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力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离心力的三种计算公式
离心力是物体在旋转运动中受到的向心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旋转半径和旋转速度。
下面介绍离心力的三种计算公式:
1. 离心力=物体质量×旋转半径×角速度的平方
离心力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旋转半径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这个公式适用于旋转半径和角速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物体质量来改变离心力的大小。
2. 离心力=物体质量×线速度÷旋转半径
线速度是物体在圆周上运动时的速度,是角速度和旋转半径的乘积。
这个公式适用于线速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旋转半径来改变离心力的大小。
3. 离心力=2π×物体质量×旋转半径÷旋转周期的平方
旋转周期是物体一次完整的旋转所需的时间,也是角速度的倒数。
这个公式适用于旋转周期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旋转半径来改变离心力的大小。
以上是离心力的三种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离心力的大小对于我们理解物体在旋转运动中的运动规律和机理非常重要,对于工程、物理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
切削⼒计算的经验公式切削⼒计算的经验公式切削⼒计算的经验公式2011-12-0521:31通过试验的⽅法,测出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的切削⼒数据,加以处理得到的反映各因素与切削⼒关系的表达式,称为切削⼒计算的经验公式。
在实际中使⽤切削⼒的经验公式有两种:⼀是指数公式,⼆是单位切削⼒。
1.指数公式主切削⼒(2-4)背向⼒(2-5)进给⼒(2-6)式中Fc--主切削⼒(N);Fp--背向⼒(N);Ff--进给⼒(N);Cfc、Cfp、Cff--系数,可查表2-1;xfc、yfc、nfc、xfp、yfp、nfp、xff、yff、nff--指数,可查表2-1。
KFc、KFp、KFf--修正系数,可查表2-5,表2-6。
2.单位切削⼒单位切削⼒是指单位切削⾯积上的主切削⼒,⽤kc表⽰,见表2-2。
kc=Fc/Ad=Fc/(apf)=Fc/(bdhd)(2-7)式中AD---切削⾯积(mm2);ap---背吃⼑量(mm);f----进给量(mm/r);hd--切削厚度(mm);bd--切削宽度(mm)。
已知单位切削⼒kc,求主切削⼒FcFc=kcapf=kchdbd(2-8)式2-8中的kc是指f=0.3mm/r时的单位切削⼒,当实际进给量f⼤于或⼩于0.3mm/r时,需乘以修正系数Kfkc,见表2-3。
表2-3进给量?对单位切削⼒或单位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fkc,Kfpsf/(mm/r)0.10.150.20.250.30.350.40.450.50.6Kfkc,Kfps1.181.111.061.0310.970.960.940.9250.9切削⼒的来源、切削分⼒⾦属切削时,切削层及其加⼯表⾯上产⽣弹性和塑性变形;同时⼯件与⼑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摩擦⼒。
如图2-15所⽰,作⽤在⼑具上的⼒有两部分组成:1.作⽤在前、后⼑⾯上的变形抗⼒Fnγ和Fnα;2.作⽤在前、后⼑⾯上的摩擦⼒Ffγ和Ffα。
这些⼒的合⼒F称为切削合⼒,也称为总切削⼒。
切削⼒计算的经验公式切削⼒计算得经验公式通过试验得⽅法,测出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得切削⼒数据,加以处理得到得反映各因素与切削⼒关系得表达式,称为切削⼒计算得经验公式。
在实际中使⽤切削⼒得经验公式有两种:⼀就是指数公式,⼆就是单位切削⼒。
1。
指数公式主切削⼒ (2—4)背向⼒ (2—5)进给⼒ (2-6)式中Fc————主切削⼒( N);Fp————背向⼒( N);F f————进给⼒( N);C fc、 C fp、 Cff————系数,可查表 2—1;x fc、yfc、nfc、xfp、 y fp、nfp、 xff、 y ff、n ff -——--—指数,可查表2-1。
KFc、KFp、 K Ff --——修正系数,可查表2-5,表 2—6。
2 。
单位切削⼒单位切削⼒就是指单位切削⾯积上得主切削⼒,⽤kc表⽰,见表2-2。
kc=Fc/A d=Fc/(ap·f)=Fc/(b d·hd) (2-7) 式中A D——---—-切削⾯积( mm 2);a p ---—-—-背吃⼑量( mm);f —————---进给量( mm/r);h d—-—----—切削厚度( mm );b d-—--—--—切削宽度( mm)。
已知单位切削⼒ k c,求主切削⼒ F cFc=k c·a p·f=kc·hd·b d (2-8)式 2—8中得 k c就是指f = 0.3mm/r 时得单位切削⼒,当实际进给量f⼤于或⼩于 0。
3mm /r时,需乘以修正系数 K fkc,见表 2—3、表2-3 进给量?对单位切削⼒或单位切削功率得修正系数 K fk c, Kf ps切削⼒得来源、切削分⼒⾦属切削时,切削层及其加⼯表⾯上产⽣弹性与塑性变形;同时⼯件与⼑具之间得相对运动存在着摩擦⼒。
如图2—15所⽰,作⽤在⼑具上得⼒有两部分组成:1、作⽤在前、后⼑⾯上得变形抗⼒ F nγ与Fnα;2. 作⽤在前、后⼑⾯上得摩擦⼒F fγ与 F fα。
力的作用及力的计算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它描述了物体所受到的推或拉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使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
此外,力还遵循牛顿的运动定律,其中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力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进行相互作用的力,例如摩擦力、弹力和支持力。
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力,例如万有引力和电磁力。
在物理学中,有几种常见的力的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1. 力的计算公式一: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 = m × a)。
这是牛顿的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2. 力的计算公式二: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F = m × g)。
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约等于9.8米每秒平方(m/s²)。
3. 力的计算公式三: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力(F = μ × N)。
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垂直力。
根据这些力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的力。
这对于解决力相关的物理问题和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机械工程中计算承受力的结构的强度,或者在运动学中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除了力的计算,还有一些关于力的重要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例如,力的合成和分解。
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使用力的合成来计算合力。
力的合成涉及将多个力矢量按照一定的方法相加,以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另一方面,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部分,以便更容易进行分析和计算。
总结起来,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计算。
材料力相关计算公式材料力相关计算公式是工程学和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计算材料受力的情况,从而为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力相关计算公式,包括拉伸力、压缩力、剪切力和弯曲力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拉伸力相关计算公式。
拉伸力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受到的力,通常用于描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拉伸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胡克定律来表示:F = k ΔL。
其中,F表示拉伸力,k表示弹簧系数,ΔL表示拉伸长度的变化量。
这个公式表明拉伸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成正比,弹簧系数k则表示了材料的刚度,即材料对拉伸力的响应程度。
压缩力相关计算公式。
压缩力是指材料在受到压缩作用时所受到的力,与拉伸力类似,压缩力也可以用胡克定律来计算:F = k ΔL。
其中,F表示压缩力,k表示弹簧系数,ΔL表示压缩长度的变化量。
这个公式表明压缩力与压缩长度的变化成正比,弹簧系数k同样表示了材料的刚度。
剪切力相关计算公式。
剪切力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作用时所受到的力,剪切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剪切模量来表示:τ = G γ。
其中,τ表示剪切力,G表示剪切模量,γ表示剪切应变。
这个公式表明剪切力与剪切应变成正比,剪切模量G表示了材料对剪切力的响应程度。
弯曲力相关计算公式。
弯曲力是指材料在受到弯曲作用时所受到的力,弯曲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梁的弯曲方程来表示:M = E I κ。
其中,M表示弯矩,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惯性矩,κ表示曲率。
这个公式表明弯矩与弹性模量、惯性矩和曲率成正比,弯曲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受到弯曲力时的受力情况。
材料力相关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材料力相关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对材料受力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需要对建筑材料在受到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作用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机床切削速度与切削力对刀具的影响至关重要,切削力过大使刀具崩掉的主要原因。
切削速度与切削力的关系:切削速度越快时进给不变,切削力缓慢减小,同时切削速度越快会使刀具磨损的越快,使切削力越来越大,温度也会越来越高,当切削力和内部应力大到刀片承受不了时,便会崩刀,所以了解切削力的相关计算对于数控加工来说很重要。
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出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的切削力数据,加以处理得到的反映各因素与切削力关系的表达式,称为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在实际中使用切削力的经验公式有两种:一是指数公式,二是单位切削力。
1 .指数公式主切削力(2-4)背向力(2-5)进给力(2-6)式中F c————主切削力(N);F p————背向力(N);F f————进给力(N);C fc、C fp、C ff————系数,可查表2-1;x fc、y fc、n fc、x fp、y fp、n fp、x ff、y ff、n ff ------ 指数,可查表2-1。
K Fc、K Fp、K Ff ---- 修正系数,可查表2-5,表2-6。
2 .单位切削力单位切削力是指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用kc表示,见表2-2。
kc=Fc/A d=Fc/(a p·f)=F c/(b d·h d) (2-7)式中A D -------切削面积(mm 2);a p ------- 背吃刀量(mm);f - ------- 进给量(mm/r);h d -------- 切削厚度(mm );b d -------- 切削宽度(mm)。
已知单位切削力k c ,求主切削力F cF c=k c·a p·f=k c·h d·b d (2-8)式2-8中的k c是指f = 0.3mm/r 时的单位切削力,当实际进给量f大于或小于0.3mm /r时,需乘以修正系数K fkc,见表2-3。
表2-3 进给量?对单位切削力或单位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 fkc,K fpsf /(mm/r)0.1 0.15 0.2 0.25 0.3 0.350.40.45 0.5 0.6K fkc,K fps1.18 1.11 1.061.031 0.970.960.94 0.9250.9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分力金属切削时,切削层及其加工表面上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同时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摩擦力。
起重吊装基础知识一、常用的索具和吊具(一)麻绳1.麻绳的性能和种类(1)麻绳的特点与用途麻绳具有质地柔韧、轻便、易于捆绑、结扣及解脱方便等优点,但其强度较低,一般麻绳的强度,只为相同直径钢丝绳的10%左右,而且易磨损、腐烂、霉变。
麻绳在起重作业中主要用于捆绑物体;起吊500kg以下的较轻物件;当起吊物件或重物时,麻绳拉紧物体,以保持被吊物体的稳定和在规定的位置上就位。
(2)麻绳的种类按材质分有白棕绳和混合麻绳两种。
白棕绳质量好,广泛被使用。
按捻制股数划分,有3股、4股及9股等几种。
股数多,绳的强度高,但捻制比较困难。
2.麻绳的计算麻绳正常使用时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允许拉力,它是安全使用麻绳的主要参数。
其计算公式为:S=P p /k 式中S----麻绳的允许拉力,N; k----安全系数;P p----麻绳的破断拉力,N。
旧绳使用时必须按新绳的50%允许拉力计算。
破断拉力可从产品说明书或有关资料的性能表中选取。
如缺少麻绳破断拉力资料或现场临时选用,可用近似公式求得P p=0.66×(πd2/4)×σ=0.518σd2式中d----麻绳的公称直径,mm; 0.66----麻绳的净截面面积占毛截面面积的66%;σ---材料的抗拉强度,N/mm2(素麻绳取σ=78.45 N/mm2(8 kgf/mm2)).麻绳的安全系数3.使用麻绳的注意事项(1)麻绳切断后,其断口要用细铁丝或麻绳扎紧,防止断头松散。
(2)对麻绳使用前要进行检查。
发现表面损伤小于30%直径,局部破损小于截面10%时,要降低负荷使用。
如破损严重,应将此部分去掉,重新连接后使用。
对于断股及表面损伤大于麻绳直径的30%以及腐蚀严重的,应予以报废。
(3)要防止麻绳打结。
对某一段出现扭结时,要及时加以调直。
(4)用麻绳捆绑边缘锐利的物体时,应垫以麻布、木片等软质材料,避免被棱角处损坏。
(二)钢丝绳钢丝绳具有断面相同、强度高、弹性大、韧性好、耐磨、高速运行平稳并能承受冲击荷载等特点,是吊装中的主要绳索,可用作起吊、牵引、捆扎等。
工程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公式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工程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用于计算多个力作用下的合力和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常常用于解决复杂结构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问题。
一、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在工程力学中,力的合成有两种常见场景:平面合力和空间合力。
1.平面合力:平面合力适用于力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的情况。
对于同一平面内的多个力,可以通过力的几何方法或向量分解法进行合成。
- 几何方法:力的几何方法是通过力的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如果有两个力F1和F2作用于同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们的向量放在同一个点上,然后从第一个力端点到第二个力的端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代表了两个力的合力F。
合力F的大小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几何关系通过F =√(F1^2 + F2^2 + 2F1F2cosθ)来计算,其中θ为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
-向量分解法:向量分解法是将力F分解成两个力的过程,一般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可以使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将力F分解成Fx和Fy,即F=√(Fx^2+Fy^2)。
分解出来的Fx和Fy可以根据问题的需要进一步计算。
2.空间合力:空间合力适用于力在三维空间内作用的情况。
对于三维力的合成,可以使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即F=F1+F2+…+Fn。
计算时,首先将每个力的三个分量(x、y、z方向)相加,得到合力的分量,然后可以再根据问题的需要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的过程。
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力的分解方法有水平分解和垂直分解。
1.水平分解:水平分解是将一力分解为两个与水平方向垂直的力的过程。
假设有一力F,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x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Fy。
- 分力Fx = F * cosθ- 分力Fy = F * sinθ水平分解常常用于计算斜面上物体受力分析,如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力和垂直斜面的力。
切断力计算
无斜刃口冲芯
公式:冲芯周长(mm)×板材厚度(mm)×材料的剪切强度(KN/mm2)=冲切力(KN)
换算成公吨:用KN除以9.81
冲芯周长----任何形状的各个边长相加
材料厚度----指冲芯要冲孔穿透的板材的厚度
材料的剪切强度----板材的物理性质,由板材的材质所决定,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到。
常见材料的剪切强度如下:材料剪切强度(KN/mm2)
铝5052H32 0.1724 黄铜0.2413 低碳钢0.3447 不锈钢0.5171
举例:
在3.00mm厚的低碳钢板材上冲孔,形状方形,边长20.00mm
冲芯周长=80.00mm
材料厚度=3.00mm
剪切强度=0.3447KN/mm2
80.00×3.00×0.3447=82.73KN
82.73KN÷9.81=8.43吨
二、数控冲床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数控冲床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模具应定期清洗和油润。
不同板厚不同材质应选用不同的下模间隙,间隙过小易啃模,过大则毛刺大。
不同材质板材应选用不同材质模具,如不锈钢及铝铜板,应选用特殊用钢。
要定期检查冲床上下的模座同轴性,模位不正,容易单边啃模或打坏模具。
成型模具应将打击头从最低逐步向上微调到适当位置,否则,容易一次就造成打散模具。
当发现上下模刃口磨损达R0.25毫米的圆弧时,就需要重新刃磨。
每次刃磨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寿命,刃磨时必须增加足够的冷却液。
刃磨完后,边缘部要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并退磁和上油。
当入模深度不够时,将打击头的高度调整为要求尺寸。
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
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更换模及刃模时,启动设备前后应注意安全,以防设备、模具、人身受损。
三、推荐的下模间隙(双面)材质/厚度钢铝
低碳钢板
不锈钢板
t<1 14%t 16%t 22%t
1≤t<3 15%t d<φ50.8 18%24%t d≥φ50.8 20%
t≥318%t 22%t 26%t
注:
1、当碳钢板为t≥2热板时,间隙取低碳钢和不锈钢的中间值;
2、冲1≤t<3冷板时,C、D工位下模间隙按20%t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