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系统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61
摘要计算机的出现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次全新的革命,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而计算机网络则给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
现如今,远程教育在网络上大肆流行,由于其投资小,限制小及自由便利等特点广受人们的青睐。
本设计采用软件工程中结构化思想,采用标准的软件设计流程,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现和测试等步骤来开发网校系统,本文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和软件开发方法,对本应用进行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该应用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可以满足不同爱好学习者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网校系统上开发的设计背景,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着重说明了该应用的创新点、突破点、用户的体验要求和应用的实际运行情况。
围绕该应用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对该应用进行分析设计。
关键词:网校系统;远程教育;计算机;学习ABSTRACTThe computer is to bring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a new revolution, to improve people's working efficiency.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people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enriching the way people acquire knowledge. Today, distance education pandemic on the network, because of its small investment, small and restricted freedom of convenience and so well received by people of all ages.The design uses a structure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nking, the use of standard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from feasibility studies, needs analysis, system desig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steps to develop e-campus system, paper uses software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this application outline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The application is simple, user-friendly, flexible, practical, safe, loving learners meet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n-campu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design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highlighting the innov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breaking point, the user's actual operation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Around the actual usage of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applications.Keywords:Campus system; distance education; computers; learning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系统的开发背景以及意义 (1)1.1.1 开发背景 (1)1.1.2 开发意义 (1)1.2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1)1.3系统目标以及主要内容 (1)1.4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1)第二章系统的架构 (2)2.1系统开发平台 (2)2.2系统的运行环境 (2)2.3技术路线 (2)第三章系统的功能和设计 (3)3.1系统功能模块概述和分析 (3)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2.1前台设计与实现 (4)3.2.2后台设计与实现 (4)3.4程序代码设计 (4)3.4.1数据访问层的代码封装 (4)3.4.2.通用工具类 (8)3.4.3相关配置文件 (10)3.4.4单元测试类 (14)第四章测试 (16)4.1功能测试 (16)4.2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 (16)第五章结论 (17)5.1项目开发结果 (17)5.2尚存在的问题 (1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单位学生学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Web的自考助学学籍管理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基于Web的自考助学学籍管理系统设计摘要:从2001年至今,大部分省、市的自学考试管理工作也已逐步由手工管理方式发展成计算机远程管理方式。
随着自学考试管理工作的发展,因为缺乏相应的符合院校的实际需要的应用软件,往往使得高校无法有效利用相关数据,诸多后续的工作还是需要手工完成,这就容易造成数据更新不够及时、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开发此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信息的保密度,方便学生查询,教师录入和管理员维护。
本系统主要分两级权限,学生和管理员。
主要模块分为: 管理员模块和学生模块。
其中,学生主要是报考和查询成绩以及查看专业课程以及报名参加考试等;系统管理员对学生、教师、教材、课程等拥有增删改的权限,并能进行筛选查询成绩。
本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自考管理系统, 主要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工具,以C#语言实现系统的功能模块。
本系统各终端配置可采用Windows95/98/2000/XP等操作系统。
关键词:;自学考试;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5Self-study Examin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ases on WebAbstract:Since 2001, most provinces and cities's self-examination management 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by hand into by remote comput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examination management,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ten can't effectively make use of relevant data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software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applications,many follow-up work still needs to be done manually. This is likely to cause the data update is not enough tim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low.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is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saving human resources, enhancing information secrecy and providing a convenient inquiry, update and management system.The system includes 2 authorities, for students and administrator. Under students’ they are able to register, inquire grad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like class schedules, and enroll for examination. While the administrator authority allows any operation to the system, including add, delete, update the entries and data,input scores,also can do the statistics.This is a Self-learning Tes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 using SQL SERVER 2000 as database,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as developing environment, C# to achieve the system’s functions. Inside the system, Terminals configurations to the system can use Windows 95/98/2000/XP operation systems.Keywords: ;Self-learning,;Management System; B/S mode; SQL Sever 2005目录1绪论 (1)1.1国内外发展情况 (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2)2.1 与SQL Server 2005简介 (2)2.2 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 (3)3. 系统概述 (4)3.1 系统架构 (4)3.2系统模块分析 (5)3.3 可行性分析 (6)4. 数据库设计 (7)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7)4.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8)4.3数据表设计 (9)4.4存储过程创建 (12)4.5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13)5. 公共模块的编写 (14)5.1数据库公共模块 (14)5.2界面公共部分设计 (14)5.3界面主体框架 (15)6. 系统设计 (16)6.1 管理员界面 (16)6.2 学生界面 (33)7. 小结 (42)参考资料 (43)致谢 (44)1绪论1.1国内外发展情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9卷第4期2008年12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X I R A D I O A N DT V U N I V E RSI T YV O L.19一N o.4D ec.2008基于W eb的教学资源应用系江祖辉统的设计与实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文章主要从资源应用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现有的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设计一个能够更好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人性化教学支持服务的教学资源应用系统。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资源;W eb;应用系统[中图分类号】C一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56(2008)04—0036—04罔嗣前,各种远程教育采用的技术模式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对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进行架构,主要解决的是远程教育教学平台的设计问题,而对于所采用的教学平台在具体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却未能够很好反应并同时给予解决,比如,各类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情况,以及有关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等问题的研究。
基于w eb的教学资源应用系统正是以这些问题作为依据进行开发设计。
主要是在现有的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局部对远程教学平台给以完善,以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人性化教学支持服务。
1教学资源应用系统的重要性回顾电大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成立之初,就把远程教育引向了第二代的广播电视教育,教学资源也由单一的文字印刷教材扩展到广播电视及音像资源。
电大当初的学员主要以“老三届”为主,命运的磨难使他们渴望学习,广播电视成为主要的学习手段,音像资源也是弥足珍贵,虽然资源贫乏,但利用率极高。
到了80年代中后期,电大的学员主体产生了转变,不少是刚出校门不久的中学生,他们接受了传统教学的方式,习惯于面授,对于电大的广播电视教学音像资源普遍使用效率低下。
远程教育中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完整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远程教育中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胡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指导教师:赵宏20071201jb塞銮道盔堂亟±堂僮迨塞生塞翅垂中文摘要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依托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正在迅猛地发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探索式学习方式,它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浏览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的共享。
但是,在远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时空相对分离的,学生无法与教师直接交流,于是答疑作为其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设计一个好的远程教育答疑系统,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历产生的疑问,这样可以提高远程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一般的答疑系统采用的是基于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查询方式,这种答疑系统需要学生自己输入关键字进行提问,对学生提炼总结关键字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且搜索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学生进一步来筛选系统反馈的答案,使得学习效率不高,这种答疑系统有必要进一步优化。
智能答疑系统是一个具有知识记忆、数据计算统计、逻辑推理、知识学习和实现友好人机交互的智能系统,其本质是一个具有智能性的知识系统。
它支持自然语言的提问、自动检索问题并呈现有效答案,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扩展和更新答案知识库。
它的这些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使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问题,并能够及时获得与问题较为相关的一些反馈答案。
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智能答疑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并在分析了远程教育模式特点及对比了现有的答疑系统的基础上,对答疑系统做了统一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一个基于本体以及XML的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初步建立了本体库以及知识库,给出了完整的体系结构及其架构开发模式,并对开发智能答疑系统环境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给出了智能答疑系统的实现方法。
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开始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受到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已经日益显现,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技术学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很多,由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园网热情高涨,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和“西部高校校园网络工程”等工程的推进,各高校、中小学都在努力建设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络,不少学校在校园网基础上开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目前,在很多高校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多媒体教室,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任课教师均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上课的时候任课老师的一般做法是:对于容量小的课件使用软盘携带对于容量大点的用U盘或者光盘携带,再大点的用移动硬盘携带。
但是这样做的问题是: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花一段时间去做相应的准备;最使人头痛的是信息化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短短的时间内吸收如此多的教学信息,而当学生想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在课后是很难找到学习资料。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一个能存储、处理、传递教育信息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当务之急,也是开展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基础。
摘要21世纪网络科技时代,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本系统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系统虚拟一个网络教学社区,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为宗旨,结合当前最先进的.net技术,以在线网站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在线咨询,也可以观看所有的在线资源。
通过将长期的授课的资料存储起来,供用户方便的查找,学习。
本系统以C#.NET+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将老师的授课资料发布在网上,可以方便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远程交流。
第19卷第2期2008年6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0F G U A N G X I R A D l0A N D T V U N I V ER S r r YV O L.19一N o.2J岫.2008基于W EB的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远程实验系统练佳熠宋伟奇开发(广西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西柳州545001)[摘要】远程实验系统作为传统远程教育系统的补充,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两类用户。
它结合现在流行的FLA s H、A SP、A D O和A C C ESS数据库技术制作而成,操作界面简洁,模拟画面逼真,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很好的实现了网上授课、网上练习、网上测验的目的。
【关键词】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系统;nA s H;A s P;A D o【中图分类号】TH l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56(2008)02一0037一041微机组装与维护远程实验系统概述1.1计算机远程教育实验系统的现状在进入了网络时代后,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成为了各院校在远程教育中发展的重点。
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是在基于w EB的基础上发展的,相对于传统的远程教育系统它的优势很多,比如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用诸如网上留言本、论坛等作为交流工具,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微机组装与维护远程实验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特点传统的远程教育系统一般是通过网上授课、网上练习、网上测验三个步骤来完成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这对于一般的理论课可以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但是对微机组装与维护这类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则显得力不从心。
在学生学习这类课程时,虽然远程教育系统可以通过提供视频等比较直观的模式来完成网上授课,但是在网上练习和网上测验时,却由于只能提供文字和图形等手段,使得测试仅仅限制在理论上。
同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结果到了测试的时候都靠死记硬背,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的时候通常草草结束,学生也常常抱怨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摘要智能组卷系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它的开发与研究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智能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着重对组卷的算法和试题库系统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论文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智能组卷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
论文首先分析和研究了智能组卷系统中试题库系统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试题库系统的建设方案,包括试题库的参数属性设置、属性分布及试题库构建原则;然后介绍了目前常用组卷算法,对智能组卷的策略与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本系统使用的自动组卷的方法和思路,确定系统采用的组卷策略及相关算法,并阐述了组卷的具体步骤与程序编写方案。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S,以JSP技术和Oracle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具备题库管理、智能组卷、阅卷等功能为一体的组卷系统。
智能组卷对于减少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促进教育社会化和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远程教育的发展,作为远程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网络考试系统,是远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考试,老师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同时,学生可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针对目前一些网络考试软件普遍存在着缺乏开放性、试题质量不高、测试有效性不足等情况,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认真分析与调查,设计开发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考试系统。
关键字:试题库智能组卷组卷策略JSP OracleABSTRACTIntelligence group system is a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one important applica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ducation reform. this combination of school in the real situation on the smart set of a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oup, and focusing on the question algorithm and a library system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Paper from a user ’ s actual demand on the smart set of a system for major functional had elaborated a system,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he system of the module and a database for the detailed design. Paper first, analysis and study the smart set of a system of the question to the library system, the question of the treasury system, including questions of property sets the parameters and property distribu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treasury building;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present a common set of algorithmic, the smart set of strategies and algorithms analyzed studies, the system of automatic group of ways and ideas, establish the system uses a set policy and algorithms, and the group of concrete steps and procedures in compiling After thoroughgo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aper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 b,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ql server 2008 asp technology and the database to the library, management, the smart set up, the manual section rolls, papers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ne group of a system. the smart set up to reduce teachers' workloa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value to promote socializa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and teleeducation , have an examination the system as essential component network of teleeducation , it is a long-range indispensable teaching link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rough examination, teacher can study and examine student, and find out about students' results of learning, offer basis on which improve teaching. Meanwhile, student can understand between oneself and situations of knowing of content learnt through examination, excite student independent enthusiasm of study , thus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eaching some network examination software have and lack opening, examination question of low quality, test validity situation such as being enough generally at present, Through analysing and investigate conscientiously ,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examination system under a net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Question library Intelligence Group of a strategy JSP Oracle目录1 前言 (1)开发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系统设计目标 (2)2 系统开发所采用的技术 (3)JSP技术 (3)Tomcat服务器 (3)Oracle9i数据库 (4)MyEclipse (5)MVC三层框架 (5)3 自动组卷系统需求分析 (7)可行性分析 (7)功能分析 (7)功能介绍 (7)业务流程图 (8)4 系统总体设计 (9)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9)系统主要功能流程图设计 (10)数据库设计 (1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系统E-R图 (11)数据库表结构 (12)数据库连接 (13)5 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14)用户登录功能 (14)用户注册功能 (14)功能选择界面 (16)增加新题目功能 (17)查询修改题目功能 (19)修改题目功能 (20)删除题目功能 (21)随机选择题目练习功能 (22)成绩单 (24)6 系统测试 (25)测试概论 (25)自动组卷系统采用的测试方法 (26)自动组卷系统登陆功能测试 (27)自动组卷系统新增题目功能测试 (27)结论 (29)谢辞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1 前言开发背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使得考试更加公正客观,使每次考试都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水平,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一试题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基于rtmp的远程教学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学直播系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的远程教学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传输,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在线教学平台。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性需求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音视频直播、在线互动、课件共享、实时问答等。
同时,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系统应具备稳定的传输性能和低延迟的音视频同步。
2. 性能需求系统应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以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较低的延迟和丢包率,确保音视频传输的流畅性。
3. 安全性需求为了保证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系统应采用加密传输技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同时,系统应具备访问控制功能,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
三、系统设计1. 架构设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以RTMP作为音视频传输协议。
前端采用Web技术实现界面交互,后端采用高性能服务器搭建直播服务器集群。
整个系统分为前端、后端和存储端三个部分。
2. 模块设计(1)前端模块:主要负责用户界面交互,包括音视频播放、互动聊天、课件浏览等功能。
(2)后端模块:负责音视频流的编解码、传输和存储。
采用RTMP协议实现音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同时支持H.264等编码格式。
(3)存储模块:负责音视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支持分布式存储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实现1. 关键技术实现(1)音视频编解码:采用H.264等编码格式对音视频进行编解码,提高传输效率。
(2)RTMP传输:采用RTMP协议实现音视频流的实时传输,确保低延迟和稳定性的要求。
(3)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音视频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系统部署与测试系统部署在高性能服务器上,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实现高并发处理能力。
1 开发概述 1.1 课题的来源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教育技术的界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探索阻力还很大。阻力主要来自习惯,来自人们对面对面集体教学的依赖。因此局部地区出现向传统式教学回归是不足为奇的。学生尚未体会网络学习的优越性,没有好好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致使远程教育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和协作式学习,结合了东西方学习文化的优势,有利于解决远程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远程学习模式的变革。因此,试点更应该在教与学模式多元化和趋同的背景下,着重个性化与协作式学习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逼近适度规模办学。值得庆幸的是,远程教育重视效益的同时,并未偏废质量。多项研究表明,远程学习的学习效果与传统面授方式并无显著的差异。 1.2 制作工具和编辑语言的选用及介绍
1.2.1 制作工具 网页的主体模块设计是选用目前用的最广泛的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它的工作界面为可视化和语言HTML相互结合的一个“平民化”软件,在制作网站页面的过程中,运用表格非常方便,并且,支持动态的HTML技术,能让您设计出复杂的交互式网页,而它的排版功能更是网页设计人员所钟爱的。 Dreamweaver在本站中,主要负责制作静态页面,并且本站所有页面都用到了CSS样式(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也是在Dreamweave中进行编辑的,大大的方便了以前手工编辑带来的不方便。 Fireworks:网站中的图片大多数都是运用Fireworks来进行处理和制作,它是一个简单容易操作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也是当今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中常用的一个软件,它的滤镜功能,能让一副简单的图片,同时拥有多种具有个性的效果。但此软件的在手绘和人物绘画方面却差了很多。 Fireworks可以说是本站用到最多的一个软件,页面上的所有图片,都是经过它来设计和美化修改的,例如:网站的形象页面,内容页上放网站的标题,别看有些是FLASH的作品,但其中的背景图片,和一些文字,也都是用它设计之后导入进去的。 FLASH:网页里的一些动态效果给自己的考验很大,在FLASH的语言上面,自己还是太薄弱了,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1.2.2 编辑语言 HTML语言:HTML语言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link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一种描述文档结构的语言,而不能描述实际的表现形式。HTML语言使用描述性的标记符(称为标签)来指明文档的不同内容。标签是区分文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分界符,用来把HTML文档划分成不同的逻辑部分(或结构),如段落、标题和表格等。标签描述了文档的结构,它向浏览器提供该文档的格式化信息,以传送文档的外观特征。用HTML语言写的页面是普通的文本文档(ASCII),不含任何与平台和程序相关的信息,它们可以被任何文本编辑器读取。HTML语言特点: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可以直接采用记事本来打开,手工更改即可,方便了在没有软件的情况下来更新。 ASP语言的特点如下: 1.ASP可以混用HTML,Java小程序,ActiveX, VBScript, JavaScript,并且可以互相嵌套; 2. 不需编译,纯文本格式; 3. 安全性好 ; 4. 面向对象 ; 5. 可扩充服务器端功能 ; 6. 可扩充脚本语言 ; 7. 与浏览器无关 ; 8. ASP提供6个内置的全局对象供开发者不需声明就可直接调用 ; 9. ASP提供5个重要的服务器组件 ; 访问HTML页面的过程: 1. 在客户端浏览器地址栏处输入HTML文件的URL地址,按回车键发送一个网页请求; 2. 浏览器发送网页请求到IIS/PWS服务器 ; 3. IIS/PWS服务器接收到请求,通过扩展名.htm或.html判断是HTML文件的请求; 4. IIS/PWS服务器将对应的HTML文件从磁盘或存储器中取出并送回浏览器; 5. HTML文件由用户的浏览器解释,结果在浏览器的窗口显示 ; 访问ASP网页的过程: 1. 在客户端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要请求的ASP文件的URL地址,按回车键发送一个ASP请求; 2. 浏览器向IIS/PWS服务器发送ASP网页请求; 3. IIS/PWS服务器收到请求并根据扩展名.asp识别出ASP文件; 4. IIS/PWS服务器从磁盘或内存中获取相应的ASP文件; 5. IIS/PWS服务器将ASP文件发送到一个类似于发动机引擎的名为asp.dll的特定文件库中; 6. asp.dll引擎将ASP文件从头至尾进行解释处理,并根据ASP文件中的命令要求生成相应的动态HTML页面; 7. HTML页面被送回客户端浏览器 ; 8. 用客户端浏览器解释执行HTML网页,并将结果显示在客户端浏览器上 ; 与HTML相比,ASP具有3个重要特征: 1. ASP可以包含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即可以用动态内容创建网页 ; 2. ASP使用内置对象可以使脚本功能更强大 ; 3. ASP使用组件使用户可以处理数据库,发送email或访问文件系统等 ; ASP提供的6个内置对象: 1. Response:发送信息到浏览器 ; 2. Request:用来读取来自浏览器的请求信息,可用该对象读取HTML表单的信息; 3. Server:允许用脚本来生成Active Server组件的实例; 4. Application:用来存储,读取用户共享的应用程序信息,使该对象在网站的不同连接者之间传递共用信息 ; 5. Session:用来存储,读取特定连接者的对话信息,如可以存储连接者对网站的访问信息 ; 6. ObjectContext:用于控制ASP的交易(Transaction),交易由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MTS)管理 ; ASP提供的5个重要组件 1. ADO:用于在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中读取或存储数据 ; 2. File System:提供可用来访问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方法和属性 ; 3. Content Linking:根据不同浏览器的性能显示不同的HTML内容 ; 4. Browser Capabilities:用来链接不同的HTML页面使其操作更简单; 5. AD Rotator:用于在网页上显示横幅广告,并可控制不同广告的显示频率; 1.3 数据库简介 数据库及其基本操作: Access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之所以被集成到Office中而不是VisualStudio中,是因为它与其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VisualFoxPro)相比更加简单易学,一个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即可掌握并使用它。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Access的功能足够强大,足以应付一般的数据管理及处理需要。 1.3.1新建数据库 创建一个空数据库,即建立一个没有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内容的数据库。 Step1:在Access窗口中单击“文件(F)”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项。 Step2:双击“数据库”图标,即会显示“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Step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要保存数据库的文件夹及新建的数据库名,如“C:\test”,然后选择“确定”。即可创建好一个名为“test”的数据库。 1.3.2添加数据表 表是Access数据库的基础,是信息的载体。其它对象如查询、窗体和报表,也是将表中的信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方便用户使用这些信息。在Access中,创建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使用设计器创建表;二是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三是利用向导创建表。在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法创建表。 Step4:在“Step3”中,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则出现一个对话框。 Step5:在“字段名称”列的第一行中输入authors表的第一个字段的名字id。然后按回车键,此时在“数据类型”列中会显示出一个按钮,单击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文本”选项,设置id字段的类型为文本型。 Step6:在“字段属性”域的“常规”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字段的大小、格式和规则等。如可以把id字段的长度大小设置为12,并且规定其不能为空,因此,可以设置如下:在“字段大小”文本框中输入12,在“必填字段”文本框中输入“是”,在“允许空字符串”文本框中输入“否”。 Step7:重复设置并保存。 2 可行性研究 2.1 基本要求 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1.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及可能取得的效益的评估,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值得投资开发。在我设计的网站中,首先要有一个总的目标,这个网站到底是要做什么。有的要显示自己的设计水平,这就要求页面美观;有的是为了求职而设计的求职网站,这就要求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能力;有的是要为用户服务,这就要求网站有较强的互动性,而本站建设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浏览者更好地通过网络学习知识,只是兴趣而已,所以本站站名“英才远程教育网”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有关介绍网页知识的站点。并非是需要很多成本的网站。只需要在网上搜集大家喜欢的课件和课程,统一发布在我的远程教育网内,供不同的浏览者提供不同的知识。 2.技术可行性。对目标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和限制条件的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的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系统是否能实现。这里,资源包括已有的或可以搞到的硬件、软件资源、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已有的工作基础。在我设计的网站里,我的网站技术可行性是根据自己现有所学知识而构建的,这就是要靠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多了解制作网站和网页的方法以及各种软件的混合使用才能做出比较好的远程教育网站。 3.管理可行性。主要保证系统建设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并为系统设计开发建立一套管理制度,还有就是确定哪些人参与网站设计,这取决于网站的本质。我的网站是个人创作的网站,所以当然由我个人来完成管理维护和开发等工作。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与用户密切联系,详细了解问题提出的背景,弄清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系统特性和用户目标出发,仔细收集信息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功能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最后提交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从技 术、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论证可行性,以确定软件开发的目标。 本系统的开发平台是Windows xp,所以很方便就可实现ASP的安装。首先是配置IIS,它是动态网页服务器运行的基础和必须的。由于ASP的验证服务是建立在IIS的验证服务之上的,因此在设立自己的应用服务时有时需要在IIS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在这样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