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代数式的初步认识》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
具体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运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量关系。
2. 通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比小红大3岁,今年小明的年龄是x岁,那么小红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例题讲解(1)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如用a表示一个未知数,用a+b 表示两个数之和等。
(2)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x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列出关于x的等式或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x的值。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名字首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龄,并计算出其他同学年龄的表示方法。
(2)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并进行求解。
4. 知识巩固(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可以用字母表示的数。
(2)讲解字母表示数的优点,如简洁、具有普遍性等。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更复杂的数量关系,如多项式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2. 主要内容:(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字母表示数的方法(3)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明比小红大3岁,今年小明的年龄是x岁,小红今年的年龄是多少?b. 一个数加上5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2)思考题:如何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的平方加上这个数等于15”的等式?2. 答案:(1)a. 小红今年的年龄是(x3)岁。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术运算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材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算术运算的知识,但对字母表示数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入和练习的安排,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引入和练习的安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进行直观的教学展示和板书设计。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个问题中的未知数。
2.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练习: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行解答。
4.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1.概念:字母表示数是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或变量。
2.方法: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在字母前面加上系数,表示字母与系数的关系。
3.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错误的是( )A .a +b =b +aB .m +n =n +mC .p ·q =q ·pD .x +y =y +x2、如果m 表示奇数,n 表示偶数,则m +n 表示( )A .奇数B .偶数C .合数D .质数3、如图1两同心圆,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πR 2B .πr 2C .π(R 2+r 2)D .π(R 2-r 2)4、数轴上点A 位于原点的右侧,所对应的实数为a (a <3),则位于原点左侧,与A 点距离为3的点B 所对应的实数为( )A .3-aB .a -3C .a +3D .-35、下列数值一定为正数的是( )A .|a |+|b |B .a 2+b 2C .|a |-|b |D .|a |+21 6、比较a +b 与a -b 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 .a +b ≥a -bB .a +b >a -bC .由a 的大小确定D .由b 的大小确定代数式一、专题精讲例1、在下列各式:①﹣3;②ab =ba ;③x ;④2m ﹣1>0;⑤1x ;⑥8(x 2+y 2)中,代数式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2、小明比小亮大3岁,小亮今年a 岁,小明今年__________岁。
例3、某种蔬菜今天的价格比昨天上涨了20%,如果昨天的价格为每千克a 元,那么这种蔬菜今天的价格为每千 克 元,当a =1.2时,今天蔬菜的价格为 元。
例4、已知22a ab +=-10,22b ab +=16,则224a ab b ++=_______,22a b -=______。
例5、填空(1)零乘任何数得零,用字母表示为 。
(2)某汽车公司对所有车辆进行消毒处理,今将m 千克水中,加入n 千克消毒制剂,则消毒液的重量为__________。
(3)大量事实证明,治理垃圾污染刻不容缓。
据统计,全球每分钟约有850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水,则t 分钟排污量为 万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专项练习考点一、用字母表示数例1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森林公园春游;每位教师的车费为x 元;每位学生的车费为y 元;学生每满100人可优惠2人的车费;如果该校初一年级有教师15人;学生326人;则需要付给汽车公司的总费用为_______.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来列代数式是考题中比较常见的;付给汽车公司的总费用应为教师的车费与学生的车费教师的车费为15x 元;而学生的车费为(326-6) y 元=320y 元.解:付给汽车公司的总费用为(15x +320y )元.评注:用字母表示数;并让字母和数一样参加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 用字母表示数;既能高度概括数学问题的本质规律;又能使数学问题的表达变得简单明了. 专练一1.回收废纸用于造纸可以节约木材.根据专家估计;每回收一吨废纸可以节约3立方米木材;那么回收a 吨废纸可以节约 立方米木材.2.对单项式“5x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香蕉每千克5元;某人买了x 千克;共付款5x 元.请你对“5x ”再给出另一个实际生活方面的合理解释: .3.如图1;把长和宽分别是a 、b 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 的正方形.则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______.4.若x 是一个3位数;现在把数字1放在它的右边;得到的4位数是( )A .10001x +B .1001x +C .101x +D .1x +考点二、代数式例2 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正确的是( ).A .2(3)a b -B .23()a b -C .23a b -D .2(3)a b -分析:由于“a 的3倍与b 的差”可表示为3a b -;故其平方应表示为2(3)a b -. 注意:本题不要漏掉括号而误选C.解:选A.评注:列代数式时;要分清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中;一般先说的先写.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整个数学学习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专练二1.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有( ).(1)2113x y ;(2)3ab c ÷;(3)2m n;(4)225a b -;(5)()2m n ⨯+;(6)4m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代数式21a b-的正确解释是( ). A .a 与b 的倒数的差的平方 B .a 的平方与b 的倒数的差C .a 的平方与b 的差的倒数D .a 与b 的差的平方的倒数3.一个分数;分子是x ;分母比分子的5倍小3;则这个数是( ).A . 53x x -B .53x x +C . 5(3)x x -D .53x x - 4.a b 、和的2倍乘以x 与y 的2倍的和的积;用代数式可表示为_______.5.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全长为100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走m 千米.(1)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走______小时;(2)如果每小时多走2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走_______小时;(3)速度变化后;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比原来少用了_________小时.考点三、代数式求值例3当1x =时;代数式1x +的值是( )A .1B .2C .3D ;4分析:将字母所取的数值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得其值.解:当1x =时;1x +=1+1=2;选(B )。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代数式3.1字母表示数教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章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变量)来表示数,表达数量关系,以及简单代数式的运算。
这不仅是对小学阶段数的抽象化的延续,也是对初中和高中更复杂代数概念的铺垫。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如商品的价格、距离与速度的关系等,让学生体验到字母表示数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含有字母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代数式的变形。
同时,教材也会介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和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算术运算能力,对数和数量有一定的理解,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操作能力还在发展中。
因此,对于字母表示数这一抽象概念,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直观的模型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字母与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变量的概念,以及如何用代数式表达和处理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不怕犯错,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验代数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代数学习的热情。
对于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和支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用字母进行简单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字母表示数,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正确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用字母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问题,如:苹果的个数、班级的人数等,让学生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
2. 提问:如果数量不确定,或者想要表示一种变化的关系,我们该怎么办?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
教学重点:字母表示数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字母系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某商店钢笔每支a元,铅笔每支b元,小明买了3支钢笔和2支铅笔,应付_______________元。
x,的和的5倍小3的数是;2、用代数式表示比y3、右图中表示阴影部分面积的代数式是 ( )A.ab+bc B.c(b-d)+d(a-c)C.ad+c(b-d) D.ab-cd二、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1、下面是由一些火柴棒拼出的一系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图形:(1)①有__________根火柴棒;图②有__________根火柴棒;图③有__________根火柴棒.s=;(2)用n表示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s=。
(3)当n=20时,计算________________2、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面的问题:44_____=______;(1)完成第4个等式:22(2)写出你猜想出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代表式表示).三、化简带字母的绝对值:1、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1-aa化简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
(1)试化简|a +b |﹣|a +c |+|b ﹣c |(2)试化简:2232a b c b b c四、分清字母系数:1、在9)62(22++-+b ab k a 中,不含ab 项,则k= ____。
2、若代数式433231x x kx x -++-中不含3x 项,求k 的值。
3、已知:A=2a 2+3ab ﹣2a ﹣1,B=﹣a 2+ab +1(1)当a=﹣1,b=2时,求A +2B+5的值;(2)若(1)中的代数式的值与a 的取值无关,求b 的值.质疑反馈:1、设x 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比这个数的平方小3的数”是______ 。
3.1 字母表示数【教材分析】《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又是学习代数式的基础。
本节充分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过程,认识到字母代数的方便之处,感受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本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呈现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符号和图形,能有效地描述现代世界的数量关系,发展了数感与符号感,既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符号感。
2.数学思考:在情境中体验引进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解决问题:能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4.情感与态度:通过动手、动脑实践,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造的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努力争取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符号感的形成。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火柴棒。
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的是:如何在努力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初步体会“特殊━一般━特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