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直肠癌临床中的疗效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64.63 KB
- 文档页数:2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李会元;王昱晟;张元华;马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7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44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4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淋巴结清除数、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近期指标,并评价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意外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a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3页(P1006-1008)【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安全性【作者】李会元;王昱晟;张元华;马菁【作者单位】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 048000;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 048000;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 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临床传统多采取开腹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虽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随着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已获得突破性进展,然而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仍是当前结直肠手术发展中极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
本研究选取87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疗效,现总结如下。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及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防治效果[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发病原因。
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03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200例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203例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肠梗阻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治结果。
结果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4.1±1.2)cm,小于开腹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0.1±16.4)ml,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40.2±6.8)h,早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讨论结肠癌是指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
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发病原因与遗传、结肠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症性病变、少纤维、高脂肪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
结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第3位。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4]。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
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LTME联合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董志毅【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年(卷),期】2018(021)001【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LTME)联合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结果:(LTME+ISR)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ISR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ISR组(P<0.05);(LTME+ISR)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开始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ISR组(P<0.05).(LTME+ISR)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13.16%,低于开腹ISR组33.33% (P<0.05).(LTME+ISR)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开腹ISR组,2年生存率高于开腹ISR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LTME联合ISR手术方式相比开腹ISR,手术时间稍长,但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2种手术方式的2年期预后情况相近.%Objective:To observe short-term effects of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LTME)combined with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 and open abdominal ISR in treatment of low rectalcancer.Methods:74 patients with low rectal cancer from July 2012-December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mong them,38 case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ME combined with ISR and another 36 patients underwent open ISR.Short-term prognosis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Operation time of (LTME+ISR)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P<0.05);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LTME+ISR) groupwas low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P<0.05);Difference of retrieved lymph nodes number and prophylactic colostomy number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ostoperative anus start exhaust time,start eat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LTME+ISR)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 (P<0.05).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LTME+ISR) group was 13.16%,low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 33.33%(P<0.05).Local recurrence rat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of (LTME+ISR)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2 year survival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pen ISR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lusion:LTME combined with ISR compared with open ISR,the operation time is longer.However,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s less,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faster and less complications.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was similar in the 2 years.【总页数】4页(P5-8)【作者】董志毅【作者单位】榆林市第一医院普通外一科陕西榆林7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J], 施德兵;李心翔;蔡三军;顾卫列;肖长春;莫善兢2.新辅助放化疗联合ISR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J], 陈纲3.开腹与腹腔镜ISR术式治疗Ⅱ~Ⅲ期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对比分析 [J], 梁炳英4.TME联合ISR不同术式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卢石昌5.腹腔镜下TME术联合ISR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J], 邓伟;劳景茂;韦小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直肠癌临床中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
2018-12-04T09:22:58.0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作者: 刘平
[导读] 在直肠癌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大小,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
湖北 钟祥 431900)
【摘要】 目的:分析在直肠癌中分别应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随机选择84例要
实施直肠癌手术的病患,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试验组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病患
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以及手术后的复发、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患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
间等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总发生率为试验组少于参照组,病患出院后进行为期
12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病患的复发率
与转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直肠癌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大小,还能够有效降低术
后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03-01
1.前言
直肠癌的位置位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两者交界之处,属于消化道肿瘤,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目前主要
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我院在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随机选择84例要实施直肠癌手术的病患,比较应用腹腔镜
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随机选择84例要实施直肠癌手术的病患,这些病患均经过临床确诊,男女比例为45:39,年龄均
在
29~71岁间。ASA分级比例为:I级:Ⅱ级:Ⅲ级为43:31:10。TNM分期比例为:I期17例,I~IA期16例,ⅡB期20例,ⅡC期10例,
Ⅲ
A期5例,ⅢB期11例,ⅢC期5例。
2.2 研究方法
2.2.1试验组 试验组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具体操作如下:试验组所有病患行全麻,头低脚高,取截石位,气管插管。气腹压力维持在
13±1mmHg
,首先将脐部开约1cm,然后植入腹镜,腹境放置角度为30°,然后选用五孔法实施手术,要结合病患具体的肿瘤部位确定主操
作孔与辅助操作孔位置。使用脐部
Trocar使斜面腹镜进入腹腔,然后对腹腔具体情况进行探查,具体内容有肿瘤位置、脏器情况以及相毗
邻脏器情况。
2.2.2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病患术前体位与麻醉方式等均与试验组相同,常规探查腹腔,确定肿瘤位置,然后将肿瘤
相连的肠管进行常规结扎,结扎对应的系膜血管,将肠管进行游离、离断。手术方法同试验组。
3.结果
3.1 两组病患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试验组病患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0.05
)。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病患各项手术指标对比(x-±s)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病患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等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为总发生率为试验组少于参照组,病患出院后进行为期
12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病患的复发率与转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
在直肠癌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大小,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杨钰,姜春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990-1993.
[2]朱渝军,陈刚,胡佳,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6(1):103-106.
[3]于晓强,何和平,沈泽旭.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5,27(6):911-913.
[4]陈先达,黄锦荣,郑赟,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
,22(11):1367-1369.
[5]沈雄飞,程勇,Gopall Jayprakash,等.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54-
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