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性病门诊疫情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3.48 KB
- 文档页数:2
2010—2013年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与控制进一步了解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疫情报告系统的HIV/AIDS个案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疫情特点是病例比较集中分布在蒲庙镇、那楼镇,农民居多,老年病例占多数,主要以性途径传播。
结论2010年到2013年4年间,艾滋病疫情分布相对平稳,疫情形势严峻但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艾滋病防控策略应以农村重点地区和高危行为干预为重点,提高HIV/AIDS的随访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关怀救助等综合防控措施。
标签: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控制邕宁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AIDS发现人数逐年上升,进一步了解我城区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城区2010-2013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所有HIV/AIDS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信息艾滋病专报系统,按现住址为邕宁区统计。
1.2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人群、时间、地区分布、传播途径等。
2 结果表1:2010-2013年年度报告病例数比较年份报告数与上年同比死亡与上年同比2010年44 42011年43 -2.27% 4 1.31%2012年39 -9.30% 7 5.85%2013年36 -7.69% 3 -39.72%表2:2013年對比2012年数据的分析汇总年份感染发病总病例死亡死亡率新增感染新感染率性传播2013 136人121人257人44人降39.72% 36人降7.69%94.44%表3:邕宁区各乡镇艾滋病感染率统计表顺位乡镇名称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常住人口数总人群感染率1 蒲庙镇80 81430 0.10%2 那楼镇62 94063 0.07%3 百济镇35 46873 0.07%4 城区32 56804 0.06%5 中和乡21 35113 0.06%6 新江镇18 32068 0.06%7 不详乡镇9 - -总数257 346351 0.07%表4:2010-2013年年度报告病例年龄分布表年龄组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0-14岁 0 1 0 215-29岁 6 10 3 630-49岁19 14 15 1050岁以上19 18 21 18合计44 43 39 36表5 2010-2013年报告病例职业统计表职业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幼托儿童- - 1散居儿童- 1 - 1学生- - - 1教师 2 - - -保育员及保姆- - - -餐饮食品业- - - -公共场所服务员- 1 - - 商业服务 1 2 2 1医务人员- - - -工人 1 1 2 -民工- - - -农民23 24 28 25牧民- - - -渔(船)民- - - -海员及长途驾驶员 2 - - 1 干部职员 1 1离退人员 2 2 1 1家政、家务及待业7 8 5 3 不详 2 1 - -其它 3 2 1 2合计44 43 39 362.1感染与死亡趋势通过上面的数据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城区的报告病例数在2010至2013年都在呈下降趋势。
·专稿·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Current case reporting of HIV /A IDS epidemic in China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关键词: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分析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62(2011)03-0275-04收稿日期:2011-04-09;修回日期:2011-04-30通讯作者:王璐(1964-),女,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
Email :w anglu64@chinaaids .cn 截止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 u -m 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 IV )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 ndrom e ,AIDS )病人(简称HIV /A IDS )共计379348例,其中A IDS 病人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和广东。
1 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1985-2010年,中国累计报告HIV /AIDS 共计379348例,其中AIDS 病人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
2010年报告HIV 感染者48249例,与2009年(48193例)基本持平。
报告AIDS 病人34188例,较2009年(20056例)增加70.5%。
其中15859例(占46.4%)在初次发现时已是AIDS 病人,18329例(占53.6%)由既往报告的HIV 感染者发展而来。
15岁以下HIV 感染者743例,AIDS 儿童462例。
HIV 感染者男女之比为2.4∶1,AIDS 病人男女之比为2.3∶1。
本年报告H IV 感染者人数排在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和广东;报告AIDS 病人数排在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广西、云南、四川、河南和广东。
杭州市6320例性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裘新民;钟春燕;沈琳;康云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r feature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 in Hangzhou.Methods Patients with STDs confirmed in STD outpati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 gender,age,education and disease type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rom 2010 to 2012,6 32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mong these patients,youth and middle age patients were the main groups.In the male patients,those married with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were majorities,whereas those unmarried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were the main group in the female patients.Syphilis was the most common in STDs.Rate of male to female in HIV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Conclusion Epidemic situation of STDs in Hangzhou was not prehensiv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should be enhanced.%目的了解2010-2012年杭州地区性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性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及性病类型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6 320例性病患者年龄大多以中青年为主,男性以已婚高中或以上学历为主,女性以未婚和初中学历为主,3年性病病种均以梅毒居首位,男女性别比最显著的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论杭州地区性病流行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应继续坚持开展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控制性病的传播.【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3(012)004【总页数】3页(P233-235)【关键词】性病;流行病学;杭州【作者】裘新民;钟春燕;沈琳;康云平【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811为了解杭州市性传播疾病人群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10—2012年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6320例性病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并作流行病学分析。
文山市37例TB/HIV双重感染病人流行病学分析作者:那汉琨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7期那汉琨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文山 663000[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文山市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人流行状况,为今后做好TB/HIV双重感染病人防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文山市2010—2012年发现的37例TB/HIV双重感染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感染途径等进行分析。
结果综合感染阳性率为1.80%;以男性为主;年龄以35~44岁组为多,占48.6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8.65%;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未接受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服药病人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和服预防性药物者。
结论文山市开展TB/HIV双重感染病人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应依据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做好TB/HIV双重感染病人防控工作。
[关键词] 结核病; 艾滋病; TB/HIV双重感染; 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 R521.91;R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141-02文山市是结核病的历史疫区,也是艾滋病的高流行地区之一。
自1996年将肺结核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后,结核病就一直位居传染病发病率前列,根据疫情显示: 2010、2011、2012年分别报告结核病人359例、327例和357例,3年累计发病数居报告传染病的第二位。
自1997年在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文山市每年均有HIV感染者报告,已累计报告1820例。
为了解文山市辖区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情况,经对2010—2012年报告的1043例结核病人开展HIV抗体检测及累计报告可随访到的1012例HIV感染者作结核病筛查,结果共发现TB/HIV双重感染病人37例。
现就37例病人的流行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TB筛查HIV、HIV/AIDS筛查TB收集的资料以及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相关资料。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一、艾滋病、梅毒、淋病疫情分析截止2012年12月31日,按照居住区统计报告,发现HIV/AIDS80例,其中存活66例,死亡14例,AIDS病22例,HIV58例。
男性68例,女性12例,性别比5.67:1。
青壮年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经性传播途径传播76例,占总人数95%,其中同性传播42例,占性传播途径的55.24%,其他途径4例。
梅毒353例,淋病28例,其中梅毒居全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首位,占甲乙类发病总数的43%(353/821)。
20-35岁是梅毒,淋病的主要发病年龄。
二、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9号,《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6月2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实行。
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三)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的其他性病。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提供性病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医疗机构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应当取得与性传播疾病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确定相应科室,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应的诊疗场所,包括诊室、治疗室和检验科等;(二)具备性病诊断治疗、消毒灭菌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及药品等;(三)具有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经性病诊疗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
第十三条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职责是:(一)根据性病诊断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性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并按照规定报告疫情;(二)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咨询和必要的干预;(三)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培训;(四)开展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五)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人员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应当定期接受性病防治知识和专业技术岗位培训。
赤水市2004-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杨国旗;陈明丹【摘要】目的:了解赤水市2004-2012年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疫情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赤水市2004-2012年逐年HIV/AIDS监测资料及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疫情资料,并按照发现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和职业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全市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1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17/100 000,死亡24例;2009-2012年发现84例,占总发病数的73.7%,发病主要集中在25~64岁年龄阶段(87.82%);男79例,女35例,比例为2.2:1;农民工54例(47.4%),服务人员(家政、商业服务等)29例(25.4%);性传播110例,静脉吸毒传播4例,未发现母婴传播病例.结论:赤水市艾滋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实施艾滋病控制策略,警惕经性接触传播疫情的上升.【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8)006【总页数】2页(P662-663)【关键词】HIV感染;疫情;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作者】杨国旗;陈明丹【作者单位】赤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赤水,564700;赤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赤水,564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81;RZ273自2004年赤水市发现第1例外出务工人员感染艾滋病(HIV阳性)以来,艾滋病发病率一直受到关注。
对2004-2012年赤水市艾滋病疫情和主要传播途径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1 材料来源收集整理赤水市2004-2012年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监测资料及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疫情资料。
1.2 主要指标与方法按照发现时间、地区分布、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发现途径和传播途径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文山市2010-2013 年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文山市2010-2013 年HIV/AIDS 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文山市2010-2013 年HIV/AIDS 疫情报告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 年共报告HIV/AIDS 983 例,HIV 感染者 617 例,AIDS 患者 366 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20-40 岁病例占73.65%,性传播占89.52%,开化镇病例占67.04%。
结论文山市HIV/AIDS 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病例集中在城区,发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和监测范围,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为干预措施。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07-02为了解近几年来文山市HIV/AIDS 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为制定HIV/AIDS 在文山市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文山市2010-2013 年HIV/AIDS 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1.1 资料来源收集2010-2013 年文山市HIV/AIDS 资料进行分析,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用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的方法,对手术病人,对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婴产期、婚检人员、献血人员、吸毒人员、暗娼、自愿检测咨询人员以及HIV/AIDS 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清学检测。
1.2 方法与判断标准血清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初筛试验,初筛阳性者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03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2结果2.1 流行特征2.1.1 时间分布 2010-2013 年文山市共报告HIV/AIDS 983 例,死亡287 例( HIV 感染者 617 例,死亡136 例,AIDS 患者 366 例,死亡 151 例)。
2010-2012年性病门诊疫情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13T15:41:1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朱学英李睿
[导读] 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生殖器疱疹、HIV呈逐年上升趋势。
朱学英李睿(福建省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在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疫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为今后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010-2012年性病门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累计诊治性病677例,病种列前3位的依次为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
结论2010-2012年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生殖器疱疹、HIV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尖锐湿疣2011年上升,2012年又呈下降趋势。
各病种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性病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已婚者居多。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82-02 为了解皮肤病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的疫情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2010—2012年度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均来源于南平市疾控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性病疫情信息。
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监测病种
所报性病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监测的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艾滋病6种性病。
1.3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行业标准执行。
2 结果
2.1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南平市疾控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累计报告性病疫情677例,其中2010年182例,2011年265例,2012年230例。
报告病种及构成见表
2010-2012年性病门诊性病病种及构成
2.2人群分布
2.2.1性别与年龄分布 677例性病患者中男558例(82.42%),女119例(17.58%),性别比为4.69:1。
5~19岁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31例(4.58﹪),20~49岁537例(79.32%),50-59岁69例(10.19%),60岁以上老人40例(5.91%)。
2.2.2婚姻状况及发病地区已婚547例(80.80%),未婚124例(18.32%),不详6例(0.89%)。
发病地区:本市区538例(79.47%),本省其他市区及外省市139例(20.53%),境外未发现。
2.2.3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为主,依次为农民154例(22.75%),工人144例(21.27%),商业服务业116例(17.13%),家务及待业80例(11.82%),退休人员32例(4.73%),干部职员25例(
3.69%),其他48例(7.09%),职业不详者78例(11.52%)。
3 讨论
根据本中心2010—2012年性病报告数据显示,近3年来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病种列前3位的依次是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
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生殖器疱疹、HIV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尖锐湿疣2011年上升,2012年又呈下降趋势。
从性别上看,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69:1。
其中淋病病种男女比例高达25.43:1。
造成男女比例悬殊可能原因,男性方面:一是男性参与社交广泛且较为开放;二是流动性大且处于“性饥渴”的两地分居的农民工群体日益增多;三是男性临床症状明显,多易求诊等有关。
女性方面:一是女性感染性病后,症状不太明显,导致很多患病人员不去求诊,主动就诊者较少;二是从临床上看大多数女性是被配偶传染的,得病后误认为是一般的妇科病而去妇科就诊,有些性病与妇科疾病易混淆或只做一般妇科疾病的检查,以至造成误诊、误治,这可能也是女性性病患者就诊率及报告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提示应加强对妇科患者检测,同时要积极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使更多的女性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从年龄上看6种性病合计20~49岁青壮年537例(79.32%)居首位,与此年龄人群性活跃程度有关,这符合性病的特点。
这部分人群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频繁,而且都处于性活动最活跃期,从而增加了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机会。
同时出现了60岁以上老人,甚至发现年逾古稀患者,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部分老人丧偶,精神空虚,性观念改变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对老年人进行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知识宣教也必不可少。
职业构成比前3位依次是农民、工人、商业服务业者,各病种均以农民为多,这与南平市以农村人口占多数有关,不少农民外出打工,这部分人群文化层次较低,职业不稳定,个人约束能力差,文化娱乐单调,很容易发生商业性行为[1],应对其进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和安全套使用的推广。
数据显示近3年门诊梅毒、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报告6例,同时还发现了首例男性梅毒合并HIV 感染者1例。
由于性病与艾滋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相同的危险人群,因此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应当包括HIV检测[2];对妇科、门诊STD
疑似者应同时做多种病原体检测以免漏诊。
总之,有针对性的在重点人群中普及STD防治知识,加强针对重点性传播疾病知识的教育、重点人群的社会生活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理措施[3],是遏制性病高发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韦正亚,孙琳.扬州市2006—2010年性病疫情分析.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11;13(4):9.
[2]王贞生,任丽珠,庄文豪,等.3 586名女劳教人员5种性病感染情况调查.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11):922.
[3] 赵筱苹,王强.2008—2010年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性病报告流行病学分析.海南医学杂志,2011;22(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