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5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套简洁教案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每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的环境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校园的认识和印象。
2. 讲解:教师介绍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美化和生活便利。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校园调查,了解校园环境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学生分享调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2. 培养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社区的认知和感受。
2. 讲解:教师介绍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的生活和服务。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环境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
4. 总结:学生分享调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课时:我们的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我国节日的认知和喜好。
2. 讲解:教师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引导学生关注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节日调查,了解不同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并选择一个节日进行研究。
4. 总结:学生分享调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我们的饮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习惯。
2.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我国饮食的认知和喜好。
2. 讲解:教师介绍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饮食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特色美食,并选择一种食物进行研究。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发现2.第二单元:创意设计与制作3.第三单元:科学实验与研究4.第四单元:社会实践与服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观察与发现1.第一课:观察树叶(1)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树叶的轮廓。
(3)组织学生进行树叶分类,讨论不同树叶的特点。
2.第二课:观察小动物(1)让学生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其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成果。
(二)第二单元:创意设计与制作1.第一课:手工制作(1)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款手工作品。
(2)教授制作方法,学生动手制作。
(3)展示作品,评价优秀作品。
2.第二课:环保创意设计(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提出环保创意设计理念。
(2)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
(3)制作环保作品,展示成果。
(三)第三单元:科学实验与研究1.第一课:水的沸点实验(1)讲解水的沸点实验原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2.第二课:摩擦力实验(1)讲解摩擦力实验原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四)第四单元:社会实践与服务1.第一课:社区环保行动(1)组织学生调查社区环境问题。
(2)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2.第二课:关爱老人(1)组织学生走访社区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制定关爱老人计划,如陪伴、购物等。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质量、实验报告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3.第三单元:快乐运动4.第四单元:环保行动5.第五单元:传统节日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公园、湖泊等。
(3)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2)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3)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物体的沉浮等。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发现。
(2)讨论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如制作简易的发电机、净水器等。
3.第三单元:快乐运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跳绳、跑步等。
(3)让学生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
(3)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等。
4.第四单元:环保行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
(2)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让学生记录环保行动,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环保成果。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简明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自己课时一:自我介绍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自我介绍中的基本句型。
- 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个人特点。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的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2. 学生个人特点展示。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2. 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的小练习。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特点,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表达。
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展示个人特点时的表达能力和创意。
第二单元:生活习惯课时一:健康饮食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与健康饮食相关的词汇。
- 学生能够制定并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健康食物的识别和介绍。
3. 制定和分享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识别和介绍健康食物。
3. 学生分组制定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并向全班分享。
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对健康饮食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制定和分享健康饮食计划时的表达能力和创意。
第三单元:环境保护课时一:保护环境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词汇。
- 学生能够提出并分享自己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3. 提出和分享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3. 学生分组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向全班分享。
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提出和分享环境保护措施时的表达能力和创意。
第四单元:社会实践课时一:参观博物馆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
教案:绘制家族亲情树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家族亲情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家族成员及其关系。
2. 绘制家族亲情树的方法和技巧。
3. 家族亲情树的装饰和美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绘制家族亲情树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在家族亲情树上。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族亲情树示例、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家族亲情树的概念和意义。
2. 示范:教师展示家族亲情树的示例,向学生讲解绘制家族亲情树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动手绘制家族亲情树。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家族亲情树的意义,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一起绘制家族亲情树。
板书设计:1. 家族亲情树的概念和意义。
2. 绘制家族亲情树的方法和技巧。
3. 家族亲情树的装饰和美化。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绘制家族亲情树,要求准确表达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将绘制的家族亲情树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让学生绘制家族亲情树,增强了学生对家族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绘制家族亲情树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家人一起绘制家族亲情树,增强家族亲情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家族历史、家族传统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族,培养学生的家族观念和家国情怀。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趣的磁现象、植物的生长等。
2. 第二单元:走进自然详细内容:观察天气、探索水的奥秘、认识动植物等。
3. 第三单元:社会实践活动详细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参观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成果展示:让学生将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2. 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二单元:走进自然第三单元:社会实践活动3. 教学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单元: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描述其工作原理。
第二单元: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并分析其变化。
2. 答案:第一单元:如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描述其应用场景、动力臂和阻力臂等。
第二单元:如观察向日葵的生长过程,记录其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全册简洁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3. 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校园平面图。
2. 学校的设施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平面图,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
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校园区域进行调查,记录设施和功能。
3. 分享各组的调查结果,共同完成校园设施和功能的表格。
4. 总结,强调学生要爱护校园环境,珍惜校园生活。
第二课时:我们的班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学会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1. 班级的基本情况。
2. 学会介绍自己和他人。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基本信息。
2.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班级介绍的方案。
3. 各组代表进行班级介绍,全班同学共同完善班级介绍方案。
4. 总结,强调班级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第三课时: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3. 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感情。
教学内容:1. 家人的特点。
2. 家人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照片,了解家人的特点。
2.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家庭介绍的方案。
3. 各组代表进行家庭介绍,全班同学共同完善家庭介绍方案。
4. 总结,强调学生要关爱家人,珍惜家庭时光。
第四课时:家庭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3. 学会与家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学会家庭生活技能。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生活中的趣事和问题。
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家庭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完善解决方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周围环境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周围环境,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自然环境等。
(2) 思考如何保护周围环境,提出环保建议。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保护周围环境的行动计划。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粽子等。
(3) 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制作成果,共同庆祝我们的节日。
三、活动主题:健康生活1. 活动目标:(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等。
(2) 动手制作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三明治等。
(3) 进行小组分享,交流健康生活心得,共同践行健康生活。
四、活动主题:爱护动植物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内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2) 思考如何保护动植物,提出保护建议。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保护动植物的行动计划。
五、活动主题:快乐运动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
(2) 动手制作运动器材,如跳绳、沙包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总览第一单元实践活动一:《我是小记者》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事物-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写作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周围的事物,如家、学校、街道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记者活动,采访同学或老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研究情况。
3. 学生根据采访内容,用简单的语言撰写小记者报道。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提醒他们注意细节。
2. 学生分组进行小记者活动,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3. 学生进行采访,记录采访内容。
4. 学生根据采访内容撰写小记者报道,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5. 学生互相评价报道,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是否提升- 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学生的小记者报道是否简洁准确第二单元实践活动二:《我是小小厨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制作简单的食物-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食物制作- 学生能够遵守安全规则-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教学内容1. 学生研究简单的食物制作方法,如水果沙拉、三明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小厨师活动,制作食物。
3. 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厨具和食材。
4. 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食物制作。
5. 学生品尝制作的食物,并分享制作心得。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研究简单的食物制作方法,提醒他们注意食材的选择和处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小小厨师活动,确定制作的食物和分工。
3. 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厨具和食材进行制作。
4. 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食物制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5. 学生品尝制作的食物,并分享制作心得。
教学评价- 学生的食物制作是否符合要求- 学生是否能够遵守安全规则- 学生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第三单元实践活动三:《我是小画家》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学会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能够观察并模仿事物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花、树、动物等。
教案:爱护环境从我做起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3. 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法3. 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措施4. 环保行动的实际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环保行动的持续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环保宣传资料、垃圾分类图示、节水节电标志。
2. 学具:垃圾分类游戏器材、节能减排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节能减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
5. 小组讨论:各组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环保行动的实际操作方法。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环保行动的持续性,鼓励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六、板书设计1.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2. 主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3. 副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环保行动。
2.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家庭中、社区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与建议,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总的教学要求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 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 易激发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 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 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 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 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 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 同提高的机会。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内容 1. 怎样进行观察 2.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3. 神医大会诊 4. 春节和圣诞节 5. 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 6. 吃的学问 7. 《茶文化》活动设计方案 8. 走进秋天 9. 长方形面积 10. 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11. 拼摆图案 12. 环境保护 13. 一亿有多大 14. 烙饼问题 15. 爱护我们的学校 16. 观察蚂蚁
第一课时 怎样进行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一位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他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 (1)观察要有序;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第二课时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活动激趣 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
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 (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 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 师:现在我这位馆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 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应聘。 (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招聘)
五、活动小结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化乳汁。
六、活动拓展 师: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
第三课时 神医大会诊
活动目的:针对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换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改正,效果会更加好。
(一)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
(二)“专家门诊” (场景布置: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
1.症状 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丙:“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觉得全身不舒服,像身体里哪一部分不属于自己。”
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 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出示病句: 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 随着专家的话,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出示病句: 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 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 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
1.词语家族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出示词语:克苦 青香 兴高彩烈 痛若 灵机一动 坚难 枪先 舞稻] (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电脑出示题目: 茂密的 山水 吸引 水面 威武的 树木 守卫 合作 翻滚的 龙虾 注视 游客 2.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
[出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