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的天然采光性能及方法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中的自然光利用自然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
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自然光利用的几种方法以及优势。
一、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是一种常见的利用自然光的方式。
通过采用宽大的窗户或玻璃墙面,室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提高室内采光亮度,并且能够营造开放明亮的视觉效果。
同时,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使光线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室内空间中,减少阴影和光线不均匀的问题。
但是,在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多的热量损失,合理选择玻璃的隔热性能。
二、利用阳光房阳光房是一种专门用于利用自然光的建筑结构。
通过阳光房,可以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
阳光房通常由透明的材料(如玻璃)建造而成,与主体建筑相连,使得室内与室外形成了无缝的空间连接。
此外,阳光房还可以作为休闲区域,使人们能够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三、使用天窗天窗是一种在建筑屋顶或墙面上设置的透明开口,可以引入自然光线。
通过灵活设置天窗的位置和面积,可以使光线同步进入室内,照亮空间的深处。
天窗在提供自然光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室内的通风效果,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建筑的需求和设计风格,选择适当的天窗类型和形状,以实现最佳的采光效果。
四、借助反射和折射除了直接采用玻璃幕墙、阳光房或天窗来引入自然光之外,还可以利用反射和折射的原理来扩大光线的分布范围。
例如,通过在建筑外墙或屋顶上设置反射板,可以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增加采光亮度;或者通过使用透明材料的光纤和镜面反射,将光线引导到需要照明的空间。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光线的浪费,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自然光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阳光房、天窗以及反射折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线,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自然采光设计范文自然采光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灯光设计,使得室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在不损害室内环境和视觉舒适度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环保和提高室内空间质量的目的。
自然采光设计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至关重要,能够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一、自然采光的优点自然采光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自然光能够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地球的负担。
2.提高室内空间质量:自然光线能够使室内空间更明亮、通透,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3.保护视力健康:相比人造光源,自然光有更好的光谱和亮度,可以减少对眼睛的疲劳和损害,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二、自然采光设计的原则在进行自然采光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方向:充分利用建筑的朝向和位置,合理选择窗户的位置和尺寸,使得光线能够尽量进入室内。
一般来说,北向窗户可以提供光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南向窗户可以提供更多的直射光。
2.透明度:选择具有较高透明度的窗户材料,如玻璃,以保证光线的透明性和通透感。
3.遮阳控制:合理选择遮阳设施,如百叶窗、窗帘等,以调节光线的进入和遮挡,使得室内的光线适应不同的需求。
4.反射和折射:通过反射和折射技术,将室外的光线引导或分散到室内,以扩大光线的利用率。
可以使用反光板、透明材料等进行反射和折射。
三、自然采光设计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然采光设计方法:1.窗户设计:选择合适的窗户位置和尺寸,使得光线可以尽量进入室内。
根据建筑的位置和朝向,确定窗户的大小和数量。
南向窗户可以提供较多的光线,但需要考虑到夏季的遮阳问题;北向窗户可以提供均匀稳定的光线,适用于需要更加稳定光照的场所。
2.采光井设计:在建筑内部设计采光井,将采光井与外部建筑结构相连接,以引导光线进入室内。
采光井可以使用透明材料进行遮挡,使得光线在采光井内进行反射和折射,最终进入室内。
3.光线引导:通过使用镜面、反光板等材料,将光线引导到需要的位置。
建筑方案的天然采光性能及方法综述(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摘要:建筑设计中的天然采光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生态节能,它并不独立于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设计因素,自然光运用还与建筑形态、场所体验、自然通风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建筑设计的体量与平面形式、插入“孔隙”、剖面设计、窗体设计和采用技术手段五方面来探索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运用与建筑建造之间的关系,对自然光的设计的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天然采光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自然采光并不是单纯的外墙开窗,而要在开始设计就综合系统地考虑涉及与自然光运用相关的各项问题,之后在不同的设计阶段采取相应适宜的自然采光策略,进行建造及构造的组织和调整,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合理的自然光运用设计,为特定的空间提供特定的光照。
虽然人工光线可以提供优质的照明效果,但却无法取代自然光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舒适性。
对于空间需求而言,人们对采光的实用性需求容易得到满足,然而心理需求却往往很难以简单的方式得以解决。
因此,没有自然光,一个空间无法成为真正的建筑。
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运用可从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建筑体量与平面形式、插入“孔隙”、剖面的设计、窗体的设计、采用技术手段。
1.总平面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开始阶段,往往要做的是总平面设计,这时需要控制的是建筑物的间距和建筑物的体量和平面形式。
合适的间距不使建筑物之间产生遮挡而影响后排建筑物的自然采光,最常用的方法是控制日照间距并对建筑群体进行全天候的模拟,保证全年每个房间都会获得一定量的太阳光。
建筑体量与平面形式对室内的采光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讲,大体量集中式的建筑形式不大容易获得良好的光照,其大进深的房间较难使室外光线从侧窗入射到房间内部离窗较远处,因此,大体量集中式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分散式的布局方法,化整为零,将大体量转化为小体量,扩大建筑与外界交流的外表皮面积,提高射入建筑物内部的光量。
现代化建筑中的自然采光理念自然采光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多的建筑师开始探索如何将自然采光融入到建筑中,以创造更健康,更舒适以及生态友好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自然采光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自然采光。
一、自然采光的重要意义1.健康自然采光可以提供充足的日光,从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
日光是人体裸露皮肤所吸收到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D能够帮助钙的吸收,对于保持骨骼密度非常重要。
此外,日光能够调节人体生物钟,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
2.省电自然采光可以减少电力的使用,在不增加电费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照明。
这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有助于降低空调和电照明系统的使用。
这对于环保和省钱都是有益的。
3.美观自然采光可以增强空间的美感。
自然光可以创造出柔和、温暖、明亮的空间,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这种美感是人工照明所无法比拟的。
二、实现自然采光的方法1. 适当的采光设备适当的采光设备可以促进自然采光。
传统的窗户、天窗等都是常见的自然采光设备。
此外,人造光纤、反射天窗、管道采光等也是常见的自然采光技术应用。
对于自然采光的选材,需要考虑建筑朝向、周边环境以及天气情况等因素。
有时,建筑师需要调整建筑朝向,以获得更合适的自然采光条件。
2.使用适当的玻璃玻璃的性能对于自然采光起到很大的作用。
高效的低反光玻璃、双层玻璃、三层玻璃等都是现代化建筑中采用的技术。
高性能玻璃在自然采光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使用适当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反射和折射特性。
建筑师需要了解每种材料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的反射和透射率。
透明玻璃、哑光金属以及超白等高反射的材料都是常用的自然采光材料。
4.使用适当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对于自然采光至关重要。
室内设计需要考虑采光的均匀性以及日照时间等因素。
适当的室内设计可以让阳光自然地进入室内,同时保证了隐私。
5.自然采光概念应用于设计细节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概念应用于设计的方方面面,如建筑物的朝向、幕墙式样、建筑物层次化等。
浅谈建筑方案的天然采光性能分析【摘要】本文就当前建筑方案的天然采光性能的设计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案。
【关键字】建筑方案;天然采光;性能;绿色建筑1 引言近年来,随着各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不断的涌现,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各个生活物质需求都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由于天然采光可降低建筑照明能耗,其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的应用不断的成熟和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有效保护环境的主要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不同方式的天然采光设计方案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为建筑工程单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逐时模拟软件能够计算各种采光部件的采光系数和全年采光满足率,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筑规模要求复杂,计算时间长,很难对其建筑施工手段和施工技术进行简短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现有的经验公式尽管速度快、操作简便,但是在机选的过程中对采光系数计算不够,形成其采光中的缺陷。
这两种计算方法都仅仅能计算单个采光部件的采光效果。
不能反映建筑整体的天然采光效果,也无法分析建筑造型、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方案的采光水平,使天然采光技术能融入到方案构思中。
需要在现有采光模拟计算软件的基础上研究简便、快捷的天然采光性能分析、设计方法。
2 模拟软件目前,常用的采光模拟软件有adeline、superlite、radiance以及daysim。
其中daysim是基于radiance计算核心,以da作为全年天然采光评价指标。
软件误差不超过10%,与同类软件相比可获得较高精确度。
3 侧窗采光分析影响建筑侧窗采光性能的因素包括窗墙比、窗台高、玻璃可见光透过率、室内墙体表面反射比、朝向、遮阳百叶设置等参数,方案阶段主要研究窗墙比、玻璃可见光透过率和朝向对采光性能的影响。
距离侧窗距离越远,采光影响越小,影响范围大致为3.7米左右…,本文按4米考虑,房间进深均为10米,层高4米,室内工作平面高750ram。
对不同窗墙比(0.3≤∞≤0.7)和不同玻璃可见光透过率r(0.4≤r≤0.8)组合的案例进行详细模拟计算。
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是建筑物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因素。
合理的自然采光设计既可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照明的需求,又能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物自然采光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自然采光设计的原则1. 朝向选择:在建筑物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朝向,合理规划日照面积。
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
同时,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设置窗户大小和位置,确保阳光能够进入室内,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
2. 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物自然采光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设计中应注重窗户的布置。
大窗户可以增加室内自然光的进入量,同时提供更好的景观视野,但也应考虑室内温度和隐私安全。
合理设置窗户的形状和数量,可以在保证光线充足的同时,确保建筑物的外观美观。
3. 窗帘和遮阳措施:为了进一步调节室内光线,窗帘和遮阳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选择透光性好的窗帘,既可以保护隐私,又可以让光线适度渗入室内。
此外,可以利用百叶窗等遮阳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光的强度和方向。
二、自然采光设计的方法1. 层数规划:在多层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层数对自然采光的影响。
每层建筑都应该有足够的自然采光面积,避免下层区域光线不足。
可以通过设置中庭、天窗等方式,引入更多的自然光。
2. 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对自然采光至关重要。
主要功能区域应尽量朝向采光面,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
通过合理的间隔安排,可确保光线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建筑物内部。
3. 采光系统:除了传统的窗户采光设计,还可以考虑利用其他自然采光系统。
例如,采用光导纤维、光管等技术将光线引导进入室内,或者利用反射板和棱镜将光线导入内部空间。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并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三、自然采光对建筑的影响1. 节能环保:合理的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同时,充足的自然光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建筑节能自然采光方案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提升,建筑节能成为一个全球议题。
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是一种低耗能的解决方案,既能满足建筑内部的照明需求,又能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自然采光方案的具体实施。
1.窗户设计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应充分考虑窗户的位置和尺寸,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根据建筑朝向和布局,可以确定窗户的具体设计方案。
同时,选择适当的窗户类型和材料,如大面积落地窗、阳台窗、屋顶天窗等,以进一步提高自然采光效果。
2.采光井在高层建筑或狭长建筑中,采光井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采光方案。
通过在建筑中部设置凹进的区域,使采光井成为向内引导自然光线的通道。
采光井的内壁可以采用反射材料,增加光线的反射和传播,从而实现更好的采光效果。
3.光线导管光线导管是一种通过反射和折射实现自然采光的技术。
它由上面提到的采光井和透明导管组成,可以将自然光线引导到建筑的内部。
光线导管可以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自然光线的场合,如深层房间或地下空间。
4.天窗天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自然采光方案。
通过在建筑屋顶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让自然光线直接进入室内。
天窗的设计和布置可以根据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如小型天窗用于特定区域,大型天窗用于公共空间等。
5.遮阳装置尽管自然采光是节能的方法之一,但在夏季或炎热地区,过多的阳光会导致室内温度过高。
因此,在设计自然采光方案时,需要考虑遮阳装置的设置。
这些装置可以是可调节的百叶窗、雨棚、遮阳帘等,能有效控制室内的采光和温度。
6.翻新与改造对于已建成的建筑,可以通过翻新和改造来改善自然采光条件。
例如,可以增加或扩大现有的窗户,改变房间的布局,增设采光井或天窗等。
这些改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7.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设计建筑节能自然采光方案时,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亮度的变化,实时调节窗帘、百叶窗等遮阳装置,以确保室内采光的均衡性和舒适性。
论述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试验方法前言所谓的天然采光,就是将日光引入办公建筑内部,然后将引入的日光进行合理的分配,为办公建筑提供更加理想化的照明环境。
天然采光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照明用电,使得资源充分利用,还可以营造出一个动态的室内环境,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使室内人员身心健康的发展。
1.模型相似度分析所有的模型都会与原型存在误差。
就说办公建筑的模型,它与办公建筑就存在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参数,比如透光度、窗墙比等。
为了验证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度,我们进行了模型试验。
1.1 理论分析试验模型采用的是一个比例为1:2的缩小模型,要求它与原型的几何结构、特征参数都相似或者相同。
就对于室内的某一点的照度而言,由于模型与原型的相对应点的仰角和方位角相同,而且处于相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天空大小是相同的,再加上有相同的透光度,所以缩小模型和原型相对应的点的照度是相同的。
1.2 模型计算分析本文采用的是RADIANCE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已知原型的长宽高分别为6*4*3(m),且窗户开在南向外墙之上,大小分别为3.2*1.5(m),窗台高为1m,透光率为0.502,天花板/内墙/地板的反光率分别为0.75/0.7/0.35,1:2的模型除了几何结构发生变化外其余参数都保持不变。
在这样的条件下,分别对缩小模型和原型的室内照度进行数据记录,然后进行偏差比较,最后可以得出两者对应位置的照度值几乎一样。
虽然存在有个别的偏差,这是因为所测点的绝对位置不同所导致的,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缩小模型与原型的室内照度分布是一致的。
2.试验验证与分析2.1模型简介因为本试验研究的是天然采光,不对能耗进行要求,所以本试验的缩小模型采用大芯板搭建,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不受限制。
对于模型的建立,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原型的几何结构和性能参数来建立。
其尺寸大小应为3*2*1.5(m),窗户开于南向外墙之上,为了保证准确度,可以在搭建窗户时选择指南针作为辅助定位装置。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们对建筑物的舒适性、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Ⅰ. 自然采光的原理自然采光是指通过使用自然光源来照明室内空间。
它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1. 平面采光: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天窗或凹槽,利用天空的亮度和光线分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均匀的室内照明,还能降低电能消耗。
2. 垂直采光:利用建筑物的立面来引入自然光。
常见的方法包括设置窗户、光管和玻璃天井等。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提高室内的照度。
3. 反射采光:通过使用反射材料,将外部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来实现照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直接引入自然光的房间,如地下室和内部空间。
Ⅱ.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室内空气的流动和温度。
它可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提供新鲜空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1. 自然风道: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通风孔和风口,利用自然气流的驱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排出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改善空气质量。
2. 热对流:利用热空气的密度差引起气流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这种设计方法常见于高天花板的建筑,通过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利用自然热对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3. 风扇辅助通风: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使用风扇来增加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改善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增加通风量的建筑物,如大型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等。
Ⅲ. 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实际应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常会将自然采光与通风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
摘要:建筑设计中的天然采光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生态节能,它并不独立于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设计因素,自然光运用还与建筑形态、场所体验、自然通风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建筑设计的体量与平面形式、插入“孔隙”、剖面设计、窗体设计和采用技术手段五方面来探索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运用与建筑建造之间的关系,对自然光的设计的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天然采光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自然采光并不是单纯的外墙开窗,而要在开始设计就综合系统地考虑涉及与自然光运用相关的各项问题,之后在不同的设计阶段采取相应适宜的自然采光策略,进行建造及构造的组织和调整,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合理的自然光运用设计,为特定的空间提供特定的光照。
虽然人工光线可以提供优质的照明效果,但却无法取代自然光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舒适性。
对于空间需求而言,人们对采光的实用性需求容易得到满足,然而心理需求却往往很难以简单的方式得以解决。
因此,没有自然光,一个空间无法成为真正的建筑。
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运用可从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建筑体量与平面形式、插入“孔隙”、剖面的设计、窗体的设计、采用技术手段。
1.总平面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开始阶段,往往要做的是总平面设计,这时需要控制的是建筑物的间距和建筑物的体量和平面形式。
合适的间距不使建筑物之间产生遮挡而影响后排建筑物的自然采光,最常用的方法是控制日照间距并对建筑群体进行全天候的模拟,保证全年每个房间都会获得一定量的太阳光。
建筑体量与平面形式对室内的采光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讲,大体量集中式的建筑形式不大容易获得良好的光照,其大进深的房间较难使室外光线从侧窗入射到房间内部离窗较远处,因此,大体量集中式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分散式的布局方法,化整为零,将大体量转化为小体量,扩大建筑与外界交流的外表皮面积,提高射入建筑物内部的光量。
2 插入“孔隙
插入“孔隙”具体是指在建筑体量中插入庭院、平台或采光井,这个“孔隙”可以是垂直的,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或弯曲的。
孔隙的插入为建筑及人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以利于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孔隙”是解决大进深建筑体量不易得到良好自然采光的最佳手段。
由于建筑顶层以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要比顶层困难得多,自然光被限制在每层平面的边缘区域,这时插入庭院、平台和采光井可以使建筑物内部获得额外的侧面采光或屋顶采光,通过插入“孔隙”,把大体量建筑分散成一系列进深较小的房间并形成开放空间,以改善室内靠窗较深处的照度水平。
对于多层建筑采取合适的中庭高宽比就可以满足中庭内部的光照要求,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庭自然光设计,中庭的高度要远远大于其宽度,直射光线很难直接到达中庭底部,中庭的光线来源其实主要是漫反射光,这时中庭内壁的材料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反射率较高的材料,如光滑的饰面或玻璃材质等,使自然光可以通过它们反射向下传递,形成了运输光线的光通道,照亮建筑物底部的中庭空间。
在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中,经常使用到采光井这一采光方式,不仅是地下建筑,在多层甚至高层建筑中都能运用得到。
采光竖井一般贯穿多层,将自然光从屋顶向下方引入,或是将自然光从地表引向地下。
3 剖面的设计
在建筑的剖面的设计中,剖面的形式、层高和进深的比例控制以及天花墙体的构造做法等对建筑的自然采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剖面形式中,矩形的剖面形式与曲线形的剖面形式会采用不同的自然采光的方式方法,一般情况下矩形的剖面中,只有顶层可以采用天窗采光,下面的楼层只能采用侧面采光,而在曲线的剖面中每个楼层都有可能采用顶部采光。
福斯特设计的伦敦市政厅整体呈倾斜的椭球体,经过对当地全年太阳轨迹的分析,椭球体的倾斜程度为31°。
它逐层的向南退台,不仅形成了效果显著的南向水平自遮阳,而且在北向为下层建筑空间留出屋顶作为采光面,接受北向较为均匀、稳定的漫射光。
通常情况下,自然光能够到达室内的深度为地板到窗体顶部高度的1.5 倍,因此,层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然光的入射深度,而良好的层高进深比可以反映出室内的光照质量。
当因为建造场地、策划需求、美学因素等原因无法避免大进深空间时,必须对空间体量进行雕琢,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光照。
另外,在剖面的设计中,还应确定房间内部是否会被隔断、家具或其他结构物阻隔室外自然光线的射入。
天花墙体的构造做法可以使直射的自然光线转换成柔和的漫射光,避免室内产生眩光及温度过热。
4 窗体的设计
窗体的位置、大小、形式、透光材料和构造做法决定了建筑空间自然光的艺术效果,巧妙的设置洞口,出奇地利用光线,可以使建筑空间活跃在光与影的变化中。
根据窗体的位置,窗体的设计可分为天窗采光、侧窗采光及角窗采光。
天窗采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角度的自然光,不仅光线均匀,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效果。
天窗采光的房间中,室内家具、隔断的摆放不必像侧窗房间中受到较大的限制,家具、隔断的移动并不会对采光分布造成较大影响。
形式简单的天窗、遮阳设施、建筑细部设计以及空间布局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光性质,获取不同的采光量,从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和层次。
侧窗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低侧窗、中侧窗和高侧窗。
低侧窗可以创造机会来利用地面对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从地板上反射进室内的深处。
中侧窗一般用于欣赏室外景观以及作为最恰当的采光口和通风位置,窗户高度的增加会使空间的私密性增加大,高窗把视线抬高,将室内与天空联系起来。
除了常见的天窗采光和侧窗采光,还有角窗采光。
在建筑物内部中,房间角落常常是最为幽暗的,一般的采光方式较难照亮空间的角落部位。
5 采用技术手段
建筑的自然光设计一般是指通过对建筑形式的控制,来使建筑物具备自然采光的条件,我们应该首先利用建筑设计手段来解决光照问题,然后才将技术手段考虑进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对自然光线的引入固然重要,而对自然光线的控制也极为重要。
而技术手段较多情况下与采光口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采光、控光、滤光、补光等目的。
在技术手段中,遮阳设施的运用最为简易和广泛,遮阳设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室内眩光和温度过热,还可以将光线反射或折射到房间的深处,提高照度水平,使原来光线不能到达的区域获得自然光。
常用的遮阳设施有反光板、百叶、遮阳帷幕和扩散体等,这些装置可以调节日光改善室内的自然光布局,并控制射入内部空间的自然光质量。
除了遮阳设施外,还有导光管法、光导纤维法、采光搁板、导光板法和棱镜窗等技术手段在国内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6. 诱导式采光设计
诱导式采光设计指的是在保证建筑内部光照度,使用自然采光,节约人工照
明能耗。
诱导式采光设计有安装百叶窗、设置遮阳设施、采用光导纤维、利用反光天棚等,既可以为我们提供舒适自然光,又能节约大量人工照明能耗,特别是光导纤维、太阳光收集器等技术应用和普及,推动着生态建筑向新高度进发。
7.结语
电灯的发展应用使人类对自然光的需求大大降低了,而随之放开了自然光线对建筑物进深的约束,进深的增大,势必会减少建筑物内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建筑经过自然采光设计,虽然并非一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自然采光设计至少不会成为建筑艺术美的障碍。
在全面认识建筑空间艺术性和功能性基础上,通过选用恰当的采光器和遮光器,可以在选用自然采光设计的同时,营造出较高艺术价值的室内空间及立面造型。
参考文献:
[1] 《大师》编辑部.诺曼·福斯特[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伊东丰雄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 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汪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