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人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40.22 KB
- 文档页数:3
职能班组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职能班组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之一,它的岗位危险有害因素与其他班组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岗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因素1.噪声:夜间运行的机器可能产生噪音,导致员工感觉疲劳和睡眠不足。
2.振动:振动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当他们需要经常站着、走动或者搬运重物时。
3.电磁辐射:一些机器可能产生电磁辐射,这对员工健康也有潜在的威胁。
(二)化学因素1.有害气体:一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危险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和油脂等。
2.粉尘:一些作业会产生粉尘,例如煤炭加工、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三)生物因素1.细菌和病毒:在某些工作环境下,员工可能受到病原体的威胁,例如医院、养殖场等。
2.动物:对于从事养殖业的员工来说,动物的攻击和伤害可能是常见的问题。
(四)人为因素1.安全问题:一些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例如楼梯上的栏杆坍塌、电器不正确使用等情况。
2.心理压力:一些工作可能非常繁重和压力巨大,例如客服工作、销售工作等,这可能会对员工产生心理影响。
二、岗位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在确认了岗位危险有害因素之后,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一)物理因素1.噪声:采取隔音、隔震、降噪等技术手段;对于噪音较严重的场所,应与工人定期做好听力保护工作。
2.振动:尽量使用减振装置和保护性设备,例如枕头、垫子等。
3.电磁辐射:对于辐射源,应使用屏蔽技术或者远离这些辐射源;对于员工,应提供防辐射设施,例如防护眼镜、护手套等。
(二)化学因素1.有害气体:应采取有效的排气和通风系统,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充分通风;对于和处理有害气体的员工提供防护性设备和培训。
2.粉尘:使用粉尘过滤器或者其他粉尘控制技术;对于员工,提供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并且让他们经常更换工作服和工作帽等。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引言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场所中,工人们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工种岗位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般工种岗位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般工种岗位的危害因素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对工人产生的各种物理影响,如噪音、震动、辐射、温度和光照等。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工人的听力、视力、体温调节和心理状态等。
•噪音: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高噪音环境,如机械设备的噪音、车辆行驶的噪音等。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引发听力损害。
为了降低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应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设备、提供耳塞或耳罩等。
•震动:与某些工作相关的机械装置可能会产生震动。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震动下会导致筋肉和神经系统问题。
减轻震动的措施包括改进设备设计、提供防护装置以及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辐射:一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电磁辐射或离子辐射等。
暴露在辐射源附近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辐射的防范措施包括使用屏蔽设备、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限制工作时间等。
•温度:工作环境中的高温或低温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措施来调节温度,如使用空调或加热设备、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等。
•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可能对工人的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视力,应提供合适的照明设施,并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整光照强度。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有毒气体、有害液体和粉尘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进入工人体内,对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造成损害。
•有毒气体:一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为了预防有毒气体对工人的危害,应进行通风处理、配备呼吸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有害液体:接触有害液体可能引起皮肤损伤和其他内部损伤。
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随着现代化办公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需要在办公室中长时间工作。
然而,办公室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对于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办公室危害风险的种类1、电器设备危害: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另外,电线散乱的状态也可能导致员工绊倒或触电。
2、空气污染危害:办公室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显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二是空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导致空气质量不好。
3、光线伤害危害:办公室中光线过强或过暗都可能对员工的眼睛造成伤害。
4、噪音影响危害:办公室中的电脑敲打声、电话铃声、打印机噪音等都可能扰乱员工的工作和休息的节奏,产生压力和疲劳感。
5、火灾隐患营造危害:办公室中的插座、灯具、电器等都可能引起火灾隐患,员工应具备防火意识并采取应有的预防措施。
二、辨识办公室危害员工应该对办公室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员工应该时刻留意办公室中的电器设备,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波辐射。
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应该将电器设备的电源及时关闭,避免消耗过多的电力资源。
其次,员工需要时刻注意办公室的空气质量。
开窗通风、清洁办公桌和设备,以及更换空气清新剂等方式,可以保证办公室空气的清洁度。
同时,办公室的光线和噪音应该得到合理的控制。
为了保护员工的眼睛,应该在电脑屏幕旁边安装防护罩,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办公室中的噪音可以通过降噪耳机的使用得到缓解,确保员工可以充分参与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工作品质。
最后,员工应该时刻留意火灾隐患,并采取应有的预防和灭火措施。
如清洁办公室中的杂物、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安装防火设施等,都可以有效地保障员工的安全。
木工岗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木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一、任务背景在木工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常常会面临一些危害因素,如噪音、粉尘、机械伤害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必须对木工岗位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预防。
本文将详细介绍木工岗位常见的危害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二、危害因素辨识1. 噪音:木工岗位通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运转声音、锯木切割声音等,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
2. 粉尘:木工岗位产生的木屑和木尘会悬浮在空气中,被员工吸入后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3. 机械伤害:木工岗位上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锯床、刨床等存在旋转刀具,操作不慎可能导致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受伤。
4. 化学品:某些木材处理剂和涂料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接触后可能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三、预防措施1. 噪音预防:a. 通过声音隔离和吸音材料减少噪音传播;b.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c.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噪音产生。
2. 粉尘预防:a. 使用带有抽风装置的设备,及时清理产生的木屑和木尘;b. 提供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或防尘面具;c. 定期清洁和更换空气过滤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 机械伤害预防:a. 提供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熟悉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b.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如切割刀具护罩和紧急停机装置;c.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4. 化学品预防:a.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b. 在木材处理和涂料使用过程中,确保通风良好;c. 使用无害或低毒性的替代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四、结论通过对木工岗位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预防,可以有效保护木工岗位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噪音、粉尘、机械伤害和化学品都是常见的危害因素,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危害对员工的影响。
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般工种岗位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在一般工种岗位中,存在多种潜在的危害因素,影响着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预防。
本文将介绍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的辨识及预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员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由于设备故障、安全防护措施不足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伤害。
为了预防机械伤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耳塞等。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不违规操作。
1.噪音和振动噪音和振动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接触到的噪声和振动源,如机械设备、加工机床等。
长期接触噪音和振动会对员工的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设备和工具。
●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减振等措施。
●使用护耳器、防振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进行噪音和振动的监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1.化学品暴露化学品暴露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接触到的化学品,如油漆、清洗剂、农药等。
长期接触化学品会对员工的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化学品暴露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低毒、低害的化学品,购买合格的产品。
●遵循化学品使用规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对化学品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泄漏。
●提供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1.尘土和污染物尘土和污染物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接触到的尘埃、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
长期吸入这些物质会对员工的呼吸系统、皮肤等方面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尘土和污染物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粉尘抑制、过滤设备,减少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对产生废气的设备进行治理,确保排放达标。
●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空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定期进行尘土和污染物的监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办公人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1、危害因素:吸烟、明火,可能造成火灾。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消防管理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检查火源。
2、危害因素:私自改动供电线路,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办公室内严禁私自用电,严禁乱接电线。
3、危害因素:办公楼周边车辆违章驾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行走时注意避让过往车辆。
4、危害因素:擦窗户玻璃,可能造成高空坠落。
预防措施:登高擦玻璃应采取防护措施。
5、危害因素:拖地时地面积存的积水,可能造成跌伤、积水。
预防措施:未干时及时采取防滑措施,并设置警示。
6、危害因素:办公备用电线路老化、漏电、插座损坏,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机电设备绝缘良好,对老化的电器及时更换,下班前断电。
7、危害因素:打印机或复印机硒鼓老化或损坏,硒粉泄露、飞扬,可能造成肺部病或者矽肺病。
预防措施购进正规打印机或硒鼓,正确使用和维修、维护。
8、危害因素:高空不明物体坠落,可能造成坠物伤人。
预防措施:高层建筑物下行走时注意安全,有坠物警告区域严禁靠近。
9、危害因素:饮水机热水流出,可能造成人员烫伤。
预防措施打水时规范操作,饮水机出现故障严禁使用。
10、危害因素:空调、手机、电脑的使用,电磁辐射影响健康。
预防措施:适当采取防辐射措施。
11、危害因素:办公环境不洁,可能造成传染病流行。
预防措施及时打扫卫生,适当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12、危害因素:夏季高温,可能造成中暑。
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13、危害因素:乘坐通勤车上下车拥挤,可能造成挤伤、摔倒等。
预防措施:排队上下车。
1。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72948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Identification of hazard factors in general jobs and preventive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入井不刷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打卡入井。
6、不按规定乘罐笼,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打卡入井,先下后上。
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9、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行驶车辆可能造成过往车辆撞伤;预防措施:大巷行走注意避让通过车辆,斜巷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做到自保、联保、互保。
10、违章乘坐输送机和跨越输送机不走过桥可能造成设备拉伤;预防措施:严禁乘坐输送机,跨越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必须从行人过桥通过。
11、通过风门时拥挤可能造成风门挤伤、车罐撞伤;预防措施:开门前安全确认,过一道风门关一道,关严。
编号:SM-ZD-98483
办公人员岗位危害因素辨
识与预防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办公人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危害因素:吸烟、明火,可能造成火灾。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消防管理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检查火源。
2、危害因素:私自改动供电线路,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办公室内严禁私自用电,严禁乱接电线。
3、危害因素:办公楼周边车辆违章驾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行走时注意避让过往车辆。
4、危害因素:擦窗户玻璃,可能造成高空坠落。
预防措施:登高擦玻璃应采取防护措施。
5、危害因素:拖地时地面积存的积水,可能造成跌伤、积水。
预防措施:未干时及时采取防滑措施,并设置警示。
6、危害因素:办公备用电线路老化、漏电、插座损坏,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机电设备绝缘良好,对老化的电器及时更换,下班前断电。
7、危害因素:打印机或复印机硒鼓老化或损坏,硒粉泄
露、飞扬,可能造成肺部病或者矽肺病。
预防措施购进正规打印机或硒鼓,正确使用和维修、维护。
8、危害因素:高空不明物体坠落,可能造成坠物伤人。
预防措施:高层建筑物下行走时注意安全,有坠物警告区域严禁靠近。
9、危害因素:饮水机热水流出,可能造成人员烫伤。
预防措施打水时规范操作,饮水机出现故障严禁使用。
10、危害因素:空调、手机、电脑的使用,电磁辐射影响健康。
预防措施:适当采取防辐射措施。
11、危害因素:办公环境不洁,可能造成传染病流行。
预防措施及时打扫卫生,适当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12、危害因素:夏季高温,可能造成中暑。
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13、危害因素:乘坐通勤车上下车拥挤,可能造成挤伤、摔倒等。
预防措施:排队上下车。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