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字用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1)

一、“是”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2)

(一)“是”字作代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是”字作形容词 (3)

(三)“是”字做判断动词 (3)

二、“是”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3)

(一)“是”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相关意见┈┈┈┈┈┈┈┈┈┈┈┈┈┈┈┈┈┈┈3(二)“是”字在句中作动词 (6)

(三)“是”字在句中作副词 (7)

三、“是”字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继承关系 (8)

(一)动词“是”是如何如产生的 (8)

(二)副词“是”是如何如产生的 (9)

参考文献: (10)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字用法比较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但在汉字历史发展中,大多数汉字的用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给我们的现代汉语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是”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汉字,其用法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是”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理清其古今用法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是”字的理解,更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是”字

Abstract: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he tool of our daily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the use of the most character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larger changes, it brought some difficulties to our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Yes\" is a special Chinese characters, its usage from ancient Chinese into modern Chinese larg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s\" in ancient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usage, this not only helps u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s\" the word, more can help us to language learning.

Key Words:The ancient Chinese; The modern Chinese; The word "is"

前言

“是”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使用频率很高的汉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是”字如是说:“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以日为正则日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易经》有“有孚失是”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中的“是”就是用的本意“正也,直也”。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知道在上古汉语中“是”字本意的用法是颇为常见的,但最为常见的是“是”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对“是”字的用法争议较大,最为普遍的意见是把“是”看作判断动词。由于受到现代汉语中“是”字作为判断动词用法的影响,大多数刚接触古代汉语中的读者很容易把古代汉语中的指示代词“是”当成判断动词,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这句话中的“是”就很容易被看作判断动词,其实例句中的“是”是一个指示代词,义为“这,此”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从

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是”字的用法是有较大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些变化里搞清二者之间的发展脉络和继承关系,这对我们的语言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一、“是”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一)“是”字作代词

在古代汉语中,“是”字作代词时常放在名词前,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从而把“是”看成判断动词。实际上,在先秦时代这种情况下“是”往往是指示代词,经常用来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作用与代词“此”相当。例如:

(1)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3)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4)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上诸例中的“是”都是指示代词,充当主语,可以译作“这”。这是“是”字作代词最常见的用法,此外“是”字作代词时还有两个特殊用法:一种特殊用法是为了强调宾语,在句中用代词“是”复指它,同时宾语和它的复指成分都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5)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6)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7)舍其旧而新是.谋。(《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是都是为了强调宾语,用“是”来复指。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中提到用“是”字间倒宾语能使宾语增重,语意激切。若附上惟字,尤加强度。即构成“惟……是……”的格式,副词“惟”是为了修饰谓语动词,表示宾语的唯一性,排他性。例如:

(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9)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0)敢不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11)敢不惟子是.从。(《左传•哀公六年》)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都是“惟……是……”的格式,例句中的宾语分别是“德”、“力”、“命”、“子”都有独一性。

另一种特殊用法是:代词是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或者介词的前面。例如:

(1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