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7.75 MB
- 文档页数: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实验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1.烧杯2.量筒3.试管4.试剂瓶5.橡胶塞6.滴定管7.分液漏斗8.电子天平9.热水浴10.蒸馏装置11.洗涤瓶实验步骤:1.量取指定质量的固体试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指定质量的固体试剂,将其置于干燥的烧杯中。
2.溶解固体试剂将烧杯中的固体试剂用适量溶剂溶解,可以用玻璃杯或烧杯进行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可以轻轻搅拌。
3.加热溶液在溶解固体试剂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加热,则可以使用热水浴或火焰进行加热。
4.体积测定使用量筒等器材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需要注意读取液位时垂直视线与刻度线平行。
5.试管反应将试管置于实验台上,加入相应的试剂并进行反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避免溢出和反应过度。
6.滴定使用滴定管向试管中滴加滴定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停止滴定,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7.分液使用分液漏斗等器材进行溶液的分离,根据溶液的密度差异和溶剂的选择进行操作。
8.蒸馏将混合溶液置于蒸馏装置中,经过加热使液体汽化,然后冷凝收集纯净产物。
9.过滤通过滤纸等器材将固体颗粒从溶液中过滤出来,得到纯净的滤液或固体。
10.洗涤使用洗涤瓶向固体沉淀或过滤纸上的固体颗粒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11.干燥将得到的溶液或固体放置于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或者使用热水浴等方法进行加热干燥。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各种化学基本操作的实验,我巩固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并熟练掌握了各种实验操作技巧。
在实验中,我准确称取固体试剂,实施了溶解、加热、体积测定、试管反应、滴定、分液、蒸馏、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操作步骤。
在滴定实验中,我注意到滴定时要逐渐滴加滴定液,直到溶液出现明显颜色变化才停止滴定,这样可以精确测量待测物质的浓度。
而在分液实验中,我施用了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操作,根据溶液的密度差异,将两种溶液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净的溶液或固体。
实验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原理:当实验室获得了一个新的质粒时,而这个质粒并未转化到宿主菌体内,则需要该技术进行细菌的转化,以大量获得这一质粒。
转化细菌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电转化法、脂质体转染法、显微注射法、CaCl2处理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等。
一般的实验室都应用CaCl2处理细菌,改变细胞膜的结构,使质粒DNA能穿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
然后在选择培养基中培养转化处理过的细菌,转化成功的细菌可在抗菌素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
这一方法是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2.1LB液体培养基2.20.1mol/L CaCl2溶液:称取1.1g无水CaCl2,溶于90ml双蒸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ml,用0.22μm滤器过滤并装入灭菌试剂瓶中,4℃保存。
2.3 DH5α菌株,冰,牙签,无菌滤纸,50ml离心管,枪头(以上需灭菌);移液器,摇床,冷冻离心机,涡旋震荡器,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普通冰箱,-70℃冰箱3.操作方法3.1从37℃培养12—16h的平板上,用无菌牙签挑取一个单菌落,转移到含有3ml LB培养基的试管内,37℃振摇过夜。
次日取菌液1ml,接种到含有100ml LB培养基的500 ml烧瓶中,37℃剧烈振摇培养约2—3h(振摇速度为200—300r/min),待OD600值达到0.3—0.4时,将烧瓶取出立即置冰浴10—15min。
3.2自该步骤起皆需无菌操作。
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灭菌处理过的、冰预冷的50 ml离心管中。
3.34℃离心,4000g×5min回收细胞。
3.4弃去培养液,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1min,以使最后残留的培养液流尽。
3.5加入冰预冷的0.1mol/L CaCl2溶液10ml重悬菌体,置冰浴30min。
3.64℃离心,4000g×5min,弃去上清液,倒置于滤纸1min。
3.7再加4ml用冰预冷的0.1mol CaCl2重悬菌体(重悬时操作要轻)。
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固体和液体、加热和冷却、搅拌和过滤等;2. 学习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量筒、容量瓶、试管架等;3. 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和要求;4. 培养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称量固体和液体:使用天平和称量瓶等实验器材进行准确的固体和液体称量。
2. 加热和冷却:使用加热器和冷却器进行物质的加热和冷却。
3. 搅拌和过滤:使用磁力搅拌器和过滤器进行搅拌和过滤。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摆放整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2. 称量固体:使用天平和称量瓶称取固体试剂,记录质量。
3. 称量液体:使用量筒或容量瓶称取液体试剂,记录体积。
4. 加热和冷却:将试管中的物质放置在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并用温度计记录温度变化;使用冷却器进行冷却。
5. 搅拌和过滤: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物质的搅拌,使用过滤器进行物质的过滤。
6. 清洗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洗。
四、实验记录:1. 记录实验的日期和实验名称;2. 记录实验所用试剂的质量和体积;3.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方法;4. 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5. 记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穿戴实验服、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2. 使用化学试剂时要小心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体内;3. 加热试剂时要小心保持试管稳定,避免剧烈振荡和溅滴;4.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正确处理有害废液和废弃物;5. 实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基本操作技能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
这些基本操作对于进行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实验中我也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实验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准确记录实验的每个细节和观察到的现象,及时沟通交流,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
“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
精确到0.1g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1)观察它的量程。
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
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
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一些基本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游标卡尺等,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探究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减小误差。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尺子:用于测量较大长度的物体。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长度的物体。
3. 实验物体:包括直线物体、曲线物体以及不规则物体等。
三、实验步骤1. 使用尺子测量直线物体的长度:将尺子的起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取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齐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曲线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尺子上的刻度值,得到直线物体的长度为X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厘米。
2. 曲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曲线物体的长度为Y毫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Y毫米。
3. 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不规则物体的长度为Z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Z 厘米。
五、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1. 仪器误差:尺子和游标卡尺的刻度精度有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仪器误差,可以使用刻度更精细的测量工具。
2. 人为误差:由于读数时的视觉差异和视角问题,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人为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或者使用辅助工具来准确读取刻度值。
3. 物体形状误差:对于曲线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由于其形状复杂,测量长度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误差。
为减小物体形状误差,可以将物体切割成较小的部分,分段测量并求和得到最终长度。
做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步骤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实验知识点提要1、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针对考核的基本要求,可根据仪器的用途及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印象.能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间接加热).用于计量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简.用于夹持的仪器:铁架台、试管夹.用于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胶头滴像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集气瓶,用于分离少量物质的仪器:漏斗.用于搅拌和引流的仪器:玻璃棒.2.八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八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装置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过滤、蒸发、玻璃仪器的洗涤、溶液的配制等.复习时,应重点掌握每项操作的方法、涉及到的仪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对操作失败原因的分析.3.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常识安全意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则,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三类.严格遵守实验室“三不准”原则;注意药品的用量;对可燃气体(H?2、CO、CH4)的性质实验,一定要注意可燃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有毒气体(CO)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尾气应用适当的方法处理,以防污染空气.4.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制取气体及其性质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复习时,可从所需药品、反应原理、选用的仪器装上、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制气装置和收集装置,突出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有关气体制备.(1)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分为两类:(2)气体的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选择用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进行收集.(说明:排空气集气法中的“向上”或“向下”不是指瓶口的取向,而是指空气从瓶中被排出的流向)(3)集气瓶的多种用途①集气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流向是。
基本实验操作范文实验操作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操作实验来验证科学假设和理论的正确性。
下面是一份基本实验操作的范文,供参考。
实验目的:1.验证其中一种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2.探究其中一种现象的产生原因;3.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本实验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相关知识和理论的了解对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实验材料:1.实验器械:实验仪器和装置,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2.实验试剂: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如溶液、固体试剂等;3.实验样品:用于实验的待测物质。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材料和器械,检查其完整性和工作状态;2.样品制备:按照实验要求制备样品,如称取一定量的试剂、稀释溶液等;3.实验操作: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如加热、酸碱中和、测量等;4.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记录所得数据,如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温度变化等;5.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6.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结论提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并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要安全可靠,必要时佩戴防护设备;2.材料和试剂的选择要符合实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3.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记录数据和现象;4.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器械和试剂的完好性。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理论或假设的正确与否;2.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3.实验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实验改进: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提出实验改进的建议:1.改进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和准确性;2.调整实验条件,改善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修改实验步骤,简化实验操作流程。
总结:实验操作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探究科学现象的产生原因。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准备好材料和试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小鼠。
1. 抓取。
-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表面上。
当小鼠向前挣扎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鼠尾巴根部,将小鼠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
- 原因:捏住尾巴提起小鼠可以避免小鼠咬伤操作人员,将其放在粗糙表面上是利用小鼠的本能反应(向前挣扎),便于后续准确抓取其颈背部皮肤。
而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有利于进行诸如灌胃、注射等操作,并且能防止小鼠咬伤操作人员脸部等部位。
2. 固定。
- 如需进一步固定,可将小鼠放在特制的小鼠固定器内,将其身体和四肢固定好。
也可以将小鼠固定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其四肢(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剖实验)。
- 原因:使用固定器可以确保小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因挣扎而影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解剖实验,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可以充分暴露小鼠的身体结构,便于进行精细的解剖操作。
(二)大鼠。
1. 抓取。
- 先用右手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粗糙平面上。
然后用左手戴防护手套(大鼠体型较大且可能会激烈挣扎,容易咬伤操作人员),从大鼠背部绕到其胸前,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其余手指握住大鼠身体,将其提起固定。
- 原因:与小鼠抓取类似,先抓住尾巴提起是为了初步控制大鼠,放在粗糙平面上利用其向前挣扎的本能便于后续抓取。
戴防护手套是因为大鼠的咬合力较强,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受伤。
2. 固定。
- 可将大鼠放入大鼠固定器中固定。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等操作的大鼠,也可将其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用绑带固定其四肢。
- 原因:固定器和手术台固定都能保证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尤其是在进行需要精细操作的手术时,稳定的固定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操作。
(一)口服给药。
1. 灌胃法(以小鼠为例)- 准备好灌胃针(一般为特制的金属针具)和相应的药物溶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通用10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通用10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实验步骤](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
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
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
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
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
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1、液体试剂的取用(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
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基本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基本科学实验的简单介绍。
实验一:水的凝固点材料:水、小型容器、冰块步骤:将水倒入小型容器中,放入冰块。
观察冰块的变化。
结果:当冰块融化时,水变成液体。
当水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水会逐渐变为固体。
实验二:植物光合作用材料:水果(如苹果、梨等)、酸性溶液(如柠檬汁)、盐水溶液步骤:将水果分别放入酸性溶液和盐水溶液中,观察水果的变化。
结果:水果放入酸性溶液后,会逐渐变色、失去水分;水果放入盐水溶液中,会逐渐褪色。
实验三:气体的传播材料:一瓶汽水、气球步骤:将气球套在汽水瓶口上,用手快速按下汽水瓶上的按钮。
结果:气球被充满了气体并膨胀起来。
这是因为气体在受到压力时,会迅速扩散并填满容器。
实验四:声音传播材料:两个纸杯、细绳步骤:将纸杯底部剪一个小孔,将两个纸杯通过细绳相连。
一个人将一个纸杯放在自己嘴边,另一个人把另一个纸杯放在耳朵旁边。
结果:当一个人通过纸杯说话时,声音会沿细绳传播到另一个纸杯中,使另一个人能够听到。
通过进行这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的凝固点、植物光合作用、气体的传播和声音传播等基本科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进行科学实验,学生需要注意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遵循实验操作规范,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危险物质。
同时,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
【基本实验】
(通州) 31.根据下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用序号填写):
A B C D E F
(1)用A做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写两条)。
32.实验室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 的氯化钠溶液。
(1)步骤:①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g;②称量固体氯化钠;③量取一定体积的水;④;
⑤装瓶;⑥贴标签。
(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 C
33.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某块农田土壤的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要将固
体与液体分离须进行的操作是。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后得出pH<7,则该片土
壤显性,为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可以向土壤中撒适量的。
(延庆)【基本实验】(共3个小题,共10分)
32.(5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E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填字母,下同)。
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 2时,应选择__________组合而成的装置。
33.(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A 所示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
(2)如图B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火焰 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
质是 。
34. (2分)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SO 2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收集一瓶SO 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 ,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 ,一段时间
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朝阳)【基本实验】
32.(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 。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该气体应选用 。
(3
A B
33.(2分)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 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34.(4分)化学小组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丰台)〖基本实验〗
3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2.(3分)水在实验室中有不同用途。
图甲图乙
(1)图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__;试管①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图乙为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其中热水作用____ ______。
33.(2分)下图所示装置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甲图乙
(1)图甲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用暖宝宝发热剂代替红磷,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怀柔)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⑵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
⑶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其反应的化学方各程式
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7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进行有关CO2的实验时用到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1)用A装置检验CO2,试剂X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该装置吸收CO2时,试剂。
(2)如图B所示,挤压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
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