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作文第三单元写作《写童年的故事》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童年趣事习作训练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多样化写作的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写作手法,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感悟。
1.2 教学内容回忆童年趣事: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挑选一件有趣的往事进行写作。
观察与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挥想象力,将童年趣事写得生动有趣。
表达与感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作文纸张、笔参考资料:童年趣事相关的故事、文章2.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写作空间适当的音乐背景,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分享彼此的美好回忆。
提问:你们最喜欢的童年趣事是什么?为什么?3.2 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童年趣事的写作要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
教师示范写作一篇童年趣事,边写边解释思路和表达方法。
3.3 写作指导学生根据回忆和观察,选择一件童年趣事进行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别帮助,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4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
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分享和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布置一道与童年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2 展示与交流组织一次写作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5.3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活动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提高。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写作课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
2、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构思故事的人物、情节,学会生
动可感的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协作指导,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
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展示写作才华提供平台。
课前准备:
2、拓展阅读:九年“语文主题阅读学习——最忆少年时”
P169 《请帮忙系上》
P171《不该忘记的大年三十夜》
P177《我最好的一场戏》
P245《第七条白裙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回顾第三单元中你喜欢的文章,为什么?
三、师生共同总结:
写故事应注意以下几点:人物-------情节-------主题
四、拓展阅读:展示阅读收获
五、写作训练:
六、分享交流:教师精选优秀作文在班上交流,总结这些作文在
情节构思、形象塑造、折射现实等方发面的优点。
七、巩固:从优秀例文中汲取所需,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冯琛莉)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
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
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4.指名发言。
初中作文童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和描述,让学生表达对童年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细节和修辞手法,刻画童年的美好时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初中作文《童年》2. 教学重点:如何选材、如何运用细节和修辞手法、如何表达感悟。
3. 教学难点:如何将童年的美好时光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范文展示: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童年作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表达童年的美好时光。
3. 写作指导:教师从选材、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写作。
5. 互动交流: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 修改提升: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对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7.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次写作教学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全体学生。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作文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选材、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运用。
2. 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关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和表达。
五、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童年主题的班会,让学生更深入地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2. 开展一次童年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童年时光。
3.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发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童年的美好,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笔去表达情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童年趣事习作训练教案设计创意写作教学案例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忆童年时期的趣事,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提高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和传承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
二、教学内容1. 童年趣事的选择与构思2. 写作技巧的指导与实践3. 作文的修改与评价第二章:教学准备一、教学材料1. 纸张、笔等写作工具2. 参考范文或童年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二、教学环境1. 安静、舒适的写作空间2. 适当的音响设备(若使用视频素材)第三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自身的童年趣事引起学生对童年回忆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写作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选择和构思童年趣事。
2. 教师通过示范写作一篇童年趣事的文章,展示写作技巧。
三、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别帮助。
四、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愿或随机选择几篇作文进行展示。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文的优点和改进建议。
第四章:作业与延伸一、作业1. 学生完成一篇童年趣事的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二、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准备参加写作比赛或发表。
2.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工作坊,提供更深入的写作指导。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评估一、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
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生评估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进行评估。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参与度,鼓励积极写作的态度。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句式进行写作。
3. 提高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情感表达与思考2. 词汇和句式的运用与实践3. 作文的修改与润色技巧第七章:教学准备一、教学材料1. 纸张、笔等写作工具2. 参考范文或相关素材二、教学环境1. 安静、舒适的写作空间2. 适当的音响设备(若使用素材)第八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自身的童年趣事引起学生对童年回忆的关注。
作文《童年趣事》板书设计在我的童年时光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的记忆长河中闪闪发光。
其中有一件事,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都烤化了。
大人们都在屋里午休,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而我和几个小伙伴,却像一群精力过剩的小猴子,怎么也闲不住。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荡,寻找着能让我们打发时间的乐子。
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
那棵槐树高大粗壮,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遮挡了炽热的阳光。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树杈上有一个大大的鸟窝。
“嘿,你们看,那树上有个鸟窝!”我兴奋地大叫起来。
小伙伴们听到我的呼喊,都纷纷围了过来,抬头望着那个鸟窝,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咱们上去把鸟窝掏了吧,说不定里面有小鸟呢!”一个小伙伴提议道。
“好啊好啊!”大家一致赞同。
说干就干,我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先锋”。
我摩拳擦掌,抱住树干,就开始往上爬。
可那树干又粗又滑,我爬了没几下,就哧溜一下滑了下来。
“哈哈,你真笨!”小伙伴们嘲笑道。
我不甘心,又试了几次,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我们当中最机灵的小明站了出来。
“看我的!”小明说着,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试图把鸟窝捅下来。
他举着竹竿,对着鸟窝一阵乱捅。
可是那鸟窝稳稳地卡在树杈上,根本捅不下来。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大家都着急了起来。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咱们回家拿床单,把床单的四个角系在树上,然后一个人在下面接着,另外几个人上去掏鸟窝,就算掉下来也有床单接着,不会受伤。
”我得意洋洋地说道。
小伙伴们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纷纷跑回家拿床单。
不一会儿,我们就拿着床单回来了。
按照计划,我们把床单的四个角系在了树上,然后我和小明就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树。
当我终于爬到鸟窝旁边的时候,心里紧张极了。
我慢慢地伸出手,朝着鸟窝探去。
“哇,摸到啦!”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中考作文开头的技法一、(一)1、认识开头在文章中的地位。
2、掌握开头的基本要求。
3、根据表达的需要,能自如地写出不同样式的开头,能写好富有个性的开头。
(二)1、结合阅读积累,归纳开头的若干种方法。
2、实战演练,写出好的开头。
(三)通过技法学习,树立学生写作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根据表达的需要,能自如地写出不同样式的开头,能写好富有个性的开头。
教时安排:一、导入同学们,一条鱼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头、身、尾)作文也可以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来写,这三部分是否就三足鼎立呢?不是的,就像鱼头尾小,中间大一样,作文三部分也有详有略、有轻有重的,元朝著名作家乔梦甫有个著名的比喻,把作文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称为凤头(短小精美)、猪肚(丰富充实)、豹尾(简洁有力)。
凤头就是像凤凰的头一样精致美丽,吸引人,我觉得凤头尤为重要,文章如果开头好,不仅使全篇生色,而且有引人入胜的效果,文思就像蚕茧抽丝一样连绵不绝,高山流水潺潺而至,那么如何打造作文的凤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打造作文凤头的要求是什么?简(简洁明了)新(新颖创意)}(扣题)美(文采美感)三、常见作文的开头技法(一)开篇点题法开门见山,即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揭示主题的方法。
这种开头简单明快,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文章的中心。
即直奔话题,引出下文。
可避免入题慢、跑题的现象,利于写出短小精悍的美文佳作。
例如: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2、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
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中考作文《家,真好》(开门见山,运用排比句式一气呵成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拦地表达出来,为全文奠定了基础)练习:以《精彩的夜晚》为作文题目,用“开篇点题法”写一个开头。
童年趣事习作训练教案设计创意写作教学案例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培养写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创作出有趣、有情感的作文。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选择一两个有趣的故事进行写作。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将故事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童年趣事的图片或道具,用于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想象力。
准备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资料,供学生在写作时参考。
2.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展示一些童年趣事的图片或道具,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将故事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
第三章:写作技巧指导3.1 写作技巧使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使故事内容清晰易懂。
通过描写细节和情感,让故事更加丰富和有感染力。
3.2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童年趣事作文,指出其中的写作技巧和亮点。
让学生阅读一些典型的错误作文,分析其问题和改进方法。
第四章: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4.1 学生习作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童年趣事作文写在黑板上或展示在投影仪上。
让学生互相阅读和欣赏,分享彼此的成果和经验。
4.2 学生习作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第五章:总结与作业布置5.1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回忆和写作自己的童年趣事,培养写作兴趣和习惯。
5.2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写作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将自己的作文交给老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写童年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
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
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
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
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
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
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同时亮出小
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
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
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
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
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
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
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
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
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
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
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共同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
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
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
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