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鉴赏选修课结课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宝石——矿物世界的奇葩宝石是颜色美丽、有光泽、硬度高的矿物,性质稳定,可用来制装饰品、仪表的轴承或研磨剂等。
也有把珍珠、珊瑚、琥珀等有机物归入宝石类的。
宝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具有欣赏、装饰、珍藏、使用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精美物质。
自然界形成的矿物有3000多种,但被称为宝石的只有150种左右,而真正作为珍贵宝石的仅10余种。
不同的宝石,其化学成分(基本元素)、杂质(微量元素)、包裹体不同,晶型、硬度、密度、色彩、光学和力学等性质各异。
宝石或单独雕琢或制成镶嵌首饰,从而形成了形态多样、晶莹剔透、色彩瑰丽、神奇美妙的珠宝首饰世界。
这学期我选修了珠宝鉴赏课,由此了解和掌握宝石的一般概念、分类和评价标准以及珠宝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关系,明确学习珠宝知识的实际意义。
下面是我的一些所学所感,与大家分享。
(一)宝石之王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它晶莹美丽,含量稀少,因此被人们誉为宝石之王。
坚硬、漂亮的金刚石,与又软又滑的石墨是同胞兄弟,它们出自同一个母体——碳。
只是形成的条件不同,使“兄弟俩”的相貌、脾气大不相同。
金刚石是在地球深处高温(1800°C)、高压(7万个大气压)条件下形成的,碳原子间结构十分牢固且作规律性排列,因此金刚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性等特性。
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
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二)红宝石和蓝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是同一种矿物,名字叫刚玉。
它们都由三氧化二铝组成,都是粒状或腰鼓状晶体,硬度也相同,仅次于金刚石;而且在岩石中常伴生在一起,就像一对孪生姐妹。
11709班1107314013 国商杭潇帆中国玉文化论文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时代距今8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钢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可见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玉为中心裁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
玉本身的性质也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
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在医学方面,玉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
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
”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
文化方面,玉更是密切地融于其中。
进入阶级社会后,玉被神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玉器文化。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玉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一个特殊分野,与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发展进程相始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明史的内涵。
古往今来,关于玉的诗词是数不胜数。
例如玉女,玉色,玉貌,玉体,与人等都用来形容美女或其某一特征;玉楼玉虚玉京等用来形容古代仙宫或者皇帝居住之地;《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说;另外玉更是出现于文学著作中,尤其是《红楼梦》这一部恢宏的巨著本身写的就是一块“玉”。
宝玉石鉴赏学习心得_珠宝玉石鉴赏感想宝玉石鉴赏学习心得篇一开学初,绝大部分是个人兴趣所致,我选修了这门课程。
我学的是文学专业,平时却对历史、地理较为感兴趣,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我认为这方面的知识值得去学习。
时光荏苒,本学期一共十节课的课程计划,每周的周一晚上,黄昆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玉文化,一学期以来,我收获颇丰。
既然是宝玉石鉴赏课的课堂,那就免不了要涉及不少的关于玉石的知识,往细处划分下去,就还有玉石市场上对于玉石质量和真假的甄别以及对各种玉石形成原理的探究,其中,我对于玉石的形成过程是最感兴趣的。
试想,在粗糙丑陋的岩石中、甚至在极为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中能孕育出那么晶亮、细腻的宝玉石,这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啊!终于,在老师一步步的传道、授业和解惑之后,我明白了是大自然的伟大力量造就了那么多的举世罕有和世间珍品。
而且,我还了解到,在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人们已经能够用现代高科技制造出多种宝玉石,例如:金刚石等。
如此一来,人造宝玉石便极有可能以假乱真充斥宝玉石市场,所以,去学习一些宝玉石相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从珠宝玉石的概述到各种珠宝玉石的形成过程,从矿物研究学角度解析到多种宝玉石的特征,从天然宝玉石到人工玉石,课程的全程条理分明、深浅有度。
课程安排合理,课堂内容详实,而且最能适合各个专业的学生听讲,在课堂讲学过程中,老师能结合生活的实际来讲解珠宝玉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用十二个月来代表十二种宝玉石加以解释,以及不同颜色的珠宝玉石代表着寄予人的不同含义。
例如:红色代表着热情、橙色代表着活泼还有白色代表纯洁等。
除此之外,不同形状的珠宝玉石也有着不同的含义:三角形代表个性活泼,椭圆代表稳重成熟等。
宝玉石文化随历史长河绵延数千年,其中也蕴含了古时先民们的智慧和古代辉煌灿烂的宝玉石文化。
文明贵在发扬方有延续,文化贵在传承方能光大。
我们今天有幸能够遍识珠宝玉石文化,虽是皮毛,却也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玉石的历史关键词:玉石历史精神升华玉石之路摘要: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
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刚毅和仁慈的象征。
一些外国学者也把玉作为中国的“国石”。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
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
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
传说远古时代黄帝分封诸侯的时候,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以后,许多帝玉的“传国玺”也都是玉做的。
商朝就已经使用墨玉牙璋来传达国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开始用玉做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许诺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虽然最后被识破只是一个阴谋,但也可见当时宝玉的价值一、玉石器在历史中精神升华:[玉石器的制作,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玉石,亦名玄真。
据许慎《说文解字》云:“玉乃石之美者。
其字像三玉连贯之形。
”它是硬玉和软玉的统称,质地细腻,纹饰富丽,色调光洁,可用来作玉饰品或雕刻之材,诸如玉镯、玉佩、玉环、玉坠、玉珠、玉带、玉盘、玉杯、玉壶、玉屏、玉片、玉衣等。
在我国古代,对美丽的玉石,上至帝王交将相,下及民间百姓,都非常珍视,认为玉石是阴阳二气的精纯,想念它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作用。
所以古人早就将美玉应用于医疗保健。
千百年来,皇家贵族男女除了佩戴宝玉之外,又有常年服食玉屑珠粉,甚至帝王死后,口中还要含玉璧,或者穿着玉衣,藉以保护遗体。
在我国民间,平民百姓也素有佩戴美玉的风俗习惯,综既能装饰美化,又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玄真者,玉之别名也。
服之令人身飞轻举,故曰:服玄真(玉石),其命不极。
”又载:“玉屑是以玉石为屑。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
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
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第一章宝玉石鉴赏概念一、宝玉石鉴赏定义鉴赏,顾名思义分为鉴定和赏析两个方面。
“鉴”即鉴别真伪优劣,主要是知性活动,“赏”即观赏、品味,主要是感性、心理活动。
两者相互渗透与验证,共同构成鉴赏的过程。
鉴赏与直觉力、视觉记忆力等天赋条件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
二、宝玉石鉴赏的重要性1、培养和提供珠宝的鉴定和欣赏水平。
对评估珠宝价值,对销售、购买和收藏珠宝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鉴赏珠宝,使人获得历史和科学知识,提供审美水平,了解珠宝的真谛,获得美的享受,培养高雅的情操。
3、通过鉴赏珠宝,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宝玉石鉴赏的基本任务1、鉴定珠宝的品种、质地、颜色、质量等自然属性。
2、分析珠宝作品的款式、加工技术、表现意境。
3、根据珠宝作品的历史年代,评估其历史价值。
4、在鉴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珠宝市场和发展趋势,对鉴赏的作品作出科学的评价。
第二章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一、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宝玉石分为:天然珠宝玉石与人工珠宝玉石天然珠宝玉石:自然界产出,达到一定工艺标准,可加工成装饰品的材料。
人工珠宝玉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统称为人工宝玉石。
二、人工珠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人工珠宝玉石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
合成宝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
例: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合成钻石、合成欧泊等。
人造宝石: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称为人造宝石。
例:玻璃、塑料、人造钇铝榴石等。
拼合宝石: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称拼合宝石,简称拼合石。
例:拼合欧泊、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拼合石等。
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的珠宝玉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珠宝鉴定与欣赏的课上,我认识了许多名贵好看的宝玉石,有熟悉的,也有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珠宝的种类数不胜数,那些美丽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它们自身的光泽吸引着无数的人,让人爱不释手,但是珠宝也是一门学问,喜欢它,就要了解它。
在众多五光十色的宝玉石当中,我最喜欢钻石,喜欢它的透明纯净,喜欢它的耀眼光芒,喜欢它的完美主义。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
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
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在天然矿物中,钻石硬度最高,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也会破裂,,常见外形主要有圆形、椭圆形等。
有人说金刚石就是钻石,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钻石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坚硬、成分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
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巴西、西伯利亚。
钻石质量好坏取决于钻石的4C标准,包括钻石的色级、净度、大小和切工。
首先来说钻石的颜色,总的来说是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
在无色钻石分级里,顶级颜色是D色一次往下排列到Z,D-F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从K往下基本没有收藏意义。
具有彩色的钻石,如: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红色、黑色等,属于钻石中的珍品,红钻最为名贵。
净度分级依据是内含物位置,大小和数量来划分。
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要降低。
题目:以实例分别论述中国古玉器的每种鉴别方法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晚期的文化,以精美的玉石器享誉海内外,由于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加上当时并没有文字,所以要判定一件器物是否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十分困难的。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鉴别方法。
一、从雕工上鉴别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云雷纹、鸟纹、蚩尤纹等纹饰是依靠钻石刻刀用斜刀刻法断续切刻衔接而成。
对良渚古玉纹饰的细“刻”工艺,现在虽能分为刻、划与雕琢三种类别,但仍发现真品与后仿品中的浅浮雕阴线细工,在痕迹中有的几乎没有两样,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使用同样材质下,在更改工艺、工具与调控转速后,同样工具都会产生同一效果。
让人更失望是,现在市场中除了玉琮形制与粗加工被忽略外,对于对钻孔各细节再现上述古代原始工艺易如反掌。
从而说明古往今来,凡是人工能够涉及的型制与纹饰问题,即人为制作与仿制技能的体现,就不属于古玉鉴定中的本质问题!为此奉劝同好们,严格把握事物现象与本质上的界限,不能把原始工艺及其迹,当作鉴定中的唯一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鉴。
良渚玉器的工大致分为:1、竹片加沙片状开片、石质和动物皮制工具加沙线状、弧形切割开片;2、竹管上镶石英刀片的管钻、三角形菱形石英钻头锃钻打孔;3、石质工具磨制平凹浮雕;4、石质刻刀和原始石铊刻磨粗直线阴刻线;5、钻石刻刀刻划细直线阴刻线、弧线纹饰;6、竹制、骨质管钻刻划人兽眼部环线;7、动物毛皮对孔外部分进行抛光等过程。
关于开片、研磨、打孔、抛光等工法大家均无太多疑义,这里就不再累述。
着重提一下纹饰刻划的刀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从材料上鉴别良渚玉器的取材多为本地区出产,分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和杂玉两大类。
颜色为青绿、湖绿、黄色、黑色等。
最主要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一种为未受沁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的料,此种玉料多用于制作琮、钺、三叉形饰、冠状饰等玉器;一种为未受沁为不透明的暗绿色,受沁后沁色五彩斑驳,肉眼常可见绢云母状交杂的纤维结构。
珠宝鉴赏在这一个月的珠宝鉴赏课程上我学会了不少专业知识,就我本身专业珠宝而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众多宝石中让人瞩目的钻石.红蓝宝是全世界人喜爱的,而翡翠.软玉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当然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初学着就谈谈对这些宝石的认识吧。
在过去的时候,钻石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奢华的话题,而在今天,钻石对人们的说来是一个时尚的话题。
从小就记得一个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个并不是瞎说的,它的摩氏硬度是9,非常坚硬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钻石是金刚石石是一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金刚石是钻石,只有宝石级的金刚石才是钻石,对钻石鉴定影响重大的是4C分级。
下面就来讲讲钻石的4C分级吧。
“4C”是判断一颗钻石价值与品质的衡量标准。
所谓“4C”即是4个以C开头的英文单词的简称,指钻石的克拉重量(CARA T WEIGH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切工(CUT)。
只需综合“4C”的四点来鉴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一颗钻石的价值与品质。
钻石价格=重量+色泽+净度+切工。
钻石的重量宝石和钻石的重量一般用克拉来计量的。
一克拉被分成100分,重量大于1克拉的宝石通常用克拉表示,重量小于1克拉的宝石通常用分表示,克拉缩写是“ct”。
现在根据国际单位制1ct = 0.2g =分= 0.01ct 重量愈大的钻石愈罕有,所以价值也会愈高。
钻石的净度Clarity净度是指钻石的「纯净」程度。
由于钻石乃天然矿物,因此可能会有内含物、裂缝或其他未晶化碳物等,而这些天然特征会影响光线透过钻石,影响钻石的外观。
因此,钻石的内含物愈少,即净度愈高,光芒折射也愈多,钻石便愈璀璨,价值自然也会愈高。
一般而言,钻石净度愈高,价值也会愈高。
根据美国宝石学会(G.I.A)订出的钻石净度评级,可分以下六级:*.无瑕级(FL)—极罕有,在10倍放大镜下,检视不到钻石内、外的瑕疵,可称完美无瑕。
宝玉石鉴赏学习心得_珠宝玉石鉴赏感想(精选3篇)宝玉石鉴赏学习心得_珠宝玉石鉴赏感想篇1我对于宝石鉴赏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喜欢那些漂亮的玉石,喜欢它们那迷人的颜色,喜欢它们装饰在人们身上的艳丽色彩,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宝石的分类和宝石的鉴赏、鉴别,我便在大二第一学期选修了宝石鉴赏这门课,开始了我对宝石鉴赏这门课的学习历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宝石了解的更为深入。
首先我了解到什么是宝石,使我对宝石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定义,宝石是岩石中最美丽而贵重的一类,它们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持久,同时赋存稀少,是可以制作首饰等用途的天然矿物晶体。
其次,我懂得了宝石的真正含义。
宝石不单单指宝石一种矿物晶体,它同样也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就像生辰石,它代表着出生月份,并且蕴含着很深的祝福意义,还有着很丰富的象征意义。
玉,人们之间总是有着“玉养人”,“玉保平安”等说法,因此它同样寄予了平安幸福的希冀,不同的宝石都有着不同的蕴意,我们应该仔细琢磨其中的内含,而不是仅仅从外观去评判一块宝石。
在这次课程学习的课余时间,我还从互联网上了解了一些玉石的历史背景,这样使我对宝石的真正含义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例如,田黄的价值连城与朱元璋当皇帝时做的一个梦有密切地关系;清朝官员的帽顶就分为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水晶等,分别表示出官的不同等级。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宝石和玉石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
在古代,就有以玉祭祀天地,用玉圭来表明官品的做法,也有许多人佩戴玉器当作护身符。
曾有佩玉可以“驱灾避邪”,戴琥珀可以“镇惊防邪”之说。
过去,人们对宝玉石带有崇敬之情,具有神秘色彩。
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宝玉石早已脱去了神秘的面纱,左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结婚信物,生日礼品和服装的配饰。
在这次的课程中,我对宝石的分类也有了很多的了解,使我对于各种宝石的属性有了很明确的分类,我明白了宝石可以分为宝、石、晶、珊瑚、珠、玛瑙、玉等几大类。
浅谈中国观赏石
摘要:中国观赏石的开发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明清各
朝。观赏石,俗称石玩、雅石、奇石等,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
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他们以奇特的形状、艳丽的色泽、漂亮的花纹或细腻
的质地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关键字:观赏石 特点 分类 鉴赏
正文: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观赏石一直以其观赏价值、装
饰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整个石文化中表现的光鲜亮丽,尤为突出。其体积大至广场
石,庭院石,小到掌中石。
观赏石的特点,简单说来要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和神韵美。具体符合做观赏
石者,其主要特点有:天然性,区域性,稀罕性、奇特性、艺术性、科学性、可
采性和可玩性以及商品性。
对于观赏石的分类,袁奎荣教授在《中国观赏石》一书中,根据石质
品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的不同,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纹理
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等七类。造型石,
一般造型奇特,如江苏太湖石、桂林钟乳石;纹理石,具有清晰美丽的纹
理、层理或平面图案,如南京雨花石;矿物晶体,指那些漂亮且完整的小
晶体,比较有名的有雄黄、辰砂、水晶等;古生物化石,顾名思义就是远
古动植物的化石;事件石,是指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事件遗
留下的特殊岩石或在某件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纪念石,具有特
殊纪念意义的石体或者名人雅士曾收藏过的石质品,如盛唐时期宰相李勉藏
有“罗浮山石”、“海门山 石”等名石;文房石,是质地细腻和形奇色怪的具有
一定实用性的石体,砚石和图章石就是典型代表。
如今也有人从鉴赏的角度和形式把观赏石分为两大类:天然类观赏石和石
艺类观赏石。天然观赏石又称自然赏石,是指天然石头在自然界中被原生态
的开发、开采出来,保持石头本身的自然形态,不做人工加工的纯天然观
赏石。石艺类观赏石,是指以天然石头为基材,经人工设计、加工制作的
石制装饰、装置,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观赏石。
我国主要的观赏石有以下九类。一,砚石,属文房石类观赏石,是东
方人习用毛笔,讲究书法、绘画文明的象征。中国是生产砚台的主要国家,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产生出一些名贵品种,如甘肃临潭县的兆砚,
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以及河南灵宝的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
名砚。二,图章石,也属于文房石类,其色彩瑰丽,石质滋润,柔而易攻,
故自古以来就用它来雕刻以图章为主的工艺品。其在中国产地及其广泛,
主要产地有福建、浙江、山东、山东、广东、广西、内蒙古、安徽等地区。
其中以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昌化石、内蒙古的巴林石等最为有
名。三,太湖石,主要是石灰岩类观赏石,属造型石品种,因其受地下和
地表水的溶蚀,形成各种奇特的造型,其中许多符合“皱、瘦、漏、透”
标准。四,菊花石,在中国有两个品种,即湖南菊花石和京西菊花石。前
者呈放射状分布,宛如菊花。石质本身多呈灰黑色,衬托出美丽的菊花巧
色;而后者,多因质地疏松,质量远不及前者。五,古生物化石,中国地
域辽阔,各地质时代沉积地层发育较齐全,因而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但
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六,雨花石,是一种很独特的观赏石,五彩缤
纷、浓淡深浅、单一复杂、千变万化。其按岩性石质可分为六类:玛瑙质
雨花石,蛋白石质雨花石、化石雨花石、燧石质雨花石和其他杂石质雨花
石。前三类雨花石由于石质细腻,玲珑剔透,有空灵感,故称为“细石”
或“活石”。后三类石质粗犷,不透明,有拙朴感,在雨花石中称为“粗
石”或“死石”。七,矿物晶体与晶簇,一般是采矿中的副产品,作为观
赏石,强调其天然形状,强调必须有原生岩石作底托。常见的矿物晶簇大
致有辰砂,辉锑矿,雄黄、雌黄、孔雀石和水晶。八,陨石。九,钟乳石,
生成于溶洞中,多分布于广西、广东一带,作为观赏石以中小型最为适宜,
以雪白晶莹造型优美者为佳品。
关于观赏石的鉴赏,其收藏价值关键在于“奇”。天然观赏石愈是奇
特怪异价值愈高。一块观赏石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必须具备造型、质地、
纹理、色彩、光泽等方面的品质。
造型,这在观赏石品质中很关键,有“型”才会有“神”,同时观赏石的形态要
力求“和谐”,各个组成部分要保持有机联系,使单纯的东西不至于单调。但并不
是说收藏观赏石要刻意追求表面奇巧、形状怪异,因为观赏石的价值不仅仅体现
在形体上奇特怪异,更要有突出的主题,这样才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
价值,令人费解毫无主题的石品升值前景十分渺茫。质地方面,好的石质必须坚
硬、细腻,质地松软、外表粗糙的石头收藏价值极低。一般具有油脂光泽、金刚
光泽者为好,玻璃光泽者次之,无光泽者最差。收藏专家介绍,一件观赏石没有
破损、石病,是属于质的完整;造型的外轮线条和细部肌理线条也完美无缺,则
为型的完整;造型的起点、层次均自然流畅,则为气韵的完整。
总之,在大千世界的诸多收藏中,观赏石的收藏魅力无穷。因为大自然不会
造就相同的两块珍奇石头,一经发现,便是独一无二,有无与伦比的收藏和审美
价值。
参考文献:
袁奎荣,邹进福:《中国观赏石》,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郭守国,王以群:《宝玉石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
中国观赏石协会:《网刊》,中国观赏石协会网站,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