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危害评价及对策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08 KB
- 文档页数:4
烧碱生产的三废治理研究摘要离子膜制碱法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含氯污染物,氯气、含氯废水以及盐泥废渣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本文对烧碱生产中的三废治理进行研究,并指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烧碱生产;日常维护;维修保养作者介绍:朱志宏,出生于1988年,男,群众,现供职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化工分公司安全环保中心,从事安全管理引言离子膜烧碱生产当中的三废主要是电解和氯气处理的含氯废气、盐酸合成中尾气吸收塔的含盐酸废气,化盐与一次盐水精制形成的盐泥;螯合树脂塔再生形成的酸碱废水、含氯废水以及碱性废水等。
通常情况下离子膜烧碱系统产生并排放的废气并不多,因此最常见的污染物质是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离子膜烧碱生产的大中型企业中,废水产生的污染系数为6.1t/t产品。
不同治理能力的企业排污系数有所差异,因此废弃物的治理情况直接关系到污染情况。
1 废气的治理1.1 废气的产生离子膜法电解制碱生产过程中,氯气经常会产生于烧碱设备开停车或者出现故障事故的时候,或者在氯氢处理装置的HCl尾气吸收塔出口处。
作者介绍:朱志宏,出生于1988年,男,群众,现供职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化工分公司安全环保中心,从事安全管理表1 废气排放情况废气产生废气含量排放情况电解槽开停车氯气小于 5mg/zxz间断排放事故尾气氯气小于5mg/m3连续排放盐酸吸收塔尾气氯化氢小于 20mg/m3连续排放固碱熔盐炉二氧化硫小于100mg/m3含氮氧化物小于200mg/m3连续排放盐酸装车及储罐氯化氢小于 20mg/m3间断排放亚硫酸排放口二氧化硫小于400mg/m3含氮氧化物小于240mg/m3连续排放作者介绍:朱志宏,出生于1988年,男,群众,现供职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化工分公司安全环保中心,从事安全管理1.2 废气的治理措施(1)电解槽开停车废气:经过引风机作用以及废氯气进入吸收塔,在塔中氯气吸收液喷洒吸收氯气,直到循环吸收液中NaClO浓度高过10%的时候,经过NaClO成品泵将该溶液送至灌装区,并与二级吸收液进一步吸收。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1. 引言烧碱(氢氧化钠)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化学原料,离子膜法是一种常见的烧碱生产工艺。
然而,由于烧碱本身性质危险,离子膜法烧碱生产需要高度关注安全问题。
本文旨在制定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的安全技术规定,从而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2. 现有安全技术规程在制定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的安全技术规定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已有的安全技术规程。
国内外相关制度、标准和规程对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中,我国制定了《钠生产安全规程》(GB12137-2013)和《氢氧化钠生产工艺规程》(GB16124-2012),这两个规程均规定了钠生产、氢氧化钠生产的生产工艺、设备和防火、爆炸等安全问题的技术措施和要求。
3.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根据已有安全技术规程,我们制定了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的安全技术规定。
主要内容如下:3.1 生产工艺安全3.1.1 设施安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设施和管道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设有防火、防爆、检测、通风等安全设施。
设施和管道应使用耐腐蚀的材料,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1.2 操作安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并应具备相关证书。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越权操作或进行超负荷运作。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2 安全管理3.2.1 工艺控制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如控制温度、电压、电导率等参数。
一旦发现工艺参数异常,应及时停止生产,并进行检修。
3.2.2 安全培训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特别是新员工入职应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应将完善的安全教育、安全规章制度纳入企业考核体系中。
3.2.3 安全检查企业应定期对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设备、管道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等手段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4. 结论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析离子膜法生产烧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技术,国内许多氯碱企业虽然也发现了成套引进的生产工艺存在某些工艺设计不合理、原材料及能源浪费等问题,但由于氯碱生产属于高危生产行业,且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联锁点多、技术复杂,一旦出现失误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原因,一直没有研究开发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致使我国的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一直无大的改进或实质性进展。
本文分析了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标签:离子膜;能耗;烧碱;生产工艺离子膜电解法又称膜电槽电解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的方法。
离子膜电解法是在离子交换树脂(见离子交换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容许带一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化合成的目的。
这项技术已经用于氯碱的生产,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工业用水和超纯水的制备,酶、维生素与氨基酸等药品的精制,电镀废液的回收,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其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是氯碱工业。
在氯碱工业中,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食盐或氯化钾水溶液来制造氯气、氢气和高纯度的烧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1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1.1 配水在电解的工序中,需要脱离掉淡盐水中多余的硫酸根。
被输送到一次盐水工序的淡盐水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流经自动控制的装置调节出的盐水;第二部分是存储在储槽中的上清液(已经沉淀处理)。
从其它的工序中回收出来的水,调节所用的水和盐泥中排滤出的滤液,经过一定比例的调和就形成了化盐水。
1.2 化盐和盐水的精制把化盐水的温度调到适合,在盐池的底部经过逆流的方式接触到原盐,在逆流的水流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液体中的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氢氧化镁而被分离出去,有机质也被逐步的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经过混合器加压后的粗盐水,会进入预处理器中。
中国氯碱China Chlor-AlkaliNo.3 Mar.,202010第3期2020年3月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降低自用碱消耗的措施袁飞(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750336)摘要:通过工艺跟踪和调整以及工艺技改,降低生产过程中自用碱消耗,实现生产系统高效、安全、优质、稳定运行,降低产品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关键词:降低;自用碱;消耗中图分类号:TQ11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1785(2020)03-0010-02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self used caustic soda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YUANFei(China Salt Jilantai Chlor-alkali Chemical Co.,Ltd.,Alashan750336,China)Abstract:Through continuous process tracking and adjustment and technical changes,reduce self-use alkali consumption in production process,to achieve efficient,safe,quality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Save production cost.Key words:reduce;for alkali;consumption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建设投产,通过2018年运行统计跟踪,离子膜生产线自用碱消耗为62.5kg/t o1自用碱消耗大的问题分析E为了能有效降低生产装置自用碱消耗,该公司针对自用碱使用进行分析、统计、核查、对比,通过怪时间跟踪确认自用碱消耗点,通过数据对比,自用碱消耗较大的使用点有如下3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ol. 12 No . 1Mar. 20 0 5安全与环境工程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ol. 12 No . 1Mar. 20 0 5案赵显,赵云胜,刘如民(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摘要:分析并指出了湖北某化工厂离子膜烧碱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中图分类号:X913 ; 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56 (2005) 01200552033The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s and Emergency Plan of a Caustic SodaProject for a Chemical PlantZHAO Xian , ZHAO Yun2sheng ,LIU Ru2min(Facultyof Engineering, China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 China)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tential risks which will happe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ustic so2da of one chemical factory , and then presents the emergency plan of the plant.Key words :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plan此基础上,制定了应急预案,从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0 引言财产损失。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类事故死亡人1 离子膜烧碱工程危险因素的辨识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离子膜烧碱中盐泥的危害分析及控制对策
王锐浩;海热提;童莉;冉丽君
【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卷),期】2014(036)011
【摘要】通过对离子膜烧碱企业盐泥的组分及浸出毒性进行分析,可判断盐泥不属于危险废物,其环境管理的重点在减量化和综合利用2个方面.目前中国盐泥主要的处置方式以堆存或填埋为主,大多数综合利用途径尚无法实现工业化,部分途径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为消除盐泥带来的环境风险,从源头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盐泥管理对策.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王锐浩;海热提;童莉;冉丽君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离子膜烧碱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策措施 [J], 杨波;何勇
2.离子膜烧碱装置的主要化学品危害及工业设计中的防治措施 [J], 彭云峰
3.离子膜烧碱中盐泥的危害分析及控制对策 [J], 李刚
4.研究离子膜烧碱中盐泥的危害分析及控制策略 [J], 王聪
5.研究离子膜烧碱中盐泥的危害分析及控制策略 [J], 王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安全保证在电解烧碱技术中,电解产品氯气剧毒,氢气易与空气或氯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气体,烧碱、盐酸则为强腐蚀性物质,此外,电解生产时所用直流电的电压较高,有触电和被电流灼伤的危险;因此,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灼伤和触电等。
在多层安全防护设计的理念下,从核心层的工艺本质安全开始,经过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安全连锁系统、安全附件和结构防护,逐层向外扩展至应急处置救援防护,共7方面来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1工艺本质安全1.1防腐措施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电解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烧碱、盐酸、硫酸、次氯酸钠溶液等物质,对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且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逸出,或者烧碱、盐酸、次氯酸钠溶液等泄漏,会对建筑、设备产生腐蚀;长时间接触盐水,一些金属设备也会被腐蚀。
若重要建筑和设备的关键结构被腐蚀,结构损坏,强度下降,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电解会产生高温湿氯气,淡盐水中也含有少量氯气,如果氯气处理设备、管线、法兰等选材不合理,将会腐蚀穿孔,物料泄漏。
因此,生产中使用的工艺管道、设备、仪表等的防腐工作尤为重要。
(1)接触盐水(含微量游离氯)的设备,一般应采用碳钢衬鳞片玻璃钢树脂或采用整体玻璃钢的材质;泵的材料多选用钛泵或铸铁衬聚四氟乙烯。
树脂塔等几台设备,应采用碳钢衬低Ca2+、Mg2+的橡胶,以保证人电解槽盐水的高纯性;对于氯化钠盐水管线大多采用钢衬聚烯烃管道、非金属管道等。
(2)电解工序,主要是阳极液、阴极液系统设备的防腐及离子膜电解槽的防腐。
接触淡盐水的设备、泵的材质,一般采用钛材,如阳极液循环槽,主要是阳极液的腐蚀,所以选用钛材,其后的淡盐水泵、脱氯塔也选用钛材。
而接触阴极液设备,由于碱的浓度较高、温度较高,所以使用SUS310S不锈钢;阀门、管道、管件材料较多采用非金属材料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氯化聚氯乙烯(CPVC)、硬聚氯乙烯(PVC)、玻璃钢(FBP)等,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保证了防腐蚀效果。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中的节能降耗策略本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的相关问题,并作出了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仅供同行业的其他工作人员参考。
标签:离子膜法;烧碱;操作探讨;指标分析一、节能降耗的措施1.来自离子膜电解槽的淡盐水中含游离氯,它以两种形式存在”。
第一部分为溶解氯,溶解量与淡盐水的温度、浓度溶液上部氯气的分压有关。
第二部分是因为电解中OH-反渗使淡盐水中的OH增多,从而发生此反应:Cl2+20H→CIO+CT+HO,两部分量的总和,以氯气来计,称为游离氯。
游离氯存在于盐水中,会腐蚀盐水精制系统的设备和管道,阻碍一次盐水工序中沉淀物的形成,损害二次盐水工序过滤器的过滤元件和螯合树脂塔中的树脂,危害极大,所以游离氯必须除去。
鉴于目前工艺缺陷,现将含氯淡盐水回收诸存,进行二次脱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工艺技术改进。
2.无机废水回收。
烧碱系统中各工序的一些操作会造成相应的浪费,比如检修设备,管道排放的无机废水等。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这些废水进行处理,把握好废水的PH值,其中一些化学离子的存在不会影响盐水的正常生产,比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可以直接进行盐化。
所以卤水在烧碱装置区分别建两个污水收集池,将污水进行回收,然后放置盐化桶进行盐化作用,并对废水的PH值和orp数值实施在线监控,这个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污水的数据不符合标准,就需要将废水排放到原来的污水系统中,如果确实出现了大量泄漏的情况,应当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停止回收。
3.当电解槽停止工作时,为了增加离子膜的寿命,就需要把电极槽的阴极中的碱液清洗干净。
在清洗时采用纯水进行清洗,加入水后会将原有的碱液稀释,产生低浓度的碱水。
这些碱水可以作为废碱水卖掉。
在改造完成后,可以将其作为一次盐水及氯氢处理氯气及吸收搭配碱用水,并且根据碱水的浓度设置相关的系数,节约生产水和成品碱。
4.树脂塔再生废水回收。
为了确保离子膜电解性能的稳定性,离子膜需要进行二次盐水精制,这个过程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来完成的。
我国离子膜烧碱行业存在问题分析班级:07级应用化学三班姓名:阮文心学号:40704010304我国离子膜制烧碱行业存在问题分析烧碱(又称为氢氧化钠)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纤维素的生产、洗涤剂、合成脂用酸的生产以及动植物油的提炼。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用作棉布退浆、煮炼剂和丝光剂。
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硼砂、氰化钠、甲酸、草酸、苯酚等。
在石油工业中用于精炼石油制品,并用于油田钻井泥浆中。
同时,还在生产氧化铝、金属锌和铜以及玻璃、搪瓷、制革、医药、染料和农药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烧碱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氯碱生产有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膜法。
但无论在技术先进、工艺优越性以及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方面均为离子膜法占优。
就离子膜法生产烧碱来说,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段:一次盐水工段、二次盐水精制工段、离子膜电解工段、淡盐水脱氯工段、烧碱蒸发工段、高纯盐酸工段以及液氯工段。
而长期以来,一说到离子膜烧碱的发展,技术困境总是被摆在最前面。
不可否认的是,久而久之,影响离子膜烧碱健康发展的就只有一个技术问题。
离子膜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这是中国氯碱行业的一块心病,威胁到我们产业的安全。
但是,从离子膜烧碱的发展来看,国内企业所面临的远不只是技术问题而已。
隐忧一:使用超前,研发滞后在当前环保要求严格、油价上涨、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发展离子膜法烧碱已经成为氯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绝大多数企业将离子膜法装置作为扩建和新建氯碱装置的首选,因此,国内离子膜法烧碱的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国内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厂家全国共86家,产能排前4名的企业离子膜法烧碱产能均超过了20万吨/年,2005年底前还有3家企业的离子膜法烧碱产能达到或超过20万吨/年。
据统计,在2005年底前投产的142.5万吨/年装置中有112.5万吨/年采用离子膜法,到2005年底,国内离子膜法烧碱达产装置能力达到794.7万吨/年,占总产能的49.34%。
离子膜法食盐电解厂房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离子膜法食盐电解厂房火灾危险性的分析,从工艺上采取控制点火源、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措施,降低火灾、爆炸发生的可能性;从建筑角度上采取了保证耐火等级、安全疏散距离、设置报警、灭火设施等措施减小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
关键词:消防电解厂房危险性分析防火防爆措施离子膜电解法又称膜电槽电解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的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膜允许阴或阳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化合成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氯碱生产、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工业用水和超纯水的制备等方面。
离子膜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新技术、能耗低、产品质量高,且无污染。
1、离子膜法食盐电解的原理及主要生产流程1.1 离子膜法食盐电解的原理离子膜法食盐电解采用的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
主要反应式如下:精制食盐水在电解槽的阳极室进行电解产生氯气:NaCL-e→Na++1/2CL2↑在电解阴极室,水被电解产生氢气:H2O+e→OH-+1/2H2 ↑之所以称为离子膜法,主要是因为电解槽使用的是离子交换膜,该膜有特殊的选择透过性。
例如,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即只允许H+、Na+通过,而Cl-、OH-和两极产物H2和Cl2无法通过,因而起到了防止阳极产物Cl2和阴极产物H2相混合而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还起到了避免Cl2和阴极另一产物NaOH反应而生成NaClO影响烧碱纯度的作用。
1.2 离子膜法食盐电解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通电后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2,Na+则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此时阴极室导入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2。
离子膜烧碱生产中能耗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
目前,对烧碱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离子膜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离子膜法烧碱制造工艺的特点。
对离子膜法烧碱制造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离子膜法;烧碱;能耗;生产工艺引言华夏是世界上最大的烧碱生产国和消费国,就烧碱生产工艺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是不断改善的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地提升国内烧碱的生产水准。
离子交换膜的生产工艺存在工艺复杂、原料浪费较多、安全隐患大等缺点。
安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烧碱生产技术水准的有效途径。
国内烧碱工业已经历了从最初的膜电解到后期吸附沉淀膜电解槽的复杂过程,然后,是在改革开放后离子膜烧碱生产的迅速发展。
华夏烧碱总量居世界首位,但生产工艺相对较落后。
烧碱生产工艺的改进是烧碱提能降耗的方向。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烧碱存在原料浪费的问题。
因为工艺复杂,仍存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解决。
1离子膜烧碱工艺概述由盐水车间送来的一次精制盐水通过氯气冷却器换热达到(60±5)℃后进入螯合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送往各电解槽阳极,同时电解槽阴极室加入纯水进行电解。
电解生成的32.0%~33.0%电解液在阴极室与氢气分离,然后送往蒸发工序继续提浓。
氢气经正压水封槽送往氢气处理工序。
电解生成的淡盐水,加入盐酸控制pH值在1.8~2.2,送往脱氯工序。
目前脱氯工序采用真空脱氯和化学脱氯2种方法,脱除电解淡盐水及干燥工序氯水中的游离氯送往一次盐水化盐用。
电解生成的氯气经氯气冷却器与盐水换热降温后,经过正负压密封槽送往氯气干燥系统。
由电解工序来的湿氯气(温度约65℃)经过氯气冷却器,进入氯气洗涤塔降温除盐后,继续送至钛冷却器冷却至12~18℃,再进入水捕沫器除去水雾。
为达到工艺要求,氯气继续经由干燥塔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以确保氯气中含水质量分数不高于1.5%。
干燥后的氯气经硫酸捕沫器送往氯气压缩机,经由氯压机处理改变氯气的温度、压力送往其他用户。
离子膜烧碱生产中节能降耗措施摘要:近年来,离子膜法制备烧碱工艺技术在国内已广泛采用,工艺成熟、先进,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并创造最佳技术条件,相关企业必须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保护环境,争取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对离子膜烧碱生产中节能降耗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关键词:生产工艺;离子膜烧碱;节能降耗1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的现状只要处于运行状态当中,离子膜电解装置便会产生波动,而这将导致温度、pH、碱含量和其他含氯精制盐水的指示发生变化,电解后盐水中的游离氯无法完全去除,并且以两种形式存在。
第一部分是溶解的氯。
溶解量与电解后盐水的温度和浓度及溶液上部中氯气的分压有关。
第二部分是由于电解中的OH-反渗使盐溶液中有很多OH-,因此发生以下反应:Cl2+2OH——CIO-+H2O。
盐水中存在游离氯,会腐蚀盐水精制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在初级盐水处理过程中阻碍沉积物的形成。
二次盐水处理过滤器的过滤器元件和螯合树脂塔中的损坏极为有害。
因此不能将新鲜的含氯盐水送入盐溶解工序,必须进行氯酸盐处理,通过氯酸盐处理使部分氯酸盐分解,从而使系统内氯酸盐含量维持相对平衡状态。
氯酸盐分解是利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电解后盐水使其中的氯酸盐分解成氯化钠和氯气。
其反应式如下:NaClO3+6HCl→NaCl+3H2O+3Cl2↑2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节能发展方向2.1用水发展方向(1)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增,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用水量也不断增加,而为能够使公用工程建设合理减少,需节约水资源,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充分且综合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
而如果想切实做到这一点,首先需循环利用泵机封冷却水,因此,需将来自所有泵、水封溢水、蒸汽冷凝水收集到回收罐中,送不同用户使用。
这一方式每年可节省1000吨水,相当于每年节约用水费用30万元。
(2)应回收树脂塔再生废水,为了确保离子膜稳定和高质量的电解性能,盐水的二次纯化必须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进行。
氯碱二车间离子膜系统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氯碱二车间)氯气基本物化性质:氯(氯气)属有毒气体,外观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碱液,遇水时有腐蚀性。
它不会燃烧,但却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般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氯气属Ⅱ级(高度危害)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呼吸系统脏器发炎,重者会窒息,甚至猝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者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切忌惊慌,应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恶化病情;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呼吸道和肺部损伤;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使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不必有过多忧虑。
预防措施:本品在车间生产过程中要严加密闭。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消防措施及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要求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灭火时要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才能更好使用。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危害评价及对策措施 1前言烧碱(又称为氢氧化钠)在
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广泛 应用于造纸、纤维素的生产、洗涤剂、合
成脂用酸的生产以及动植 物油的提炼。纺织印染工业用作棉布退浆、煮炼剂
和丝光剂。化学 工业用于生产硼砂、氰化钠、甲酸、草酸、苯酚等。石油工
业用于 精炼石油制品,并用于油田钻井泥浆中。同时,还用于生产氧化铝、
金属锌和铜以及玻璃、搪瓷、制革、医药、染料和农药等方面。近 年来,随
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烧碱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 越重要。目前,氯
碱生产有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膜法。无论在技 术先进、工艺优越性以及产
品质量、节约能源等方面均为离子膜法 占优。然而,无论用何种方法生产,
在烧碱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多 种危险危害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极为
严重的后果,不仅影 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将遭到
损失。本文 作者对国内某离子膜烧碱现役装置进行了调研,同时查阅了国内
外 氯碱生产的资料和国家安全生产规范与标准,在经有关专家进行论 证后,
对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 识与评价,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消除或降低这些危险有 害因素,为安全生产提供
保障。
2离子膜烧碱装置流程简述 前已述及烧碱生产方法有多种,本文针对离子膜
法生产烧碱装置。
离子膜法生产烧碱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段:一次盐水工段、二
次盐水精制工段、离子膜电解工段、淡盐水脱氯工段、烧碱蒸发工
段、高纯盐酸工段以及液氯工段。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1)一次盐水工段 装置采用戈尔膜技术用于盐水的精制,使一次盐水的质
量大大提高, 简化了一次盐水精制的工艺流程,也缩短了二次盐水精制的过
程。
2)二次盐水精制工段 引进国外技术设备,采用碳素烧接管与螯合树脂塔
串联生产工艺。
3)离子膜电解工段 采用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及设
备。二次精制 盐水加入阳极液循环槽中,由阳极液循环泵送到离子膜电解槽
各单 元阳极室中,在直流电作用下产生淡盐水与氯气。在阳极液循环槽 中,
氯气从淡盐水中分离出来。在电解槽各单元的阴极室中产生阴 极液和氢气。
在阴极液循环槽中逸出氢气,其阴极液一部分在阴极 室与循环槽之间进行循
环,另一部分从循环槽中排出。
1。
4)淡盐水脱氯工段 淡盐水脱氯方法常用空气吹除法和机械真空法。本工
程采用真空脱 氯法。
5)烧碱蒸发工段
烧碱蒸发应用三效蒸发器。自电解工段来的液体烧碱 (浓度为 32%),
进入三效蒸发器,经三效蒸发器一次浓缩后的碱液(浓度约为 37%
W
进入二效蒸发器,进行二次浓缩,经二效蒸发器浓缩后的碱液浓度 为 43%。
经分离器、碱泵和预热器,进入一效蒸发器浓缩后,碱液浓 度为 50%的成品
碱。
6)高纯盐酸工段 采用三合一炉、纯水吸收流程,工艺简单、设备少、造
价低,且技 术成熟可靠。
7)液氯工段 液氯生产工段由冷冻、液化、包装、整瓶等工序组成。
3 生产过程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通过应用事故易发性评价方法、道(DOW化学
火灾、爆炸毒性指数 评价方法以及事故后果易发性评价方法等,对离子膜烧
碱装置生产 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主要有以下危险危害
因 素。
3.1 中毒 离子膜电解、高纯盐酸、淡盐水脱氯以及液氯工段都存在着大量的
氯气。氯气是一种具有窒息性的毒性很强的气体。其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通过
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的上呼吸道及呼吸系统和皮下层发 生毒害作用。其中
毒症状为流泪、怕光、流鼻涕、打喷嚏、强烈咳 嗽、咽喉肿痛、气急、胸
闷,直至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死亡。 《职 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 1985)中将其归为高度危害
类。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 1979)规定其车间卫生标
准为1mg/m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 1992) 中
将其归为第 2.3 类有毒气体。《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GB6944-1986中,该物质属于第一类 A级无机剧毒品。一旦发生 泄漏,后
果将十分严重。
在整个生产装置中最可能发生氯气泄漏的地方是离子膜电解及湿氯 气水封
处。在离子膜电解工段如果设备、管道等密闭性不好,就非 常可能发生氯气
的泄漏;在湿氯气水封处,如果储气柜容量不足, 压力波动大,氯气可能冲
破水封造成泄漏。此外,氯气管道、阀门、 法兰等也可能因腐蚀或安装等方
面的原因,造成氯气的泄漏;上面 提到的离子膜电解及高纯盐酸合成炉等发
生火灾爆炸后也会造成氯 气的泄漏。
在液氯工段如果发生爆炸泄漏,则可造成氯气外逸导致现场人员中 毒事故的
发生。导致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氯气含水分过高 导致设备及管道腐
蚀;三氯化氮的富集;液氯蒸发器内温度、压力 过高等生产系统失控;“三
废”处理系统发生事故;设备结构材质 选择不当;机械设备密封不严;监控
系统失控;操作失误;维修不 及时等等。
中毒是整个离子膜烧碱装置中最大的危险有害因素。
3.2 火灾和爆炸 在离子膜电解装置中,饱和食盐水通过直流电电解,产生氢
气。氢 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其爆炸下限为(体积比) 4.1%,爆炸上限为(体
积比) 74.2%。又在高纯盐酸工段中用氢气和氯气合成氯化氢气体, 如果氯
气及氢气的配比不当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空气或氧气与氢 气相混合达到爆
炸极限,上述装置均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同时又由 于装置中存在有毒的氯气
及氯化氢气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则可能 会连带发生有毒气体的泄漏,后果
将更加严重。此外在液氯工段, 由于三氯化氮的富集,也存在发生爆炸的危
险。
3.3 灼伤 在离子膜电解装置中存在着大量的盐酸、烧碱及浓硫酸,由于它们
都具有强腐蚀性,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化学性灼伤。此外,从 高纯盐酸
合成炉中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温度较高,反应炉壁温度也较 高;同时装置中还
存在着蒸发器、加热器,并使用蒸汽进行加热; 因此,如果炉壁、管道或设
备保温做得不好,或者发生高温气体或 蒸汽泄漏时,可能会造成人员高温灼
伤或烫伤事故。同时会连带发 生中毒事故。
3.4 触电 由于离子膜电解工段在电解过程中使用的是强大的直流电。由于电
解槽连接铜排均是裸露的,外表无绝缘防护层,电解操作时直流电 负荷很
大。因此在电解操作和日常管理及检查过程中,如缺乏必要 的安全措施或违
章操作,就非常容易受到电的灼伤、电击等而发生 触电事故,严重时会使人
触电身亡。电流数值对人体的危害关系如 下表 1 所示: 表 1:电流对人体
的危害关系表 电流数值 危害后果 60mA直流电 有痛觉的电击 80mA直流电
电击使肌肉控制力减弱 > 100mA直 流电 电击厉害 ,将失去控制力 > 400mA
直 流电
电击使心脏受损
> 800mA直 流电 电击使人致死
因此,触电伤害也是一重要危险危害因素。
3.5 噪声 离子膜烧碱装置中存在大量的压缩机、泵、喷射泵等设备,可能会
产生较高的噪声。另外,高压蒸汽正常或事故气体放空、管道振动 等将产生
额外的噪声危害。噪声会对现场工作人员带来健康危害, 长时期在高强度噪
声环境中作业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损伤,甚至 导致不可逆性噪声性耳聋。
此外,噪声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 统等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6 高处坠落 离子膜烧碱装置为多层结构。在进入装置进行巡回检查、取
样、检 修等作业时,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另外,装置中存在各 种
塔、炉、高位槽等,这些塔、炉及高位槽有时需要在高处操作、
巡检和维修作业,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或是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 发生高处
坠落伤害事故。
3.7 机械伤害 离子膜烧碱装置中压缩机类、泵类等转动设备如防护措施不到
位, 或防护措施存在缺陷,或在事故及检修等特殊情况下,会存在机械 伤害
的可能性。
4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