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7.83 KB
- 文档页数:2
煤场火灾事故急救应急处置煤场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给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及时进行急救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在煤场火灾事故发生时,要做到科学有效的急救应急处置措施,才能降低损失,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煤场火灾事故急救应急处置的措施。
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1.保持镇静:一旦煤场发生火灾事故,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恐慌,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寻找逃生通道:火灾发生时,要立刻寻找逃生通道,并按照预先规定的逃生路线进行疏散,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3.快速疏散人员:对于煤场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需要快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4.拨打报警电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要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和相关部门前来救援。
5.禁止乱扔燃烧物:在火灾发生时,要禁止乱扔燃烧物,以免火势蔓延,加重灾情。
6.远离火源:在火灾发生时,要远离火源,避免烟尘和有毒气体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煤场火灾的急救措施1. 人员伤亡急救a.寻找受伤人员: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寻找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b.施行急救措施:对于伤者,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和止血等急救措施,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c.清理现场:伤员救出后,要及时清理现场,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 消防应急处置a.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针对火灾现场,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避免火势蔓延。
b.疏散人员和财产:对于火场周围的人员和财产,要及时疏散,避免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c.封闭通风设备:对于周围煤场设备、设施等,要及时封闭通风设备,避免火灾蔓延。
d.清理火场:在火灾扑灭后,要及时对火场进行清理,避免火灾复燃。
e.分类处理火灾垃圾:在清理火场时,要对不同类型的火灾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做到资源有效利用。
3. 环境保护a.防止火灾蔓延:对于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因素,要采取措施进行遏制,避免火势蔓延。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生活等领域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前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火灾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火灾立即向火警报警电话报警,同时通知周围人员撤离。
2. 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具进行初期扑救,注意扑灭源头火焰。
3.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尽快关闭门窗,封堵通风口,并随时保持通信畅通。
4. 撤离人员时,应尽量利用疏散通道,不得乱闯乱跑。
5. 灭火车辆和专业队伍赶到后,积极配合他们工作,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扑灭。
二、化学泄漏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化学品泄漏,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并启动内部应急预案。
2. 尽量保持远离泄漏源,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3. 根据泄漏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例如使用吸附剂、围堵泄漏区域等。
4. 关闭相关设施,并确保通风畅通,避免泄漏物蔓延。
5. 疏散周围人员,封闭泄漏区域,并设置警戒线。
6. 等待专业人员到场后,积极配合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三、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判断自身安全,尽量将车辆移至安全区域。
2. 第一时间联系报警电话,并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和事故情况。
3.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协助其他交通事故当事人,并提供必要的援助。
4. 尽量保留现场证据,如事故车辆的位置、伤者状态等。
5. 配合交警到场勘察,并按照指示提供相关证件和资料。
6. 尽快通知家人或朋友,让他们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
四、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自然灾害时,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警,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
2. 根据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时避难到安全地带,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 如果身处室内,遇到地震、台风等灾害,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尽量靠近牢固的结构物或躲避在坚固的家具下。
4. 如果身处户外,及时寻找避难场所,保护自己的头部,并避免靠近高楼、电线杆等易倒塌的物体。
初期火灾事故处置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初期火灾事故的处置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初期火灾事故处置的措施。
1. 发现火灾火灾通常在初期阶段被人发现。
当发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然后立刻向火灾应急部门报警,报告火灾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如果可能的话,立即把附近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
2. 疏散人员在发生火灾时,首要任务就是疏散人员。
如果是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要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引导人员顺利撤离建筑物。
要保持秩序,避免人员发生踩踏和挤压的情况。
如果是在户外发生火灾,要引导人员远离火灾现场,避免受到火灾的威胁。
3. 利用灭火器在初期火灾阶段,如果火势尚未蔓延,可以考虑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势继续蔓延。
如果是电气火灾,要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
4. 控制火势在初期火灾阶段,要尽可能控制火势的蔓延。
可以通过关闭门窗、使用湿毛巾堵塞门缝、喷洒水源等方式来扼制火灾的蔓延。
这需要有经验的应急工作人员来进行指挥和操作。
5. 疏散附近建筑物火势一旦蔓延,在初期阶段很难控制。
因此,需要尽早疏散附近的建筑物和居民,避免火势对其造成影响。
这需要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工作,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6. 协调救援力量在初期火灾阶段,要尽快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包括消防、医疗、警察等部门。
消防部门要立即赶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医疗部门要做好人员救治工作,警察要维持秩序,避免火灾事故造成更大的伤亡和混乱。
7. 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初期火灾事故,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指挥体系、疏散路线、人员分工等内容。
只有有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才能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避免火灾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8. 后续处理工作一旦初期火灾得到控制,就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工作。
这包括事故调查、灾后救援、损失评估、安抚受害者等工作。
这部分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减少灾难事故的影响。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发现火灾后的应急处理1. 发现火情后,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明辨方向和火势大小,迅速使用起火现场的灭火器、消防栓、消防钩等各种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
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到灭火和报警,并将事故报告应急指挥部和现场监督;2. 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电源线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充分距离;3. 救护组对火灾现场伤员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
紧急抢救、包扎伤员、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协助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运送伤员工作由办公室领导负责;4. 灭火期间如有人员受伤,应以先抢救伤员为主;火灾扑灭后,应留下人员观察现场条件,防止复燃;5. 向上级公司及相关部门报告事故。
二、救援人员的保护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要站在上风口,在油类的燃烧救援时,进入封闭空间进行救援时,应配备照明灯具。
三、疏散和救援1.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被大火围困,应首先组织力量,及时查明火情。
查清火源及受火势威胁的部位,以及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
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积极施救;2. 通讯组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通知火灾现场蔓延情况和威胁的严重性,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地点、方法等,广播时,播音语调应镇静,以稳定受困人员心理,防止惊慌错乱,盲目逃生情况的发生;3. 通讯小组必须将火灾情况通知事故现场附近的工作人员;4. 在逃离火场若遇浓烟时,提醒疏散人员,立即组织员工迅速选择火源对面的通道逃生。
还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
达到安全地带后,进行清点人员,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火灾现场;5. 事故发生部门电工接到火情通报后,迅速关闭相关电源开关,疏散火灾现场,在疏散人员带领员工疏散时,必须全面清理,不让一个遗漏。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火灾是人类社会中十分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其所带来的危害不但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更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如何及时快速地处理火灾事故,成为了我们必须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这篇文档中,我们来谈论一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流程1.报告火灾事故凡是在场的人员,如果发现火灾事故,必须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对于单位来讲,首先要发出火灾警报,通知所有的人员及时撤离。
一旦火灾确认,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急救和消防力量进行扑灭。
2.开展紧急疏散疏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开展紧急疏散时,必须有先后顺序,走出人员要有固定通道,并且在通道中间两侧必须划定安全区域,方便队伍安全撤退。
对于步行不便或残疾人员,需要进行特殊救援。
3.火灾扑救汇报上级部门后,需要迅速将灭火器材部署到适当的位置,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火势过大不可扑灭,则需要提前撤出人员,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
4.灭火之后的处理在灭火后,我们要仔细审查周围环境,确保灭火完全消毒,以防火花滋生。
此外,灭火过程中,必须打开所有的火灾气体和火灾设备,做好使用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再次发生事故。
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救援队伍准备措施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最核心的是救援措施。
为了确保应急救援的有效性,我们应该:(1)采取分区救援的方法进行救援,将人员从危险区域撤离出来,避免伤害。
(2)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应急救援培训,以便他们在必要时迅速应对救援。
(3)为消防队员和其他相关救援人员提供全面必要的保护设备。
2.防范措施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时是由一些不注意细节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保障火灾安全:(1)检查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确保能够快速地疏散人员。
(2)制定科学的消防预案,以使员工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火灾事件。
(3)消防设施的检修工作,保证其使用效率。
3.纠正措施一旦事故发生,为了确定今后的防范措施,需要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善措施。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矿井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其中,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到位,将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完善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1. 启动应急预案: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流程进行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
有关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事故情况,及时组织抢救和救援。
2. 抢救被困人员:在火灾事故现场,应尽快救出被困人员,避免人员伤亡损失。
3. 关停设备、切断电源:在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切断电源,关闭井门和各种设备,以避免事故扩大,引起更大的损失。
4. 监测火灾情况:在事故现场要随时监测火灾情况,判断火势蔓延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二次事故,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5. 资源投入:向事故现场投入各种保护、抢救、救援设备和物资,尽可能的增加事故救援的成功率。
6. 组织组织清理现场:在救人过程中,应随时清理现场,以便进行下一步救援。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对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建立,是保障矿山生产及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应急响应指挥部:应急响应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各种应急措施的实施。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矿井火灾事故,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对有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演练,确保全员掌握应急处置应对的能力。
3.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根据矿井特点和应急需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抢险救援设备和药品物资等,储备足够的救援资源。
4.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要求应急队伍平时要保持状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迅速处置。
5. 完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矿井企业应加强与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强化“预防为主、应急为辅”的理念,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四个步骤包括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重大威胁。
因此,对于火灾的应急处理流程十分重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遏制火势,保护人员的安全。
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包括四个步骤,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第一步:紧急报警当发现火灾后,要立刻进行紧急报警。
报警的过程需要快速、准确、明确,报警的地点包括消防局、火警中心、110等。
报警时应该提供准确的地址、火灾点所处的具体位置、着火原因、着火物质、着火现场的特点和所需救援等信息,以便紧急救援人员能够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第二步:灭火处置在报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火势的大小和发展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处理;如果火势较大,需要使用消防车等设备进行处置。
同时,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和标准进行消防处置操作和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三步:疏散人员在火灾现场,要紧急进行人员疏散。
疏散的方式应该针对现场情况和人员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和布置。
同时要信号明确,及时有效地传达疏散指令,避免造成人员的恐慌和混乱。
疏散过程应该顺序有序,并尽量保护儿童、老年人和身体残疾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四步:协助救助在火灾过程中,应该进行协助救助工作。
救助工作主要包括对于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护和安全疏散。
同时需要把受伤人员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协助救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和救援效率,确保人员能够有效地获得协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四个步骤包括紧急报警、灭火处置、疏散人员和协助救助。
在应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和人员安全情况,确保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援和支持,有效地遏制火势,保证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这些火灾应急处理流程,有效地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园区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1、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
园区内应当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检查消防器材是否齐全、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消火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善等。
2、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园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和演练,加强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应急能力。
3、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园区应制定细化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适当的应急疏散路线、疏散点和集结点,并定期组织演练。
4、建立紧急通讯机制。
园区应建立紧急通讯机制,包括应急电话、应急短信、应急广播等多种通讯手段,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联络和通讯。
5、设立专门应急组织。
园区应设立专门的应急指挥部或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二、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1、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消防人员和安全人员到达现场处置,同时要立即触发火警报警系统,通知园区内所有员工和租户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
2、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对于火灾现场的人员要第一时间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火灾扩大。
要确保园区疏散通道畅通,消除各种可能导致通道堵塞的障碍物。
3、灭火器材的使用。
对于初期火灾,可以派遣专业的消防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尽量避免火灾蔓延。
4、分工合作,积极配合。
在处理火灾事故时,需要做好分工合作,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一致。
消防人员和安全人员要根据预案和现场情况,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灭火和扑救。
5、组织紧急疏散。
对于大规模火灾,必须立即组织紧急疏散,引导员工和租户有序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6、利用通讯设备通知有关部门。
在处理火灾事故时,需要通过紧急通讯机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消防部门、公安局、医院、应急救援中心等,协调资源和力量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7、做好火灾现场的保护和封锁。
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同时做好火灾现场的保护和封锁措施,防止人员再次进入危险区域,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矿井发生火灾时,矿长或者主管人员应立即启动矿井应急响应计划。
首先要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快速判断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演变趋势,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二、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一旦发现火灾,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矿井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等。
在通知时要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包括火灾地点、严重程度、可能的危害和所需的救援措施等。
三、疏散人员和封闭通风系统一旦矿井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疏散矿井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及时封闭通风系统,防止火灾蔓延。
如果火灾蔓延到井下工作面,要及时封闭工作面,并将井下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四、启动矿井灭火系统一旦矿井发生火灾,要立即启动矿井的灭火系统,包括喷雾冷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和水幕隔离系统等。
同时要及时排除火灾部位的油气或煤尘等可燃气体,防止火灾蔓延。
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立即组织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包括矿井职工、专业救援队员、消防人员和医疗人员等。
要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合理分工,迅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六、使用有效的灭火装备和技术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根据火灾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灭火装备和灭火技术。
可以使用水雾灭火、泡沫灭火、干粉灭火等方式,迅速扑灭火灾,防止火势扩大。
七、确保灭火安全在进行灭火工作时,要确保灭火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要对煤层和瓦斯浓度进行监测,确保灭火作业的安全。
同时要注意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包括地质灾害、爆炸灾害和瓦斯突出等。
八、防止火灾蔓延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
可以通过封闭通道、施加阻隔层、切断煤层供氧等方式,控制和遏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九、做好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一旦矿井发生火灾,要及时做好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
包括对火灾的原因、危害程度和灭火效果进行记录,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农村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一、火灾发生后的紧急处理1、确保人员安全。
当农村发生火灾事故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旦发现火灾,家庭成员首先应当冷静沉着,迅速逃生。
如果有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员在家中,要尽量帮助他们逃生。
2、火灾报警。
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触动火警报警器或者拨打119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队赶到现场灭火。
3、控制火势扩散。
如果火灾是小范围的,可以试图用灭火器灭火或者用水灭火。
但如果火势太大,不能控制,家庭成员首先应当迅速撤离火场,远离火灾现场,等候消防队赶到。
4、保护重要物品。
在逃生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护重要的财产,比如存折、保险单等文件,贵重物品等,不要被火灾所毁坏。
5、关掉家用电器。
逃生的时候,要及时关闭家用电器,尤其是煤气、电炉等火源,以免火灾扩大。
二、火灾事故后的处置1、打电话报警。
火灾发生后,家庭成员应当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赶到现场灭火。
2、安全疏散。
如果火灾造成人员伤害或者死亡,家庭成员首先应当确保自身安全,离开火场,等待消防队到来。
如果有条件,可以帮助其他受伤的人员离开火场。
3、合理用水。
用水灭火时,要注意用火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具和水源。
遇到油类火灾,千万不要用水灭火,可以用湿毛巾或者棉被捂住火源,以隔绝氧气。
遇到电器起火时,也不要用水灭火,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4、阻隔火源。
若是因某种原因,较大的火灾无法控制,家庭成员可以利用木板、麻袋、棉被等物资,将火灾所在的房间隔离起来,以免火势扩大。
5、配合消防队。
消防队赶到现场后,家庭成员应当积极配合消防队工作,尽量提供火灾发生的原因、火势情况、火源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消防队能够快速有针对性的灭火。
三、农村火灾事故防范1、常规检查。
农村居民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家用电器、煤气、炉灶等电器设施,特别是老旧设备,以减少因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农村居民应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了解火灾应急处置知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矿生产指挥中心迅速了解火灾事故的发生位置、波及范围及人员伤
亡情况。
(2)矿生产指挥中心根据灾情确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撤人指令;通知救
护队和医院;并按事故汇报流程汇报矿相关领导,通知队领导、安监员、
瓦检员,通知井口设警戒。
(3)监测监控部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4)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灾情分析判断通风系统破坏程度,积极研究制
定救援方案,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优化救援方案。
(5)合理调整通风系统
a进风井口、井筒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采取反风或风流短路的措
施。
b进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必须防止由火风压而造成的主风流逆转
的措施。
c有瓦斯涌出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防止引起瓦
斯积聚和爆炸,必要时可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区域性反风。
d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要进入巷道
侦查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e井下其他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
量。
(6)采取通风措施限制火势时,通常是采取控制风速、调节风量、减小
回风侧风阻或设水幕洒水措施。防止因风速过大造成煤尘飞扬而引起
煤尘爆炸。
(7)灭火的主要方法
a直接灭火:用水、沙子和化学灭火器等在火源附近直接扑灭火灾或挖
除火源,灭火时应从火源边缘逐步向火源中心喷射;人员应站在火源的
上风侧,不得用水扑灭电气火灾和油类火灾。
b隔绝灭火:直接灭火不能控制火势时,构筑防火墙和密闭,封闭火区,
控制火势蔓延。
c联合灭火:先将火灾区进行封闭,然后采取其它灭火措施进行灭火,
以加快火区的熄灭速度。
(8)救护队按照救援方案携带相关设备入井,进入灾区前,必须先检查
气体浓度,救护队分组进入,一小队负责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
组织抢救,另一小队探明火情进行灭火工作,避免人员在搜寻或侦查
过程中引发二次爆炸;救护队随时将灾情和救援情况汇报指挥部。
(9)灾区现场必须有专人检查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顶板破碎冒落及时
处理。有明火存在时,应同时救人、灭火、监测气体浓度,防止中毒
和爆炸,抢救伤员时,必须判断伤势轻重,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处理。
(10)为救灾供应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
(11)灾情消除,恢复通风系统,救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