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研制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5
29%噻虫•咯•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的配方研制发表时间:2019-10-29T09:15:49.9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宋化强1 刘焕玲2 [导读] 摘要:根据悬浮种衣剂指标,通过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29%噻虫•咯•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的配方。
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制得29%噻虫•咯•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性能好,种子包衣效果好。
1.山东天农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济南 250100;2.山东科诺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济南 250100摘要:根据悬浮种衣剂指标,通过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29%噻虫•咯•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的配方。
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制得29%噻虫•咯•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性能好,种子包衣效果好。
关键词: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配方;质量指标玉米灰飞虱成、若虫均以口器刺吸玉米汁液为害,一般群集于玉米丛中上部叶片,近年发现部分玉米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玉米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
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玉米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大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现为相应的病害特征。
玉米茎基腐病俗称青枯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玉米茎基部腐病是两种真菌引起的,病土、病残体是茎基腐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病害发生与玉米生育期、气候有关。
玉米自灌浆期开始感病,直至乳熟后期症状最明显;发病程度决定于玉米该生育阶段的雨量和温度。
如连续降雨量50毫米以上,雨日多,降雨前后的温差4~8℃,尤其大雨过后太阳曝晒,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品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发病重。
收稿日期:2018-06-21作者简介:蓝宏彦(1978—),男,广西柳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分析和管理工作。
20%噻虫嗪·螺虫乙酯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蓝宏彦,何玉清,吴燕飞,金曼丽,邱 理(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616)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以ODS-3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级管陈列检测器,在210nm波长下对20%噻虫·螺虫乙酯悬浮剂进行同柱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噻虫嗪和螺虫乙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1.0000;标准差为0.015、0.031;变异系数为0.12%、0.03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100.03%。
关键词:噻虫嗪;螺虫乙酯;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柱分离中图分类号:O65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7-0089-04AnalysisofThiamethoxamandSpirotetramat20%SCbyHPLCLanHongyan,HeYuqing,WuYanfei,JinManli,QiuLi(LiuzhouHuinongChemicalCompany,Liuzhou 545616,China)Abstract:Amethodwasdevelopedfor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ofthiamethoxamandspirotetramat20%SCbyHPLConODS-C185μmcolumnwithUVdetectorat210nm,andthemobilephasewasconsistedofmethanolandwater.Theresultsshowedthatthelinearcorrelationcoefficientsofflusilazoleandcarbendazimwere0.9999and1.0000,standarddeviationswere0.015and0.031,variationcoefficientswere0.12%and0.37%,andtheaveragerecoverieswere100.11%and99.99%.Keywords:thiamethoxam;spirotetramat;HPLC;separationofthesamecolumn;analysis 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是迄今唯一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
10个绝密杀虫配方!效果超强庄稼害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年都会有害虫防治不到位,造成巨大的庄稼丰收损失。
今天小编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农民朋友推荐几个杀虫配方,希望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到农民朋友们!一、10%阿维虫螨腈30克悬浮剂+5%虱螨脲20克该配方即杀虫又杀卵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内吸作用,隔叶透杀和传导等多种功能!对辣椒、花生、大豆等作物上的青虫、甜菜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效果很好!杀虫迅速、干净、彻底、持久,对已产生顽固性和高抗性害虫有超强杀灭能力。
(葫芦科、瓜类作物小苗禁用)二、10%甲维·虱螨脲悬浮剂该配方具有适合多种作物主要对鳞翅目害虫、卵效果好!持效期长!用量建议:15公斤水兑药25克~30克!具有杀虫杀卵双重功效长。
在卵块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均可施药,前期杀卵后期杀虫,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因此,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杀虫速度稍慢)三、3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用量建议:15公斤水兑药15克左右)二者复配后显著提高了杀虫活性。
触杀和胃毒作用强,且具有较好的内吸活性,对大龄幼虫同样高效。
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等大龄幼虫效果十分优异,持效期长达20~30天。
四、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该配方对作物安全,具有胃毒、触杀及叶片渗透作用。
可防治甘蓝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桃小食心虫!同时兼防红蜘蛛、茶黄螨等螨类害虫,持效期可达20~30天。
五、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阿维菌素二者复配,可防治梨木虱、白粉虱、烟粉虱、蚧壳虫等几十种刺吸式害虫,持效期长达30天。
六、5%高效氯氟氰菊酯+6%噻虫嗪或者5%啶虫咪(15公斤水兑药30克)对小麦蚜虫、麦叶蜂、吸浆虫等小麦上的所有害虫效果非常好。
七、30%乙螨唑+阿维菌素悬浮剂对柑橘树上的红蜘蛛等螨类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
八、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草莓、柑橘树上的红蜘蛛等螨类效果好,对草莓的二斑叶螨等螨类效果很好而且不伤蜂,亩用量20~30克。
推荐几个特效杀虫配方,对康宽产生抗性的害虫特效近几年,氯虫苯甲酰胺使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方害虫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性。
有农民朋友咨询还有没有更好的药剂,防治抗性害虫。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优秀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一、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前者对鳞翅目害虫活性极高,后者对同翅目害虫杀灭效果很好,两者混合后能大大提高对方的活性。
扩大了杀虫谱。
该配方对鳞翅目害虫防效很好外,对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也可防治飞虱、蚜虫、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持效期长,一次施药持效期为14天~21天,每亩用10克制剂,兑水15-20公斤,可以高效防治水稻害虫,对高龄害虫可以适当增大剂量。
二、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4.3%氯虫苯甲酰胺+1.7阿维菌素)该配方具有胃毒、触杀及叶片渗透作用。
速效性和持久性好,且使用成本低,比单用氯虫苯甲酰胺成本可降低20%-30%左右。
每亩用本品40-50毫升/亩,可防治甘蓝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花棉铃虫和苹果桃小食心虫等。
药后10天,其防治效果仍能达到90%以上。
三、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4.7%高效氯氟氰菊酯+9.3%氯虫苯甲酰胺)该配方速效性和持久性好,且使用成本低,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每亩用45毫升,兑水15-20公斤,用于防治茄果类蔬菜上的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麦蛾科、细蛾科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药后7天的防效仍在85%~90%之间。
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
四、25%氯虫·啶虫脒分散油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15%啶虫脒)该配方是由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复配而成的,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有很强的内吸性和渗透性,速效性强,持效性好。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施药时间为2016年8月24日下午。
施药1次,稻飞虱大部分处于2龄若虫期。
4.施用容量每667 m 2用药液量为45 L。
四、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一)气象及土壤资料1.气象资料施药当日为阴天转多云天气,温度19~27 ℃,平均温度22.5 ℃。
2.土壤资料试验田土质为稻田土,pH 值6.9左右,土壤肥力较好。
(二)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1.调查时间和次数试验共进行3次调查,即施药前和药后3 d、药后7 d 调查残虫数,3.药效计算方法处理区药后虫数× 对照区药前虫数防治效果(%)=(1-—————)×100 处理区药前虫数× 对照区药后虫数(三)对作物的直接影响目测供试药剂对水稻无影响。
(四) 对其他生物影响1.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未见。
2.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未见。
五、结果与分析对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做反正弦转换,经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处理间存在着差异,对各hm 2与对照药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11.25 g/hm 2处理间有显著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
药后7 d, 噻虫嗪(25%悬浮剂)有效成分7.5 g/hm 2、11.25 g/hm 2、15 g/hm 2用量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与对照药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相同用量有效成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用量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
六、结论及技术要点噻虫嗪(25%悬浮剂)对稻飞虱有较好防效,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适宜用量为有效成分11.25~15 g,对水675 kg 喷雾。
建议在稻飞虱若虫盛发期使用,虫口密度大时用上限,以确保防治效果。
先正达公司产品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敌委丹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势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快绿杨55%丙·虱螨乳油(虱螨脲+丙溴磷)特克多50%噻菌灵悬浮剂(防腐杀菌)达科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菲格44%(40百菌清+4精甲霜灵)悬浮剂和瑞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阿米西达25%嘧菌酯悬浮剂绘绿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爱苗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15)阿米妙收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0+12.5)阿米多彩56%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50+6)秀特25%丙环唑乳油敌力脱25%丙环唑乳油杀毒矾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56)雷多米尔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48)金雷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4+64)山德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瑞凡25%SC -双炔酰菌胺(杀卵菌纲)适乐时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满适金 3.5%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25+10)库龙50%丙溴磷乳油速扑杀40%杀扑磷乳油大风雷5%地虫硫磷颗粒剂有机磷类高毒颗粒剂土壤防地下害虫。
兴棉宝10%氯氰菊酯乳油辟蚜雾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害极灭 1.8%阿维菌素乳油劲彪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功夫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美除5%虱螨脲乳油阿克泰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锐胜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度锐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10 +20)米乐尔3%氯唑磷颗粒剂异丙三唑硫磷类杀虫、杀线虫剂根蛆、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多虫清44%丙·氯乳油(丙溴磷-克虫磷40+5氯氰菊酯)螨代治50%溴螨酯乳油克无踪20%百草枯水剂克瑞踪 25%百草枯水剂瑞可20%百草枯水剂扫茀特 30%丙草胺乳油都尔 72%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克草快 200克/升百草枯·敌草快水剂虎威250克/升氟磺胺草醚水剂千层红 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瑞飞特 500克/升丙草胺乳油麦极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泰草达613克/升草甘膦钾盐水剂刈草达 480克/升草甘膦水剂盖萨林 90%莠去津可分散粒剂拜耳公司产品艾美乐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康福多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35%吡虫啉悬浮剂敌杀死 2.5%溴氰菊酯乳油凯安保 2.5%溴氰菊酯乳油百树得 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保富1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螨危24%螺螨酯悬浮剂倍乐霸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赛丹35%硫丹乳油——氟虫腈禁用力满库 10%苯线磷颗粒剂(果树禁用)锐劲特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果树禁用)50克/升悬浮剂 4克/升超低容量剂锐丹 35克/升氟腈·溴乳油锐捷 210克/升氟腈·唑磷乳油锐先36%氟腈·乙酰甲乳油银法利68.75%氟吡胺·霜霉悬浮剂施佳乐40%嘧霉胺悬浮剂好力克43%戊唑醇悬浮剂立克秀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安泰生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百理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保克45%咪鲜胺水乳剂扑海因25.5%、50%异菌脲悬浮剂霉多克66.8%丙森·缬霉可湿性粉剂(丙森锌+缬霉威)普力克72.2%霜霉威水剂克瘟散40%敌瘟磷乳油-有机磷类杀菌剂世玛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除草剂使阔得 6.25%甲基碘磺隆钠盐·酰嘧水分散粒剂大骠马69克/升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农思它12%噁草酮乳油阔世玛 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可分散粒剂脱吐隆54%敌隆·噻苯悬浮剂威霸80.5克/升精噁唑禾草灵乳油伊洛克桑36%禾草灵乳油克阔乐24%乳氟禾草灵乳油好事达50%酰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巴斯夫公司产品安克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安克锰锌69%锰锌·烯酰水分散粒剂品润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散粒剂翠贝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主治灰霉病凯润25%吡唑醚菌酯乳油农利灵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成标80%硫磺水分散粒剂稻清20%稻瘟酰胺悬浮剂扑力猛 2.5%灭菌唑悬浮种衣剂(三唑类)除尽10%虫螨腈悬浮剂灭百克10%氯氰菊酯乳油克力星75%十三吗啉乳油卡死克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托尔克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杀螨剂普施特5%咪唑乙烟酸水剂-除草剂阿森呐 25%咪唑烟酸水剂田普45%二甲戊灵微胶囊剂施田补33%二甲戊灵乳油除芽通 33%二甲戊灵乳油(施田补)- 除草剂金秋10%环丙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除草剂金豆4%甲氧咪草烟水剂(除草剂)百垄通24%甲咪唑烟酸水剂-除草剂保耕34.5%二甲戊·咪乙烟乳油- 除草剂百得斯43%氰草津悬浮剂-除草剂杜邦公司产品蒙特森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WG (猛杀生)新万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福星40%氟硅唑乳油升势55%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前程5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万兴20.67%噁唑菌酮·硅唑乳油易保68.75%噁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抑快净52.5% 噁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剂克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4+8)可杀得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泉程37.5%氢氧化铜悬浮剂万灵24%灭多威水溶性液剂安打15%茚虫威悬浮剂安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印响11%吡虫啉·茚虫威可湿性粉剂硬朗 4.75%阿维菌素·茚虫威可湿性粉剂(1+3.75)螨即死9.5%喹螨脒乳油杜邦奥得腾TM -35%氯虫苯甲酰胺WG 普尊-5% SC 康宽-20% SC威尔柏25%环嗪酮水可溶剂-三嗪酮类除草剂宝成25%砜嘧磺隆干悬浮剂-除草剂宝收7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巨将19%苯磺·氯氟吡可湿性粉剂禾清60.7%苯磺·异丙可湿性粉剂亿力18%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除草剂巨星75%苯磺隆水分散性粒剂- 除草剂陶氏公司产品乐斯本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5%毒死蜱颗粒剂雷丹40%甲基毒死蜱乳油农地乐52.25%毒·氯乳油追击手22%毒·氯乳油大福生51%毒·氟铃乳油-氟铃脲、毒死蜱安保52.5%毒·多杀乳油-抗生素多杀霉素与毒死蜱菜喜 2.5%多杀霉素悬浮剂催杀48%多杀霉素悬浮剂米满20%虫酰肼悬浮剂- 杀虫剂鳞翅目幼虫杀卵米满24%虫酰肼悬浮剂雷通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杀虫剂-蜕皮激素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速克净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信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仙生62.25%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赛纳松25%丙环唑乳油应得24%腈苯唑悬浮剂-唑菌腈内吸传导型杀菌剂麦喜 5.8%双氟·唑嘧磺悬浮剂- 除草剂麦施达45.9%2,4-滴异辛酯·双氟磺草胺悬浮高效盖草能108克/升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猛巴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果尔 24%乙氧氟草醚乳油使它隆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孟山都公司产品时拔克 12%草甘膦水剂(重量/容量) 新马歇特 60%丁草胺乳油农民乐74.7%草甘膦水溶性粒剂禾耐斯 90%乙草胺乳油农达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罗地欧60%丁草胺水乳剂拉索48%甲草胺乳油马歇特60%丁草胺乳油马克西姆阿甘产品阿波罗50%四螨嗪悬浮剂速蚧克40%杀扑磷乳油硕丹35%硫丹乳油代佐瑞50%二嗪磷乳油美派安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欧利思25%戊唑醇水乳剂亮穗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万利得50%抑霉唑乳油扑霉灵45%咪鲜胺乳油必扑尔25%丙环唑乳油龙灯公司产品优乐得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蜕皮抑制几丁质万盛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连胜35%吡虫啉悬浮剂顶勇40%毒死蜱乳油键灵40%毒·噻可湿性粉剂速蚧克40%杀扑磷乳油富农 1.8%阿维菌素乳油高清 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快灭灵3号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快灭灵2号20%灭多威可溶性液剂快灭灵1号20%灭多威乳油莫比朗3%啶虫脒乳油尼索朗5%噻螨酮乳油速霸螨13%炔螨·唑螨水乳剂除尽10%虫螨腈悬浮剂甲基托布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统旺50%多菌灵悬浮剂统俊50%异菌脲悬浮剂欧利思25%戊唑醇水乳剂万利得50%抑霉唑乳油扑霉灵45%咪鲜胺乳油太盛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兰宝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除清81%百·甲霜可湿性粉剂百菌清+甲霜灵稳达7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乐净50%甲霜·王铜可湿性粉剂福连3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统佳60%多菌灵·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稳好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多宁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富士一号40%稻瘟灵乳油益穗2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稻瘟立静杀菌剂爱增美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田补33%二甲戊灵乳油百垄通 24%甲咪唑烟酸水剂田普45%二甲戊灵微胶囊剂好立达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日本曹达产品特富灵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莫比朗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尼索朗5%噻螨酮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甲基托布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拿捕净12.5%烯禾啶机油乳油除草剂日本住友产品灭扫利20%甲氰菊酯乳油来福灵5%S-氰戊菊酯乳油速灭杀丁20%氰戊菊酯乳油克得灵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速灭松50%杀螟硫磷乳油速克灵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先正达公司产品产品名称剂型有效成分1 克无踪、克瑞踪20%、25%水剂百草枯2 克草快20%水剂12%克无踪+8敌草快3 金都尔96%乳油异丙甲草胺4 世高10%水分散性粒剂双苯环唑5 金雷多米尔53%水分散性粒剂5%金甲霜灵+48%代森锰锌混配剂6 阿米西达25%水悬浮剂腈嘧菌酯7 达科宁75%可湿性粉剂百菌清8 特克多50%水悬浮剂噻苯咪唑9 阿克泰25%水分散性粒剂噻唑烟碱基类10 功夫 2.5%水乳剂高效氯氟氰菊酯11 库龙50%乳油丙溴磷12 美除5%乳油虱螨脲13 快绿杨55%乳油虱螨脲+丙溴磷14 螨代治50%乳油溴螨酯15 适乐时 2.5%种衣剂咯菌腈16 满适金 3.5%悬浮种衣剂咯菌腈+精甲霜灵17 锐胜70%可分散性种衣剂thiamethoxam18 势克25%乳油19 杀毒矾75%可湿性粉剂20 敌力脱25%乳油21 爱苗30%乳油22 扫茀特30%乳油1.十三吗啉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对担子菌、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效,主要是抑制病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4):40-42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 杜晓东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陶 晡1,2,苑士涛1,范 凡1,魏国树1∗(1.河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北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摘要:为了明确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2013年以常用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为药剂对照,在夏春秋甘蓝上测定了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500倍液、2000倍液和1500倍液对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条件下,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温室白粉虱的天敌种类和数量以及甘蓝生长等均无不良影响。
其中,施用1500倍液防效最好,试验期内的防效始终>药剂对照,施药后第7d防效为86.97%;施用2000倍液防效次之,除施药后第1d外,其他时段的防效均>药剂对照且与施用1500倍液防效差异不显著。
生产上推荐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施用浓度为2000~1500倍液,折合有效成分用量为93.75~112.5g/hm2。
关键词: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4⁃0040⁃03 Control Effects of25%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on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in Field TAO Bu1,2,YUAN Shi⁃tao1,FAN Fan1,WEI Guo⁃shu1∗(1.The SCI⁃TECH Academ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define the control effects of25%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on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the25%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was diluted2500,2000 and1500times in liquid,and the control effects of which on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re tested with the25% actara WG and5%lambda⁃cyhalothrin ME insecticides as control in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25% 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revealed good control effects,and in the dose of25% 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the cabbage was safe and there were no adverse effects on natural enemy species and quantity.25%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1500-2000times liquid treatments showed good control effects on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and they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effects of control treatments.The control effect of25%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diluted 1500times was best,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86.97%in7days after applied.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25% clothianidin lambda⁃cyhalothrin microcapsules SC was1500-2000times liquid,and the amount of effective component were93.75-112.5g/hm2.Key words:Clothianidin;Lambda⁃cyhalothrin;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Pesticide experiment;Control effect收稿日期:2013⁃12⁃19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作者简介:陶 晡(1981-),男,河北正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研究。
第42卷第12期 世 界 农 药2020年12月 World Pesticides ·39·作者简介:郝丽霞(1982-),女,硕士,山东青岛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药制剂研发。
E-mail:**************。
收稿日期:2020-09-10。
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对桃蚜田间药效评价郝丽霞,张黎辉,刘希玲,李长虹(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1)摘要:为了评价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对桃蚜具有很好的防效,平均防效95%以上;速效好,药后1 d 防效在92%以上;持效期长,药后15 d 防效95%以上;而对照药剂药后1~15 d 防效为65.56%~82.87%,二者药效差异显著。
此药剂对桃树和天敌安全。
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可作为防治桃蚜的替代性药剂。
关键词:联苯菊酯;噻虫嗪;桃蚜;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TQ4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85(2020)12-0039-04 DOI :10.16201/10-1660/tq.2020.12.07Study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bifenthrin·thiamethoxam 220 SEagainst Myzus persicaeHAO Lixia, ZHANG Lihui, LIU Xiling, LI Changhong(Qingdao Runsheng Agrochemical Co., Ltd., Qingdao 266101, Shandong, 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rol effect of bifenthrin · thiamethoxam 220 SE against Myzus persicae , field trail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fenthrin · thiamethoxam 220 SE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Myzus persicae with an average control effect of more than 95%, quick action with control effect of more than 92% one day after spraying and long lasting-period with the control effect of more than 95% 15 days after treatmen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that is 65.56%-82.87% during 1-15 days after treatment. This insecticide is safe to peach trees and natural enemies. Bifenthrin · thiamethoxam 220 SE has the potentiality for control Myzus persicae as an alternative insecticide.Keywords : bifenthrin; thiamethoxam; Myzus persicae ; efficacy蚜虫是繁殖最快的昆虫,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防治的刺吸式害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对作物危害极大[1]。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研制 武步华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水基性制剂受到高度重视,其研制技术也成为当前的热点。农药水悬浮剂系指固体原药以一定分散度(粒径0. 5~5μm ,平均粒径2~3μm) 分散在介质(一般为水) 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具有不用有机溶剂、环境相容性好、相对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悬浮剂加工方便,成本较低,且药效较高,加工成悬浮剂更加环保,利于农民的使用,故本课题把噻虫嗪加工成悬浮剂这一绿色环保的剂型。本文首先对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稳定剂进行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润湿分散剂、结构调节剂、消泡剂、防腐剂、防冻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最适配方,并对各项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各项指标合格。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料 噻虫嗪原药:含量≥95%;稳定剂:STA-1、STA-2、STA-3;润湿分散剂: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农乳601、60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WF)、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160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270)、木质素磺酸钙(木钙)、亚甲基双萘磺酸盐(NPF)、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TDF)、聚苯乙烯丙烯酸羧酸盐共聚物(DF);结构调节剂:硅酸镁铝、白炭黑、黄原胶、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防腐剂:AQ;防冻剂:乙二醇。 1.2 主要仪器设备 0.1L立式砂磨机(沈阳化工研究院),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A201 型旋转式粘度计(美国博力飞),1120安捷伦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 1.3 试验方法 1.3.1 稳定剂的筛选 加入同一分散剂将噻虫嗪加工成悬浮剂,热贮后测定噻虫嗪的分解率。 1.3.2 流点法 首先将噻虫嗪原药粉碎至5um左右,贮存于广口瓶中密封备用。将各种分散剂分别配成5%的水溶液,充分振荡使之溶解,放入容量瓶中备用,将50ml小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重,加入5.0g(精确至0.0001g)粉碎好的原药,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加配制好的5%分散剂的水溶液,边滴加边用小玻璃棒仔细研磨搅拌,直至呈浆状物,可以从玻璃棒上自由滴下为止,记录滴加水溶液的质量(精确至0.0001g),重复4次,用如下公式计算分散剂对供试原药流点:
供试原药的质量分散剂水溶液质量滴加分散剂对原药的流点=%5
1.3.3 粒径的测定 将噻虫嗪、水和润湿分散剂(噻虫嗪30%、分散剂固定用量2%、余量为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好,与物料按照体积比1∶1.2加入玻璃珠,于立式砂磨机中砂磨2小时,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粒径,并按照HG/T2467.5-2003进行低温贮存,按照HG/T2467.2-2003方法进行热贮,测定冷贮和热贮对粒径的影响,根据悬浮剂粒径的分布和变化来选择润湿分散剂。 1.3.4 粘度的测定 选用A20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悬浮液的粘度值,平行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 1.3.5 结构调节剂的筛选 按照1.3.3的方法,加入结构调节剂,分别测定冷贮、热贮和常温下制剂的外观变化及析水率。
2 配方筛选 2.1 稳定剂的筛选 添加稳定剂后噻虫嗪的分解率见表1。 表1 噻虫嗪分解率测定结果 稳定剂 分解率/% STA-1 5.07 STA-2 3.24 STA-3 0.15 由表1可以看出,添加STA-3后噻虫嗪的分解率最小,因此在三种稳定剂中,STA-3的效果最好,因此选择STA-3作为噻虫嗪的稳定剂。 2.2 分散剂流点测定 流点法系用含有5%润湿分散剂的溶液,使一定细度不溶于该溶液的单位质量固体粉末成糊状至形成液滴滴下所需溶液的最少量,显然,流点与润湿分散剂的活性和固体物的细度有关,即分散剂的活性越高,流点越低;固体活性物越细,其流点越高。因此,对某一农药来说,湿润分散剂对其性能越优越,所用分散剂量就越少;固体活性物粉碎得越细,其用量越接近悬浮剂所需湿润分散剂的量。 表2 分散剂流点测定结果 分散剂种类 流点(g) 备注 WF 2.212 √ 601 2.324 √ 602 2.238 √ 1601 2.526 分散剂TDF 2.495 √ 分散剂NPF 2.617 √ DF 2.401 √ SOPA-270 3.287 木钙 2.732 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不同润湿分散剂和同一固体活性物的流点。流点最小的一个就是该制剂所需的最好的润湿分散剂。试验结果表明:WF、601、602、分散剂NPF、TDF、DF的流点均在较低范围内,可以作为进一步选择的对象,见表2。 流点法比较直观和具体,但对分散效果相近的润湿分散剂不易区分,在流点测定的基础上还需要测定分散剂对粒径影响。 2.2 分散剂粒径的测定 悬浮剂是热力学上不稳定体系,分散在悬浮液中的粒子必然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自由下沉,导致分层和沉淀现象的发生。研磨粒子的粒径当然愈小愈好,当粒子小到布朗运动扩散 足以抵消粒子沉降时,该体系应该最稳定。可是实际上,加工这样的悬浮剂是难以做到的。经过试验,粒子研磨太小,能耗也高,时间长,设备也不一定能达到要求。粒子太大,易于沉降或加入结构调节剂量太多,容易影响产品流动性和倾倒性,还相应增加了成本。控制噻虫嗪悬浮剂的平均粒径在1~2um以下为好。 加入不同分散剂砂磨所得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粒径结果如表3,结果显示:各种分散剂均能加工成流动性比较好的悬浮液,但农乳601,农乳602,分散剂TDF所得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粒径比较大或是热贮后粒径变大,不适合作为噻虫嗪悬浮剂的分散剂。因此,选取WF、NPF、DF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表3 分散剂对粒径影响测定结果 分散剂种类 砂磨2h 常温14d 热贮14d 现象描述 WF 1.30 1.31 1.30 流动性好、溶液均匀乳白色 农乳601 2.05 2.07 2.24 流动性好、溶液均匀乳白 农乳602 1.98 1.98 2.04 流动性好、溶液均匀乳白 分散剂NPF 2.28 2.30 2.36 流动性好、溶液均匀乳白 分散剂TDF 2.01 2.02 2.12 流动性好、溶液呈粘稠状 DF 1.97 2.01 2.10 流动性好、溶液均匀乳白
2.3 分散剂的优化组合 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原理,在粒径测定的基础上选取WF分别与NPF、DF进行交叉复配,运用优化组合法选择噻虫嗪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不同分散剂配伍所得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粒径结果如表4。结果表明:WF与NPF复配后热贮较稳定,但冷贮后粒径变化较大,不宜采用。WF和DF的用量在1:5时,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热贮和冷贮均较理想,故选择WF与DF的比例在1:5时为润湿分散剂。选好分散剂后还要对润其最适用量进行筛选,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利用粘度法选择润湿分散剂的最佳含量。 表4 分散剂的优化组合结果 分散剂配伍(‰) 砂磨2小时 Dav(um) 常温14d Dav(um) 热贮14d Dav (um) 冷贮 Dav (um) 备注 WF NPF DF 1 5 1.65 1.66 1.58 1.64 √ 2 4 1.71 1.72 1.70 2.31 3 3 1.91 1.95 1.93 3.05 4 2 1.67 1.70 1.80 1.78 5 1 2.07 2.06 1.98 2.61 1 5 1.74 1.78 1.75 2.40 2 4 1.77 1.76 1.81 2.24 3 3 1.90 1.93 1.96 2.74 4 2 2.25 2.35 2.52 3.94 5 1 2.32 2.33 2.64 4.48
2.4 分散剂用量的选择 要决定某悬浮剂所需润湿分散剂的合适含量,仅仅测出流点和粒径是不够的。还要测出同一悬浮剂中润湿分散剂不同含量的制剂的粘度值,然后以粘度为纵坐标,润湿分散剂的含 量为横坐标,绘制成粘度曲线,曲线中粘度最低的地方对应润湿分散剂最佳用量。实验结果见图1。当分散剂的用量为2.4%时,悬浮剂的粘度最低,即为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 0.030.040.050.0601234含量/%
粘度/Pa·S
图1 分散剂用量对粘度的影响 2.5 结构调节剂的选择 以硅酸镁铝、白炭黑、黄原胶、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研究对象,0.5%的添加用量做对照试验,分别测出热贮14天后的外观变化,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结构调节剂筛选结果 结构调节剂 热贮后外观 硅酸镁铝 分层,有浓度梯度,析水10% 白炭黑 分层,有浓度梯度,析水16% 黄原胶 不分层,不析水 淀粉 分层,析水8%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分层,析水5% 由表中结果可以说明,添加黄原胶的30%噻虫嗪水悬浮剂热贮后外观无明显分层,稳定性较好,故选择黄原胶作为本研究的结构调节剂。
3 结果与讨论 3.1 最适配方 根据以上稳定剂、润湿分散剂、结构调节剂筛选的结果,结合本公司悬浮剂实际生产的情况,确定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最适配方为:噻虫嗪有效成分含量为30%、稳定剂STA-3用量为0.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WF)的用量为0.5%、聚苯乙烯丙烯酸羧酸盐共聚物(DF)的用量为2.5%、结构调节剂黄原胶的用量为0.5%、防冻剂乙二醇的用量为4%、防腐剂的用量为0.3%、消泡剂用量为0.3%,水补足至100%。 3.2 指标测定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指标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 常温 热贮 冷贮 含量/% 30.24 30.18 30.25 外观 白色均匀,无可见杂质 白色均匀,无可见杂质 白色均匀,无可见杂质 悬浮率/% 96.2 96.0 96.4 pH值 6.82 6.78 6.82 持久起泡性/ml 20 20 19 检测结果表明,30%噻虫嗪SC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