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 格式:doc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48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3.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7.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8.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9.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10.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1.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2.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重要知识点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
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歧点一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一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一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一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一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一一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一一手术剪、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杠一一订书机、跷跷板、天平】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_ _ ,4cm 3 G.i住空二」一L 左左左边【2 S令Fi X2=4】【右己)跖边1X4=4】左边12X1+1X1=3】右边【1X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
【小杆秤三点:提绳一一支点;秤盘一一阻力点;秤坨一一用力点】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
】【当轮轴的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螺丝刀刀柄越粗越省力】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新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机械是一种能够让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构造简单的机械,如螺丝刀、钉锤、剪刀等,又称为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支撑着杠杆,使其能够围绕支点旋转的位置称为支点;在杠杆上施加力的位置称为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称为阻力点。
杠杆是否省力,主要取决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称为省力杠杆。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称为费力杠杆。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称为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左边格子数乘以左边钩码数等于右边格子数乘以右边钩码数。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杠杆的例子有: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等是省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等是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等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增加小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增大秤砣,也可以让提绳靠近称重处。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在轮上施加力时省力,在轴上施加力时费力。
当轴的大小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轮轴的例子有: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等。
同一种工具,使用方式不同,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同。
例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六课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工具与机械”,主要介绍了简单机
械和工具的特点和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
1.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如杠杆、滑轮、轮轴等。
2.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如螺丝钉、车把手、脚踏板等。
3.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钳子、锤子、扳手等。
4.了解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如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具的应用场景。
5.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如使用工具时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本单元的学习难点包括:
1.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如滑轮、轮轴等。
2.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钳子、锤子、扳手等。
3.了解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如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具的应用场景。
4.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如使用工具时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在学习本单元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深入了解简单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应用。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工具时的安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跷跷板。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自来水龙头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前概念。
《工具与机械》单元的起始课是“使用工具”。
对于科学教学中的每一课起始课都在知识上比较简单,也相对的内容比较零散。
但是起始课有它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在“使用工具”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整理自己的前小组完成头脑风暴后,根据每个小组写的数量作为评选标准,把他们写个工具任意选择两个填写到黑板老师画好的表格内。
填写完后,让学生发现这么多种的工具用处却不相同,以此总结出工具的重要作用。
最后,教师拿出定有不同钉子的木板,让学生分析可以用哪些工具把钉子起出来,以此检验学生的工具应用能力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可以说教学活动是在不断的改进下开展的。
而不断改进的过程也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2、要有严谨的态度。
在“杠杆的科学”一课中,更多的考虑是科学的严谨性的问题。
所以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再三的思考,尽量不要有什么漏洞。
在导入环节,可以设计了这样的模拟情境:我们正在进行灭鼠工作,但是在学校操场上有一个很重的大石头的下面有一个老鼠洞,我们要向洞下面投药。
但是,操场上只有你一个人,你的手里还有一个木棒,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搬起大石头,完成工作。
然后,我们利用桌子模拟大石头,同学们各抒己见,模拟操作。
最后,利用杠杆原理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以此引入了教学新课内容。
通过导入,大家普遍认同了杠杆省力的这一作用。
这时,教师在模拟实验(用木棍撬桌子)中动了些小手脚(把支点移到用力点附近),再让同学去撬这个桌子,结果同学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撬起来。
以此让学生发现杠杆费力了,主要原因是因为支点的移动。
然后,在讲解完杠杆尺的应用方法后,让学生分组利用杠杆尺进行更加详细的认识和严谨的实验。
结合科学书第六页的表格进行实验记录。
本节课可以说是比较难让学生理解的课程,不只是杠杆的作用难以记忆,而且实践的准确性也很重要。
所以,教师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和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举例——杠杆。
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订书机、羊角锤、老虎钳;不省力也不费力跷跷板、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火钳、钓鱼竿;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辘轳;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2、各类型滑轮:定滑轮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 右边的钩码数×格数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6、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玩跷跷板,利用杠杆原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假设大个子为重物,小个子为用力点,大个子坐在离支点近的位置,小个子坐在离支点远的位置。
7.力气小的女同学轻松的拉过了大个子的男同学。
这实际是一个滑轮组省力的实验,中间的同学相当于固定滑轮组的支架,大个子男生相当于重物,女生相当于使用滑轮组后施加得拉力,女生利用滑轮组省力的原理战胜了大个子男生。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目录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2)第一课使用工具 (2)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2)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4)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6)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7)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8)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测试一 (8)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测试题(二) (11)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3)第一课抵抗弯曲 (13)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4)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5)第五课做框架 (17)第六课建高塔 (18)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19)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19)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20)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测试题(三) (23)第三单元能量 (26)第一课电和磁 (26)第二课电磁铁 (27)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29)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30)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31)第六课电能和能量 (32)第七课能量从哪里来 (33)第八课能量与太阳 (34)第三单元能量测试(一) (35)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36)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38)第一课校园大搜索 (38)第二课校园分布图 (38)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39)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40)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41)第六课原来互相关联 (42)第七课谁选择了它们 (43)第八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4)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44)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二) (47)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一、基础知识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
2、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再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5、剪刀可以用来剪东西。
6、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轻的物体,但不省力7、弹簧秤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重量的大小。
二、简答1、你选择什么工具将油桶搬到汽车上省力?并说明理由。
答:搭一块长木板在汽车车厢上,将油桶推上汽车比较省力。
因为搭木板后降低了油桶上车的坡度。
2、公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你用什么最简单的工具把它搬走?说明理由。
答:用一根撬棍的一端放入大石头的下面,再在撬棍的这端背面合适位置垫上一块小石头,用力按下撬棍的另一端,就可以把它搬走。
因为这样省力。
3、你用什么方法将国旗挂到旗杆上去?说明理由。
答:先在旗杆的顶部和下部固定一个滑轮,再将绳子穿过两个滑轮,然后将绳子的一端和国旗的一端连在一起,绳子的另一端和旗子同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最后慢慢向下拉绳子,旗子就慢慢升上旗杆了。
这样避免了人上杆顶挂旗,只需向下拉绳子就可以升旗或降旗了,这样很方便。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一、基础知识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为我们做事提供2、杠杆上有阻力点、支点、用力点三个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或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点(或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它转动的位置(或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3、俗话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的结果。
4、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是一种杠杆。
5、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6、当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或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就省力。
7、当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或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就费力。
8、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就不省力也不费力。
9、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左边物体个数×所在格数=右边物体个数×所在格数。
二、画图并填空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挂钩码,你能用三种方法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吗?把你的方法画在下图中。
通过以上画图分析,我们知道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练习题 (一)、选择1、下列行为中,运用了杠杆来解决问题的有( )。
A .给物体装上轮子B 用锯子木头C 用扫帚扫地D .穿上鞋子走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都能够省力B .杠杆不一定能省力 C.我们生活中不会使用费力杠杆 3、下列工具在做事时不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的是( ) A 打开红酒瓶盖 B 拧紧螺丝C 撬钉子D 划船E 扫雪 (二)、画一个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的工作图,并标出它作为杠杆的三个点。
(三)下列是一些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请你找到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
根据题中所列的三种工具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A B C(四)、以自己的身体为例,找一找,人体内有运用了杠杆原理工作的地方吗?如果有,请你说说它们在哪里,这些杠杆有什么作用。
答:在人体中,骨在肌拉力作用下围绕关节轴转动,它的作用和杠杆相同,称为骨杠杆。
人体的骨杠杆运动有三种形式:1.平衡杠杆:支点在力的作用点和重力作用点之间。
如颅进行的仰头和俯首运动。
2.省力杠杆:重力作用点在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之间。
如行走时提起足跟的动作,这种杠杆可以克服较大的体重。
3.速度杠杆:力的作用点在重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
如肘关节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以较大的力才能克服较小的重力,但运动速度和范围很大。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基础知识1、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三类。
杠杆类工具分类二、简答:1、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你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有道理。
根据杠杆原理,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
2、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做,铁皮剪要用省力杠杆来做?答:理发剪做成费力杠杆作用是使用方便。
铁皮剪做成省力杠杆作用是为了省力。
3、费力杠杆能给我们什么好处?答:费力杠杆的好处是使用方便。
4、按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三种杠杆各举三个例子。
答:省力杠杆:裁纸刀、杆秤、钉锤、铁皮剪、钢丝钳等。
费力杠杆:火钳、理发剪、镊子、食品夹、筷子夹物品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天平秤、一般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一、基础知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轮轴的作用是省力。
3、在轴相同时,轮子越大,轮轴越省力。
二、实验操作:(一)轮轴有什么作用实验研究的问题:轮轴省力吗?我的预测:轮轴可能省力。
实验材料:支架、轮子、轴、细绳、钩码实验步骤:1、用支架、轮子、轴组成一个轮轴。
2、将细绳的一端固定在轴上,在另一端挂上2个钩码;再将另一根细绳的一端固定在轮上,在另一端挂一个钩码或多个钩码,直到拉起轴上的钩码,并使轮和轴保持平衡,记录下平衡时轮和轴上所挂的钩码个数。
3、再分别将轴上挂4个、6个、8个钩码,然后分别在轮上挂钩码,直到拉起轴上的钩码并保持平衡,分别记录每次平衡时轮上和轴上的钩码数。
4、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我的解释:轮轴能省力。
(二)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省力有什么影响?研究的问题:轮轴的大小对轮轴省力有影响吗?我的猜想: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及支架、比实验(一)大的轮、轴(与实验一相同)、钩码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及支架、轮子、轴组成一个轮轴。
2、将细绳的一端固定在轴上,在另一端挂上3个钩码;再将另一根细绳的一端固定在轮上,在另一端挂一个钩码或多个钩码,直到拉起轴上的钩码,并使轮和轴保持平衡,记录下平衡时轮和轴上所挂的钩码个数。
3、再分别将轴上挂6个、8个、10个钩码,然后分别在轮上挂钩码,直到拉起轴上的钩码并保持平衡,分别记录每次平衡时轮上和轴上的钩码数。
4、分析实验数据,并与实验(一)的数据进行比较,找出规律。
实验结论:在轴相同时,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标出下图中物品的轮和轴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一、基础知识1、像旗杆上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4、动滑轮的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5、在日常生活中,如需要改变用力方向时就用定滑轮;如需要省力就用动滑轮。
二、实验操作1、实验(一)定滑轮的作用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我的猜想: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及支架、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在铁架台的顶端用支架将滑轮固定且可以转动,做成定滑轮。
在细绳的一端挂上一个50克的钩码,将细绳放在定滑轮的滑槽里,然后拉住绳的另一端,拉起钩码,观察在拉绳时钩码的方向和拉钩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把手拉钩码改为用测力计拉起钩码,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刻度数。
分析观察现象及数据。
实验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2、实验(二)动滑轮的作用研究的问题: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我的猜想: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及支架、带沟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将支架固定在铁架台的顶端,再将细绳的一端拴在支架上。
将细绳放在滑轮的滑槽里,另一端拴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并在滑轮的勾上挂四个钩码(每个钩码50克)。
向上提起测力计,观察测力计和钩码运动的方向,同时读出测力计的刻度数。
我的解释: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第六课滑轮组一、基础知识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滑轮组合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按组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
(二)、判断题1、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2、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一个动滑轮可以连接两个定滑轮。
()4、使用滑轮组能省多少力,这与动滑轮的个数无关。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一、基础知识1、像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都省力。
3、影响斜面省力的因素有:斜面的高度、斜面的长度。
4、斜面的坡度越小(越长),斜面越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大(越短),斜面越费力。
5、在日常生活中斜面的应用:楼梯、台阶、桥的引桥、低处向高处输送重物的输送带、螺丝钉、帽的丝口、各种刀具的刀口、盘山公路、二、实验操作实验(一)斜面有什么作用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我们的猜想: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木板、重物、测力计、铁架台不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