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早熟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南方早熟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南方早熟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南方早熟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枸杞树的病虫害防治

以下是枸杞树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1)枸杞黑果病,为害花蕾、花和青果。可在结果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射;雨后立即喷50%退菌特可温性粉剂600倍液,效果较好。(2)根腐病,可用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浇注根部。 枸杞的病虫害及防治: (1)枸杞实蝇,防治可在越冬成虫羽化时,在杞园地面撒50%西维因粉45kg/hm2,摘除蛆果深埋、秋冬季灌水或翻土杀死土内越冬蛹。 (2)枸杞负泥虫可在春季灌溉松土,破坏越冬声所杀死虫源,4月中旬于杞园地面撒5%西维因粉(1kg 兑细土5-7kg),杀死越冬成虫,敌百虫800-1000倍1.枸杞黑果病,又称炭疽病。危害果实和叶片。 ①果实发病,先在绿果上产生圆形不规则的褐色微凹陷的病斑,上有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有的在病斑上出现橙红色粘质物。后期,病果变黑,僵死早落。 ②叶片发病,初期为黄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病斑,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有的破裂穿孔。7~8月高温多湿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冬季修剪时,剪除的病虫枝连同残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 ②开花前喷洒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结果期喷洒8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③夏季控制水肥,重剪枝,放弃伏果;秋季加强肥水管理。④发病初期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枸杞灰斑病。危害叶片,病叶上出现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后在叶片背面出现淡黑色的毒状物。 防治方法: ①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②从6月开始喷洒1∶1.5∶3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枸杞根腐病。危害根茎部,发病初须根变褐腐烂,后蔓延至主根发黑腐烂,严重时外皮腐烂剥落,只剩下木质部,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发现叶片发黄、枝条萎缩、侧枝枯死的植株,立即拔除,病穴用5%的石灰乳消毒,以防蔓延。 ②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 枸杞负泥虫,又名金花虫,肉旦虫。是一种头、胸部黑色,生有一对黄褐色鞘翅的小甲虫。成虫和幼虫均为害叶片,造成千疮百孔,严重时叶肉全被吃光,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 ①冬、春季进行灌溉、松土或耕翻树盘,可杀灭部分越冬虫。 ②4月中旬,趁越冬虫出土时,用5%西维因粉1kg拌细土5kg向地面撒施,每667平方米用药2kg。 ③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收果前20天禁用。 其它害虫。对小地老虎、蛴螬、蛀果蛾、卷梢蛾、实蝇等害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液防治。还有枸杞蚜虫、枸杞瘿螨等为害。

广东省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新

广东省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花卉苗木类 (一)、虫害类: 1.蚧壳虫: (1)危害性状:刺吸式口器,虫体表面有蜡质层,一般药剂难以接触到虫体本身。 (2)防治方法:每年的五一前及十月份左右重点用药预防。建议使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乐圃”1瓶兑水120公斤喷雾。对一些大树可以使用国光“甲刻”(1kg)兑水600公斤根部浇灌,防治时间长达40多天。 2.蚜虫、粉虱、木虱、网蝽: (1)危害性状:种类繁多,繁殖超快,要缩短用药期。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攻尔(200ml)1瓶+国光“甲刻”(1kg)1/4袋兑水120公斤后喷施植株,连用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防治蚜虫间隔期就3到4天一次。 3.秋枫叶蝉: (1)危害性状:刺吸式口器,成虫白色,迁徙传播速度快,危害后,新叶蜷缩畸形,老叶失绿黄化。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甲刻”(1 kg)1/4袋兑水280斤后喷施叶面,并可以使用国光“甲刻”(1kg)兑水800公斤根部浇灌,可避免1-2个月内被叶蝉危害。

2.蓟马: (1)危害性状:成虫黑色,叶面卷曲叠合,需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崇刻”(10g)5袋兑水120公斤后喷施植株,连续用药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 5.红蜘蛛: (1)危害性状:群集于叶背和嫩芽上吸食汁液,叶片失绿无光泽,后期大部分焦枯脱落。(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乐圃”1瓶+国光“攻尔”(200ml)1瓶兑水300斤后喷施叶片,重点是反面,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6.食叶害虫(毛毛虫,青虫、苏铁曲纹紫灰蝶等): (1)危害性状:咀嚼式口器,大量啃食叶片,可选胃毒性药剂。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金美泰”(500ml)1瓶+国光“攻尔”(200ml)3瓶兑水1000斤后喷施植株,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注:水生植物虫害的防治可以国光金美泰1瓶+国光乐圃3瓶兑水1000斤防治,对水生生物(鱼、虾等)无影响 7.卷叶、潜叶害虫: (1)危害性状:大多寄生于叶片或吐丝结茧,造成叶面凸变或卷曲,可选渗透性强的药剂。(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1瓶+国光“乐圃”1瓶兑水300斤喷施植株,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温室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92142080.html, 温室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 作者:赫素真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主要针对温室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温室蔬菜;病虫害;预防措施 1常见的病害与化学防治 1.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的蔬菜是辣椒、茄子类,这种病害是真菌感染引起,且不同的危害部位有不同的表现现状,像蔬菜叶子会发生颜色的变化,会由绿变灰白,且腐烂,果实在初始状态,直接腐烂,腐烂处会出现灰霉,最后果实脱离组织掉落。温室中的潮湿环境极易滋生真菌,所以要控制好温室的含水量。此外,在发病时,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避免此真菌对其他的正常蔬菜产生影响。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以用成分为嘧霉胺,含量不少于70%,剂型为水分散粒剂,用量为9(g/ha)的绿亨1000~1500倍液体进行有效预防。 1.2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作用于蔬菜的根部,导致根部直接腐烂,且死亡。根腐烂的根本原因还是温室里的水分太多了,又得不到充足的太阳光照射,或者根部生长的土壤环境中土结块或者土中的含水量过多,促使真菌滋生的条件。所以对其进行预防,使其生长的环境和周围的环境保持水分适量。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以采用绿亨1号5000~6000倍液防治。 1.3霜霉病 霜霉病发病时期不确定,主要作用于蔬菜叶,主要表现现状是在叶背呈现霜霉,在正面呈现斑点,同时叶的正反面颜色逐渐褪为黄色。温室环境温度过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大,以及蔬菜之间的间距没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都会为滋生相关的病菌提供条件。所以对其进行预防时,针对病菌生存的环境,逐一改变。在进行化学治疗时,可以采用含量为72%、有效成分为霜脲、锰锌的可湿性粉剂防治。 1.4疫病 温室大棚的特点就是温度高、湿度大、严密性强,这样有助于相关蔬菜疫病的产生,主要受影响的蔬菜有茄子、辣椒等。在进行预防时,就要对大棚进行定时的通风换气,同时平衡一下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还要使其接受一定时间的日光照射,以便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蔬菜生

害虫防治的常见方法

害虫防治的常见方法 1.生物农药防治法 (1)常见种类及利用成分如夹竹桃中的强心苷,烟草中的烟碱,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等。 (2)优点多数生物农药对人、畜的毒性低,较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杀虫作用的生物种类多,对作物不产生药害,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3)缺点有效活性成分复杂,较难研制;控制病虫害的范围较窄;防治效果一般较为缓慢;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差;原药植物种植有限,商品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化学农药防治法 (1)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农药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害虫的防治工作,如DDT、六六六的发现及使用,对害虫的防治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国家相继禁止生产DDT。 (2)优点作用迅速,短期效果明显(尤其是新型杀虫剂)。 (3)缺点使害虫的抗药性能力增强,杀虫效果逐年下降;能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3.人捕捉防治法 (1)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最原始且目前在农村仍然使用的防治方法。如棉田中对棉铃虫的捕捉防治,蔬菜田中对菜青虫的捕捉防治,松树林中对松毛虫的捕捉防治。 (2)优点无污染,见效快,效果好;妇孺老幼皆可进行,成本低,尤其是在劳动力剩余、低廉的地区,此法优点更明显。 (3)缺点费时费力,对体型很小的害虫无法实施。

(1)天敌防治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在松树林中放养灰喜鹊来防治松毛虫、在蝗害区饲养鸡、鸭来控制蝗虫的数量等。 (2)优点效果好、持久;防治成本低廉;且有的还因天敌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环境无污染。 (3)缺点天敌的数量不确定。 5.寄生虫防治法 (1)寄生虫防治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利用施放白僵病病原体防治松毛虫等。 (2)优点效果好;效果持久;防治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3)缺点不同的害虫需确定相应的寄生虫,专一性强。 6.竞争防治法 (1)竞争防治法口前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相对较少。 (2)优点无污染;控制效果持久、明显。 (3)缺点竞争者往往和害虫的食性相近,对农作 物有一定的危害;对农作物无危害的竞争者不易寻找。 7.激素防治法 (1)激素防治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对菜青虫用蜕皮激素(或类似物)处理,促使其加速变成成虫,缩短危害作物的幼虫期,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优点见效快,效果明显;无污染。 (3)缺点只是促使幼虫变成成虫,而并未杀死害虫,故治标不治本。

枸杞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枸杞主要病虫害 10.3.2.1枸杞蚜虫(Aphis sp.) 10.3.2.1.1 防治时间4、5、6、7、8月下旬。 10.3.2.1.2 农药品种以生物制剂为主,辅以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杀虫剂。 10.3.2.1.3 最佳防治期蚜虫(干母)孵化期和无翅胎生蚜。 10.3.2.1.4 防治方法枸杞展叶、抽梢期用2.5%扑虱蚜35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开花坐果期使用1%苦参素12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1.5 注意事项树冠喷雾时着重喷洒叶背面。 10.3.2.2 枸杞木虱(Trioza sp.) 10.3.2.2.1 防治时间3、4、5月下旬。 10.3.2.2.2 农药品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农药。 10.3.2.2.3 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期、若虫发生期。 10.3.2.2.4 防治方法成虫出蛰期,使用40%辛硫磷微胶囊500倍液喷洒园后浅耙,喷洒时,连同园地周围的沟渠路一并喷施;若虫发生期使用1%苦参素12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2.5 注意事项使用辛硫磷时间掌握在下午3时以后。 10.3.2.3 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 10.3.2.3.1 防治时间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中旬。 10.3.2.3.2 农药品种内吸性杀螨剂。 10.3.2.3.3 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转移期。 10.3.2.3.4 防治方法成虫转移期虫体暴露,选用40%乐果1000倍液树冠及地面喷雾防治。 10.3.2.3.5 注意事项提高防治效果,注重于虫体暴露期的虫情测报,在短时间内集中药械防治。 10.3.2.4 枸杞锈螨(Aculops lycii Kuang) 10.3.2.4.1 防治时间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 10.3.2.4.2 农药品种触杀性杀螨剂。 10.3.2.4.3 最佳防治期成虫、若虫期。 10.3.2.4.4 防治方法成虫期选用硫磺胶悬剂600~800倍液,若虫期使用20%牵牛星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4.5 注意事项此期日照长、气温高,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着重喷洒叶背面。 10.3.2.5 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 10.3.2.5.1 防治时间4月中旬、5月下旬。 10.3.2.5.2 农药品种内吸性杀虫剂。 10.3.2.5.3 最佳防治期化蛹期、成虫期。 10.3.2.5.4 防治方法4月中旬,40%辛硫磷微胶囊500倍液拌毒土均匀的撒入树冠下及园地后耙地,灌头水土壤封闭。成虫发生期喷洒乐果1000倍液防治。 10.3.2.5.5 注意事项用过筛细土做毒土,拌药均匀。 10.3.2.6 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 japonica Weise) 10.3.2.6.1 防治时间4、5、7月。 10.3.2.6.2 农药品种40%乐果、3%乐果粉。 10.3.2.6.3 最佳防治期成虫期和若虫期。 10.3.2.6.4 防治方法成虫期选用40%乐果1000倍液,若虫期用3%乐果粉全园

(推荐)生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生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冬季用棚室生产生菜,易发多种病害,现将生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归纳如下: 菌核病主要危害茎基部,病部初期为黄褐色至褐色水渍状,后扩展至整个茎部,使茎部腐烂或向上发展引起叶片腐烂,最后植株枯萎死亡。湿度大时产生浓密白色絮状菌丝团,后期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进行深翻。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定植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洒定植穴。药剂防治可用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50%异菌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咪酰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隔7~15天喷1次,连喷2~3次。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蔓延。初期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霉层会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连接成片变为黄褐色,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收获后和定植前彻底清理病残落叶,合理密植,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治药剂可用72.2%霜霉

威600倍液、50%稀酰吗啉1500倍液,喷洒叶片背部,间隔7天,连喷2~3次。

灰霉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受害茎叶呈水浸状腐烂。成株期发病,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初呈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大成褐色,基部呈红褐色。发病严重时,从基部向上腐烂,茎叶凋萎。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出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霉层由白变灰变绿。 防治方法:成株期要加强管理,增加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带出棚外销毁。定植前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药剂可用恩泽霉1000倍液、施佳乐500倍液等,间隔7天1次,连喷2~3次。 叶焦病主要危害叶片,多从外侧叶片或心叶边缘开始发病,染病叶片初期边缘产生褐色坏死斑块,随病害发展叶边缘枯焦,叶色变淡,最后全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含水量,防止田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提倡使用酵素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避免过量浇水、施肥。药剂可用14%络胺酮水剂35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等,间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常见病虫害分类与防治办法

常见病虫害分类与防治办法

细菌感染植物症状:主要表现为“菌脓”; 真菌感染植物症状:霉状物(菌丝、孢子、粉状物等)、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 一、细菌类病害: 点是, 1、病状: 1.1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角斑病与霜霉病的主要不同处是其病斑较小,颜色浅,后期穿孔;叶背病部水浸状明显并产生乳白色菌脓。对光观察,叶片有透光感。 1.2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1.3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1.4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1.5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1.6 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2、病症: 2.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就依据菌脓。 2.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2.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3、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3.1一定要培养壮苗,要求植株健壮。 3.2不能有伤口,特别是移栽这一关,不能伤根。抹芽打杈时一定要注意要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温度高的时候伤口能及时愈合,这样就减少细菌性的侵入。 3.3要控制环境条件,降低湿度。 3.4要实行化学防治,农药喷洒。 3.5农药交替喷洒。 4、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药剂 4.1农用链霉素、新制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制剂。 4.2叶枯唑。 4.3有机铜、无机铜等各种铜制剂,噻菌铜,病菌不容易对铜制剂产生抗性,碱式硫酸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氢氧化铜等无机铜制剂和噻森铜等有机铜制剂的防效一般比较稳定,而且杀菌谱广,对多种真菌性病害也有较好防效,主要用于预防。 4.4溴氯海因、三氯乙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乙蒜素、碘制剂、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药物 细菌性病害特别难治,预防效果比较好的是有机铜制剂,治疗效果可以的是氯溴海因、中生菌素、叶枯唑等。

南瓜的种植管理方法

南瓜的种植管理方法 一、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土壤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壤土种植较为适宜。土地要求深耕30厘米以上,亩施基肥3000公斤,基肥采取沟施或穴施。 二、播种育苗:早熟瓜多采取育苗移栽,2月下旬播种,小拱棚 育苗,3月下旬定植,地膜覆盖。也可直播,一次性浇透水,覆盖 小拱棚,待出现2―3片真叶时揭去小拱棚。 三、定植:爬地种植畦宽2―2.3米,支架种植畦宽1.3―1.6米,每畦移栽或直播2行,株距50―60厘米。 四、田间管理: 1、追肥灌水:定植成活或出苗后,亩施清粪水700公斤左右, 座果后,重施一次人畜粪水,每次瓜采收后,施一次粪水或尿素, 以防盛果期脱肥。土壤干燥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中耕除草:有杂草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去杂草,结合除草 进行培土。 3、整蔓摘心:早熟瓜和支架种植瓜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 除侧蔓。爬地瓜每株可留2―3个侧蔓,要常引蔓、压蔓。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采用粉锈宁或 百菌清等农药防治。 5、采收:姜柄瓜常作嫩瓜采收上市,雌花开放15―20天可采摘嫩瓜。 为提高南瓜产量,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可使单产提高30%以上。 摘顶:当瓜蔓长到2米,将主蔓生长点摘去,即可长出3~4年 支蔓。

搭架:当支蔓长到2米,将藤蔓引上棚架。 授粉:防止雨水冲洗雌雄花,要进行防止。在上午9点以前授粉。 摘叶:在已开花结果的瓜蔓上,及时摘去脚叶和老黄叶,并除去30%的雄花 搭架:结2~3批瓜后,将蔓节上长出的不定根埋起来。掌握埋 茎时间,过早,易引进徒长;过迟,不定根萌发生长缓慢。 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丰富且全面,高钙、高锌、高铁、低钠且脂肪含量低,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 压患者食用,有一定的降血糖、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还含有葫芦巴碱、南瓜籽碱等抗癌成分。 看过“南瓜的种植管理方法”的人还看了: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灵台县无公害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白菜软腐病症状:白菜软腐病又称白菜腐烂病、烂疙瘩、酱桶、脱帮等,属细菌性病害一般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多从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先在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为灰白色,嫩组织腐烂,老组织干缩。后期,由叶帮基部向短缩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粘液。植株外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叶或叶球部分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或白色粘稠状物,并散出臭味,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潜伏有病菌的组织,入窖后可发生腐烂。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害时,也是先呈水浸状,逐渐腐烂,但最后病部组织干缩,变为干腐状。此病发生危害期长,在田间、贮运期及市场上都能发生腐烂,造成重大损失。在包心期,遇低温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除白菜外,甘蓝、萝卜等受害也较重。此病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多种蔬菜。 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2000-30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白菜霜霉病症状: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部。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在病叶正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霜层,气候干旱时,病斑干枯。病原为鞭毛菌寄生霜霉真菌。田间高温多雨是病害常严重发生。早播、播种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易引发病害。 防治: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克抗灵、克霜氰)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霜霉病的发生与病毒病关系密切,防治应综合考虑。 二、茄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茄科晚疫病症状:又称茄科疫病,是番茄、辣椒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也可危害茎部。一般是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片发病首先在叶尖,叶缘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病斑扩大并变成褐色。在高湿条件下,病势发展迅速,叶背面的病,病健交界处发生白色霉状物。在干燥条件下,病部干枯,呈清白色,脆而易碎。危害茎部的病斑开始呈暗绿色,后变成黑褐色,稍凹陷,腐败状,病部边缘生有较重的白色霉层,最后表皮腐烂,植株易从腐烂处弯折。果实多发病在青果期表面开始呈灰绿油渍状硬斑块,逐渐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

南方南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南方南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南瓜 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蔓枯病、蚜虫、蓟马、黄守瓜、美洲斑潜蝇、棉铃虫、地下害虫等。 一、苗前预防措施 1、种子处理:①1%高锰酸钾或1%硫酸铜浸种15-20min,②种子量0.3-0.4%的50%福美双WP拌种。 2、苗床土或基质消毒: (1)、苗床土消毒:用碳酸氢铵30-50kg/mu均匀撒施后用薄膜密封5天(晴)或7天(阴雨),酸性土壤每亩均匀撒施生石灰粉100kg; (2)、基质消毒:将混配好的基质,每m3用96%必速灭WP60g混匀后用薄膜密封5-7天,揭膜后在5-7天中翻堆透气1-2次,待药气散失后装盘播种。 二、苗期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①72.2%普力克AS500-600X,②98%恶霉灵WG3000-4000X, ③2.5%适乐时SC1500-2000X。 2、蚜虫:①黄板诱杀10片/667㎡,②0.6%清源保AS500-600X,③25%阿克泰 WG5000-6000X,④20%万灵EC500X。 3、黄守瓜:①40%辛硫磷EC800X,②2.5%功夫EC3000X。 4、送嫁药:移栽前3天,选用72.2%普力克AS600X+40%辛硫磷EC800X。 三、定植地准备 实行轮作,特别前茬种植葫芦科菜地,应进行大棚空间和土壤消毒,特别是秋冬春季大棚种植,病害严重。 1、棚内土壤翻耕后,用10%速克灵FU200-250g/mu或45%百菌清FU200-250g/mu密闭大棚熏烟消毒。 2、棚内前茬收后,利用夏季强日照,翻耕耙平后灌5-10cm浅水,高温消毒。地下害虫严重地块施用3%辛硫磷3-5kg/mu。 四、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茶叶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3、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

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4、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1)做好茶园抗旱工作,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2)秋茶结束后,害螨越冬前喷施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3)在害螨发生高峰前喷 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或73%克螨特2000倍或25%喹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5、茶蚜: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防治方法:(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2)药剂通常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尤要喷湿叶背。 6、黑刺粉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2)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蚧壳虫(紫薇绒蚧、红蜡蚧、吹绵蚧、日本龟蜡蚧、樟白轮盾蚧、樱花桑 白盾蚧、樟藤壶蚧、角蜡蚧、品粉蚧、堆蜡粉蚧、剑麻洁白粉蚧、埃及吹绵蚧等) 在虫孵化期后的若虫期用“蚧必治”800-1000倍液或毙克1000X+毒枪1000X药液防治,若是成虫期可用高深度蚧必治+毒枪来防治;对于高大树体采用人体输液的方法将可“直插式树体杀虫剂”或将“蚧必治”在树干上打孔防治。 二、蚜虫类 建议用“毒枪2号”和“毙克”混合使用,也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配合使用,间隔期为2-3天,连用2次。 三、螨类 用“敌死可2号”稀释1000-2000倍喷雾 四、木虱、粉虱、蓟马 建议用“蚧必治”800-1000倍液或者国光.毙克1000X+毒枪1000X药液 五、叶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棉叶蝉等) 在成虫、若虫危害期,喷施10%毙克1000-1500倍液 六、咀嚼式食叶害虫防治(朱红毛斑蛾、灰白蚕蛾、美国白蛾、大叶黄杨斑蛾、刺蛾、黄杨绢野螟、斜纹夜蛾、淡贪剑夜蛾、螟蛾、苏铁曲纹紫灰蝶、尺蠖、柑橘凤蝶、叶蜂、葱兰夜蛾、大豆蚕蛾、椰心叶甲虫、螺、蜗牛、蛞蝓、卷叶蛾等) 1.对于食叶成缺刻的害虫,选用具有胃毒农药如毒箭。 2.对于卷叶或者潜叶性食叶害虫,选用具有胃毒、触杀或熏蒸性的高渗透农药如毒枪、虫克净1号等防治;对于蜗牛、蛞蝓等粘虫类可用虫克净2号(1000倍)、虫克净3号(1000倍)直接毒杀 七、蛀干害虫类(天牛、吉丁虫、小蠹虫、茎蜂、木蠹蛾、红棕象甲、白蚁等) 1、选取树干危害严重部位,底部打孔插树体杀虫剂直插瓶。 2、选取蚧必治(1500倍)或者毙克+毒枪,将兑好的药液利用输液袋打孔输入植株体内,或是用300~400倍的蚧必治+毒枪喷树干表面,喷到不流水为宜。 3、根部撒施地杀2号,浇水,利用植株根部吸收进行杀虫。 4、寻找虫孔,放置熏蒸性强的药剂,密封处理,可利用其熏蒸作用杀虫。

主要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主要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日期:2013-10-14 10:40 作者:来源:湖南湘阴县农业局点击:2103 一、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苗床期主要病虫害。①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分别用速克宁和甲基托布津防治,每隔15天喷一次药液。②主要虫害是蚜虫,可用敌蚜螨、克螨特等药物进行防治。 2、生长结果期的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疮痂病、炭疽病、疫病可选用可杀得或甲基托布津、瑞毒霉或百菌清防治;病毒病一般引起花叶、卷叶,可用病毒A或辣椒卷叶灵喷雾预防;白绢病、青病重在预防,加强土壤消毒,多施石灰。在发病初期分别5%多菌灵500倍液淋蔸进行防治。 二、茄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①育苗初期易发生猝倒病和真菌性病害,防病药剂有速克宁、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②生长发育期后的病害有黄萎病、绵疫病。防治重在轮作,严格土壤消毒,重施生石灰。发病始期用可杀得喷雾防治。 2、主要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十八星瓢虫、茶蟥螨等。蚜虫可用敌蚜螨、乐果等药防治;棉铃虫、十八星瓢虫用功夫或甲维盐等药防治;茶蟥螨用哒螨酮、克螨特防治。 三、白菜类病虫害防治 1、病害有很多,但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有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①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拨除病株,并在周围土壤撒少量石灰;②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防治:75%甲霜灵800倍喷雾,40%乙磷铝150-200倍喷雾;③病毒病,苗期及时防治蚜虫,用吡蚜酮1000倍喷雾。 2、虫害的防治。虫害主要是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等虫害,可用敌杀死、甲维盐等药剂防治。 四、莴苣类病虫害防治 1、莴苣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软腐病。①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800倍或45%代森铵900-1000倍喷施,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②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拨除病株,并在病穴四周撒少量石灰,同时,可用农链霉素200克/升或敌克松500-10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施,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莴苣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蜗牛。分别用敌蚜螨、蜗牛灵进行防治。 五、芹菜的病虫害防治 1、病害。苗期主要有猝倒病,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撒施药土。可用35%多菌灵拌细土25千克撒施,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用50%代森铵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喷雾。成株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和早疫病。可用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隔5-7天交替用药。 2、主要虫害。芹菜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和蚜虫。斜纹夜蛾可用25%灭幼脲3号500倍液或功夫或甲维等药防治。蚜虫可用蚍蚜西酮、吡虫啉单剂防治。 六、黄瓜病虫害防治。 1、黄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可分别用代森铵、可杀得、甲霜灵、农用链霉素防治。 2、虫害主要有黄守瓜虫、蚜虫等,可用敌蚜螨或拟除虫菊酯类等药物喷雾防治。

南瓜栽培技术

南瓜栽培技术 一、南瓜潜力 南瓜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普遍栽培的蔬菜。生产南瓜前景广阔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南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它不仅含有糖类、脂肪、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精氨酸、膘嘌呤、尿素分解酶、天门冬素等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非常有益,其嫩果可切丝炒食或作菜汤,菜馅,味甜鲜美,老熟南瓜可替代粮食,与米同煮成为香甜可口的南瓜饭,也可蒸食或制成糕饼、面条等。 二是南瓜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它是补中益气的良药,科学研究表明,南瓜味甘,性寒可消炎止痛,强肝助肾、降低血压、产妇催乳,它所含的一些成分可以中和食物中的农药以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能帮助肝肾功能减弱的患者增加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多吃南瓜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对治大便秘结有很好作用,南瓜籽中含有瓜氨酸,南瓜籽能有效地驱除蛔虫、绦虫、姜片虫和血吸虫,为驱虫的爽口良药,南瓜籽还可治膀胱炎和前列腺炎,且没有副作用,病好后不易复发。南瓜还可治烫伤,久咳,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迅速。最令人振奋的是,南瓜粉对治疗糖尿病有惊人疗效,临床证明,糖尿病患者每天进食100g,经10天后检查,患者都不同程度好转,有的甚至痊愈。因此,南瓜粉已被行家视为糖尿病的“克星”。现代研究表明,南瓜是名副其实的兼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特效保健食品。 三是南瓜还有一些其它用途,除过作家禽牲畜饲料外,在非洲,南瓜还是乐器始祖,因为老熟的南瓜皮很硬,敲起来发出响亮的“梆梆”声。在北美洲,人们常将南瓜掏空,雕刻成精制的鸟笼和各种工艺品,有的还制成五光十色的南瓜灯,在亚洲,很早以前就有人用南瓜制成各种各样的器皿,或装水或贮藏粮食,或放衣服。 四是种植南瓜经济效益高。从作务上和西瓜、甜瓜等比较,技术简单,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投资成本低,获得效益大。亩产一般和西瓜相当,达到3000-4000kg,南瓜每kg按0.6元计算,亩产值可达1800-2400元,纯收入千元左右,优于种粮,如果经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观,是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二、南瓜品种 ㈠、微型南瓜 1、迷你南瓜 该品种系苏州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微型南瓜一代杂种。生长势中等,易形成雌花,单株结实率高,能连续结果,单瓜重200-300克,蜡质感强,具观赏性,耐储藏,果实肉质致密,口感细腻、甜、糯,品质佳。授粉后30天嫩瓜即可采收,老熟瓜45天左右采收,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是春秋保护地栽培专用品种。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秋季栽培8月下旬播种育苗,亦可催芽直播。立架栽培,每667平方米栽1500-1800株;爬地栽培,每667平方米栽1000-1200株。建议采用单蔓整枝,第12-15节留果,以后每隔3-4节留1果。 2、板栗青 该品种系苏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小型南瓜一代杂种,生长势较强,侧蔓多,单瓜重1.0-1.5公斤,开花至采收约30天,瓜肉厚、橙黄色,肉质致密,口感细腻、香糯,品质佳,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公斤。耐弱光,连续结果性强,抗病性强,适宜春秋保护地或春露地栽培。 ㈡、巨型南瓜 播种期:南方3-5月、北方4-6月 育苗:种子在种植前首先是给种子进行消毒,采用了高温消毒的方法来浸种。 第一步:把种子放到60度的热水中,进行15分钟的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5度停止,再进行5小时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特别是品种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月季病虫害常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月季白粉病 【发病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白粉,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上越冬,靠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是发病盛期。土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病。 【防止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施肥,避免氮肥。③早春清除并烧毁病叶。④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⑤发病前后喷洒粉锈宁、白菌清等药剂防治。 月季黑斑病 【发病症状】月季叶片、花梗和嫩枝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籽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并变为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严重时整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出现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末以后最重,高温干旱病害扩展缓慢,衰弱植株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冬季病株重修剪。②生长季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③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月季叶枯病 【发病症状】发生在月季叶片,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点斑,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扩展后连片,病键交界明显,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烧状。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老叶、衰弱枝、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②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③休眠季节喷洒3度石硫合剂。 ④发病前喷洒百菌清等药剂预防。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茄科蔬菜苗期病害

茄科蔬菜病害 茄科蔬菜种类很多,主要有番茄、辣(甜)椒和茄子等。国内已发现的茄科蔬菜病害约有70多种。如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白绢病、青枯病、病毒病、茄子黄萎病、辣(甜)椒疫病、根腐病、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辣(甜)椒病毒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等。 茄科蔬菜苗期病害Seedling Diseases of Solanceous Fruits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以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 症状 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或出土后均能受害。幼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后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情发展迅速,常在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折倒贴伏地面,但幼苗仍呈青绿色,故称之为“猝倒”。低温高湿时,病苗及其附近的土壤上,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丝状物。 立枯病:患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周,最后病部缢缩,植株枯死。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称之为“立枯”。在湿潮的条件下,病部常有淡褐色的、稀疏的蛛丝网状霉。 沤根:幼苗期或移栽后幼苗不发新根,根部表面初呈锈褐色,后逐渐变褐色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生长停滞,幼苗极易拔起。 病原 猝倒病:由多种腐霉菌引起,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Fitzp.为主,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体初期无色,后期逐渐变淡褐色,分枝处往往呈直角,分枝基部微缢缩,近分枝处有一隔膜。菌丝交错纠结形成菌核,菌核无定形,大小不等,淡褐色至黑褐色,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 沤根:生理性病害。苗床土温过低,高湿、光照不足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规律 猝倒病: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越冬: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腐殖质中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孢子囊继而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 传播: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的堆肥和农具传播。

南瓜种植技术

南瓜种植技术 一、种苗培育 1、营养袋育苗:种子在种植前6周温室内播种。第一步:把种子放到60度的热水中,进行15分钟的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5度停止添加EM菌液一公斤,再进行12小时的浸泡;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种子放到温床进行催芽,时间是24 小时,中途12小时用20度的EM菌水清洗即将生芽的种子。24小时以后种皮破开,长出1cm长的小芽,这时进入营养袋育苗阶段。为保证育苗质量,可按比例把用EM菌发酵好的有机肥与土相混合装入营养袋内。由于当时天气很冷,温度较低,在浇底水时要用30度的温水。底水浇足后.把生芽的种子放到营养袋内,入土约0.5CM,然后再覆上2CM厚的细土,盖上地膜,预计一周的时间出土。在第五天的时候个别的就已经出土了,这时要把先出土的和没出土的分开培育,以便于温度的控制。 育苗到定植不能超过45天,苗期在35天下地是最佳时期。当幼苗长至4-5片叶时,移栽至田间,挖直径为1米深为60CM的坑,再将熟农家肥和土按1:1的比例将坑填满,浇足底水后,上面盖5CM的土,将苗栽在上面,然后用细竹杆支起一个拱形小棚,扣上地膜,中午阳光充足时注意放风。每个坑1株,株距3-4.5米。由于瓜蔓长得很快,因此需要足够的空间以利于其生长。 2、直播法:挖直径为1米深为60cm的坑,再将熟粪、土壤1:1的比例填至离地表3CM处,挖一个约3-4CM深的小坑,每个坑播种1-2粒种子,用松软的土覆盖种子,盖至土表上面2CM的小土包,播种的间距为3-4.5米,然后用细竹杆支起一个拱形的架子,扣上地膜。这样既能保证光照时间和温度,又能防止风吹,中午阳光充足时定时放风。待瓜苗长出4-5片叶时间去其中的一株弱苗。当日最低气温稳定在零上12度左右时,把地膜撤掉。 二、田间管理 1、是搞好瓜蔓固定和防风。春季北方风大,南方常有台风,巨人南瓜叶大、茎脆易折,为防止瓜秧被风吹翻,首先要用小锹把瓜蔓下的土壤翻松,用铁线做成倒"U"字形,将瓜蔓固定在地表上,待瓜蔓生根后,将铁线拿掉,最好不用土来压蔓,以防腐烂;其次要在每棵瓜的周围用竹杆和废农膜做成60CM高的防风罩。 2、是及时摘心、授粉和保留主蔓。要摘除第1个雌花及花前的卷须,侧枝留 2-3片叶后摘心;主蔓长到10米左右摘心。7月初形成了2种花,即雄花和雌花,雄花先出现,然后是雌花,要注意观察雌花出现的时间。雌花很易辨认,每朵花的基部都有一个绿色的球状柄,这些球状柄称为子房。通常去掉每条瓜蔓上的第-个雌花,而保留第二个或第三个雌花,此时瓜蔓已长到2.5-3米,在早上8 时前选择摘一朵新鲜的雄花,修掉外层的花瓣,将雄蕊上的花粉抖落到雌花的柱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讲:郭华 一、蔬菜主要有哪些病害?如何科学防治? 1、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沤根、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等。 (1)猝倒病:又称卡脖子是各种蔬菜苗期的重要病害。种子在萌发后出土前受侵染可造成烂种,幼苗出土后在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部随即缢缩凹陷,幼苗猝倒。地面潮湿时病部表面生白色绵毛状霜菌。可危害瓜类、茄果类和叶类蔬菜等。 (2)立枯病: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的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可危害瓜、茄果、豆及叶类蔬菜等。 (3)沤根:可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科、葱蒜类及根类蔬菜等。蔬菜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或浇水过多,造成土壤水分过大,土温低,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弱,吸水力降低,易发生沤根,不发新根,根皮发黄褐色,最后腐烂,幼苗萎蔫易拔起。 防治:注意排水防涝,适当深耕松土,降低水位;加强苗床管理,进行床土消毒,按每平方米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与50%拌种双7克混匀,加细干土4--5公斤拌匀,取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将剩余的药土均匀覆盖在种子上;药治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细喷雾或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或用5%井菌霉素水剂1500倍液喷施。 2、叶类蔬菜包括白茶、甘蓝、花菜、芹菜、菠菜、窝笋、空心菜等)常见的病害。 (1)霜霉病:可危害白菜、甘蓝、花菜、菠莱、芹菜、莴笋和空心菜等。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初生水渍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渍状病斑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齐或多角形。 防治:实行每二年以上轮作;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药治可用40%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亩喷药液60--70升,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软腐病:可危害白菜、花菜、甘兰等。其症状可见成株于晴天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渍烂,病组织呈粘滑腐烂状,腐烂的病叶茎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流出硫化氢恶臭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