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最新修正版
- 格式:doc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22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卷)一、选择题目: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 、11B 、12C 、121D 、1443、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 、和4 ,○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 、2B 、3C 、4D 、5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 B 、4h C 、8h D 、16h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6、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
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 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 v aC. a b>a c>a a,v b>v c> v aD.a b>a c>a a,v a>v c>v b16.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 。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题15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 。
11 B. 12C. 121 D 。
144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题16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 Ω ,1 Ω ,4 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
2 B. 3 C 。
4 D 。
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
1 hB 。
4 hC 。
8 h D. 16 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 。
2016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物理部分(真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的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 12C. 121D. 14416. 一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A.2B. 3C. 4D. 517.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B. 4hC. 8hD. 16h18.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变化,则()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方向相同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 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段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 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2016 ·全国卷Ⅱ(物理)14.[2016 全·国卷Ⅱ] 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所示.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1-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15. [2016 全·国卷Ⅱ] 如图1-所示,P 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图1-A .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16.C5、D6、E2[2016 全·国卷Ⅱ] 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1-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1-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17.I3J1[2016 全·国卷Ⅱ]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 C 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 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 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 与Q2 的比值为( )图1-A. 2512B.3 5 C.2 3 D.18.K2[2016 全·国卷Ⅱ] 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图1-A. ω3BωB.2Bω2ωC. BD.B19.A2 、C2、E1 [2016 全·国卷Ⅱ] 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20.L2[2016 全·国卷Ⅱ]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 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B 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B.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 a 到b 的方向流动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2 倍,则电流在R 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 2 倍21.C2、E3[2016 全·国卷Ⅱ] 如图1-,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π在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2 .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图1-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22.E4[2016 全·国卷Ⅱ] 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1-(1) 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 图(b)中M 和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1-23.J10[2016 全·国卷Ⅱ]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 2.5 V 的电压表V 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 5 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 3 V),开关 1 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图1-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00 V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2) 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图1-(3) 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4) 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100 μA B.250 μAC.500 μA D.1 mA24.L4[2016 全·国卷Ⅱ] 如图1-所示,水平面(纸面)内间距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间接一电阻,质量为m、长度为l 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t=0 时,金属杆在水平向右、大小为 F 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t0 时刻,金属杆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且在磁场中恰好能保持匀速运动.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忽略不计,两者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 金属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2) 电阻的阻值.图1-25.D6、E6[2016 全·国卷Ⅱ] 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5l 的水平轨道, B 端与半径为l 的光滑半圆轨道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 若P 的质量为m,求P 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 上的位置与 B 点间的距离;(2) 若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图1-33.H2H3[2016 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3]H2、H3(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 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图1-A .气体在a、c 两状态的体积相等B.气体在状态 a 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 c 时的内能C.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E.在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 个大气压.某实验H2(2)(10 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 2 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室每天消耗 1 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34.N3[2016 全·国卷Ⅱ] [ 物理——选修3-4]N3(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G2(2)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 和x=5 cm 处的两个质点.t=0 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4 cm,质点 A 处于波峰位置;t=13 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 s 时,质点 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i) 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ii) 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35.O2[2016 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5]O2(1)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β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14 146C→7N+0 -1eB.C. 32 32 015P→16S+-1e238 234 4 92U→90Th+2HeD. 14 47N+2He→17 18O+1HE. 23592U+1 140 94 1 0n→54Xe+38Sr+20nF. 3 2 41H+1H→2He+1 0nF3(2)如图1-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 3 m/s 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 m(h 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1=30 kg,冰块的质量为m2=10 kg,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i) 求斜面体的质量;(ii) 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图1-。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14.A由题意知,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分析O点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T'=G恒定不变,F方向不变,T大小方向均改变,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θ角逐渐变大,由动态矢量三角形可知F、T均逐渐变大,故A项正确。
15.D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E=k,因为r b<r c<r a,所以a b>a c>a a;由动能定理有W ab=q Q U ab=m-mW bc=q Q U bc=m-m因为W ab<0,所以v a>v b因为W bc>0,所以v c>v b因为|U ab|>|U bc|,所以v a>v c故有v a>v c>v b,D项正确。
16.C设小球的质量为m,绳长为L,根据动能定理得mgL=mv2,解得v=,L P<L Q,所以v P<v Q,故A项错误。
小球动能E k=mgL,其中m P>m Q,L P<L Q,所以无法判断它们的动能大小关系,B项错误。
F拉-mg=,将v=代入得F拉=3mg,因为m P>m Q,所以P球所受绳的拉力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故C项正确。
向心加速度a==2g,所以在轨迹的最低点,P、Q两球的向心加速度相同,故D 项错误。
17.C当开关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E,所带的电荷量Q1=CU=CE;当开关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E,所带的电荷量Q2=CE。
所以=,C项正确。
图1图218.A定圆心、画轨迹,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段圆弧所对圆心角θ=30°,所需时间t=T=;由题意可知粒子由M飞至N'与圆筒旋转90°所用时间相等,即t==,联立以上两式得=,A项正确。
19.BD甲、乙下落的时间与加速度有关,应先求加速度,由m甲=ρV甲=ρ(π)得R甲=,阻力f甲=kR甲=k,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甲==g-k,同理a乙=g-k,因m甲>m乙,所以a甲>a乙,故C项错误;再由位移公式h=at2可知t甲<t乙,故A项错误;再由速度位移公式v2=2ah得v甲>v乙,B项正确;甲球受到的阻力大,甲、乙下落距离相等,故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D项正确。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3.(6分)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4.(6分)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A.B.C.D.5.(6分)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A.B.C.D.6.(6分)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一、北京2009—2015真题(2009)23.(18分)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体积叫做液体的体积流量(以下简称流量)。
由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测量非磁性导电液体(如自来水、啤酒等)流量的装置,称为电磁流量计。
它主要由将流量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圆筒形测量管内壁绝缘,其上装有一对电极a 和c,a,c 间的距离等于测量管内径D ,测量管的轴线与a 、c 的连接放像以及通过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三者相互垂直。
当导电液体流过测量管时,在电极a 、c 的间出现感应电东势E ,并通过与电极连接的仪表显示出液体流量Q 。
设磁场均匀恒定,磁感应强度为B 。
(1)已知330.40,20510,0.12/D m B T Q s -==⨯=,设液体在测量管内各处流速相同,试求E 的大小(π去3.0)(2)一新建供水站安装了电磁流量计,在向外供水时流量本应显示为正值。
但实际显示却为负值。
经检查,原因是误将测量管接反了,既液体由测量管出水口流入,从如水口流出。
因为已加压充满管道。
不便再将测量管拆下重装,请你提出使显示仪表的流量指示变为正直的简便方法;(3)显示仪表相当于传感器的负载电阻,其阻值记为.R a 、c 间导电液体的电阻r 随液体电阻率色变化而变化,从而会影响显示仪表的示数。
试以E 、R 。
r 为参量,给出电极a 、c 间输出电压U 的表达式,并说明怎样可以降低液体电阻率变化对显示仪表示数的影响。
(2010)23.(18分)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以及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
如图1,将一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置于磁场B 中,在薄片的两个侧面a 、b 间通以电流I 时,另外两侧c 、f 间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其原因是薄片中的移动电荷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向一侧偏转和积累,于是c 、f 间建立起电场E H ,同时产生霍尔电势差U H 。
当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处处相等时,E H 和U H 达到稳定值,U H 的大小与I 和B 以及霍尔元件厚度d 之间满足关系式U H =R H,其中比例系数R H 称为霍尔系数,仅与材料性质有关。
最新修正版 2016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 1.(6分)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3.(6分)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 )
A. B. C. D. 4.(6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环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最新修正版 A.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B.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C.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D.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5.(6分)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 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 6.(6分)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最新修正版 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 7.(6分)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8.(6分)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 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m的悬浮颗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 D.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二、解答题 9.(4分)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 (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 (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最新修正版 10.(14分)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Ep= ,动能变化量△Ek= .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 ⑤根据以下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最新修正版 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11.(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沿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1)求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2)为使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12.(18分)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电压为U0,偏转电场可看做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版面方向的偏转距离△y; 最新修正版 (2)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U=2.0×102V,d=4.0×10﹣2m,m=9.1×10﹣31kg,e=1.6×10﹣19C,g=10m/s2. (3)极板间既有电场也有重力场.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请写出电势φ的定义式.类比电势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势”的φG概念,并简要说明电势和“重力势”的共同特点.
13.(10分)动量定理可以表示为△p=F△t,其中动量p和力F都是矢量.在运用动量定理处理二维问题时,可以在相互垂直的x、y两个方向上分别研究.例如,质量为m的小球斜射到木板上,入射的角度是θ,碰撞后弹出的角度也是θ,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都是υ,如图所示.碰撞过程中忽略小球所受重力. a.分别求出碰撞前后x、y方向小球的动量变化△px、△py; b.分析说明小球对木板的作用力的方向.
14.(10分)激光束可以看作是粒子流,其中的粒子以相同的动量沿光传播方向运动.激光照射到物体上,在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现象的同时,也会对物体产生作用.光镊效应就是一个实例,激光束可以像镊子一样抓住细胞等微小颗粒. 一束激光经S点后被分成若干细光束,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和吸收,其中光束①和②穿过介质小球的光路如图②所示,图中O点是介质小球的球心,入射时光束①和②与SO的夹角均为θ,出射时光束均与SO平行.请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分析说明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 a.光束①和②强度相同; b.光束①比②强度大. 最新修正版 最新修正版 2016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 1.(6分)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分析】本题考查了波尔原子理论,所有的激发态都是不稳定的,都会继续向基态跃迁,故辐射光子的种类为.
【解答】解: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为n==3种。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知道数学组合公式的应用.
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离不开介质;波速由介质决定. 【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正确; B、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错误; C、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最新修正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条件、传播速度,涉及的是基础知识,还有要明确声波是机械波,然后结合机械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3.(6分)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 )
A. B. C. D. 【分析】当振子运动到N点时开始计时,分析此时振子的位置,即确定出t=0时刻质点的位置,即可确定位移时间的图象. 【解答】解:由题意:设向右为x正方向,振子运动到N点时,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位移,所以振子运动到N点时开始计时振动图象应是余弦曲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在选择图象时,关键研究t=0时刻质点的位移和位移如何变化.
4.(6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环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