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附件粘结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3.30 KB
- 文档页数:3
黏结型玻璃离子在埋伏牙正畸牵引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在埋伏牙正畸牵引中黏结正畸附件以提高黏结效率。
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口腔科行埋伏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6例(共有46颗黏结正畸牵拉附件埋伏牙),将46颗行闭合牵引助萌手术的埋伏牙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黏结正畸牵拉附件,对照组常规使用牙釉质黏合树脂黏结牵拉附件,比较两组的首次黏结成功率和半月后正畸牵拉附件脱落率。
结果首次黏结成功率: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52%。
半月后脱落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25%。
首次黏结成功率及半月后脱落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行闭合牵引助萌手术后的埋伏牙应常规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黏结正畸牵拉附件,以提高黏结成功率和降低术后脱落率,避免二次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for orthodontic traction of the impacted tooth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 to improve adhesion efficiency. Methods A total of 46 orthodontic traction of the impacted tooth cases(46 bonded orthodontic attachments impacted teeth pulled)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05 to December 2012 with traction of impacted tooth in our hospital of stmatology department,46 orthodont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Following closed-eruption surgery.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onded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the control group with enamel adhesive resin. Compared the failure 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fter half month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bond,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0%,the control group was 52%. The expulsion rate after half months,0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25%. Initial success rate and after half months expuls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 Impacted teeth should be routinely applied glass ionomer cement bonded orthodontic attachment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loss rate,to avoid the second surgery.[Key words] Glass ionomer cement;Closed-eruption surgery technique;Shedding上頜前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患者中较为常见,不仅造成牙列的不完整而影响美观,还可形成颌骨囊肿,导致邻牙牙根吸收变形[1,2]。
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埋伏阻生牙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单侧埋伏阻生牙患者,均根据患者埋伏阻生牙的具体情况制定正畸治疗方案,分别进行手术暴露、正畸排齐、正畸牵引。
于治疗后对治疗牙和对侧同名牙进行牙周检查和测量,拍摄全口根尖片,记录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18例18颗埋伏阻生牙中,行助萌术治疗7颗(38.89%),环切术治疗2颗(11.11%),翻瓣导萌术9颗(50.00%);18颗埋伏阻生牙治疗成功16例(88.89%),有效2例(11.11%);与对侧同名牙比较,治疗牙牙周探诊深度、牙槽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共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2.22%。
结论: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建立良好的龈缘形态,减少牙周损害。
标签: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效果;龈缘形态本研究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单侧埋伏阻生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正畸治疗方案,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埋伏阻生牙患者,均经X线头颅正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确诊为埋伏阻生牙。
纳入标准:(1)存在单侧埋伏阻生牙,对侧同名牙自然萌出;(2)替期或恒期;(3)前牙或除第三磨牙以外需要保留的后牙。
排除标准:(1)发育畸形或颌骨病理发生改变而需拔除埋伏阻生牙者;(2)不能接受或耐受门诊手术者;(3)合并相关局部及全身系统性疾病;(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共纳入1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9~24岁,平均(12.56±2.83)岁;替期12例,恒期6例;阻生牙牙位:上颌中切牙7例,上颌侧切牙2例,上颌尖牙9例;阻生原因:牙齿位置异常或形态异常12例,萌出间隙不足6例。
口腔种植门诊六手操作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探讨发布时间:2023-01-03T09:58:15.76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8期作者:童毅[导读] 目的:浅谈口腔种植门诊六手操作优质护理童毅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710004 陕西西安【摘要】目的:浅谈口腔种植门诊六手操作优质护理。
方法:在口腔种植门诊实施六手操作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高质量、安全及舒适的护理服务,并与四手操作进行对比,治疗结束后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经过7个多月的临床实践,其治疗结束后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六手操作分别为96.67%;四手操作分别为76.67%;两者比较其患者总体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口腔种植门诊实施六手操作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缺失牙得到修复的同时也得到周到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口腔种植;口腔种植门诊;六手操作;优质护理;护理。
随着口腔行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口腔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也不断提升【1】,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目前应用于口腔临床门诊中的四手操作护理已渐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而六手操作护理技术俨然已成为发展趋势【2】。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即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用舒适的坐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3】。
我科于2021年7月开始在配备固定四手操作岗位,另配一名护士做巡回护士,以此形成六手操作,经历过约6个月的临床实践总结,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高质量的舒适细致的口腔医疗护理服务。
既使患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又减轻医生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赢得患者的好评和信赖【4】。
现将实施细节总结如下。
1.资料收集1.1临床资料在门诊随即抽取2021年7月-12月期间来科室就诊的患者,实施四手操作完成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30例和实施六手操作完成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30例,在治疗操作完成后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临床效果分析,临床医学-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埋伏阻生牙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并选取同期的200例埋伏阻生牙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外科导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2.5%,观察组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行二次手术率为13.0%,观察组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外科手术;正畸牵引;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埋伏牙也称未萌牙,多见于儿童上颌前牙。
据临床调查显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发生率达2%以上[1]。
前牙为牙列中排列中线,直接关系人们的面型协调性、撕裂功能以及面貌美观度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对促进患儿面部容貌、口腔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临床医师探讨的主要问题。
埋伏牙形式复杂,为临床治疗和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近来临床研究发现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具有良好的效果[2],因此,为了探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儿童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和价值,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儿童埋伏阻生牙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外科导萌治疗,男102例,女98例,年龄5~11岁,平均(6.7±1.3)岁;52例为萌出道异常,48例为间隙不足,46例为易位牙,54例为多生牙。
观察组200例,采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男101例,女99例,年龄5~11岁,平均(6.6±0.7)岁;58例为萌出道异常,42例为间隙不足,52例为易位牙,48例为多生牙。
埋伏牙导萌附件粘结中的四手操作技术作者:王燕雷浪郑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埋伏牙正畸导萌治疗的附件粘结过程中四手操作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纳入23例患有埋伏阻生牙,需要正畸牵引导萌的患者;粘结前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粘结过程中四手操作,配合医生将附件粘结到位;术后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
结果 23 例患者粘结正畸附件粘结稳固,术后未见明显不适, 23例患者均导萌成功。
结论良好的四手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粘结效果,提高矫治效率。
【关键词】四手操作;埋伏牙;正畸粘结埋伏牙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前牙区的埋伏牙严重影响牙列和面部美观;部分患者不愿微笑,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青少年正常心理健康[1]。
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提高,多数埋伏牙在早期可通过导萌以保存。
埋伏牙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正畸医生完善的治疗计划、外科手术良好的牙冠暴露视野,但这都离不开稳固的埋伏牙附件粘结。
因一旦术后附件脱落,则需重新行翻瓣手术进行粘贴,一方面延误了矫治的进程,同时再次粘结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反复手术增加了病员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正畸医生也不得不面对再次粘结的精神压力[2]。
因此埋伏牙附件的粘结成为这一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总结埋伏牙正畸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暴露牙面时,配合正畸医生粘结正畸医生粘结附件时的正畸护理相关操作技术;观察良好的正畸四手操作技术的粘结效果以及对后期正畸治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7月~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开窗导萌的23 例患者(共有埋伏牙26颗)中男9例,女14例,最大年龄19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12.8岁。
26例埋伏阻生牙均在上颌,中切牙13例,侧切牙3例,尖牙10例,第二前磨牙2例。
1. 2 方法1. 2. 1 矫治前的护理埋伏牙矫治一般疗程较长,风险较大,护理人员需从下面几方面做好前期护理工作:①正畸治疗开始前,配合医生制取初诊模型及拍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必要时拍摄三维CT片,以明确埋伏牙牙根的形态和邻牙的关系等;②埋伏牙患者多为青少年患者,对口腔卫生重视不足,牙面易有菌斑、软垢和结石形成,造成牙龈红肿、牙面脱矿、染色、甚至出现龋坏;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分析自体牙移植手术中六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12-14T01:37:34.74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4期作者:熊星星朱芬王荻[导读] 目的:探讨自体牙移植手术中六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熊星星朱芬王荻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陕西西安710004【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牙移植手术中六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自体牙移植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六手操作护理技术。
比较效果。
结果:实验组焦虑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自体牙移植手术患者实施六手操作护理技术效果确切。
【关键词】自体牙移植手术;六手操作护理技术;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口腔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六手操作护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成为口腔临床研究的热点。
六手操作护理技术,是指在对口腔病人进行治疗时,由一名巡回护士协助,在常规的四手操作下,保持四手坐位操作,准确快速地传递各种医疗器械和材料,并由一名巡回护士协助,直至整个过程完成,保证种植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效果。
本研究探析了自体牙移植手术中六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自体牙移植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每组例数40。
其中实验组年龄21-56岁,平均(34.21±2.27)岁,男29:女11。
对照组年龄21-58岁,平均(34.78±2.91)岁,男27:女13。
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外科手术专用的帽子和口罩,戴防护面屏,并佩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
1名医生和1名护士四手操作。
实验组实施六手操作护理技术。
由四手医护人员全程配合。
再有一名护士担任巡回护士,负责放置无菌台,准备相应的医疗设备,按照主治医生的指示,术中将与病人需要的医疗器械,材料打开,并配合完成CGF的抽取;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调整灯光和座椅的位置。
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埋伏阻生牙儿童9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8例行手术导萌治疗,联合组48例行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
评价各组总体疗效。
结果:联合组患儿总体疗效93.75%较参照组的75.00%高(P <0.05)。
结论:在儿童埋伏阻生牙的治疗中予以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正畸牵引;儿童埋伏阻生牙;临床效果儿童埋伏阻生牙若不采取治疗措施,可致牙列异常、邻牙吸收和牙源性囊肿等症状,从而影响颌正常建立,严重者可致错颌,进而对患儿面部协调性、美观性,以及咀嚼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成长[1]。
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拔除埋伏牙,或导萌手术等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前者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不利于术后恢复,后者虽创伤性相应较小,但易致萌出错位[1]。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儿童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效果,我院特采取了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并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埋伏阻生牙儿童9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48例,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4至12岁,平均(7.2±1.9)岁;当中19例萌出道异常、17例间隙不中、7例易位牙、5例多生牙。
联合组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4至12岁,平均(7.5±1.8)岁;当中18例萌出道异常、17例间隙不中、6例易位牙、7例多生牙。
入选标准:均达到埋伏阻生牙相关确诊标准[1];患儿家属均认可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
剔除标准:入组前有接受过相关治疗者;合并精神疾病、沟通障碍、先天性心脏疾病和其他口腔疾病者。
各组普通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行手术导萌治疗,即予以局麻处理后切开腭侧和唇侧,清除埋伏牙表体骨质使牙冠充分显露,根据阻生牙具体情况适当去除阻力,随后予以局部压迫止血,将粗为0.2mm的结扎钢丝舌侧扣粘结于牙冠上,缝合切口,将结扎钢丝游离端于萌出道作牵引处理,并将其固定于主弓丝上[2]。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室埋伏牙牵引术的护理临床
操作
【目的】
协助正畸科使完全未萌出的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检查器(口镜、镊子、探针)、无菌手套、麻药、0.2%碘伏棉球、0.5%氯己定棉球、干棉球、纱布、护目镜、无菌敷料、冲洗器、吸引器、吸引器管、吸引器接头、针头、注射器、手术器械包、骨膜分离器、拉钩。
2.患者准备:常规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五项,拍X线片,做CT,测血压,必要时做心电图。
【手术流程及护理配合】
1.核对患者病历及患者姓名→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麻醉过敏史→安排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消毒手术区域,铺无菌敷料→调整手术台高度及光源,做好心理护理。
2.核对牙位。
3.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
4.切开、翻瓣:嘱患者配合医生张口,头不要摇动;递拉钩,暴露手术区域;递手术刀、骨膜分离器,暴露患牙。
5.协助正畸科医生固定牵引装置,若患牙处渗血,先止血。
6.缝合时将牵引装置游离端暴露。
7.清洁口周,整理用物,术后指导。
健康教育
1.嘱患者术后不吃过硬或过热的食物,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注意保护牵引装置游离端。
2.嘱患者术后7~9天拆线。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7月第24卷第13期Chinese Journal ofAestheticMedicine.Ju1.2015.Vo1.24.No.13 71 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附件粘结中的临床应用 昊彦伟,袁东辉,李立国,陶娥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河北石家庄050082)
・论著・
[摘要]目的:研究六手操作技术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中附件粘结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18例患有埋伏牙 需进行牵引的患者,粘结附件过程中采用六手操作配合。结果:18例患者附件粘结牢固,32颗埋伏牙均牵引 至牙列正常位置,术中运用六手操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不适感。结论:六手操作技术在埋 伏牙牵引术中有一定的先进}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六手操作;埋伏阻生牙;附件粘结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3—0071-03
Application of six。-handed technique in attachment bonding during the impacted teeth traction WU Yan—wei,YUAN Dong—hui,LI Li—guo,TAO 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B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Shijiazhuang 050082,Hebei,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ix-handed technique in attachment bonding during the impacted teech traction.Methods 1 8 cases,including 32 impacted teeth,were selected to bond attachment using six-hand technique and orthodontic traction were performed immediately.Results AIl 32 tooth were bonded successfully and settled in the nOrmal position.Treatment time was saved and patient discomfort was reduced.Conclusion Six-handed technique has great advancemen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attachment bonding during the impacted teeth traction. Key wOrds:six—handed technique;impacted teech;attachment bond
埋伏阻生牙是指因萌出位置不够或外周存在 某种因素使牙齿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者n]。常见 于上颌前牙,前牙区的埋伏牙严重影响牙列和面 部美观,患者不愿微笑,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 青少年正常心理健康乜 。大多数埋伏阻生牙为形 态基本正常的恒牙,将埋伏牙牵引至正常牙列位 置,可恢复牙列的完整性,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笔者应用六手操作技术配 合医生粘结附件,共牵引32颗埋伏牙,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2011年3月一2013年12月 收治的患者18例(男8例,女1O例),年龄10 ̄26 岁,平均年龄14.1岁。共32颗埋伏牙,其中上颌25 颗,下颌7颗;中切牙5颗,尖牙16颗,前磨牙l1颗; 拔牙病例13例,非拔牙病例5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拍摄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 片,埋伏牙区根尖片,必要时拍摄CT片,制取寄存模 型,明确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及与邻牙关系b 。采用 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开辟足够间隙后,选 择合适开窗位置进行牙齿槽外科开窗术,粘结正畸 附件,轻力牵引至牙冠完全暴露后更换托槽,排齐 牙列,调整咬合关系。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在开窗前已进行一段时间的 矫治,对正畸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有创的 开窗术仍存在恐惧心理 ,尤其是埋伏牙位置越深, 72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7月第24卷第l3期Chinese JoumH ofAestheticMedicine.Jut.2015.V01.24.N0.13 创伤性就越大。六手护士要耐心讲解术中及术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于 儿童、青少年患者要耐心说服,多鼓励患者,使之以 勇敢的心态配合治疗,告之患者操作治疗中如有不 适可以举手示意,待医生停下后再说明情况,询问 患者或家长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㈣, 然后准备好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埋伏牙区根尖片, CT片转入外科开窗。 2.1.2物品准备;四手护士准备粘结附件用物:一次 性口腔治疗盘,BiSCO正畸粘结套装,盐酸肾上腺素 注射液,酒精棉球,一次性吸唾管,一次性口杯,干棉 球,持针器,结扎丝,细丝切断钳,必要时准备缝线, 剪刀。对于阻生位置较深的患牙,助手应于粘结前 将结扎丝结扎于托槽或舌侧扣上,消毒后备用。 2.2术中护理 患者由口腔外科局麻下开窗,暴露牙冠后转入 正畸科。六手护士引导患者就诊于牙椅上,摆好舒 适体位,调节好椅位灯光,四手护士准备粘结材料, 做好肾上腺素棉条和酒精小棉球。①压迫止血:医 生用肾上腺素棉捻压迫止血,然后用酒精小棉球擦 拭牙面,吹干;②医生用35%磷酸酸蚀牙面,然后用 水气枪冲洗牙面,四手护士及时吸引患者口内的唾 液、冲洗液,干棉球进行隔湿,吹干牙面;⑧附件粘 结:医生均匀涂布粘结剂,四手护士进行光照20s, 同时六手护士在托槽底板上放置树脂,医生将附件 粘结到位后,去除多余树脂,四手护士进行光照 20s,粘结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牙面清洁,如遇污染则 重新进行酸蚀;④如翻开的龈瓣需要缝合,医生进 行缝合龈瓣,完毕后医生将结扎丝尾部回弯,处理 好末端,以免扎伤患者口腔粘膜。 2.3术后护理 2.3.1整理用物:四手护士整理用物,将所有器械送 回消毒室进行终末消毒 。 2.3.2交代注意事项:六手护士叮嘱患者开窗当 日可进行冰袋冷敷2h,当日食温凉流食,次日可 食软食和半流质食物,勿吮吸伤口,密切观察伤 口有无出血情况,如出血过多,及时来医院就诊畸 。 术后口服抗生素3d;餐后刷牙,3次/d,3min/次, 配合漱口液含漱,保持口腔卫生,促进伤口愈合, 7d后拆线。如中间发生附件脱落,一定要及时复 诊,再重新进行粘结,否则会影响埋伏牙的牵引 进程。 3结果 18例患者的32颗埋伏阻生牙均纳入牙弓,上 下牙列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正 常,面侧貌美观协调。
4讨论 四手操作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仍然表现出 了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不够到 位;操作繁琐,四手护士需要不停更换器械;诊疗所 需的时间未达到理想状态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 发展,如何让患者获得更专业、更高效的护理服务, 对口腔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手操作模式应 运而生,其作用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四手 护士始终保持坐位操作,医护之间平稳而迅速传递 器械、材料和其他物品,外加1名巡回护士协助共同 完成口腔治疗的全过程 。与传统的四手操作相 比,六手操作在埋伏阻生牙牵引术附件粘结中有明 显的优势,体现在:①六手操作技术提高了工作质 量:埋伏牙的治疗周期较长,正畸附件粘结是否牢 固是矫治成败的关键旧 。正畸附件的粘结易受血 液、唾液的影响,32颗埋伏牙中有26颗位置较深, 翻瓣较大,视野较差,操作牙面极易污染,四手护士 需配合牵引口唇和翻开的龈瓣,粘结配合工作则由 六手护士操作。四手、六手护士灵活地配合操作, 平稳快速地传递器械,避免了粘结过程的污染,降 低了脱落率,提高了工作质量。若手术中需要拍摄 医学摄影,巡回护士可以进行拍摄、录影工作“ 。 ②六手操作技术缩短了附件粘结操作时间,减轻了 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手和六手的密切 配合大大缩短了附件粘结时间,四手操作粘结附件 平均时间约20min,六手操作粘结附件约10min,减 少了患者张口时间,患者不适感减少。术后六手护 士交代医嘱,注意事项,以及预约复诊时间和开具 处置单。四手护士清点污染器械和物品,送回消毒 室,整理椅单位,为迎接下一位患者做准备。六手 操作缩短了单病人的诊疗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医生 每天诊治患者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的创 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③六手操作技术加强了护 患沟通,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自身的 安全感,提升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六手护士全程与患者接触,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加 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7月第24卷第13期Chinese Journal ofAestheticMedicine.Ju1.2015.Vo1.24.No.13 73 问题,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 患者的信任,赢得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 ④六手操作技术加强了无菌观念,避免了医源性交 叉感染。在阻生牙牵引术中,医生与四手护士始终 处于~个相对无菌状态,六手护士及时补充所需物 品,收回污染器械,确保了所用物品的无菌状态,避 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使 口腔消毒隔离制度得到落实n 。传统四手操作模 式下,如术中变更治疗方法,需额外补充材料和器 械,四手护士需反复脱戴手套,频繁起身去更换器 材,这不仅影响治疗的进程与效率,还会增加交叉 感染的发生率。⑤六手操作模式使口腔护理操作 流程更加规范化,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降 低了工作压力,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n ,提升 了护士对工作状态的满意度。六手操作模式促进 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护理技术提高。随着口 腔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口腔新技 术和新业务,掌握护理的规范化培训,知晓治疗步 骤,提供娴熟的护理配合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 质,才能满足临床需求。 综上所述,六手操作在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 作效率,提升和谐医患关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提升护士价值和素质方面有着重要体现,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0:82.109. [2】王岭枫.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埋伏上颌前牙19例临床 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2):122.125. [3]孟银娟,周珊红.直丝弓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 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281 283. [4】王燕,雷浪,郑惠.埋伏牙导萌附件粘结中的四手操作技术 [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99.100. [5】姚红.固位纤维固定前牙外伤治疗中的四手操作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6):1461.1462. [6]钱海虹.细化护理在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中的应用[J】.护 理研究,2009,23(10B):2679.2680. [7】林金伏,林安儿,刘河娣.口腔科护士四手操作中常见问题 的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8):381-382. [8]颜琳,汪饶饶,徐远志,等.六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 用现状【J].口腔医学,2012,32(7):441-442. [9】邵金陵.正畸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 学杂志,2006,22(5):304-306. [101黄晓虹,张国金,叶慧铭,等.六手操作护理在口腔种植特需 门诊的应用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0):548.551. [111钟昌萍,张芸,刘锐.国内口腔诊疗中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 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 】405.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