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用字母表示数》,主要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的性质和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运用字母表示一般性规律。
2. 学会用字母进行简单的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数学符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算。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性规律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2. 例题讲解(1)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字母可以代表任意数。
(2)讲解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如a+b、ab等。
(3)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2节第1、2题,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4. 课堂讲解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数的更多性质和应用,如因式分解、代数方程等。
六、板书设计1. 《用字母表示数》2. 内容:(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字母表示数的运算(3)字母表示数的性质(4)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3个连续的自然数:n,n+1,n+2② 两个数的和:a+b③ 两个数的差:ab① 2(a+b)② (a+b)²③ (ab)²2. 答案:(1)① n,n+1,n+2② a+b③ ab(2)① 2a+2b② a²+2ab+b²③ a²2ab+b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字母表示数的运算规律。
3. 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研究字母表示数的其他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华师大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用字母表示数”。
具体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分为三个小节,本教案主要围绕第1小节“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小明今年a岁,他的爸爸比他大25岁,那么他的爸爸今年多少岁?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2.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运算。
例如,a+25表示小明爸爸的年龄。
3.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进行运算。
4. 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方法及其应用。
5. 课堂小结6. 互动环节让学生互相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检验学习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红买了b本书,每本书c元,一共花了多少钱?b.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思考题:为什么我们要用字母表示数?它有什么优点?2. 答案(1)a. bc元;b. ab平方厘米。
(2)用字母表示数可以使问题更加抽象、简洁,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运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解决方程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024年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代数初步》中的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
具体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如何用字母表示已知的数,以及如何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用字母正确地表示已知的数。
2. 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如何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重点: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以及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式子的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买苹果为例,提问学生:如果苹果的单价是每千克a元,购买了b千克的苹果,那么应该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
2. 例题讲解(1)用字母表示已知数以长度、面积、体积等为例,讲解如何用字母表示已知的数。
(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式子的值给定一个式子,如3a + 2b,讲解如何根据a和b的值求出式子的值。
3.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2. 内容:(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用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方法(3)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式子的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三角形的面积;② 圆的周长;③ 正方体的体积。
(2)给定a=5,b=10,求3a + 2b的值。
2. 答案(1)① S;② C;③ V(2)3a + 2b = 3×5 + 2×10 = 15 + 20 = 3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更多的数,如:速度、密度等。
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方法: (1)找出问题提供条件间的数量关系或规律;(2)用字母列出式子表示上述关系.2. 用字母表示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 b b a +=+; (2)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3)乘法交换律:ba ab = (4)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5)乘法分配律:bc ac c b a +=+)( 3. 用字母表示公式(1)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例:路程(s )=速度(v )×时间(t ),t v s ⋅= (2)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的要求 (1)省略上的要求:①字母和数,字母和字母相乘时,可不写“× ”号,用“• ”表示,也可以什么符号都不写,直接把数或字母写在一起。
例如, c b a ⨯⨯可写成或. ②字母和1相乘时,可不写1。
例如, a ⨯1就写成.(2)顺序上的要求:①字母和数相乘时,省略乘号,必须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例如,5a ⨯要写成5a ⋅或,不能写成5a 。
②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习惯上按英文字母顺序写(不是必须这样写)。
例如:x a ⨯ 一般写成 ,3b a ⨯⨯一般写成 . (3)写法上的要求:①相同的字母相乘,要写成乘方的形式。
例如,a a ⨯ 写成 ,x x x ⨯⨯写成,()()a b a b -⨯-写成②带分数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后,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例如,112a ⨯写成,而不能写成112a 。
(4)单位名称上的要求: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一个数量时,要在最后写上单位名称,如果代数式是数与字母相乘的形式,不必用括号把代数式括起来;如果代数式有加减关系,要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在括号外边写上单位名称。
题型一 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范【例1】下列是数与字母相乘,符合书写规范的是( ) A.a ⨯1B.a ⨯-1C.)1(-⨯aD.a -【例2】某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李小明从家步行到距离600米的学校上学需15分钟. (1)请你计算出他步行的速度; (2)写出计算速度时所用的公式;(3)这个公式能用来计算汽车、轮船、飞机在某一段行程中的速度吗?你还能用字母表示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些公式?【例3】已知一列数:2,5,10,17,…,其中2=1+1,5=4+1,10=9+1,17=16+1,…,用字母表示这列数的规律,并写出这列数的第10个数是多少?【过关练习】1. 下列是分数与与字母相乘,符合书写规范的是( )A.a ⋅23B.a 23C.a 211D.a 23-2. 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符合书写规范的是()A.a 1B.a 215C.xy 5.0D.z y x ÷+)(3. 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符合书写规范的是( )A.三角形的面积为2abB.高铁的速度为h km /300C.商品的售价为1-m 元D.圆环的面积为222)(cm r R ππ-4. 用字母表示下列量(1)乒乓球比赛分为m 组,每组2人,则共有______________人参加比赛; (2)a 千克大豆m 元,则10千克大豆的价格为______________元; (3)速度由v 千米/时减速2千米/时后是______________千米/时; (4)长方形的长是a m ,宽是bm ,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m ; (5)产量由m 千克增长15%,则达到______________千克;(6)正方体的棱长是a cm ,则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cm ,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cm.5. 下列表述中,不能表示“a 4”的意义的是( ) A.4的a 倍B.4个a 相加C.a 的4倍D.4个a 相乘8.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9. 下面是一个有规律排列的数表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n行……第1行,,,,,…,,…第2行,,,,,…,,…第3行,,,,,…,,………上面数表中第9行,第7列的数是__________.10. 在偶数x后面的两个奇数分别是()A.x+1,x+2B.x+1,x+3C.x+2,x+4D.x-2,x-411. 如下图中的各个图形是由若干个圆圈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端点)有n(n>1)个圆圈,每个图案圆圈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断s与n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知识点二 代数式的概念 像l+180l,10a +2b ,a+b+c+d4,2a 2等,这些除了含有数字或表示数的字母之外,通常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式子都是__________.一个代数式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__________代数式. 注意:(1)代数式中除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__________,因为有时需要用__________指明运算顺序,代数式中也可以含有__________符号.(2)代数式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符号,含“__________”的是等式,一般我们现在见到的等式或不等式的两边的式子都是代数式,例如s =vt __________代数式,但s 和vt __________代数式.(3)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意义.题型一 判断代数式【例1】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1)0;(2)a ;(3)π;(4)y =1;(5)a >13;(6)4a +b ;(7)7a 2−b 2;(8)S =πr 2;(9)5(a +b ).【过关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a 不是代数式B.0是代数式C.S =πr 2是一个代数式D.单独一个字母a 不是代数式2. 下列各式中是代数式的是( )A.2x 2−y =zB.x >yC.0D.x 2+y 2≥03. 下列各式中,代数式的个数是()①−12x ;②3a 2−5a +1;③0;④S =ab ;⑤5x−2;⑥−2>−3;⑦b . A.2 B.3 C.4 D.54. 下列各式:−x+1,π+3,9>2,x−yx+y ,S=12ab,其中代数式有()A.5个B.4个C.3个D.2个题型二代数式的书写格式(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简写作“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如v×t应写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__________,如a×4应写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与字母相乘,如a×213应写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4)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__________”.(5)在含有字母的除法里,通常要按照__________的形式书写,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如4÷(a−4)应写成__________.注意:分数线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双重作用,所以4a−4中a−4的括号就不要写了. (6)在一些实际问题中,表示某一数量的代数式往往是有单位名称的,如果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即可.题型一代数式的书写格式【例1】下列各代数式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有几个?是哪几个?(1)123x2y;(2)ab2÷c2;(3)mn;(4)a2−b23;(5)ba53;(6)53a×b.【过关练习】1. 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1112x2y;○2a∙2;○312(a+b);○4mn;○52(a+b)x.A.1个B.2个C.3个D.4个2. 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A.a−cb B.−112ab2 C.ac2÷d D.x×4知识点二列代数式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就是列代数式. 总结:列代数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认真审题,将问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正确地转化为对应的运算,如多、少、和、差、积、商、扩大、缩小、倍、比、除、增加、减少、除以等,都是常用的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需掌握好它们和运算之间的对应关系.(2)注意题目的语言叙述所直接表述的运算顺序.(3)在比较复杂的问题中,需弄清题目中数量关系的运算顺序,正确使用表明运算顺序的括号,分出层次,逐步列出代数式.(4)列代数式时,应注意书写格式.(5)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量,必须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题型一代数式的书写【例1】用代数式表示:(1)a与b的平方差;(2)m的2倍与n的1的和;3(3)a,b两数立方的和除以5的商;(4)与2b的和是100的数【例2】a是一个两位数,b是一个一位数,若把b放在a的右边,组成一个三位数是()A.100a+bB.10a+bC.a+bD.ab【例3】苹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元/千克,买2kg苹果和3kg香蕉共需()A.(a+b)元B.(3a+2b)元C.(2a+3b)元D.5(a+b)元【过关练习】1. (1) a的平方与b的2倍的差;(2)m与n的和的平方加上它们的积;(3) x的2倍的三分之一与y的一半的差;(4)比a除以b的商的2倍小4的数.2. “x的12与y的和”用代数式表示是()A.12(x+y) B.x+12+y C.x+12y D.12x+y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平方与y的平方的差是x2−y2B.x与y的和除以x所得的商是x+yxC.x减去y的2倍所得的差是x-2yD.x与y的和的平方的2倍是2(x+y)24. 若用2n-1表示一个奇数,则它的下一个奇数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A.2nB.2n+1C.2n+2D.2n+3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则这个两位数是 .6. 若a表示三位数,现把2放在它的右边,得到一个四位数,则这个四位数是 .7. 一个三位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等于12,且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则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A.12+10b+aB.1200+10b+aC.112+10b+aD.100(12−a−b)+10b+a8. a是一个三位数,b是一个一位数,把a放在b的右边组成一个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是()A.baB.100b+aC.1000b+aD.10b+a9. 有一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它的长度,从中先取出1m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为a,再称出其余电线的质量为b,则这捆电线的总长度是()A.(ab+1)mB.(ba −1)m C.(ba+1)m D.(b+aa+1)m10.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x>2),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B两地相距y千米,船在A,B间往返一次共需小时.11. 某绿色环保制品厂去年产值为x万元,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产值是()A.20%x万元B.x20%万元 C.(1+20%)x万元 D.(1−20%)x万元12. 某企业今年3月份产值为a万元,4月份比3月份减少了10%,5月份比4月份增加了15%,则5月份的产值是()A. (a−10%)(a+15%)万元B. a(1−90%)(1+85%)万元C. a(1−10%)(1+15%)万元D. a(1−10%+15%)万元13. 随着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品牌服装专卖店一款服装按原售价降价a元后,再次降价20%,现售价为b元,则原售价为()A.(a+54b)元 B.(a+45b)元 C.(b+54a)元 D.(b+45a)元14. 火车站、机场、邮局等场所都有为旅客提供打包服务的项目.现有一个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箱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打包,则打包带的长(不计接头处的长)至少应为()A.a+3b+2cB.2a+4b+6cC.4a+10b+4cD.6a+6b+8c15. 下面四个整式中,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是()A.(x+3)(x+2)−2xB.x(x+3)+6C.3(x+2)+x2D.x2+5x知识点三代数式的意义按运算顺序来读,例如:a+b读作“”,2x−3读作“”,st读作“”,或“”,或读作“”.按运算的结果来读,例如:a+b读作“”,2x−3读作“”,st读作“”.注意:对于以分数形式出现的代数式,无论以分数形式读,还是按除法形式读,都应分别把分子与分母看做一个整体来读,例如xx−y应读作“x与y的差分之x”,不能读作“x除以x与y的差”,因为后一种读法容易误解为xx−y.按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来读,如代数式5a,如果a表示正五边形的边长,那么5a可表示正五边形的周长;如果a表示一本练习本的价格,那么5a可表示5本练习本的总价格.题型一代数式的意义【例1】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3x−2;(2)2(a−b);(3)x2+y2;(4)mn;(5)(a+b)2;(6)x+y2.【过关练习】1. 代数式x−y2的意义是()A.x与y的一半的差B.x的一半与y的差C.x与y的差的一半D.以上答案都不对2. 一个运算程序输入x后,得到的结果是4x3−2,则这个运算程序是()A.先乘4,然后立方,再减去2B.先立方,然后减去2,再乘4C.先立方,然后乘4,再减去2D.先减去2,然后立方,再乘43. 下列文字语言叙述代数式的意义错误的是()A.12(x−3)表示 x与3的差的一半 B.a2−b2表示 a与b的平方差C.1a +1b表示 a的倒数与b的倒数的和 D.a3−b3表示 a与b的差的立方x−10)元出售,则下列说法中,能正确表4. 某商店举办促销活动,促销的方法是将原价x元的衣服以(45达该商店促销方法的是()A.原价减去10元后再打8折B.原价打8折后再减去10元C.原价减去10元后再打2折D.原价打2折后再减去10元5. 下列关于“代数式3x+2y”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有()个①x的3倍加上y的2倍的和;②小明跑步速度为x千米/时,步行的速度为y千米/时,则小明跑步3小时后步行2小时,走了(3x+2y)千米;③某小商品以每个3元卖了x个,又以每个2元卖了y个,则共卖了(3x+2y)元.A.3B.2C.1D.06. 代数式3v表示什么?下列解释:①火车每小时走v km,3h共走3v km;②西红柿每千克3元,买v kg西红柿用钱3v元;③一个瓶子的容积为v L,3个同种瓶子的容积之和是3v L;④一把椅子的价格为v元,桌子的价格是椅子的3倍,则桌子的价格为3v元.其中正确的是()A.4个B.3个C.2个D.1个【课后练习】1. 购买一个单价为a 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 元的饮料,所需钱数为( )A .(a+b )元B.3(a+b )元 C.(3a+b )元 D.(a+3b )元2. 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0,百位数字是b ,如果将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对调,那么新的三位数是( )A .AbB.Ba C.100a+b D.100b+a3.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一定是负数B.一定是正数C.-|a|一定是正数D.|a|一定是非负数4. 在式子4⨯4,a ÷b ,0,18x+4,35(s-m ),n6,731xy 中,符合代数式书写格式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如果把他们的位置颠倒一下,得到的数为( )A .x+yB .YxC .10y+xD .10x+y6. 当x=1时,代数式4-3x 的值是( )A .1B .2C .3D .47. 下列式子32a+b ,S=21ab ,5,m ,8+y ,m+3=2,32≥75中,代数式有( )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8. a 是一个三位数,b 是一个一位数,把a 放在b 的右边组成一个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A .BaB .100b+aC .1000b+aD .10b+a9. 当x+y=2时,代数式2x+2y-1的值为( )A .-1B .1C .-2D .310. 下列各式符合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A 、a b B 、a ×3 C 、3x -1个 D 、221n11. 对代数式a 2+b 2的意义表达不确切的是( )A 、a 、b 的平方和B 、a 与b 的平方的和C 、a 2与b 2的和D 、a 的平方与b 的平方的和12. 一辆汽车在a 秒内行驶6m 米,则它在2分钟内行驶( ) A 、3m 米 B 、a m 20米 C 、a m 10米 D 、am 120米13. 一批电脑进价为a 元,加上20%的利润后优惠8%出售,则售出价为( )A 、a(1+20%)B 、a(1+20%)8%C 、a(1+20%)(1-8%)D 、8%a。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字母表示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用字母表示数,并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字母表示数的情况,如用字母表示长度、面积等。
但他们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还没有系统地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理解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用字母表示数。
2.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2.教学难点: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思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情境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和板书设计。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如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数。
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求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题目,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数。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交流。
3.1 字母表示数(1)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在算术中我们学过2,4,6,8等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偶数是无穷无尽的,要研究它的性质,不可能一个一个把它们分别研究完了,最后再来归纳,怎么办呢?在代数里可以用字母n 代表任意一个整数,那么2n 就能表示所有的偶数.如果n 代表1,那么2n 就是2;n 代表2,那么2n 就是4;如果n 代表2 000,那么2n 就代表4 000.因此,研究2n 的性质就可以代表所有偶数的性质了.我们都知道1,3,5,7,9等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奇数也是无穷无尽的,要表示所有的奇数也很方便,用字母n 代表整数,2n -1就能表示所有的奇数.用字母S 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得到公式S =ab ,这样用字母表示的数显得既简洁、又全面,记忆起来也很方便.(2)字母能表示什么①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a +b =b +a ;②可以简明地表达公式,如三角形面积公式:S =12ah ,其中a 表示底边长,h 表示这条底边上的高; ③可以简捷、准确地表达一些数学概念,如用a 和b 表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则a +b =0,反之若a +b =0,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④可以简明地表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三个连续的偶数,中间一个为2n ,则另外两个可以表示为:2n -2,2n +2.(3)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注意字母具有一般性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任意一个有理数,同时随着我们所学知识的深入与需要,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字母可以表示今后我们所学到的任何一个数.比如,字母a 可以表示正数、负数、零,同学们不要见到a 就认为是正数,见到-a 就认为是负数,见到2a 就认为一定比a 大,这是对字母表示数的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实际上,a 不一定就是正数,-a 不一定就是负数,2a 不一定就比a 大,这要看字母a 具体代表什么数,当a =-2时,-a =2,2a =-4,即a 是一个负数,-a 就是一个正数,2a 反而比a 要小.②注意字母的确定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同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只能表示同一个数量,不同数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另一方面,在用字母表示数时,一旦式子中的字母的取值确定了,式子的值也就随之确定了,如在圆的周长公式l =2πr 中,如果r =3,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就是6π了.③注意字母的不确定性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多种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式子3a 可以表示:“每斤苹果a 元,买3斤苹果共需3a 元”,也可以表示:“每支铅笔a 元,买3支铅笔共需3a 元”等.④注意字母的限制性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某一个数量时,字母的取值必须使这个问题有意义且符合实际,如“若某型号计算机的单价为a元/台,则买m台共需ma元”,这里a只能表示正数,m只能表示0和正整数.⑤注意字母的抽象性要逐步理解和接受有些问题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如,我们已经习惯于计算“若每小时行30千米,则2小时就会行30×2=60千米”这样的具体结果,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60千米大概有多远.如果换成“若每小时行30千米,则t小时就会行30t千米”这样的抽象结果,初学时,有的同学很难接受,因为我们想象不到30t千米大概有多远.其实,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像30t或a-5等这些用字母表示的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结果.⑥书写格式a.用字母表示数,当式子中出现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通常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如果是数与字母相乘,数字应写在字母前.例如,a×24一般写成24·a或24a的形式,而不应写成a·24或a24的形式;4×(a+b)通常写成4·(a+b)或4(a+b).b.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c.相同字母相乘时,应写成幂的形式.例如,a×a写成a2(注:2写在右上角),a×a×a写成a3(注:3写在右上角)的形式.d.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如果省略乘号,一定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与字母相乘.例如,用代数式表示“a,b两数积的325倍”,一般写成175ab或17ab5,而不应写成325ab的形式.e.式中出现除法运算的,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例如,s÷t(t≠0)应写成st(t≠0)的形式;y÷(x+1)通常写成yx+1.此外,分数线具有“÷”和“括号”的双重作用.f.在式子后面要注明单位时,若结果是乘除关系的,直接在后面写单位;若结果是加减关系时,先把式子用括号括起来,再在后面写单位.例如,长方形的长为12a cm,宽为5b cm,则长方形的面积为60ab cm2,周长为(24a+10b) cm或2(12a+5b) cm.【例1】填空:(1)买一个篮球需要m元,买一个排球需要n元,则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需要__________元;(2)今天,参加全省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的同学约有15万人,其中男生约有a万人,则女生约有__________万人;(3)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用字母表示这首歌__________;(4)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_根.解析:(1)显然买3个篮球需要3m元,买5个排球需要5n元,则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需要(3m +5n)元;(2)女生的人数等于总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由于男女生共15万人,而男生有a万人,则女生有(15-a)万人;(3)青蛙眼睛的数目等于青蛙数目的2倍,腿的数目是青蛙数目的4倍,青蛙嘴的数目和跳水声数目都与青蛙只数相等;(4)观察发现:搭1条“金鱼”需要火柴8根,搭2条“金鱼”需要火柴14根,搭3条“金鱼”需要火柴20根,而8=6×1+2,14=6×2+2,20=6×3+2…所以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6n+2)根.答案:(1)(3m+5n)(2)(15-a)(3)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4)(6n+2)解技巧表示和或差的式子要加括号注意:“(3m+5n)元”、“(15-a)万人”、“(6n+2)根”中表示和或差的式子一定要加括号.【例2】下列各式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有哪些?不符合书写要求的有哪些?①313m;②t-3 ℃;③4÷(x-y);④a×5;⑤52xy.分析:①带分数写成假分数;②当需要注明单位时,若最后一步是加减运算,应将式子加上括号,再注明单位;③当运算出现除法时,应按照分数形式写;④数和字母相乘,数字一般写在字母的前面,并写成省略乘号的形式.解:符合书写要求的只有⑤,不符合的有①②③④.其中①应写成103m;②应写成(t-3) ℃;③应写成4x-y;④应写成5a.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 x a y b ++,,()B 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0>B .a 0<C .b=0D .ab 0<【答案】B【解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b<y ,x+a<x 得出b<0,a<0,即可推出答案.【详解】∵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b<y ,x+a<x ,∴b<0,a<0,∴选项A. C. D 都不对,只有选项B 正确,故选B.2.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A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B .对顶角相等C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C【解析】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根据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C 选项不能进行判断,所以其不是命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判断命题关键掌握两点:①能够进行判断;②句子一般是陈述句.3.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22a b -<-B .0a b ->C .1133a b > D .33a b -<-【答案】A【解析】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若a <b ,则a-2<b-2,故A 选项正确;若a <b ,则a-b <0,故B 选项错误;若a <b ,则13a <13b ,故C 选项错误; 若a <b ,则-3a >-3b ,故D 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4.《九章算术》中有一道“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为: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现有几个人共同购买一件物品,每人出8钱,则多3钱;每人出7钱,则差4钱,求物品的价格和共同购买该物品的人数.设该物品的价格是x 钱,共同购买该物品的有y 人,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组是()A .8374y x y x -=⎧⎨-=⎩B .8374y x y x -=⎧⎨-=-⎩C .8374y x y x -=-⎧⎨-=-⎩D .8374y x y x -=⎧⎨-=⎩【答案】B 【解析】设该物品的价格是x 钱,共同购买该商品的由y 人,根据题意每人出8钱,则多3钱;每人出7钱,则差4钱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该物品的价格是x 钱,共同购买该商品的由y 人,依题意可得8374y x y x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5.5423()()32-⨯等于( )A .1B .23-C .1-D .23 【答案】B 【解析】先把原式化为4232()()323⨯⨯-,再求他们积即可.【详解】原式=444233232()()()()()322323-⨯⨯-=⨯⨯-= -23,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度,那么它的顶角等于( )A . 100° B. 80° C. 80°或40° D. 80°或20°【答案】D【解析】分析:此外角可能是顶角的外角,也可能是底角的外角,需要分情况考虑,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①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②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故选D .7.下列四个图形中,关于12∠∠与位置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①互为对顶角B .②互为邻补角C .③互为内错角D .④互为同位角【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内错角、同位角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A 、∠1与∠2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B 、∠1与∠2是互为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C 、∠1与∠2是互为内错角,故本选项错误;D 、∠1与∠2不是同位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内错角、同位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同一种规格的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满地面,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 .正方形B .正三角形C .正八边形D .正六边形【答案】C【解析】根据一种正多边形的镶嵌应符合一个内角度数能整除360°进行判断.【详解】A 选项: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60°,能整除360°,能密铺;B选项:矩形的每个内角是90°,4个能密铺;C选项: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80°-360°÷8=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D选项: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对平面镶嵌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由平面镶嵌的知识可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9.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作角的平分线【答案】B【解析】根据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10.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区域分别由若干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瓷砖组成,小红在甲、乙两个区域内分别随意抛一个小球,(甲)表示小球停留在甲区域中的灰色部分的概率,(乙)小球停留在乙区域中的灰色部分的概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与(乙)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利用概率的定义直接求出(甲)和(乙)进行比较.【详解】解:(甲),(乙),所以(甲)=(乙).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掌握概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题11.如图①,一种圆环的外圆直径是8cm,环宽1cm.如图②,若把2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则其长度为_____cm;如图③,若把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其长度为ycm,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答案】14 y=6x+1.【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分别求得把1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的长度和把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的长度.【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把1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则其长度为:8+(8-1-1)=14cm,把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其长度为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8+(8-1-1)(x-1)=6x+1,故答案为:14,y=6x+1.【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如图,在△ABC中,∠A=120°,∠B=40°,如果过点A的一条直线l把△ABC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直线l与BC交于点D,那么∠ADC的度数是_____.【答案】140°或80°【解析】首先需要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C=∠C或∠DAC=∠ADC,进而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把120°的角分为100°和20°,则△ABD与△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其顶角的度数分别是100°,140°;∴∠ADC=140°②把120°的角分为40°和80°,则△ABD与△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其顶角的度数分别是100°,20°,∴∠ADC=80°,故答案为1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_____°.13.如图,AB∥DE,则BAC ACD CDE【答案】360【解析】作辅助线CF∥AB,即可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详解】如图过点C作CF∥AB,∵CF∥AB,∠BAC+∠ACF=180°(同旁内角互补)又∵AB∥DE∴CF∥DE∴∠FCD+∠CDE=180°(同旁内角互补)∠+∠+∠=180°+180°=360°∴BAC ACD CDE【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做辅助线14.如果点()2,A n 在x 轴上,那么点()2,1B n n -+在第______象限.【答案】二【解析】由题意n=0,从而得到点B 的坐标,从而根据负,正在第二象限.【详解】∵点A (2,n )在x 轴上,∴n=0,∴B 为(-2,1),∴点B 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5.如图,在△ABC 中,已知∠1=∠2,BE=CD ,AB=5,AE=2,则CE=_____.【答案】1【解析】由已知条件易证△ABE ≌△ACD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ABE 和△ACD 中,12A A BE CD ∠=∠⎧⎪∠=∠⎨⎪=⎩,∴△ABE ≌△ACD (AAS ),∴AD=AE=2,AC=AB=5,∴CE=BD=AB ﹣AD=1,故答案为1.16.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30°时,∠BOD 的度数是____.【答案】60°或120°【解析】先根据题意可得OC分在AB同侧和异侧两种情況讨论,并画出图,然后根据OC⊥OD与∠AOC =30°,计算∠BOD的度数.【详解】解:当OC、OD在直线AB同侧时,如图OC⊥OD,∠AOC=30°∴∠BOD=180°-∠COD-∠AOC=180°-90°-30°=60°当OC、OD在直线AB异侧时,如图OC⊥OD,∠AOC=30°∴∠BOD=180-∠AOD=180°-(∠DOC-∠AOC)=180°-(90°-30°)=120°.【点睛】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避免出现漏解.17.分解因式:x2y﹣y3=_____.【答案】y(x+y)(x﹣y).【解析】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y,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解:x2y﹣y3=y(x2﹣y2)=y(x+y)(x﹣y).故答案为y(x+y)(x﹣y).三、解答题18.如图①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体积为8.(1)求出这个魔方的棱长;(2)图①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ABCD ,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及其边长.(3)把正方形ABCD 放到数轴上,如图②,使得点A 与1-重合,那么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答案】(1)2x =;(2)2;2;(3)12--【解析】(1)根据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直接求棱长即可;(2)根据棱长,求出每个小正方体的边长,进而可得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即阴影部分图形的边长,即可得解;(3)用点A 表示的数减去边长即可得解.【详解】(1)设魔方的棱长为x ,则38x =,解得:2x =;(2)∵魔方的棱长为2,∴每个小立方体的棱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魔方的一面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1422ABCD S =⨯=阴影正方形; ∵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 2(3)∵正方形ABCD 2,点A 与1-重合,∴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立方根的综合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求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19.直线AB ∥CD ,点P 在其所在平面上,且不在直线AB ,CD ,AC 上,设∠PAB=α,∠PCD=β,∠APC=γ(α,β,γ,均不大于180°,且不小于0°).(1)如图1,当点P在两条平行直线AB,CD之间、直线AC的右边时试确定α,β,γ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P在直线AB的上面、直线AC的右边时试确定α,β,γ的数量关系;(3)α,β,γ的数量关系除了上面的两种关系之外,还有其他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些.【答案】(1)γ=α+β;(2)γ=β-α;(3)γ=α-β,γ=β-α,γ=360°-β-α.【解析】(1)如图1中,结论:γ=α+β.作PE∥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如图2中,结论:γ=β-α.作PE∥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3)分四种情形分别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1)如图1中,结论:γ=α+β.理由:作PE//AB.∵AB//CD,∴PE//CD,∴∠BAP=∠APE,∠PCD=∠CPE,∴∠APC=∠APE+∠CPE=∠BAP+∠PCD,∴γ=α+β;(2)如图2中,结论:γ=β-α.理由:作PE//AB.∵AB//CD,∴PE//CD,∴∠BAP=∠APE,∠PCD=∠CPE,∴∠APC=∠CPE-∠APE,∴γ=β-α.(3)如图3中,有γ=α-β.理由:作PE//AB.∵AB//CD,∴PE//CD,∴∠BAP=∠APE,∠PCD=∠CPE,∴∠APC=∠APE-∠CPE,∴γ=α-β.如图4中,有γ=β-α.理由:作PE//AB.∵AB//CD,∴PE//CD,∴∠NCP=∠CPE,∠PAM=∠APE,∴∠APC=∠APE-∠CPE,=(180°-α)-(180°-β)=β-α,∴γ=β-α.如图5中,有γ=360°-β-α.理由:作PE//AB.∵AB//CD,∴PE//CD,∴∠BAP+∠APE=180°,∠PCD+∠CPE=180°,∴∠BAP+∠APE+∠PCD+∠CPE=360°,∴∠APC+∠PAB+∠PCD =360°,∴γ+β+α==360°,∴γ=360°-β-α.如图6中,有γ=α-β.理由:作PE//AB.∵AB//CD,∴PE//CD,∴∠MAP=∠APE,∠PCN=∠CPE,∴∠APC=-∠CPE-∠APE,=(180°-β)-(180°-α)∴γ=α-β.综上所述:γ=α-β,γ=β-α,γ=360°-β-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拐点问题,常用的解答方法是过过拐点作其中一条线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传递性说明与另一条线也平行,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时,一定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0.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BC DE ,,BE DF 分别是ABC ∠,ADE ∠的平分线.求证:12∠=∠.证明:∵//BC DE∴ABC ADE ∠=∠.( )∵,BE DF 分别是ABC ∠,ADE ∠的平分线, ∴132ABC ∠=∠,142ADE ∠=∠ ∴34∠=∠.( )∴ // . ( )∴12∠=∠.( )【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ABC ADE ∠=∠,继而由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等量代换可得3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DF//BE ,继而可得12∠=∠.【详解】∵//BC DE ,∴ABC AD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E DF 分别是ABC ∠,ADE ∠的平分线, ∴132ABC ∠=∠,142ADE ∠=∠, ∴34∠=∠(等量代换),∴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已知DE ∥BC ,CD 是∠ACB 的平分线,∠B =70°,∠ACB =50°,求∠EDC 和∠AED 的度数.【答案】25°,50°.【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CD 是∠ACB 的平分线,∠ACB =50°,∴∠DCB =∠ACD =25°,又DE ∥BC ,∴∠EDC =∠DCB =25°,∠AED =∠ACB =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2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126AB cm BC cm =,=,点P 沿AB 边从点A 开始向点B 以2 /cm s 的速度移动,点Q 沿DA 边从点D 开始向点A 以1 cm /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同时出发,用t s 表示移动的时间(06t ≤≤).(1)当t 为何值时,QAP ∆为等腰三角形?(2)求四边形QAPC 的面积,并探索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答案】(1)当=2t 时,QAP ∆为等腰三角形;(2)QAPC S 四边形=236()cm ,结论:四边形QAPC 的面积始终不变,为362cm .【解析】(1)若△QA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只需AQ=AP ,列出等式6-t=2t ,解得t 的值即可,(2)四边形QAPC 的面积=矩形ABCD 的面积-三角形CDQ 的面积-三角形PBC 的面积,设DQ=x .根据题干条件可得四边形QAPC 的面积=72-12x•12-12×6×(12-2x )=72-36=36,故可得结论四边形QAPC 的面积是矩形ABCD 面积的一半.【详解】(1)由DQ t cm =,得62AQ t cm AP t cm =(-),=.若QAP ∆为等腰三角形,则只能是622AQ AP t t t ∴=∴==,-,.故当=2t 时,QAP ∆为等腰三角形.(2)CDQ BPC ABCD QAPC S S S S ∆∆矩形四边形=--21112612122672636636()22t t t t cm ⨯⨯-⨯⨯=-(-)=--+=. 结论:四边形QAPC 的面积始终不变,为362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解决动点移动问题时,关键是找到相等关系量,此题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及其应用,根据几何图形的边长及面积求出t 值.23.我市自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以来,受到各校的广泛关注和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主题阅读的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在某一周主题阅读文章的篇数,并制成下列统计图表.某校抽查的学生文章阅读的篇数统计表文章阅读的篇数(篇)3 4 5 6 7及以上 人数(人) 20 28 m16 12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抽查的学生人数和m 的值;(2)求本次抽查的学生文章阅读篇数的中位数和众数;(3)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根据抽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这一周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人数.【答案】 (1) 被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00 人,24m =人;(2) 中位数是5(篇),众数是4(篇);(3)估计该校学生在这一周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人数是224人.【解析】(1)先由6篇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篇数的人数求得m 的值; (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4篇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详解】(1) 被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616%100÷= (人),1002028161224m =----= (人).(2) 中位数是5(篇),众数是4(篇).(3) ∵被抽查的100人中,文章阅读篇数为4篇的人数是28人, ∴28800224100⨯= (人), ∴估计该校学生在这一周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人数是224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4.有这样的一列数1a 、2a 、3a 、……、n a ,满足公式1(1)n a a n d =+-,已知297a =,585a =. (1)求1a 和d 的值;(2)若0k a >,10k a +<,求k 的值.【答案】(1)11014a d ⎧⎨-⎩==;(2)k=1. 【解析】(1)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即a 2=a 1+(2-1)d ,a 5=a 1+(5-1)d 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分别求得a 1和d 的值;(2)问中求k 的值,用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分别两个不等式,求得k 的取值范围,最后求得k 的值.【详解】(1)依题意有:1197485a d a d ==+⎧⎨+⎩ 解得:11014a d ⎧⎨-⎩== ; (2)依题意有:()10141010140k k ⎧--⎨-⎩>< 解得:2514<k <114, ∵k 取整数,∴k=1.答:a1和d的值分别为101,-4;k的值是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1和d的值,再根据公式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得k的值.25.运用乘法公式计算:(a-b-3)(a-b+3);【答案】a²-2ab+b²-9【解析】分析:化为符合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原式=[(a-b)-3][(a-b)+3]=(a-b)²-3²=a²-2ab+b²-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好本题的关键:①平方差公式:(a+b)(a﹣b)=a2﹣b2;本题是三项利用公式计算的式子,要利用整体的思想把其中的两项组合在一起看作一项,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选项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是( )A.x yy z->⎧⎨+>⎩B.2010x xx⎧->⎨+<⎩C.20yx y+>⎧⎨+<⎩D.230xx+>⎧⎨>⎩【答案】D【解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A、含有两个未知数,错误;B、未知数的次数是2,错误;C、含有两个未知数,错误;D、符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不等式组的定义.2.规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做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 )A.1902822x yx y+=⎧⎨⨯=⎩B.1902228x yy x+=⎧⎨⨯=⎩C.2190822x yx y+=⎧⎨=⎩D.21902822x yx y+=⎧⎨⨯=⎩【答案】A【解析】根据等量关系:①共有190张铁皮;②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详解】根据共有190张铁皮,得方程x+y=190;根据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得方程2×8x=22y,列方程组为:190 2822x yx y+=⎧⎨⨯=⎩.故选:A.【点睛】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寻找第二个相等关系是难点.3.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O 在AD 上,且OE BC ⊥于点E ,60BAC ∠=,80C ∠=,则EOD ∠的度数为( )A .20B .30C .10D .15【答案】A 【解析】∵∠BAC=60°,∠C=80°,∴∠B=40°.又∵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AD=12∠BAC=30°, ∴∠ADE=70°,又∵OE ⊥BC ,∴∠EOD=20°.故选A .4.如果点P(a -4,a)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A .(4,0)B .(0,4)C .(-4,0)D .(0,-4) 【答案】B【解析】由点P(a −4,a)在y 轴上,得a −4=0,解得a=4,P 的坐标为(0,4),故选B.5.若关于x 的方程233x k x k +-+=的解不大于1-,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B .1kC .1k ≥-D .1k ≤- 【答案】B【解析】本题首先要把k 当成已知数解这个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根据解不大于1-,可以得到一个关于k 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k 的范围.【详解】由题意得,x=3−4k ,∵关于x 的方程233x k x k +-+=的根不大于1-, ∴3−4k ≤-1,∴1k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已知,如图,AB ∥CD ,则图中α、β、γ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α-β+γ=180°B .α+β-γ=180°C .α+β+γ=360°D .α-β-γ=90°【答案】B【解析】延长CD 交AE 于点F ,利用平行证得β=∠AFD ;再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平角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延长CD 交AE 于点F∵AB ∥CD∴β=∠AFD∵∠FDE+α=180°∴∠FDE=180°-α ∵γ+∠FDE=∠ADF∴γ+180°-α=β ∴α+β-γ=18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课件《字母表示数》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字母表示数》,具体包括:1.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 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3. 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规则;2. 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2. 教学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出一本数学书,问:“这本书有多少页?”学生回答:“不知道。
”老师说:“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表示为‘书的页数是多少?’那么,用什么字母表示书的页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用x表示。
”老师:“很好,那我们就用x表示书的页数。
现在,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一本书有x页,那么它的封面和一共有多少页?”学生回答:“x+1页。
”2.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老师:“刚才我们用字母x表示了书的页数,这个x就是一个未知数,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是它可以代表任何可能的数值。
这就是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它可以使我们的问题更抽象,更一般化,从而更好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老师:“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字母a、b、c、d、e等来表示变量,用x、y、z等来表示未知数。
在表示数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字母放在数的上面或下面,如2x、3x、x²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字母加上下标,如2x²、3x³等。
这些就是字母表示数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4. 字母表示数的应用:老师:“现在,我们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假设一本书有x页,如果每页有y行,每行有z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字?”学生回答:“xyz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