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开展室内环境监测
- 格式:pdf
- 大小:146.34 KB
- 文档页数:2
揭秘室内环境检测的重要性当我们谈论环境保护时,通常会将目光投向户外的山川湖海,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室内环境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福祉。
室内环境检测作为一种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光照和噪音等环境因素的手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室内空气污染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大隐忧。
装修材料中的甲醛释放、家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烟雾和灰尘都可能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长时间生活在被污染的室内空气中,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甚至长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通过室内环境检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污染物的存在,采取措施净化空气,保护家人远离呼吸道疾病的侵袭。
室内环境的温湿度对人体的舒适度及健康状况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不仅让人感到不舒服,还可能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地,引起哮喘和皮肤疾病。
定期进行室内环境检测能够确保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处于一个温湿度适宜的状态,减少患病的风险。
光照和噪音也是室内环境检测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自然光照能够提升人们的心情,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过度的噪音则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和心理压力。
通过对室内光照和噪音水平的监测,可以优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之更加宜人健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室内环境检测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便携化,使得普通家庭也能够轻松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估。
从空气净化器的配套检测装置到独立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再到集成了多种传感器的智能家居系统,这些工具不断为我们提供精确的环境数据,帮助我们做出改善措施。
室内环境检测不应被忽视,它是维护我们日常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定期的检测和适当的调整,我们不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还能够预防由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问题。
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室内环境检测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开展室内环境检测的工作探讨近年来,随着室内装修热的兴起,随之而来的由于装修、建筑材料和室内家具质量不合格或由于过度装修而导致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受到污染的室内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出现头疼头晕、过敏和眼、鼻、喉咙刺痛等不适感,甚至其他一些急、慢性疾病,人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室内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来源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室内活动产生的,包括呼吸、吸烟、烹调、使用家电等;二是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和放射性污染物,在其使用过程中可向室内不同程度释放,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物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甲醛和苯系物,其污染源主要是装修中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如油漆、涂料、有机溶剂、黏合剂、板材和家具等;甲醛会使人的嗅觉、心、肺、免疫功能异常,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轻度中毒会出现头晕、呕吐、恶心等症状,苯还可致癌和引发血液病。
氨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也可来源于室内装饰材料和木质板材,它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来自石材、瓷砖。
上述因素在室内会释放出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是室内环境质量恶化,这些是我们重点监测和检测分析的对象。
二、标准和规范检测和评价采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本规范规定了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时,为控制由其产生的空气环境污染,对工程施工、工程检验、工程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规范性要求。
三、检测和分析1.检测时间的选择。
选取3 处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以挥发性化合物甲醛和苯为代表项目,在新装修完工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分析,认为新房装修后装修材料中释放污染物的量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初期较明显,一般一个月后渐趋稳定。
因此,装修工程在完工一个月后,在开展室内环境检测,这期间保持室内通风,以利于有害物质的释放,使检测结果趋于合理。
开展室内环境检测工作的建议[摘要]对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展开讨论,包括实验室的功能设置、仪器的配备、环境要求及室内环境检测项目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室内环境检测、检测室、土壤氡、放射性、室内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的应用,使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而室内环境检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为此,建设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发布强制性标准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范了民用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标准,其中工程验收中的室内环境检测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1 室内环境检测室的功能与配置根据室内环境检测工作的需要,应在实验室内设化学分析室、气相色谱分析室、放射性检测室、高温室、天平室、样品存放室、制样室、环境测试舱等工作室。
有条件的还应设置文档处理室,资料室等。
1.1 化学分析室化学分析室是所有检测工作的基础,主要承担砂、石、水泥、粉煤灰等材料的化学性能检测;氨、甲醛的对比分析检测。
主要仪器设备有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温电阻炉、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水浴锅、精度为0.1g的电子天平、0.0001g 的电子天平、0.0001g的分析天平、通风柜等。
检测条件有温湿度要求,应配置空调来进行调节。
电阻炉、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水浴锅应放置于专门设置的高温室内,不能和其它工做仪器共处一室,影响实验条件。
天平等精密仪器应设置专门的天平室,并且要远离震动、风口。
还应配置药品室,并带有抽风系统,进入药品室之前必须先抽风处理,药品室要严密管理,不能随便进入。
进行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配置工作,要在通风柜内进行,以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放射性检测室主要承检无机非金属材料放射性、土壤氡浓度、空气氡浓度,主要仪器设备有RAD7氡检测仪和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
RAD7为便携式检测仪器,对实验室没有特殊要求。
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较重,必须考虑安放位置,放射源为弱放射源,不需要特殊放置室,只需要保留在仪器铅室中即可。
室内环境监测方案摘要室内环境监测是指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方案,该方案能够高效准确地监测室内环境并及时报警,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简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室内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不良的室内环境可能导致人们出现头晕、乏力、过敏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呼吸道疾病。
因此,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室内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方案详述1. 传感器选择与安装传感器是室内环境监测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选择和安装传感器对于准确监测室内环境非常重要。
常见的室内环境传感器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
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测量室内空气中的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则用于测量室内的湿度。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应该考虑到室内空气流动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房间中央或者靠近人体位置的地方安装传感器,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监测设备与数据传输为了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监测设备应具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
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
监测设备需要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负责存储、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并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异常监测和警报。
3. 数据分析与处理云端服务器上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情况的判断。
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查询和分析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端访问云端服务器,实时了解室内环境的状况。
室内办公环境环境检测方案一、检测目标和内容1.基本检测目标(1)室内空气质量(2)光照条件(3)温度和湿度2.辅助检测目标(1)噪音(2)其他污染物,如VOCs、PM2.5等二、检测方法和仪器1.室内空气质量检测(1)采样方法:选择可靠的空气采样仪器进行采样,代表性地采集室内空气样品。
(2)检测项目:检测PM2.5、CO2、甲醛、苯、甲苯等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3)仪器选择:可选择质量可靠、准确度高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如PM2.5监测仪、CO2检测仪、气体色谱仪等。
2.光照条件检测(1)测量方法:使用光照度计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
(2)检测项目:测量光照度和色温。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光照度计进行测量。
3.温度和湿度检测(1)测量方法:采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湿度。
(2)检测项目: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温湿度计进行测量。
4.噪音检测(1)测量方法:使用噪音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噪音强度。
(2)检测项目:测量室内噪音水平。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噪音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5.其他污染物检测(1)测量方法: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
(2)检测项目:根据需要,测量其他污染物的浓度,如VOCs、甲醛等。
(3)仪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准确度高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
三、检测时机和频率1.检测时机(1)在室内办公环境建立之前进行初步检测,以获取基础数据。
(2)定期进行检测,以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
2.检测频率(1)初步检测:在室内环境建立之前进行一次。
(2)日常检测:至少每月一次,以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
(3)特殊情况下的检测:如装修、设备更换等重大改变后,需进行特别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处理1.检测结果的解读: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室内环境是否达标。
2.异常情况的处理: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如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等。
室内检测工作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
室内检测工作是指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室内检测工作涉及到空气质量、水质量、噪音、辐射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室内检测工作提出一份工作方案范文,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作目标。
1.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2. 对室内水质量、噪音、辐射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3. 提高居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工作内容。
1. 空气质量检测。
(1)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并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2)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微生物、颗粒物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3)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水质量检测。
(1)对室内自来水进行取样,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
(2)检测室内自来水中的重金属、细菌、有机物质等污染物质的含量。
(3)评估室内自来水的饮用安全性和适用性。
3. 噪音检测。
(1)利用专业噪音检测仪器对室内噪音进行监测和记录。
(2)对室内噪音的来源、强度、频率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3)提出降噪措施和建议,改善室内环境噪音问题。
4. 辐射检测。
(1)利用辐射检测仪器对室内辐射进行监测和记录。
(2)对室内辐射的来源、强度、辐射类型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3)提出减少辐射的措施和建议,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5. 结果分析与建议。
(1)根据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2)针对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和措施。
(3)编制室内环境质量改善计划,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四、工作流程。
1. 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内容、时间安排、人员配备等。
2. 采集样品,对室内空气、水质、噪音、辐射等进行采样。
3. 检测分析,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空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尤为重要。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通过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建筑方式,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等优势。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周期较短、施工过程集中等特点,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需求。
本文将从室内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和目标出发,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室内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及目标1. 必要性随着人们对于舒适度和健康安全性的需求日益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成为评估一个建筑品质的重要指标。
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采用了预制构件和现场组装等方式,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着室内环境质量。
因此,进行室内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室内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目标室内环境监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湿度控制:室内温湿度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 空气质量:空气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监测空气质量可以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3) 噪音控制:噪音是影响人们休息和工作的常见问题。
通过监测噪音情况并进行相应管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
(4) 光照条件: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适当的人工照明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并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1. 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与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涉及到许多材料,如主体结构、隔墙板、地板等。
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环保无污染的材料,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
同时,对于进场的材料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管控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在该环境下容易出现空气流通不畅、污染物积累等问题。
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室内环境对人类健康和舒适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室内环境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室内环境的需求,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二、室内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检测项目室内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内源和外源两类。
内源包括人体、家具、墙面、地面等室内物质;外源包括大气污染、降水、交通等空气和气体来源。
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需要关注的项目有多种多样。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项目:1.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衡量室内舒适度的重要指标。
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人体不适。
2.有害气体:在室内,特别是密闭空间中可能会存在有害气体,如甲醛、苯、TVOC等,这些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检测。
3.细菌和微生物:室内的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对这些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了解室内空气的卫生情况。
4.噪声:噪声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环境污染源,过高的噪声水平不仅会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三、室内环境监测技术室内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室内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对室内环境中气体、细菌、噪声等数据进行实时获取和分析,为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当前,室内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电子技术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可以对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细菌等不同的环境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
2.空气采样技术:空气采样技术可以采集室内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得出有害物质的浓度和种类。
3.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对室内环境进行拍摄,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出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
四、室内环境控制技术室内环境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室内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室内环境监测方案一、引言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处于良好状态,需要进行定期的室内环境监测。
本文将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的方案进行论述。
二、监测参数1.空气质量监测建筑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室内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监测室内空气的有害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等。
2.温度和湿度监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直接影响。
建筑室内环境监测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3.噪声监测噪声是建筑室内环境中常见的污染因素之一。
过高的噪声水平会对人们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室内环境监测中,噪声的监测也是必要的。
4.照明和光照度监测光照度对于人们的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监测室内的照明和光照度,可以及时调节灯光强度,提供良好的观感体验和工作环境。
三、监测方案1.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为了准确监测室内环境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例如,空气质量监测可采用传感器或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进行监测;温度和湿度监测可通过温湿度计等设备实现;噪声监测则可以使用噪声测量仪进行。
同时,需要确保所选设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制定监测计划建筑室内环境监测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制定监测计划时,应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和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和频率。
例如,可以每季度或半年对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和分析。
3.数据采集与记录在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仪器或监测设备自带的数据存储功能进行数据记录。
同时,应将监测数据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监测结果、异常情况以及建议的改进方案等。
四、监测结果分析与改进措施1.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2006年第4期(总第43期) 山西燕强与节燕
SHANXI ENERGY AND CONSERVA]rION 2006年12月出版
抓住机遇开展室内环境监测
李素英
(1』j西省阳泉市环境监测站, 山西 阳泉045000)
摘要:室内环境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十分必要,介绍了环境监测部门开展室内环境
监测所应作的有关;位备、工作范围及操作程序,认为该项工作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改革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室内污染;环境监测;环境标准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B
1概述
进人新的世纪,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
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可是人们只重视保护蓝天碧水、治
理大气、江河湖海等环境污染,却忽视了一个与人的生活息
息相关、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这一
问题己引起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的重视,如美困已成立专
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并历时5年进行专题调查,结果发现,
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
的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我们也面临着这样一大难
题,大气传染,建筑材料污染,各种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已成
为人们办公和家居的一大杀手,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百姓关
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报
告要点,公布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室内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的数据。
It)室内环境污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主要杀手。全世
界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和
使用固体燃料造成160万人死亡,每20 s就有1人死亡。在
通风不良的住所,室内环境污染比室外甚至高100倍;
b)世界卫生组织已评估一系列危险因素对疾病负担所
起的作用,并显示室内空气污染为第八位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室内环境污染造成的总疾病负担超过室外空气污染造成
的负担5倍;
c)在全球每年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270万死亡人
口中,其中约70万死亡的原因是室内空气污染;
d)室内环境危害儿童健康。室内空气污染是5岁以下儿
童死亡的单一最重要原因,室内环境污染使患肺炎的危险增 加1倍以上,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所有死亡人口中有56%发 收稿日期:2006—04—24 作者简介:李素英(1964一 ),女,山西阳泉人,1987年山西 大学生物系毕业,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工程师。 生在5岁以下儿童中。因此造成每年全球90多万儿童死亡; e)室内空气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影响。暴露于室内烟雾 中的妇女可能患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比用电、煤 气和其他较清洁燃料做饭和取暖的妇女高3倍。在室内空气 污染造成的所有死亡者中有59%为妇女。 2开展室内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室内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人们健康。室内污染包括空 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细菌等污 染。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 后,现代人正进人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包 括大型百货商场、学校教室、办公室、居民住宅等在内的室内 空气质量最近成了环境专家门研讨的焦点。综合调查结果,通 风空调系统、建筑及装饰材料、办公室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 内空气质 最重要的“隐型杀手”。就拿室内装潢来说,国家 卫生、建设和环保部门曾经进行过一次室内装饰材料抽查,结 果发现具有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装饰材料会挥发 出3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醇、三氯乙烯、苯、二甲苯 等,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包括呼吸道、消化 道、神经内科、视觉、高血压等30多种疾病,因此人们对室内 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只有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对室内环境作 出正确评价,才能为人们提供健康保证。 3开展室内环境监测的技术准备 环境监测部门承担着国家对环境中诸多要素的分析、监 测、评价。我们理应承担起室内环境监测这项工作,这是因为 室内环境也是我们研究的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并且和大环境 密切相关。同时我们也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包括技术人员
和技术设备。只要稍加充实,就有足够的力量承担起室内环
境监测工作,起到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假如另建立相应机
构,就会造或社会资源的浪费。
我们要利用现有技术人员,针对室内环境污染的特点进
行学习培训,拓宽监测思路,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并作必要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46・ 山西麓源与节鹾 2006年12月
补充,拓宽监测范围。从布点、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报出、
综合分析等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监测方法、评价方法,积极开
展室内环境监测,并积极摸索治理室内污染的方法,为消费
者提供优质服务。
4工作范围
a)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室内污染的危害,普及环保知
识,让群众在室内装潢、家电、办公器材等的消费中注重自身
健康,认清室内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积极要求监测。
b)根据国家有关对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水质、采光、噪
声等方面制定的标准开展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做出室内环境
质量评价,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法。
5监测操作规程(试行)
5.1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工程完:[至少7 d以后、I 程
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
a)监测前必须关闭门窗1 h(除非客户要求开窗作封 闭前后比较监测): b)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 的情况下进行采样;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甲醛、 氨、苯、TVOC检测要窗门关闭1 h后进行(氡要求关闭门窗 24 h)采样; c)封闭过程和监测过程中不要抽炯; d)监测现场需清理干净,不要堆放残余的物料、油漆、 板材等; e)采样时间20分钟(甲醛、氨、苯、TVOC)。 5.2对于住宅和办公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人住后) a)监测项目为19项(化学项目12项、物理5项、生物 1项、放射性1项); b)采样前关闭门窗12 h(筛选法); C)如果采用筛选法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 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 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45 min(筛 选法); d)封闭过程和监测过程中不要抽烟: e)监测现场需清理干净,不要堆放残余的物料、油漆、 板材等; f)采样时间45 min(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 TV0C)。 开展室内环境监测,积极摸索室内环境监测的运作方 法,开拓市场,为客户服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搞好室内环
境污染危害的宣传,普及室内环境知识。根据国家监测标准
与评价标准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测方法,积极应对室内污染
的仲裁监测等。同时要完善、归整室内监测的标准、评价方法
及收费标准,补充必要的仪器设备,形成一个良好的服务运
作机制。总之,开展室内环境监测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又能开拓环境监测市场,为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站的改革作些
尝试。
(上接第44页) 较高的仪器设备,应填写鉴定表,经仪器 设备管理部门共同鉴定后,报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报 废。 4目前二级站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参加了山西省环境监测站机构资质认证工作,在此 结合我站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a)二级站仪器设备配置不足,且老化较严重,完好率不 高; b)适合总量控制、应急监测、在线监测的仪器设备较 少。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c)大型仪器使用率不足,上机专业培训不够,“ 得起 , 配不起鞍”。一些配件(耗材)跟不上,较专业的保养不够; d)常用仪器缺乏科学、细致管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邢 不全面,没能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e)仪器设备的管理体系不顺,责任不明确,仪器设备的 损耗较严重。 总之,一些问题虽然要靠资金解决,但重要的是管理、观 念要跟上。 5加强二级站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为确保二级站仪器设备的合理投入和使用,提高仪器设 备在服务环保工作中的使用率,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必须切实 加强对环保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以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制度化、科学化。
5.1 制定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的办法
要结合本站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完善购置计
划审批制度(政府采购招标制度)、安装制度、使用制度、维修
保养制度等,以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维修。
5.2全面实施管理责任制
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应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承担,但由于
仪器设备的申请、购买、安装、使用、保养、维修、调试、报废等,
诸多环节都涉及到环保机构的业务部门、主管部门以及责任
保管人、主要领导等多层次,所以必须建立以法人代表领导下
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制。就目前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
申请购置,轻管理保养;重使用,轻维护;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
机制,为此,建议作为仪器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
的保养、维护以及一些特别仪器设备的调配使用,仪器设备管
理部门应从环境监测部门的实际出发,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使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即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与有关(发管)
领导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本机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使用
保管好的部门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真正
做到既集中管理,又合理使用,推动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
以适应服务环境监测的需要。
总之,随着科技进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发展,管理越
来越显得重要,二级站的管理体系要明晰,责任人要明确,做
到有奖有罚。只有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才能更好地
为环境监测服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