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20.51 KB
- 文档页数:8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识中文名:液氨;氨气英文名:ammonia分子式:NH3相对分子质量:17.03CAS号:7664-41-7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化学类别: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中毒: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无资料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 651最小点火能(mJ):最大爆炸压力(MPa):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4年2月22日 SDS编号:WH-YH-01产品名称:液氨版本:YH-MSDS-2014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氨气(液氨)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 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国家事故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2 (GB20577-2006)急性毒性:类别3 (GB20592-2006)皮肤腐蚀: 1B (GB20593-2006)皮肤刺激:类别2 (GB20593-2006)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气体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对呼吸道损害防范说明:操作: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烟火;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次氯酸漂白剂等酸类、卤素、金、银、钙、汞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个体防护: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GB16483—2000编写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氨气(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企业电话号码:国家应急咨询电话:(0532)83889090技术说明书编码:20110601生效日期:2011年06月01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分类:纯品主要成分:氨CAS号:7664-41-7(无水)分子式:H3N;NH3相对分子质量:17.03(国际原子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的分类,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皮肤及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中毒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燃爆特性:空气中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氧、氯混合易发生爆炸。
环境影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或2%硼酸液彻底冲洗,然后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勿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预防措施:严禁烟火;配备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全面罩送风呼吸器)、全套自给式呼吸器(带有送风源、头盔、面罩)、护目镜、抗氨渗防护服(手套、围裙、足靴)、灭火器材、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理。
液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Liguid ammonia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氮肥、铵盐、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化学气相沉积、标准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O 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或在N2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液化气体,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急性毒性-吸入-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O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源或在N2锌及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氨气(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生产企业名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邮编: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 登记号:生效日期: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氨7664-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氨别名:液氨;氨气特别警示★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可致眼、皮肤和呼吸道灼伤★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化学式分子式NH3危险性危险性类别2.3类有毒气体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PC—TWA20mg/m3;PC—STEL30mg/m3●IDLH:300ppm●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C501390mg/m3●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可因喉头水肿和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理化特性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0℃、891kPa下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
极易溶于水。
与酸发生放热中和反应。
腐蚀钢、铜、黄铜、铝、锡、锌及其合金●沸点:-33.5℃●气体相对密度:0.59●爆炸极限:15%~30.2%个体防护●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应急措施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液氨)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氨气(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供应商名称: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商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邮编:xxxxxxx供应商联系电话:xxxxxxx 传真号码xxxxxxx供应商应急电话:xxxxxxx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推荐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限制用途:无资料技术说明书编码:2009001生效日期;2009年02月04日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及化学危险性信息: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人体健康影响: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GHS危险性类别:H221易燃气体;H301急性毒性;H314皮肤腐蚀/刺激人体接触主要症状:吸入:轻度吸入表现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急性吸入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严重吸人表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皮肤接触:表现为疼痛和烧伤,皮肤现咖啡样着色。
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应急综述:迅速撤离至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口,并立即进行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名称:氨;氨气;液氨;NH3;CAS号:7664-41-7物质浓度:99.9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不同方式接触之急救信息:吸入:可出现流泪、咽痛、嘶哑、咳嗽、咯痰、呼吸窘迫症、昏迷、休克等症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流量清水或2%硼酸液彻底冲洗,然后立即就医;眼睛接触:高浓度氨对眼睛有强烈刺激,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眼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患者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技术说明书编码: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氨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氨≥99.6%7664-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氨 MSDS一、化学品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分子式NH3分子量二、危险性概括危险性类型第类易燃气体、第类毒性气体。
侵入门路吸入。
氨进入人体后影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以致脑氨增添,可产生神经毒性的作用。
低浓度氨对组织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哭泣、咽痛、声音沙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四周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健康危害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 线征象切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况综合征,患者强烈咳嗽、咯大批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况、谵妄、昏倒、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窒息。
高浓度氨可惹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频频低浓度接触,可惹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三、成份 / 构成信息有害物成份氨含量CAS No7664-41-7四、急救举措立刻脱去污染的穿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批清水完全冲皮肤接触洗。
就医。
立刻提起眼睑,用大批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完全冲刷起码眼睛接触15 分钟。
就医。
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达。
如呼吸困吸入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五、消防举措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燃危险特征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响。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焚烧产物氧化氮、氨。
消防人员一定穿浑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气绝源。
若不可以切气绝源,则不同意熄灭泄露处的火焰。
喷水灭火方法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阔处。
灭火剂 :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露应急办理快速撤退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刻隔绝150m,严格限制进出。
液氨(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中文名称:氨气(液氨)分子式:NH 3分子量:17.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氨 7661-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液氨(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液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中文名称:氨气(液氨)分子式:NH 3分子量:17.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氨 7661-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ammonia MSDS)2007-10-05 00:26:00| 分类:安全文件|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氨安全技术说明书(ammonia MSDS)一、物质理化常数:中文名称:氨气(液氨) 英文名称:ammonia CAS No:7664-41-7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外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77.7 沸点(℃):-33.5 相对密度(水=1):0.82(-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R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二、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质量-SPC ,six sigma,TS16949,MSA,FM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E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品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四、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企业名称:XXXXXXXXXX生产企业地址:XXXXXXXXXXXX邮编:XXXXXX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制冷剂。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有害成分:氨 [纯品]化学名称:NH 3 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 号):7664—41-7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2 (GB20577-2006)急性毒性:类别3 (GB20592-2006)皮肤腐蚀:1B (GB20593-2006)皮肤刺激:类别2 (GB20593-2006) 侵入途径:皮肤、呼吸道、食道。
健康危害:氨进入人体后影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性的作用。
低浓度氨对组织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物、植物都有危害。
燃爆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3、与氟、氯等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4、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20—30分钟。
氨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氨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即物质安全数据表,包括物质的理化常数,.对环境的影响,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实验室监测方法,环境标准,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急救措施,防护措施)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100ppm,重度刺激。
亚急性慢性毒性:大鼠,20mg/m3,24小时/天,84天,或5~6小时/天,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ppm(3小时)。
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19800µg/m3,16周。
污染来源:在石油精炼、氮肥工业、合成纤维、鞣皮、人造冰、油漆、塑料、树脂、染料、医药以及制造氰化物和有机腈的生产中都有氨的使用和排放,氨系用氢和氮在触媒作用下合成,为制取各种含氨产品的主要原料。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溴酚蓝检测管法、百里酚蓝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实验室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GB/T14668-93,空气)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空气)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