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雨过天晴》活动课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1.32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课,看看我自己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了解。
2,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和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学习准备:<一>,教师:1,布置教室:将学生的桌椅摆成三大组,把写有“1,2,3”三个数字的标牌分别放到各组桌上。
2,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二>,学生:彩色笔。
六,教学过程(一),我的个性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二个性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请同学们先试着了解自己的个性。
1,请同学打开书本第1,2,页,师生共同学习书本上的形容词。
2,引导学生在书本上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并涂上颜色,如果没有符合的,在空白的圆圈上填写。
3,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书与同学交换,也可以在班里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交换,让他对你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评价,课堂上,找一对同学进行练习,大家对他们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别人眼中的我与自己眼中的我有什么不同?师:认识自己的途径很多,自我评价和他人的反馈都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很深刻。
(二),不同的你和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而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会出于不同的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1,师提问题:星期天的下午,你会做下面这些事中的哪一些?A聊天B看书C打球再看第二个问题:试试看,会不会还跟同样的人选择同样的答案?2,如果被人冤枉,你会怎么做?A向老师打报告B找他问清楚C默默忍耐(三),综合性学习1,教师总结2,学生总结第二课,故事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色。
3,帮助而学生形成自己的医院,并形成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并且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意愿,主动完善自己的个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师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听完请同学们就事情内容自由发言。
雨过天晴(教案)小学心理健康四年级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认识到情绪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提高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多样性及影响2. 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3. 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提高心理韧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挂图等。
2. 学具:心情日记本、绘画材料、情绪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入情绪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情绪的多样性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心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活动:开展情绪调节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过天晴——情绪的认识与调节2. 板书内容:情绪的多样性、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深入了解情绪调节的方法。
2. 情绪日记: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情绪变化,提高自我认知。
3.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情绪调节的小任务,增进亲子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通过讲解情绪的多样性、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心理韧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上【篇一: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独特的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自己与他人个性的不同,学会接纳自己的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个性,并认识到个性有不足之处时我们要积极改变。
教学难点:了解自己的个性,并认识到个性有不足之处时我们要积极改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活泼,我勇敢,我们个性不相同;你善良,我热心,和睦相处乐融融”今天我学习《独特的我》。
二、新授(一)我的个性1.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个性。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说。
比如:活泼、害羞、合群、善良、幽默、随和、冲动、胆小、勇敢??。
2.完成2-3页空白圈。
3.哪些性格好?哪些性格不好?4.师:好的性格好,我们应该怎么办?不好的性格好,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二)不同的我和你请在老师提问后选择答案,看看你和同学选的一样吗?1.你最喜欢哪种颜色?()(1)红(2)黄(3)蓝(4)绿(5)紫(6)橙2.如果你能选择,在星期六的下午,你会去做下面三件事情中的哪一件?()(1)聊天(2)看书(3)打球3.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做?()(1)自己解决。
(2)找朋友帮忙。
(3)向父母或师长寻求帮助。
4.通过这几道题,我们发现:大家都是不同的。
(三)自我评估1.完成个人评价。
2.完成团体评价。
三、小结师: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你就是你独一无二,亮出自信的一面,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故事的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
过程与方法:发现自己个性中既有闪光点也有不知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完善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发现自己个性中既有闪光点也有不知处,并愿意完善自己的个性。
教学难点:愿意完善自己的个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生似故事,故事仿人生。
人生的道理,故事里追寻”,今天。
我们学习《故事启示》,能从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二、新授(一)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学生自主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4.雨过天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甘少儿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认识到情绪对个人行为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倾听,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多样性及影响2. 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3. 情绪调节方法4. 分享与倾听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掌握情绪调节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情绪话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情绪的多样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情绪的多样性及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介绍情绪调节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调节方法的适用场景。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情绪调节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过天晴——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2. 板书内容:- 情绪的多样性及影响- 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 情绪调节方法- 分享与倾听技巧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情绪调节的日记,记录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情绪变化及应对策略。
2. 与家长交流,分享课堂所学内容,让家长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定期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匡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全面性原则。
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差异性原则。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示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5、保密性原则。
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辟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赋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 21 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匡助学生树立浮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主要内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
2024年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2024年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情绪管理与调节”。
详细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与影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何建立积极的情绪,以及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2. 使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重点:情绪的类型与影响,情绪调节的方法,积极情绪的建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情绪卡片、案例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体会不同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2. 讲解:介绍情绪的类型与影响,让学生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识别情绪。
4. 方法传授:讲解情绪调节的方法,如呼吸调节、认知重构等。
5.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绪调节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某一情绪情境,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调节。
8.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与影响2. 情绪调节方法呼吸调节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放松训练3. 积极情绪的建立4. 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自己在一天中遇到的不同情绪,并分析其影响。
(3)思考如何建立积极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2. 答案:(1)答案示例:遇到快乐情绪,影响是心情愉悦,提高工作效率;遇到焦虑情绪,影响是心情紧张,工作效率降低。
(2)答案示例:遇到挫折时,采用认知重构方法,将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如将“我做不到”转变为“我还有进步空间”。
(3)答案示例:建立积极情绪的方法有:保持乐观态度、学会感恩、培养兴趣爱好、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等。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雨过天晴一、教学目标1.了解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情绪管理方法。
2.掌握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3.了解自我肯定和自信心,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3.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3.1 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情绪管理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3.1.1 了解自己的情绪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仅需要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还需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1.2 情绪管理方法•慢深呼吸:当我们感到激动、紧张或不安时,可以进行慢深呼吸来帮助缓解情绪。
•接受和表达情绪:不管我们感觉怎么样,都应该学会接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身体锻炼:科学证明,身体活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3.2 应对挫折和困难在人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些经历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但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十分关键。
3.2.1 如何应对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我们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或者思考一下其他的途径。
如果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3.2.2 收获成长通过经历困难和挫折,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3 自我肯定和自信心自我肯定和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当我们能够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3.1 关爱自己关爱自己是拥有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多花时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例如进行一些自我放松、锻炼和休息。
3.3.2 多关注他人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提高自己的自我肯定感和自信心。
帮助他人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善良和热心,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雨过天晴(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四年级通用版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围绕“雨过天晴”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从而增强心理韧性。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情绪、情绪调节、积极心态的培养、应对挫折的方法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2. 培养学生认识情绪、调节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认识到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2. 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3. 指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图片等。
2. 情绪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挫折情境创设道具:用于模拟生活中的挫折情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雨过天晴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认识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卡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影响。
3.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倾诉等,让学生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
4. 积极心态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5. 应对挫折的方法: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方法,如寻求帮助、调整目标、自我激励等,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技巧。
6. 情境模拟: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和经验,提升心理韧性。
板书设计:1. 雨过天晴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突出重点内容,板书清晰易懂。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微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单元“情绪小管家”,详细内容为第二章“认识情绪”,围绕情绪的类型、表达及调节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表达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绪卡片、视频资料。
学具:彩笔、画纸、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展示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的变化。
2. 讲解(15分钟)(1)讲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分析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张情绪卡片,分析卡片中的情境,讨论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图,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1)喜(2)怒(3)哀(4)惧2. 情绪的表达与调节(1)表达:适当的方式、场合(2)调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3.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正面情绪:积极、乐观、自信(2)负面情绪:消极、抑郁、焦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的心情变化,分析自己的情绪类型及调节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仍有待加强,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情绪管理手册》,了解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及运用。
2.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记录心情变化及分析。
第四课雨过天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改变想法可以改变心情。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也是有缓解方法的。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用地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兄弟俩的故事
教师说明:上一单元的学习是否让你对全县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有关情绪的故事真不少,不知道下面的故事会带给你什么启示。
1.教师讲述《兄弟俩的故事》。
教师提示:
(1)故事中角色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两种例外的想法和两种例外的情绪。
(2)在丧失严重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难过、伤心、后悔等情绪。
(3)故事中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事件时有例外的想法,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2.请学生根据学生用书第14页的问题解放发言。
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请学生将自己给故事起的名字写在第14页的横线上,并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改变了想法就改变了心情,在现实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你是选择让自己忧伤,还是让自己高兴起来呢?
二、发展活动:雨过天晴
教师说明: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有时阳光明媚,有时却阴雨连绵。
心情不好时,你一定想让自己及时迎来雨过天晴的那一刻,那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1.请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日常生活、学习中,曾遭遇过的困难或挫折。
2.学生回忆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解决的办法及其造成的影响(带来的后果)。
3.小组分享后写在学生用书第15页的空白处。
4.经过刚才的讨论,思考如果事件时发生在现在可以怎么做,并写在学生用书第15页的空白处。
5.教师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讨论心情不好的时候,哪些调整情绪的方法最有用。
6.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感觉被人冤枉了,心情很不好,你该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请用“改变行为”的方法试一试。
7.学生在学生用书第15页上简单填写,之后在全班分享。
教师小结: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想迎来雨过天晴的时刻,还要实际去做一做啊!
三、综合活动:
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有些人会针对事件用理性的方法去对待,并思考较好的的处理方式,有些人却一直深陷其中怨天尤人,让自己的心情更差。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的心情像雨后的天气那样美丽而清爽。
四、活动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16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