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安排,在我系党支部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讨论和自我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一、忠诚教育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辅导员职责,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作为辅导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需要及时有效地干预,避免恶劣事件的发生。
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以科研课题为依托,促进学生管理水平提高。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习,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使学生管理水平在不断实践与创新中得到提高。
教师工作态度与价值观总结教师工作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决定其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绩。
因此,教师们应该重视并加以培养。
首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师面对教育工作时应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种种困难和挫折。
只有通过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其次,一个教师应该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教师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人物,必须对教育事业怀有高度责任感,承担起培养未来的使命。
只有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助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迅速进步,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适应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灵活应对各种教育变革和学生的需求变化。
除了工作态度,教师的价值观也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决定了他们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以及教育目标的设定。
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教师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道德操守。
教师应该坚守教育原则,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公正的评价和公平的机会。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宽容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
此外,教师应该具备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进修的意识,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教师工作的态度和价值观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新时代教师的十项准则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教师的十项准则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政治立场坚定是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立德树人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严谨治学是新时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要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关爱学生是新时代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第五,教书育人是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职责。
我们要立足三尺讲台,发挥专业特长,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六,团结协作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品质。
我们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七,尊重规律是新时代教师的教学原则。
我们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第八,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践行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以模范引领的方式影响学生和社会。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扎实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我始终保持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与进取,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形象塑造。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积极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支持。
同时,我也注重自身的言行规范,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做到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始终保持良好的师风。
第三,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因此,我们必须以模范引领的方式,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言行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我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去。
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1首先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
其二、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融合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应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2社会主义社会,我个人的理解是“社会主义”是一个“家庭”的概念,再讲明白一点“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所以在《弟子规》里,第一句就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做到孝悌,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姐妹爱护;然后再提升到第二,次谨信,言语谨慎,不要嘴没有把门的,乱讲一气,自己痛快了,不管别人的感受了;再提升到第三,泛爱众,就是说广泛地怜爱、亲爱、爱敬大众,这个就是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进而做到第四,“而亲仁”——人,必须得有一颗宽恕的心、仁慈的心、仁爱的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责任重大。
自从走上教师岗位以来,我对教师观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以下是我对教师观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其次,教师观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崇高的教师形象。
再次,教师观倡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此外,教师观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体会:1.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
3.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三观一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一理念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世界观是人生的总纲领,它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世界观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国家的发展,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其次,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再者,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通过讲述英雄故事、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协作,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最后,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立德树人。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做到为人师表。
我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我也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三观一德”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 加强自身学习: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2. 关注学生成长: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当教师的价值心得体会范文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教育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就是治学一心一意,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一名“严谨治学”的教师必备思想和品质之一。
“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是“严谨治学”的又一重要内容。
勤学、勤思,努力让自己成为严谨治学的好教师。
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美。
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
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
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
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的是要自居抵制不正之风,远离低级趣味的侵蚀,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一定要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
教师应当要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
我想,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开拓,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红烛”,不再是“春蚕”。
2024年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4500字)引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对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也有了自己的新认识和理解。
下面,我会通过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实践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文化成果,结合中国实际而提出的一套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的集中体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坚定信仰、做好本职工作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指南。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展现,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融入了现代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持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人。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只有全社会都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团结奋进、共同前行的强大力量,激励我们不断突破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中主要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其中几个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首先,富强是国家的根本立身之本。
学习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学习⼼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学习⼼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学习⼼得体会党的⼗⼋⼤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明、和谐,倡导⾃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齤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报告⽤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民“最⼤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为培育核⼼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近期,院、科分别组织了对这⼀重要论述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将极⼤地推动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建设。
富强、民主、⽂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标,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舞⼈⼼的价值理想,是中国梦的核⼼。
社会主义作为⼀种先进的⽣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创造更为发达的物质⽂明,发展更⾼层次的精神⽂明,都很重要。
倡导富强、民主、⽂明、和谐,是改⾰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标——⼈的⾃由⽽全⾯的发展。
强调以⼈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
⼗七⼤以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件,多次强调这⼀价值⽬标。
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标都是服务⼈民,促进⼈的全⾯发展,践⾏⾃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理念。
爱国、敬业、诚齤信、友善,是作为⼀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为的本质属性。
看似简单的8个字,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品德各⽅⾯,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齤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性和系统性。
教师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歌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
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
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
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文明”这一词感受颇深。教师作为
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
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
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
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
种手段。金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
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
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们身上的
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
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
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
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
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
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
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
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
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
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
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
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
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
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
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
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
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
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
学生,感染学生,我们的学生才会爱我们,才会有进步。
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
本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理想信念,是维持社会
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倡导
“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的价值理念,成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
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宪
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
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
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
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
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
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
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
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更明确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
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
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
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
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
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
之处。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在组织教
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
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
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
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
育对象健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
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
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总之,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
只有更好的学法,懂法,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培养
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倡导,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
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
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
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
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
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
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
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
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
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
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
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
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
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
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
总之,我一定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做一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