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艺术》读书报告

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这本书著于19世纪50年代,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虽然说这本书问世距离现在已有50多年,但它对爱的认识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启示作用,特别对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社会中的中国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开门见山,指明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和实践;其次从爱的理论出发分别阐释爱对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爱的对象(母爱、兄弟的爱、性爱、自爱、对上帝之爱);再次阐明了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最后提出了爱的实践。作者思路清晰,条理明确,论证严密,批判和吸收了各学派、各学者的思想,文章充斥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爱的批判,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的大机械时代有相似之处,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中国也存在。

由于对本书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很深入的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只能从中选取一些内容,谈谈我对弗洛姆关于爱的观点的理解。当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爱的艺术》这本书时大多首先想到的是爱情,那么我们就从爱情开始谈谈我对弗洛姆关于爱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小说中,电影中,歌曲中有很多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人们常常用海誓山盟,天荒地老,一见钟情来形容爱情,所以人们用宿命论来理解爱情,相信爱情是上天注定的,在冥冥之中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等你,认为爱情就是缘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爱,是需要学习的东西。文章中指出,人们认为爱没有任何可学习之处是因为: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是把他当做爱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爱是被爱,是如何惹人爱,爱是不需要能力的,在现在的男女交

往中,我们总是把自己当做是被爱的对象,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爱,所以我们费尽心思的让自己惹人爱,男性努力获得金钱,名利,地位;女性减肥,整容,健美。他们没有真正的理解爱,在弗洛姆看来爱主要是爱,不是被爱;爱主要是给予,不是接受。正像《爱的艺术》中所说的那样“正是在给予行为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在给予中我们感到精力充沛,感到快乐,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给予也是爱的能力的一种表现。爱情不是天注定的,使我们用爱的能力去争取的,学会给予,学会爱,相信将会拥有属于你的爱情。

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

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真正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中国当前的社会是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爱情节奏也不断的加快,今天还在沉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明天抑或是有了新的对象,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用“爱情泛滥”来形容这样的人。在弗洛姆看来,把爱看做一个对象,就像是把爱的对象当做一件商品,现在的人的幸福在于观察商品橱窗的激情,在于购买一切能够付得起钱的商品,正如对男性有吸引力的女性,对女性有吸引力的男性,都是追逐的俏货。现在的中国人也喜欢用GDP来表示我们的幸福感,一切的一切都充斥着商品,金钱,名利,交易的气息。人们好像很喜欢“交易”这个词,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他们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而已。现在的剩女剩男越来越多,婚介,相亲节目可谓是迅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爱情交换的市场。我们摆上男女嘉宾的姓名、身高、体重、年龄、学历、家庭背景等等,然后向挑选商品一样去选择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如果各方面都匹配,价值是对等的,那么这个交换就形成,爱情的价值就在交换中体现出来,男女双方随之就坠入情网。分析为何我们现在的婚介,交友网,相亲节目迅速发展,也许我

们会说现在大家读了大学出来就忙着工作,哪里有时间谈恋爱,上班的时候接触的异性又少,很难找到适合的,所以剩到了最后。这是原因吗,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个因素,但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牵强的借口,我们没有爱情是因为我们没有爱的能力,没有学会爱的艺术,是我们的爱不专心,是我们恋爱时掺杂了太多爱情本身以外的东西,我们以一种等价交换或者是想高于价值的心态去对待爱情,把爱情和婚姻当做是财富,名利,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搭建起来的情感,当这些东西一旦被抽空,所谓的爱情一文不值。

三、把最初堕入情网的经历与爱情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弗洛姆表示,当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陌生感消失时,会立刻感到亲密和融洽,这一刻他们处于最兴奋,最激动的状态,很容易产生我们所谓的“一见钟情”,对一个没有爱的人,这更会使他惊奇和陶醉。“一见钟情”被我们想象成浪漫的、美好的,当男女双方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或是两个人分泌的荷尔蒙,或是多巴胺,两人很快会堕入情网,当这种感觉达到狂热,就是我们所说的热恋。但这种感觉是短暂的,随后会发现对方身上有很多自己讨厌的性格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矛盾就不断产生,最后恋爱宣告结束。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关心、尊重对方,对对方有责任感,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对方,让对方改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电影,电视剧中凄美的,浪漫的,惊天动地的爱情所感动,总是在抱怨现实中这种爱情是无法得到的,爱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感受彼此的存在。我们没有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老天爷的眷顾,不是没有爱的对象,而是我们缺乏爱的能力,没有学习如何去爱。爱情的开始虽为一种感觉,但爱情需要理性,而不是盲目的堕入情网,当爱

情变成一种满地都可以找到的情绪,那么爱情也变得廉价了,变得没有必要去珍惜了。

要拥有爱情必须具备爱的能力,怎样获得爱的能力呢,弗洛姆在爱的实践中提出拥有爱的能力,学习爱的艺术必须从其生活的每一方面由实现规范、专心、耐心开始做起。培养爱的能力要培养信心和勇气,弗洛姆说:“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尽管这常是不自觉的)。”此外,爱要有活动性,这种活动是内心的活动,如果我们爱一个人,那么我们就要密切的关心他处于何种状态,要抛弃我们思维上的惰性。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方面,弗洛姆的观点是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母亲爱新生儿,只因为他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任何特殊的条件或实现了什么特殊的期望;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因为孩子实现了他的愿望,尽他的责任,因为他像父亲。我没有意思去批判大师的观点,我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用母爱的无条件的原因同样可以解释父爱也是无条件的,如果按父爱的有条件性,那么父亲是不爱他的长得不像他的亲身的刚出生的儿女,这在现实中是讲不通的。

这是我对本书了解较为深刻的两个方面,对本书其他关于爱的知识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