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2014-11-05

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预期读者 (5)

1.3建设背景 (5)

1.4参考资料 (6)

1.5定义 (6)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系统功能结构 (8)

2.2系统功能大纲 (8)

2.3数据部署结构 (10)

2.4关键技术设计 (11)

2.4.1数据交换技术实现 (11)

2.4.2统计报表设计 (12)

2.4.3多表查询设计 (12)

3.功能设计 (14)

3.1疫情管理子系统 (14)

3.1.1监测数据管理 (14)

3.1.2数据核查 (20)

3.1.3传染病数据质量评价 (24)

3.1.4资料管理 (27)

3.2流行病学调查 (32)

3.2.1访视任务管理 (32)

3.2.2流调任务响应管理 (37)

3.2.3个案调查管理 (49)

3.2.4流调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53)

3.2.5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分析 (56)

3.2.6调查及时性统计 (59)

3.2.7专家信息维护 (62)

3.2.8事件帮助信息维护 (67)

3.2.9食品安全事故接报记录表 (71)

3.3移动端流行病学调查 (76)

3.3.1数据更新 (76)

3.3.2流行病学调查 (79)

3.3.3随访管理 (82)

3.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85)

3.4.1慢病个案管理 (85)

3.4.2伤害个案管理 (117)

3.4.3危险因素监测 (122)

3.4.4统计分析 (126)

3.4.5质量控制 (155)

3.5地方病管理 (165)

3.5.1地方病防治管理 (165)

3.5.2地方病预警管理 (207)

3.5.3地方病统计分析 (220)

3.5.4地方病工作管理 (230)

3.6病媒生物监测 (242)

3.6.1重要病媒生物监测 (242)

3.6.2重要病媒生物检索 (270)

3.7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平台 (282)

3.7.1分析建模 (282)

3.7.2决策支持 (285)

3.7.3辅助决策支持 (340)

3.8数据交换管理 (353)

3.8.1任务管理 (353)

3.8.2上传任务监控 (356)

3.8.3数据交换 (359)

3.9系统管理 (361)

3.9.1用户基础数据管理 (361)

3.9.2日志管理 (365)

3.10表单设计 (368)

3.10.1表单管理 (368)

3.10.2表单上报 (373)

3.10.3用户管理 (377)

3.10.4机构管理 (382)

3.10.5科室管理 (385)

3.10.6修改密码 (388)

3.11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391)

3.11.1用户管理 (391)

3.11.2角色管理 (394)

4.接口详细设计 (398)

4.1用户接口设计 (398)

4.2内部接口设计 (398)

4.3外部接口设计 (398)

4.3.1数据传输配置管理 (398)

4.3.2传输日志管理 (402)

5.环境与工具 (405)

6.数据库分层设计 (406)

7.系统非功能设计 (407)

7.1性能设计 (407)

7.2安全性设计 (407)

7.3保密性和隐私性设计 (408)

8.部署设计 (409)

8.1逻辑部署图 (409)

8.2服务器软件部署清单 (409)

8.3用户端部署说明 (410)

9.测试计划 (411)

9.1组织结构 (411)

9.2测试方法与步骤 (433)

9.3测试管理工具 (434)

9.4缺陷处理流程 (435)

9.5测试通过准则 (437)

9.6测试异常终止准则 (437)

9.7风险分析及防范 (43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承建单位)的软件设计师根据本公司已编写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开发的原型系统、并参考了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供的相关业务知识,在分别与软件使用者和疾控业务专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海淀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测试、及未来维护工作。

此详细设计说明书对软件的功能分配,程序的总体结构,功能设计,程序和数据库编码规范,输入输出和接口设计,数据库分层设计,系统非功能设计,部署设计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为软件程序的开发及测试奠定了基础。

1.2预期读者

用户方、承建方、监理方、设计管理方等。

1.3建设背景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视。随着卫生部下发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相关规范及标准,数字医院和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正有序开展。但公共卫生方面,尤其是涉及社会各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公共卫生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目前未受到国家及各地、各级卫生机构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分重视卫生信息化工作,把它作为助力深化医改,提升卫生管理和服务能效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积极谋划和筹建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建设。根据海淀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要求,同步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海淀区唯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全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保障任务,主要职能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消毒卫生、学生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卫生学检测评价,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健康教育,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等。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提供准确、公正、有效的检测数据。

为适应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的进一步提高,海淀区疾控中心急需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实现与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急救援中心、疾控机构、学校等多部门、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卫生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应急反应、调查处置和现场指挥、科学决策的能力。

1.4参考资料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招标文件》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投标文件》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实施方案》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5定义

1、本项目: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海淀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2、数据交换: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2.系统功能概述

2.1系统功能结构

图2.1-1 系统功能结构2.2系统功能大纲

表2.2-1 系统功能大纲

2.3数据部署结构

数据库在设计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基础数据区:存储了维持系统正常运转的数据,包括一些系统的查询语句,统计报表语句,系统解析参数数据等。

2、业务基础数据区:存储了业务系统中的基础信息,包括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用户权限)、基础数据(地区编码、机构编码、数据字典)、日志信息。

2.4关键技术设计

2.4.1数据交换技术实现

本项目中涉及众多业务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预处理数据均来源于其他业务系统,如海淀区区域卫生平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海淀区现有部分业务系统。为了避免与目的业务系统直接交互,有效的屏蔽异构业务系统的差异性,减轻业务系统端的复杂性,实现数据交换的透明性,本系统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良好的数据共享接口。WebService是基于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利用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实现的,通过开放标准、Internet以及基于业界标准的Intranet

技术动态交互的软件组,它可以将不同厂商、不同硬件、不同语言编写成的应用程序集成在一起。

2.4.2统计报表设计

本次建设中,系统统计数据来源复杂,统计的范围也很广,对统计内容进行

外部系统中间表

流行病学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病媒生物监测地方病管理

系统管理数据交换管理

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平台

中间表

中间表

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种类与数量会逐步增多,每个病种都有自己的个案调查表,每张个案调查表字段都很多,同一属性对应的字典内容也存在差异,导致查询极不方便,而且效率也非常低。在此我们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将这些个案调查表中不涉及字典的个人基本信息抽取成中间检索表,涉及到具体操作数据时,再去操作对应的个案调查表。

图2.4.3-2 多表查询设计思路

3.功能设计

3.1疫情管理子系统

3.1.1监测数据管理

3.1.1.1程序描述

1、功能概要说明

此功能主要用于实现按现住址、发病时间、审核状态、报告机构、病种为条件,查询、浏览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2、与其他子系统/模块的关联

与访视任务管理相关联。

3、前置条件

权限设置。

4、后置状态

无。

3.1.1.2界面设计

1、界面名称

监测数据查询页面。

2、界面构造

查询条件区:地区类型-下拉列表、地区范围-下拉列表、报告单位-下拉列表、日期类型-下拉列表、日期范围-日期控件、审核状态-下拉列表、疾病名称-下拉列表。

3、界面名称

监测数据添加页面。

4、界面构造

添加页面录入区:地区编码-下拉列表、报告单位-下拉列表、报告单位-文本框、填卡日期-时间控件、患者姓名-文本框、患儿家长姓名-文本框、身份证号-文本框、性别-单选按钮、出生日期-下拉列表、患者工作单位-文本框、联系电话-文本框、现住址类型-单选按钮、现住址国标-下拉列表、显著详细地址-文本框、职业-下拉列表、发病日期-时间控件、诊断日期-时间控件、死亡日期-时间控件、疾病名称-下拉列表、疾病分类-下拉列表、密切接触者有无相同症状-单选按钮、备注-文本域。

3.1.1.3输入\输出

1、查询:

表4.1.1.3-1 监测数据管理查询输入输出

2、添加

表4.1.1.3-2 监测数据管理添加输入输出

2、关联的数据库表

与访视任务表关联。

3.1.1.4设计思路

数据交换功能定时抽取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录入的相关数据,存入本系统数据库中,用户根据需要,查询已存在的疫情信息。

对数据交换未成功的数据,本系统还为其留有录入的接口,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采用通用查询方式完成查询和分页。

3.1.1.5流程逻辑

1、查询流程

关于转发《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关于转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2011版)》的通知 各市(州)疾控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于2011年1月1日迁移改造完成并正式运行。根据卫生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框架中三级平台建设要求及中国疾控中心新址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用户权限和基础编码管理已按照新的系统架构进行相应改造以满足将来业务发展需要。改造后的系统管理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原有系统的用户管理规范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管理要求。为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流程,加强系统安全管理,更好做好系统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根据系统管理工作需要,重新修订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2011)版》(详见附件1)。现转发你们,请按照规范要求,指定并安排专门的系统管理员和各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管理员。改造后的用户管理系统将于2011年9月30日按照新的管理规范正式使用。请各相关单位在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于10月30日前完成如下工作: 一、系统管理员全面梳理本级用户,实行实名用户注册管理,杜绝一人多账号登记注册。

二、各应用系统业务管理员重新梳理现有角色,并规范化对用户重新授权管理。 附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2011版)》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2011版) 1. 总则 1.1 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

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制度如下: 一、加强管理 1.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具体的防治措施,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与管理。 2.对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对容易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场所在清扫的同时,还应采取灭蝇、灭蟑螂、灭老鼠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生管理上的空白。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育学生尽可能在校内用餐,不要食用“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以流行病学为基础,提高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矢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对广大师生、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2.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学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具体措施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一、宣传教育 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要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流脑(每年3月、4月、5月),乙脑(每年7月、8月、9月)、甲肝、痢疾(春季、夏秋季)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4、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6、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7、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校长或分管校长,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乐清市天成第一中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 疾控中心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利弊认识以及学习方式、胜任力的自我评估,探讨全科医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认同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1 20XX年7月4日——8月26日,我们XX大学XX级预防医学专业6名同学前往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了为期8周的生产实习。很荣幸学校和单位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生产实习机会给我们,在这短短8周时间内,我们也抓紧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认真踏实地进行实习工作,收获了很多知识经验,并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 20XX年7月4日——7月13日,我们组在急性的传染病控制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疫情报告程序、某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年度防疫计划的制定、外来人口的卫生管理。我在XX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一周半的工作。初来乍到,XX老师先耐心地向我们讲解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的使用方法,并示范了基本操作,让我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她又详细地告诉我们XX市各区县的急性的传染病现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解决措施、应对方法。XX老师还将各种工作简报、工作文件等资料给我们阅读,让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系统,协助她进行疾病的记录、审核和查重。 在工作过程中,XX老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教授我们,

让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学会了熟练操作网络系统和各种报表,并对科室工作很快适应,初步树立起了工作态度。7月11日,由于XX老师出差,我接替了她的科室工作,即接收从XX医院以及各县级疾控送来的手足口病、流感等流行传染病的咽拭子样本,并填写相应表单,交往检验科送检。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一个人全权负责工作的感受,由于正值暑假, 天气炎热,各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不时有各地样本前来送检。XX老师临走前耐心地向我阐述了接收样品的步骤与程序,使我能够在一个人的工作中也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将一个个样品交接工作圆满完成。我非常感谢这两位热情耐心的好老师。 20XX年7月14日——7月22日,我们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艾滋病疫情管理与干预工作。我们的指导老师是XX老师。他是一位认真踏实、勤奋负责的好老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须和许多同志群体、性工作者及其他HIV高危人群打交道,面对这些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庭所带来的痛苦,XX 老师深知只有感染者和家人、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携手起来,积极面对艾滋病防治,艾滋病的阴霾才会渐渐在感染者身上被驱散。 XX老师对于前来疾控中心的咨询者、检测者从来没有一丝歧视和厌烦,他不仅热情而耐心地解决咨询者的每一个疑问,普及防艾知识,还带着检测者做血清检查,并对检测结果严格保密。在性艾科实习的一个半周,我对同志群体、HIV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恐惧和担忧。人类战胜艾滋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消除艾滋病歧视并不需要等待,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够完全接受艾滋病,但只要全社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

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管理若干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管理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履行职责,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省、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开展正常业务所需经费和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四条按照行政区划,原则上只设置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职能。 第五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订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规划、行业规范和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

防与控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 (三)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开展疾病监测,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 (四)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开展食源性、职业性、放射性、环境性等疾病的监测评价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公众健康和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 (五)疾病病原生物检测、鉴定和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评价; (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和不良健康行为干预; (七)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职责分工依照《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执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规范使用国家统一标识。赴现场工作时应统一规范着装。 第二章内设机构 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根据职责,结合职能分工和业务工作设置业务机构与综合管理机构。业务机构不得低于总数的70%,综合管理机构要从严控制,不得高于总数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设置一览表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设置一览表 岗位编号职责类别基本岗位名称岗位分类任用条件 3-1 行政办公行政综合管理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3-2 党务、纪检、群团管理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管理学等相关专业。 3-3 人力资源与科研培训管理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管理学等相关专业。 3-4 收发与文件管理工勤高中及以上。 3-5 图书与档案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档案学、图书馆学、公共管理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等相关专业。 3-6 会计专技大专及以上;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3-7 出纳专技大专及以上;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 3-8 后勤保障后勤管理与安全保卫管理大专及以上。 3-9 车辆驾驶工勤高中及以上;具备岗位相应资质。 3-10 综合业务管理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专业。 3-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管 理 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 3-12 信息综合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计算机类、医学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3-13 传染病预防控制 (消毒与病媒生 物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控综合管理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 3-1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3-15 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3-16 结核病预防与控制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3-17 麻风病预防与控制专技大专及以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相关专业。 293

年中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里仁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我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县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校传染病宣传教育制度。 一、首先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学校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进行学生健康晨检,晨检结果及时与卫生室沟通汇报,同时卫生室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校内食堂、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及饮用水。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配合新村卫生院做好校内环境卫生工作。 三、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根据季节需要以及正在流行的病种及时做好学生及老师的防病治病宣传教育工作。 四、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及饮用水。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

及时调离岗位。配合新村卫生院做好校内环境卫生工作。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 六、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校医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体卫科,同时报区疾控中心。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摄氏38℃以上高热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协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对公众不良健康行为进行干预,促进公众掌握自我保健与防护技能。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规范

XX省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省、市、区(县)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省、市、县级疾控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省、市、县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 2.1.2业务管理员 指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系统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负责本级用户管理以及对下一级系统管理员管理。包括创建各类申请用户、用户有效性管理、为用户分配经授权批准使用的业务系统、为业务管理员提供用户授权管理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县区级系统管理员还需负责直报用户的用户管理。 (2)业务管理员职责 负责本级用户授权及下一级本业务系统业务管理员管理。各级业务管理员负责将角色授予相应的本级用户和下一级业务管理员,为本业务系统用户提供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有权限实施相应业务信息管理活动。市、县级业务管理员不负责创建新角色,但可根据应用需要,逐级向省级业务管理员提出新增角色的需求,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意见(2008 版) 流感是由A、B、C 3 个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77 年以来,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H1N1)、A(H3N2)和B 型。该病潜伏期1-4 天(平均2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 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μ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在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秋冬季流行,12月至次年1 月出现流行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在华南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但秋冬季和次年夏季(7 至8 月)可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呈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流行模式。 我国当前流感防治的主要策略是加强流感监测,积极参与全球监测活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暴发调查和控制,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个人卫生的公众指导。 一、流感监测 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

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季节特征和病毒变异情况,为全球疫苗毒株的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由197 家哨点医院和63 家网络实验室组成。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毒株的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分析等。针对近年来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监测单位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和监测科室的设置要求,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病例总数,每周一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周末和十一、春节长假期间要安排好病例报告工作,杜绝漏报、迟报和节假日缺报现象。 (二)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掌握标本采集对象,保证每周最低采样量,不得集中突击采集标本;严格遵循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技术要求,努力减少上述环节对病毒分离率的不利影响。采集的标本应在4℃条件下,24 小时内运送至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24 小时内送达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三)网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病毒接种、传代技术,提高收获病毒的血凝滴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24 小时内处理标本和接种病毒,并在完成病毒分离鉴定后24 小时内,将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于MDCK 细胞分离阳性的,要将留存的原始标本继续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各实验室应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下发的标准参照血清进行病毒鉴定时,发现对所有下发标准血清HI 效价均≤20 的毒株,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招标代理服务机构招标文件 一、代理机构服务要求: 1、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中心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并遵守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与条例的规定。 2、招标代理项目负责团队应熟悉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流程、熟悉项目情况。 3、准备招标资料,对初步采购方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合规、合理性论证。专家论证费用由采购代理机构支付。 4、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 5、接受投标人提交资格预审申请书,组织资格预审,确定正式投标人。 7、编制招标文件初稿送中心审查,形成招标文件评审表与招标文件。 8、组织招标会、现场勘查、招标答疑,收标、开标、评标。 9、协助确定中标单位。完成招投标情况备案,进行中标公示。 10、确认及发放中标通知书。 11、整理全部招标资料,15日内交与中心形成招标档案。 12、协助中心审定中标单位的合同、签订合同并将合同报中心采购管理部门。协助中心与中标单位的合同商务谈判。 13、协助中心处理质疑及答复,在委托授权范围内作出答复。

二、资质及相关要求: 1、具有国内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在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山东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名录”内可查询。 4、在济南市市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开标评标等营业场所。 5、取得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后,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工作满5年。 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 三、报名应提交的材料: 1、参加遴选的招标代理机构需填写《招标代理服务机构申请表》(附件1)并加盖公章; 2、《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3、 2015-2017年度财务报表一份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4、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一份及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5、项目经理身份证、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加盖公章)。 6、授权代理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7、提供公司资信状况良好,近五年在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或不良记录的书面承诺; 8、代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并加盖公章。

(完整版)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学生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群防群控。 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范胜利 副组长:周春阳 成员:胡新春王翠花各班班主任 二、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期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 2、加强校园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3、建立教室、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对可疑者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2、早隔离。建立留观室,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3、早报告。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协助家长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病因追踪报告。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明细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1986年12月(原林芝

地区卫生防疫站),正科级建制,是林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下属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非二级预算部门。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一)部门职责 1.拟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疫情报告及预测、预报;拟定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免疫预防接种。 2.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学生常见病等重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病监测防控;负责开展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性危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疫情、事故的专业技术调查,并制定控制对策和措施。 3.负责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工作。 4.承担卫生预防监测检验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卫生学评价,卫生防疫检验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承担相关单位的检验委托。 5.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基层预防保健工作,承担爱国卫生运动中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技术指导工作。 6.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岗位职责(doc 9页)(全面版)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职责介绍: 党务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2、负责中心组织人事、党建、职工教育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 3、负责制定党员教育计划、党的组织活动计划和全员政治教育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4、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和文明行业创建等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5、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做好干部的选拔、考核、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评、聘、考核等基本工作,负责职工的劳动工资管理套改及离退休管理工作; 6、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按照党员标准和发展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对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考察、培训和初审工作,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7、负责单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档案资料的搜集、管理及归档工作; 8、支持与协调工会、团委的工作。 工会主要职责 在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根据《工会法》、《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卫生防病中心工作,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并指导分会围绕业务工作开展岗位练兵、技术竞赛和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做好劳模评选、管理和服务工作;团结、教育、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加强民主建设,发挥职代会作用,协助党政做好事务公开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做好工会经费的管理、使用,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计划生育等其它方面的工作任务。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疾病的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波及生命安全。由于现 代社会的城市流动人口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环境的 污染,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人们迫切需要健康知识,以提高自我 保护能力。因此,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此, 本文针对当前健康教育的定义、基本原则、方法、内容等进行初步探讨,以分析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自觉 地进行有益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健康教育面向群众,通过有感染力、通俗易懂的宣传方法,坚持娱乐性、广泛性与科学 性原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群众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 2.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健康教育不夸大或缩小事实,保证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且保证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宣传群体适当调整宣传内容,使群众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2.2宣传注重群众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群众对疾病预防知识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教育,避免专业化 的知识语言在理解上给群众带来困难。善于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与习俗制定宣传内容,保证 宣传知识适合群众需要。并重视宣传方式与宣传内容的感染力,可通过适当的艺术加工,以 形象化、具体化与生动化的方式活跃气氛,结合道具进行讲解,帮助群众尽快接受。 3.健康教育的宣传方法 健康教育宣传方法有书面教育、口头教育、综合宣传。作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式的口头 教育包括报告、随访、演讲、讲座。口头教育能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生活习惯、社会风俗 进行灵活调整;书面宣传则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真实感与形象感强,其形式包括:报纸、 图片、广告、传单;而综合性健康教育的涵盖范围相对广泛,如电影电视、流动宣传、展览等。通过充分结合影像、文字与教育形式,合理加工宣传内容,创作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的宣传方式,影响力大、覆盖面广、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4.健康教育的内容 4.1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在非患病人群中,有许多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临床检查没有器质性病 变或部分指标有轻度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的疾病诊断标准。因此,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是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 4.1.1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 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便体检无异,得病的概率也会加大。所以要加强对非患病人群的健 康教育,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相关的生活习惯调整,且对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符合个体健康教育计划。 4.1.2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 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关系密切。单纯的心理异常也可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而心理状态的调整,主要在于其自身。因此,对其应阐明情绪和疾病的联系,指导其改善情绪的可能性方法,并在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

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爱东 一、概述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儿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时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体格发育等方面并不完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婴幼儿膳食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都可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活动效益。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教育和指导婴幼儿抚养人采用平衡膳食,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以达到促进婴幼儿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为了帮助婴幼儿抚养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以便直观的告诉抚养人婴幼儿不同时期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合理的数量。 二、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后0到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婴儿喂奶时应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到8次以上,同时婴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 D 或鱼肝油。 三、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制定依据 0到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及膳食摄入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约为3.3公斤和50厘米,婴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及开始快速生长,到6个月末婴儿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增加到约7公斤和63厘米,此时期婴儿的消化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因此严重制约了6月龄以下婴儿对食物的选择。母乳是这个时期婴儿最佳的膳食营养来源,完全符合0到6月龄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及自身消化吸收特点。母乳中维生素 D 、维生素 K 以及铁的含量稍低,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建立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是指中国疾控中心在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内部管理等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集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家财政经费、国家科研经费、国家协调的大型国际、国内项目经费支持的监测、调查、干预、研究和教育培训等项目或任务所产生的业务信息资源。 第四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对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全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五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的制订及具体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单位和部门均须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采集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其职能提出业务需求,由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制定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数据的处理需求,制订清晰的业务管理需求说明。否则不予批准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须按照相关标准、办法和指南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撰写、提交信息采集质量控制报告。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业务部门信息采集过程和质量控制报告组织评估。 第十条凡在全国范围内或通过设立监测点开展监测活动的业务工作和项目,均须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统一规划信息采集方式。否则不予行文在全国部署。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并提供信息资源的数据存贮、管理、维护和共享等服务。各业务部门采集的属于本办法适用范围的数据须提交数据中心进行备份存储。否则不予办理项目结题手续,不得以中国疾控中心名义继续申报相关研究课题和成果,属于财政经费支持的工作与项目不予下拨年度工作经费,同时不得使用中国疾控中心备份数据。 第十二条各业务部门在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推广工作中,须严格按中国疾控中心颁布的相关信息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中国疾控中心的信息规划、网络建设、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