方),黑色就好像是自身什么颜色也没有,所以它就见什么颜色就会把什么颜色给吸收掉,不向其他地方反射了,人眼也就看不到了,同理,如果用红色的话,他自身只含有红色,他也就不要红色了,把红色给反射回来;其他颜色他都要吸收掉,这样无论你往上投什么颜色,他都是红色,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找几个不同颜色的光源,颜色越纯越好,再找几个不同颜色的物体也是颜色越纯越好,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颜色被反射回来,物体不具有的颜色则被吸收,而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回来的颜色,这样你明白了吧?因为白色中暗含着任何颜色,什么颜色的光照到它身上都会被反射,所以就用它了,这样不会使颜色失真。
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形容能让你理解,呵呵虽然语言不是很好,但他就是这个理儿!2 凸透镜两侧都有一个焦点吗?分别在哪里这个问题呢前部分是肯定的。
后边就比较麻烦啦。
因为焦点跟焦距有关啊。
鉴于问题太过于复杂我就说点简单的吧!你可以尝试拿个放大镜(这玩意儿就一凸透镜)去太阳底下通过控制凸透镜与地面的距离可以得到一个很亮的亮点,那就是焦点。
从这个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你把凸透镜反过来依然可以得到一个亮点,那就是另一边的焦点啦!如果要研究光线从焦点射出同过凸透镜有什么效果就比较麻烦了,那个需要的器材比较多一点如果有需要就留言给我。
3为什么漫反射可以使我们从不同地方看到物体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
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成像物体与像的关系: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而且虚像与物
体对称。
虚像的特点是光线未交汇,在成像位置后面的镜面反射。
3.成像位置与物距的关系: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有关。
如果
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
距相等且物像距相等;如果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相等但物像距相反;如果物体位于与
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无限远。
4.倍率:对于平面镜成像,倍率的计算公式为物体的像的高度
与物体的高度的比值。
正值表示像是直立的,负值表示像是倒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适用于理想的平面镜,如果考虑了透明度和光线的吸收损耗等因素,成像的规律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总结以上几点,对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就完成了。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题型解读一、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1.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器材: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
注意: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等效替代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用薄的玻璃板:避免二次成像,使呈现的像不清晰。
(经过厚玻璃板的两个表面会成两次像)③玻璃板竖直放置:使像呈现在桌面上。
④完全相同的相同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⑤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⑥多次改变蜡烛位置进行实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⑦实验环境较暗:成像较清晰,便于观察到像。
⑧将蜡烛B换成光屏:验证像的虚实。
二、成像特点1.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
(误区:近大远小,视角问题)2.等距:像距与物距相等。
①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随之靠近或远离,相对速度是两速度之和。
②沿平面镜水平方向移动,像与物相对速度为0。
3.垂垂: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虚像:没有实际光线,光屏上没有像(分辨虚像、实像)。
结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根据原理作图(光的反射)。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作法线,补全光路图找对称,作平面镜垂线四、题型分类1.给出物,找镜中的像。
2.给出反射光线,找光源。
根据特点(对称)作图找到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作对称3.根据像与物,找平面镜。
4.根据反射光线经过的点,补全光路图。
找到像与物连接的中垂线作A的对称点A′,连接A′B,找到反射光线五、平面镜的应用1.潜望镜2.从镜子里看时间①在身前的镜子看背后的时间。
②在水平放置的镜子中看墙上的时间。
六、球面镜1.凸面镜:镜面中心部分向外凸出的反光镜。
平行光射入后光线发散。
作用:扩大视野凸面镜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相同条件,凸面镜可看到更大的视野。
2.凹面镜:镜面中心部分向内凹陷的反光镜。
平行光射入后反射光线会聚。
作用:放大细节凹面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镜中像被放大,可以呈现更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