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89.11 KB
- 文档页数:2
7月沾化冬枣怎么管进入7月,是冬枣树体营养相对匮乏的时期。
枣果生长、根系的恢复以及枝叶生长均需要较多的营养供给。
为此,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甲口愈合,迅速恢复树势,是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
同时,此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所以,要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沾化冬枣优质、高效打下基础。
7月沾化冬枣怎么管?一、及时追肥根据冬枣树的需肥要求,合理配比肥料。
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中微肥三类肥料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化学肥料,要选择中氮低磷高钾的三元素复合肥,配合有机肥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以放射状沟施或条状沟施为好。
追肥时间应该分为两次,即7月中旬一次,8月中旬一次。
特别是沾化冬枣2号,更要增加肥料的用量,确保2次追肥。
二、做好疏果工作虽然今年有些园片坐果不好,过密的园子相当普遍,所以,做好疏果工作,是保证果子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三、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由于去年极端天气较为频繁,造成田间树体的储备营养不足,所以,今年的部分枣园坐果困难,而且,病害也有加重的趋势。
例如红皮病、斑点病、黑皮病(大家都叫它雪花病)等,不仅发生早,而且来势凶猛。
面对这种情况,提出如下防治意见:(一)冬枣斑点病及其烂果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问题冬枣斑点病的发生,要注意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开甲过度或肥料烧根引起营养不良,树体衰败而形成的病理性烂果:要从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养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要避免开甲过度,正确修复甲口,积极防治好甲口虫的危害;追肥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要采取放射沟状的施肥方法,不要一次施肥过量,不要采用一坑一点施肥法,尽量避免肥料烧根。
可防止冬枣斑点病的发生。
第二,果实膨大期,杜绝过量的使用920、膨大素等激素。
果实的大小,根本在于肥料的使用和树体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不足,再多的920、膨大素,果实也大不了。
这种使用激素过量的园子,不仅果子品质下降,适口性严重降低,仓储运输极易腐烂。
所以,使用激素对冬枣生产其害无穷,坚决杜绝乱用滥用激素和膨大素现象的出现。
冬枣的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冬枣是一种适宜于北方地区种植的果树,具有耐寒性、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点。
以下是冬枣的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与准备:冬枣喜欢光照充足、土壤排水良好的环境。
选择平坦、无积水的土地,并确保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开垦土壤、深翻,除草杂草,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2.品种选择:3.种植方法:冬枣一般采用扦插繁殖,选用健壮的枝条,底部修剪成30-40厘米长的扦插苗,插入土壤中。
扦插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春季。
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扦插苗的生根。
4.定植与间距:扦插苗生根后,选择在秋季定植,株行距和株株距均保持在2米左右,以便于管理与采摘。
5.摘心修剪:冬枣在生长初期要进行摘心修剪,保留一颗主梢,促使冬枣树形健壮,增加产量。
摘心时间一般选择在年轻树萌芽期,保留的主梢应该距离地面50-60厘米。
6.施肥:冬枣生长期间需要适量施肥,第一次施肥一般选择在春季开花前,施入腐熟有机肥料。
第二次施肥选择在果实膨大期,施入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丰富的肥料。
7.病虫害防治:冬枣对病虫害比较抵抗,但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白蜡病、秋季真菌病等,常见的虫害有食叶虫、叶绿虫等。
可采用农药喷洒、地面清理等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
8.灌溉:冬枣一年需要多次灌溉,以维持土壤湿润,并避免积水。
春季扦插生根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等都需要及时灌溉。
9.采摘与保鲜:冬枣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采摘,要选择果实饱满、颜色艳丽的冬枣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采用剪刀剪去冬枣的枝干。
收获后,保鲜要尽快进行,可以包装整齐放置于冷藏库或者低温室中。
10.病株处理:如果发现有冬枣树出现病害或者虫害,应及时处理。
对于病害严重的枝条,要果断砍掉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冬枣树。
以上是冬枣的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通过合理的种植与管理,能够获得丰收的冬枣果实。
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
冬枣的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冬枣是枣树的一个栽培品种。
发源于山东滨州沾化区下洼镇赵山村,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
按摩冬枣要如何栽培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冬枣的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
冬枣的栽培技术建园建园时,要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的优质无毒苗木。
园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土壤不含有害、有毒物质,土壤矿物质在正常值范围内,无农药残留、污染地块为宜。
定植该品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肥水要求不严格,建园应采用密植矮化栽培方式,一般2至3×3至4米,每亩定植56至111株,对提高幼树的早期产量作用明显,冬枣对光照要求比较高,行向设计应以南北向最好。
冬枣的肥水管理生长阶段11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①落叶后解除草把,刮树皮,剪除病虫枝、枯死枝、损伤枝,清扫枣园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的病虫害。
②刮除老树皮后进行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比为植物油0.5份、石硫合剂原液3-5份、食盐0.1份、生石灰10份、水30份),并结合涂白,刷除树干上越冬的龟蜡蚧和梨圆蚧。
③封冻前,深翻树盘,拣拾虫茧、虫蛹,消灭在土中越冬的枣尺蠖、绿盲蝽象、桃小、枣瘿蚊、桃天蛾等害虫,并浇1遍封冻水。
④11月下旬和3月上旬全树各喷1遍5°Be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的叶螨、蚧壳虫及干腐病等⑤3月中下旬在树叶:下部缠6-10cm宽的塑料带,并使上部翻卷,阻止枣尺蠖上树,同时绑p1000倍杀灭菊酯药环,半月更换1次,毒杀枣尺蠖、枣芽象甲。
⑥萌芽前,结合浇水施用氮肥,3年生树株施尿素或二铵150-250g,结果树株施尿累500-1000g,有小叶病或黄叶病的枣园,株施硫酸锌或硫酸亚铁500-1000g,采取环状多点穴施。
盐碱地浇水前每株地面喷施20-30ml禾康盐碱消除剂。
幼树浇水后覆盖地膜。
4月份(萌芽期)①发芽前进行整形修剪,培养和调整骨架结构,使布局合理,通风透光。
沾化冬枣绿色生产技术沾化县是山东省平原沙地带的一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其中特别以沾化冬枣闻名于国内外。
沾化冬枣的生产技术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崛起,沾化冬枣的绿色生产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沾化冬枣的绿色生产技术,包括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科学种植模式和特殊处理等。
有机肥料的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大,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严重。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沾化冬枣采用了有机肥料代替化肥的做法。
沾化冬枣生长期长,营养需求多,有机肥料可以为冬枣提供持续而均衡的营养,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耐旱性和耐寒性。
沾化冬枣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料主要有:有机腐熟肥、菜籽膏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发酵肥等,其中有机腐熟肥是冬枣栽培中常见的一种肥料,可以清除零散硬坏的有机物,提高同化效用。
生物防治传统的冬枣栽培中,为了控制病虫害,常常使用大量的农药,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利用生物防治成为一种有效的做法。
在沾化冬枣的生产中,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昆虫和细菌来控制病虫害,如利用红蜘蛛捕食和利用苦土螨来防治果实腐烂等。
此外,绿色药剂比如病毒地衣、土壤生物修复剂等也可以用来控制病虫害。
科学种植模式沾化冬枣的种植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可以使冬枣在绿色生产模式下更优质高产。
沾化冬枣的科学种植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创新种植技术。
比如利用无土栽培或有机土栽培种植的方法,可以提高冬枣的质量和产量。
第二,优化栽培结构。
比如减少树冠密度和树行间距,可以提高冬枣的利用率,以及利用互种物种控制病虫害和调节土壤生态系统。
第三,创新农业科技。
比如利用现代化的生物基因改良技术和预测模型,可以提高冬枣的品质和产量,确保绿色化的目标。
第四,完善管理措施。
比如加强土壤翻松和除草管理,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杂草垃圾等,提高果园的卫生质量。
特殊处理笔者了解到,在沾化冬枣的生产中,特殊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冬枣园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技术山东省沾化县按照“发动起来,实现规模化;组织起来,实现产业化;规模起来,实现标准化”,培植了沾化冬枣这一特色产业。
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行冬枣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冬枣和有机冬枣。
目前,冬枣密植园面积已达到了36000公顷,总产达到了2.5亿千克,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
二、冬枣园养分状况沾化县的土壤类型以滨海潮土和滨海盐化潮土为主,据今年春天抽样调查分析,冬枣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0.25克/千克、碱解氮38.74毫克/千克、速效磷8.46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185.3毫克/千克。
耕层养分丰缺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从稳产高产要求来讲,全县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含量较高外,其它养分的含量均较低,其氮、磷、钾的比例为4.6∶1∶21.9,从供肥角度来看,比例失调,严重缺磷。
根据这种情况,为下一步施肥、配方生产专用化肥打下了基础。
三、施肥技术肥料的选择应符合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应以堆肥、沤肥、圈肥、作物秸秆、饼肥、微生物肥、腥肥等有机肥料为主,适量使用无机化学肥料,使有机、无机肥料配合运用。
有机肥包括:堆肥、沤肥、圈肥、作物秸秆、饼肥、微生物肥、腥肥等;无机肥包括:矿物磷肥(磷矿粉)、矿物氮肥、矿物钾肥、石灰石,按土壤养分状况优化配制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符合要求的无机复合肥,以铜、锌、铁、锰、硼、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
1.基肥基肥是供给冬枣树生长的基本肥料。
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施入,但以秋季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为好,这时期叶片仍有一定的光合效能,根系处于年周期中最后一个生长高峰,有利于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有机营养的转化积累。
秋施基肥的目的就在于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以满足翌年萌芽、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需求。
增施基肥结合深耕改土,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应采用多穴散施法,禁止采用沟状施肥法,提倡“穴施肥水”法。
幼树(5年生以下)株施有机肥25千克~50千克,尿素或磷酸二铵0.15千克~0.4千克,钙镁磷肥1千克~2千克;成龄树株施有机肥100千克~150千克,尿素或磷酸二铵0.4千克~1千克,钙镁磷肥2千克~4千克,硫酸钾1.5千克或草木灰10千克。
沾化区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李占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21期本文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科学用药,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枣园生态环境,提升冬枣品质,达到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冬枣生产过程自我控制,严控农业投入品使用能按照绿色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在做好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沾化冬枣的质量和品质,制定沾化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栽培管理技术。
一、沾化冬枣的主要病虫害冬枣上虫害类的发生时期多为沾化冬枣的发芽期至幼果期,主要有绿盲蝽,枣瘿蚊、灰暗斑螟、红蜘蛛、蚧壳虫、螨害和蜗牛等,其中绿蝽象、枣瘿蚊、灰暗斑螟为主要控制对象。
沾化冬枣的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土肥水管理、栽培技术和虫害的越冬基数,以及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斑点病、轮纹病、炭疽病、黑皮病、缩果病等,与树体的营养水平有关,枣园提倡健康栽培,努力培养树势,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为主要内容。
冬枣的病害主要发生时期为幼果期到果实膨大期,种类主要有细菌性疮痂病、枣锈病、斑点病、炭疽病、轮纹病、缩果病等。
二、综合治理措施在冬枣病虫害发生前期推行农业的、物理的和生物的防控措施。
病虫害发生严重时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科学的化学防控。
即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统一作业“五统一”综合防治措施,大幅度提高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从而达到提升冬枣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1、物理、生物绿色防控①利用粘虫板诱杀害虫在冬枣园内悬挂粘虫板,亩悬挂50到60块,悬挂高度为1.5-1.8米。
②在冬枣园内悬挂性诱杀剂防治害虫在枣园内悬挂性诱杀剂,高度为1.5米,性诱杀剂距水面1.5米,水盆内加入少量洗衣粉溶液,性诱剂每月更换一次。
③利用粘虫胶粘杀害虫早春在冬枣树干基部涂抹粘虫胶阻止绿盲蝽、枣瘿蚊、叶螨等害虫向上转移,控制害虫上树危害,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
④枣园内悬挂黑光灯诱杀枣粘虫成虫。
沾化冬枣绿色生产技术沾化冬枣是沾化县著名的特色农产品,具有皮薄、肉多、汁甜、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优良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沾化决定推行冬枣绿色生产技术,保证冬枣的品质和安全。
一、选用优质品种冬枣栽种品种上,必须选择当地适宜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品种。
沾化地处山东半岛,气候温和,土层肥沃,在这里栽培的冬枣品种有枣花、夜香花、金丽韵等,这些品种具有皮薄、汁浓、口感佳的特点,栽培能适应该地的生长环境。
二、科学施肥冬枣播种到结果期约6年,不能长期施用同一种肥料。
应根据土地的情况和作物的需要,采用复合肥料,营养均衡的添加到土壤中,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三、科学病虫害防治在冬枣的生长、繁殖和结果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因此施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如冬枣黑斑病、树木蝗害、青年果实夜间出汁、潮斑、虫害等,对冬枣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冬枣生长周期内,病虫害必须及时进行防治,采用无公害方法,如喷洒有机农药等,避免使用有害农药,造成污染。
四、合理灌溉冬枣生产中,水分是保证冬枣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夏季高温,大量体水蒸发,而土壤中水分含量又易蒸发,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浇水。
但过多的浇水也不利于果实的发育,会导致果实变小,并影响其口感。
应进行适度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利用效率。
五、正确采摘采摘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没有露水的时段,避免果实沾水,否则易腐烂。
采摘时,要选择果实的颜色成熟,果实口感更佳,此时的果实会更加甜美。
采摘后要立即包装,提高冬枣的陈列期。
总之,沾化冬枣的绿色生产技术,从选种到采摘,从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都需要注意,这样才能保证冬枣的品质,并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冬枣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沾化冬枣留圃苗密植栽培技术一、建园1雪园地选择。
应选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
2雪选苗建园。
①苗木落叶后,按1.5米×2米株行距,选留长势健壮、无病虫害、高度1米以上,地径粗度在1厘米以上者作为留圃对象,其余苗木尽早出圃。
②施肥。
对预留下的苗木,落叶后沟施优质有机肥。
可利用起苗时留下的坑稍加整修作为施肥沟。
施肥量:株施有机肥5~10公斤,同时混入50~100克尿素。
覆土踩实,然后灌水。
③修剪。
萌芽前修剪预留苗。
从距地面30~40厘米处,选3个健壮的二次枝留一节枣股短截,以培养第1层三大主枝。
对于过弱的苗木,采用清干法,在苗木50~55厘米处定干,将所有二次枝剪掉,留1.5厘米愈合桩。
剪口用封剪油涂抹。
修剪结束后,全园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
二、萌芽后管理1雪肥水管理。
①萌芽前。
结合春灌,株施尿素:二铵=2:1的混合肥100~150克。
②花蕾期。
结合花前水,株施尿素:二铵=1:2的混合肥200克左右。
③幼果膨大期。
结合幼果膨大水,株施二铵:硫酸钾=1:2的混合肥250克。
以上3次追肥,均在树四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挖条沟施入。
2雪花果管理。
①摘心抹芽。
当芽体长到3厘米左右时摘心抹芽。
留好修剪时作为培养三大主枝的枣股上的主芽和苗木的顶芽,即全树只留4个主芽。
其余二次枝上的芽子全部留2~3个枣吊摘心,将芽体中央的枣头摘掉。
对于二次枝基部萌发的主芽,一律从基部抹掉,以集中养分供枣吊和枣头生长。
摘心抹芽共进行3~4次,直到7月中旬结束。
②“四门紧闭”。
5月20日前后,对当年挂果的树穴地径达1厘米以上,高度达l米以上,二次枝健壮的可当年结果,将所留的4个枣头全部摘心,即留4~6个二次枝摘心,摘心位置在二次枝的6~8节处。
③开张角度。
萌芽后,采用撑、拉等方法,将枝角度开张到70~80°;,通风透光。
④花期管理。
一是喷赤霉素。
当树上大部分枣吊的中心花开到5~8朵时?穴5月25日左右?雪,喷10~20毫克/公斤赤霉素+0.3%硼砂。
冬枣的田间管理技术冬枣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枣类栽培品种,表面光滑不粗糙,营养价值丰富,含糖量极高。
冬枣不仅有着其它枣类所有的营养物质,还有着十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因此现在种植冬枣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在种植冬枣的时候,该怎么去管理呢?下面松鼠哥就为大家带来了冬枣的田间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整形修剪我们在种植冬枣的时候,是一定要做好整形修剪工作的。
我们要根据种植密度合理的选择好整形方法,在高密度种植枣园中整形的话,要以自由纺锤形为主。
主干上要保持有9个左右的主枝均匀的分布,不可出现分层重叠现象。
主枝的长度控制在一米左右,主枝上部长下部短,保留6个左右的枝组。
每个枝组不可出现互相拥挤、交叉等不良现象。
要及时疏除一些没有用的枝条,提高树冠的通透性。
从枣树基部选择枣头进行枝组更新。
2、肥水管理如果是密植果园的话,那么果园的土壤要保持足够松软,保证没有杂草,有着良好的排灌措施。
在对枣树进行追肥的时候,要以根际及根外追肥为主。
根际追肥应在萌芽前、花果期前以及果实膨大等各个生育重要时期进行。
根据生长时期的不同控制好肥料中的营养比例,保证满足冬枣对营养的需求。
然后在这几个时期也要注意做好浇水工作,防止土壤干旱影响冬枣的生长。
但是田间水分湿度也不宜过大,要及时排水,否则极易出现裂果落果等不良现象。
3、花果管理在冬枣树开花后,当发现枣头有5个左右的新枣拐时,要根据枣头的长势进行摘心工作。
强弱枣头以4:3的比例进行保留工作。
然后在冬季萌芽之后,对枝组上的多余的枣头要及时抹除,避免消耗过多的营养,以增强冬枣树长势、提高产量为目的。
在冬枣进入初蕾期之后,疏除全部的侧花,保留两朵左右的中心花即可。
将营养集中在果实上,不仅能够促进果实膨大,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座果率。
4、适时采收我们在采收冬枣的时候,不能在冬枣充分成熟之后进行,其贮藏运输能力是非常差的,极易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我们应在果实着色25%左右的时候进行采收。
这个时候的果实贮藏运输能力是比较高的。
沾化冬枣花期管理要点作者:刘宝元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沾化冬枣开花坐果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影响冬枣坐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树体的储备营养水平,它是保证花芽质量和开花结果的基础。
二是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风病虫害等。
三是花蕾期的管理。
尤其是温湿度条件及田间管理。
是影响冬枣坐果率的关键因素。
为此,特提出一下管理意见。
关键词:冬枣;管理;花期一、利用综合技术,提高树体营养水平1.精细夏剪。
夏季修剪是调节营养分配和流向的重要手段。
因为枣头、枣吊生长,叶片形成,花蕾形成,开花,授粉,坐果几乎同步进行,消耗营养大,需要充足的养分;且光照充足,授粉坐果最好根据树体生长状况和树体要求,继续做好抹芽拉枝拿枝等夏季修剪工作,过密枝要彻底疏除,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把有限的营养集中到开花结果上。
(1)抹芽。
抹芽时要注意保留适量的新生枣头,尤其是对那些缺枝、空枝部位及老龄枝组多的树,要适当留2~3个新生枣头,培养新的结果枝组。
(2)摘心。
枣股萌发后,保留2~3个枣吊进行摘心。
当新留枣头生长到40~50cm时,对枣头和二次枝摘心,控制其加长生长,促进新生枣头上的二次枝加粗,使枣股更加充实。
枣吊生长过旺时,也要进行摘心。
通过摘心控制加长生长,减少养分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冬枣坐果率。
(3)拿枝软化对生长势过旺的主枝、大型枝组,通过拿枝软化,改变其生长方向,可起到缓和枝势、促进坐果的目的。
(4)拉枝开角。
拉枝不仅能解决通风、透光问题,提高全树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而且通过拉枝,改变了枝条的生长方向和营养物质的流向,削弱了顶端优势,使树体结构更加合理,树势均衡,便于成花坐果。
2.开甲。
开甲时间要根据树势,开花量,和气候条件而定(1)树势。
因病害、涝害、盐害、冻害、往年甲口愈合不好等因素引起树势衰弱,叶片严重黄化的不能开甲,否则会引起树体死亡现象;树势稍弱的要轻开甲,树势旺的要重开甲。
种植沾化冬枣丰产新技术“北枣南种”下垂式整枝高产新技术“北枣南种”不仅要培育适应南方气候多次挂果的新品种,还要摸索一套适应多次挂果的新技术。
除栽培模式外,我们采用了下垂式整枝。
通过在四川、云南、广西基地实验对比,均达到第一年三次挂果,第二年产量高达2500公斤,该技术通过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鉴定。
试验证明:该方法有十大特点,现分别简要向大家作介绍。
一、突出解决红枣生产过程中高产、提高品质、营养生长旺盛之间的矛盾首先,下垂式整枝技术与北方枣树修剪最大不同在于对枣树定干的高度不同,南方定干在1.2米,最低不低于1m。
第二是对旺枝条处理。
北方枣树的修剪时将旺长枝条大量剪除,尽管控制了旺长,但也造成枣树大量营养浪费,而下垂式整枝则是大量保留下旺长的纸条,达到一定长度将向上生长的枝条向下扭转固定,再通过改变生长方向使其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大大阻止了枣树旺长,这样既不破坏枣树的生长势,又调整了枣树的营养分配,使旺长枝养分全部留下,转向多次挂果。
这种方法一定要配合拉干、拉枝进行,从而达到一年三、四次挂果,不仅多次挂果,还能果多、果大、果实品质好。
海南新科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用这一方法十分成功。
三月定植“桂台1号”及“16绿”系列品种,早在六月底就第一批果成熟,同时出现二次果,八月第二次果已进入膨大期,第三次果正在大量开花,有部分已坐果。
二、适合密植、省时省工用该技术整枝修剪,不必环剥、环割,只是不断扭枝、拉枝,使枝条均匀分布,全树实现下垂状,这种模式适合密植。
由于树形体积小、结果面又集中,在管理上容易。
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我们曾在四川眉山和云南楚雄基地每亩密植到333株和444株。
大家知道,新疆阿克苏高产示范密植到每亩666株,产量高达3416公斤,为中国枣产量之最,被中国红枣协会授予“中国枣园”。
我们采用株距1m,行距1.5m,每亩密植高达444株,在海南当年就达500公斤,第二年2500公斤,第三年达3500公斤。
如何提高沾化冬枣的结果率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果树平衡生长与结果的原理,并要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建议:一、要重视冬枣的修剪,尤其要加强今年冬季的修剪。
通过加大修剪量,结合刻、剥、拉技术,去除徒长枝和无用枝,控制过旺枝条,促进花芽形成,提高花芽质量;
二、要适当配置授粉树。
由于沾化冬枣自花受份能力较差,适当配置一些好品种的授粉树,能有效提高冬枣的结果率;三、要加强花期管理。
花期要合理施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硼砂,可最大限度减少落花,明显提高坐果率;四、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搞无公害果品的生产,并不是要削弱果树植保的地位,而是要制定合理的综合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既能够有效控制病虫侵害,又能生产安全卫生的果品。
沾化冬枣绿色生产技术沾化冬枣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优质果品,以其鲜甜多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作为果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生产技术对于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沾化冬枣的绿色生产技术展开阐述,希望能为冬枣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冬枣生长的基础,土壤的改良直接关系到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首先要进行土壤的酸碱度测试,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就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酸性土壤可通过施用石灰、石膏等方法来中和,碱性土壤则需要进行酸化处理。
还要进行有机质的施入,如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稻草灰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还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二、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冬枣的生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尤其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冬枣的种植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比如进行滴灌、渗漏灌溉等技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还要加强土壤保水措施,比如进行覆膜覆盖、栽植防风固沙植物等,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
还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因为积水导致冬枣的病虫害发生。
三、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冬枣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施肥、保持果园的卫生等方面。
首先要做好病虫害调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农药喷雾、病虫害灯、绷带等。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对果树友好的农药和农药的合理施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有机栽培技术有机栽培技术是一种无公害、低排放的栽培方式,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机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施肥、有机农药的使用、有机物的施用等。
首先要进行土壤调查和施肥计划的制定,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有机肥料的施入,同时要注意有机物和化肥的合理搭配使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果树的养分供应。
还要合理选择有机农药和有机防治方法,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冬枣树种植方法冬枣种植栽培的技术要点冬枣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果树,其种植技术要点包括选种、苗木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冬枣的种植方法和关键技术要点。
一、选种1.选择良种:选择树型直立、枝条分布均匀、适应性强、果实品质好的良种,以获得高产高品质的果实。
2.选择病虫害抗性好的品种: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二、苗木栽植1.地块选择:选择泥沙沉积较厚、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以便提供优质生长环境。
2.苗木选取: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苗木,苗木高度应在1.0-1.2米之间。
3.种植时间:选择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栽植。
4.栽培方法:挖栽前应先在栽植孔底部放入底肥,然后将苗木栽植于孔中,注意栽植深度不要超过苗木颈部,最后将土壤填实,并浇水保湿。
三、田间管理1.土壤肥力管理:冬枣喜欢肥沃的土壤,因此土壤肥力管理非常重要。
在生长季节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2.灌溉管理:冬枣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开花、结实和果实膨胀期,需保持土壤湿润。
旱季应适时浇水,避免长期干旱。
3.修剪整枝:冬枣树的修剪整枝既可以促进树势均衡和充分利用光能,又可以促进萌蘖和花芽分化。
修剪应在春季苗木恢复生长前进行,遵循保护主干和短截和矮剪原则。
4.病虫害防治:冬枣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黑斑病、褐斑病、红蜘蛛等。
定期巡查冬枣树的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合理施用杀虫剂,灌药等。
四、果实采收与储存1.采收时期:冬枣采摘时应选择果实成熟度达到80%以上的时候进行采摘。
2.采收方式:果实采用手动采摘的方式进行,避免果实受损,保持果皮完整。
3.储存条件:采摘后的果实应迅速清理外表附着物,并放入通风透气的储存室中,温度宜控制在0~5℃,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延长储存期。
以上就是冬枣种植栽培的技术要点。
合理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能够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病虫害药物防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冬枣树的生长和果实发育。
冬枣的管理技术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冬枣的管理技术要点:1. 浇水施肥可不能马虎啊!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冬枣树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呢!你想啊,要是它饿着渴着了,能长得好吗?比如在春季萌芽前,要给它来一次充足的浇水,让它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生长季呀。
施肥呢,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可不能乱来哦。
咱得精心照顾它嘛!2. 修剪那可是个技术活呀!这就好比给冬枣树做一次美容美发,得剪出个好造型呢!把那些多余的枝条剪掉,让养分集中到有用的地方,冬枣才能长得又大又甜呀。
你不修剪,它能长得有型吗?就像咱们头发不打理也会乱糟糟的嘛。
所以呀,每年冬天可别偷懒,好好给冬枣树修剪修剪哟!3. 病虫害防治得多上心哪!这就像是给冬枣树穿上一层铠甲,保护它不受伤害呢!一旦发现了病虫害的踪迹,那得赶紧行动起来呀。
可不能等它们泛滥了才着急呀!要是虫子把冬枣都啃坏了,那咱们不就白忙乎啦?就好比家里有老鼠,咱能放任不管吗?大家一定要时刻警惕着病虫害哟!4. 保花保果很重要哇!这就好像是在守护冬枣的小生命一样呢!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坐果率,让更多的冬枣能长成呀。
比如合理疏花疏果,让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呢。
咱想想,要是都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能长得好吗?就像一群人挤在小房间里肯定不舒服呀,一定要做好保花保果的工作哦!5. 果园的环境也得整好哇!这就跟咱住的家一样,得干净整洁呀!及时清理杂草、杂物,给冬枣树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呢。
要是果园脏兮兮乱糟糟的,冬枣能长得开心吗?就像咱也不愿意住在一个脏兮兮的地方嘛。
快把果园好好收拾收拾吧!6. 采摘的时机要把握准哟!这可太关键啦,就像一场比赛的冲刺时刻一样呢!太早了冬枣没熟透,不好吃;太晚了可能就都落地上啦。
咱得瞅准时机,在冬枣最甜最美味的时候把它们摘下来呀。
你说是不是?就好比要抓住机会,不能让好东西溜走啦!总之,管理冬枣就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用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呀!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收获又大又甜的冬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