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2007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一、(32分)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等.2.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P=3.5m和x Q=6.5m处.在t1=0.5s时,质点P此后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_______s时,质点Q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3=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________cm.3. 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多少?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多少?4. 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________.5.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6.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 100V,R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为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A.7.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8. 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π)(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为y=2.5cos(kx+23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m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_______m处.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 23892 U衰变为 22286 Rn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分别为()A 2,4B 4,2C 4,6D 16,610.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甲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过电流大小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乙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大小也为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0B 0.5BC BD 2B11. 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A 光是电磁波B 光具有波动性C 光可以携带信息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2. 位于介质I和II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 f1=2f2,v1=v2B f1=f2,v1=0.5v2C f1=f2,v1=2v2D f1=0.5f2,v1=v213.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集目 录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Ⅰ卷)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1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Ⅱ卷)(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西藏) (6)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宁夏卷) (10)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北京卷) (14)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天津卷) (19)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山东卷) (23)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四川卷) (29)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重庆卷) (33)2007年高考理科基础物理试题(广东卷) (37)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江苏卷) (41)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广东卷) (48)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56)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 (6)31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Ⅰ卷)(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广西)14.据报道,最近有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B 易A .0.5B .2C .3.2D .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4m/s 。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所示。
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 A 中A .B .C .D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
2007年上海物理高考试卷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 、电流强度为I 、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 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
2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3.5m 和x =6.5m 处。
在t 1=0.5s 时,质点P 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 2=_________s 时,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 1=0.9s 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
3A .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在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 个以速度v 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 。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 =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___________。
2B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 ,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 ,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 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 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 .0.5B . 2.C. 3.2 D . 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4 m/s,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a 所示,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 s 时波形的图是y/m y/m0.10.1-0.800.81.6x/m- 0.800.8 1.6x/my/m A By/m0.10.1- 0.800.8 1.6x/m- 0.800.8 1.6 x/mC D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 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 a 态变化到 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 b 态相比, 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 .与 a 态相比, 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 .从 a 态到 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比较宪法学论文 [比较宪法学在我国的发展]专业:[ 法学]班级:[ 法学111 ]学生姓名:[ 吴桐]指导教师:[张淑岚]完成时间:2013年4月17日比较宪法学在我国的发展摘要:就学科发展而言,早期的比较宪法学与比较政治学在内容、方法与基本的价值趋向方面并没有确立实质性的界限,宪法思维与政治思维是结合为一体。
到了20世纪初以后,随着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调整与发展,比较宪法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宪法体制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关键词:发展、历史、趋势一、过往发展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比较宪法学首先是从西方国家中发展起来的。
用用比较方法探索宪法发展规律,是宪法学理研究中常见的方法。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布戈尔所写的《政治科学与比较宪法》、米尔恩的《宪法的国际化》、罗文斯坦的《比较宪法学总论》都是西方世界的早期有关比较宪法的文献著作。
在中国,比较宪法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西方宪法莅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最早建立的宪法分支学科之一。
清朝末期,1898年的“戊戌变法”首次实行新政立宪制度,1905年清政府则有“五大臣出样考察宪政”这一重大举措。
这两项被称为清末立宪运动,也意味着中国宪法制度的开始。
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中国学者是通过比较宪法和外国宪法研究了宪法理论,并以比较宪法和外国宪法的经验与认识为基础开始思考中国宪法学体系。
民国时期,王世杰正式将比较宪法学这一学科展现在了国人的视野当中,他于1927年所出的《比较宪法》无疑为后世比较宪法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程树德、丁元普、章友江、周逸云等学者出版的有关比较宪法学的著作,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
而后王世杰又与钱瑞生合著了1936年版本的《比较宪法》,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本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比较宪法学著作,反映了中国比较宪法学当时的学术水平。
这本书的宪法学价值主要表现在:(1)在比较宪法学体系上,作者没有采取以国别为标准的方法,而采取了以“现代宪法上规定的问题为标准,在各个问题之下,介绍各种不同的规定和不同的意见”;(2)在比较宪法学内容的安排上,作者把比较宪法学内容分为第一编、绪论,第二编、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第三编、公民团体,第四编、国家机关及其职权,第五编、宪法修改。
浅谈如何做好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来说,探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我们的首要前提。
物业管理工作已是先行工作中比较流行和热门的工作了,人们对物业公司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特别是像我们这种针对高端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更是要求严格。
一、确立管理对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大厦,是一个金融机构,这就要求高标准的物业管理水平,首先要求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综合性、守纪性要强,而且要求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高,工作标准以及工作效率要高,规范性要强。
二、了解物业的特点1.技术密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办公楼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日益先进,不但维修程度增大,而且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的要求也较一般其他物业管理人员要高。
所以在人员选择上专业对口、业务精湛,因人而异地进行选择和安置。
2、业务活动频繁。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是贵州总行,是兑换外币的主要通道。
接待的会议多、来访客人多、办理业务的客户也多,安全管理、车辆管理及卫生服务的要求都是比较高。
首先要求保卫人员有较强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对于来访的人员严格按照省分行接待要求填写来访登记,详细地做好记录工作。
卫生清理应及时、标准高、质量保持性要强,做到随时、随地,专人进行清理,确保各部位、各区域卫生的标准化。
3、涉密性强。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是金融行业,在内外的交往、文件的制发与传阅,会议的内容上都具有高度机密性,安全及保密管理非常重要。
4、服务管理要求高。
领导参加的会议服务、卫生保洁要按照五星级饭店标准要求进行服务,在此期间要求供电通讯不能间断,有节假日、休息日时要正常运转,这不仅加大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要求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及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
三、完善的服务设备。
1、硬件设施的完好运行硬件设施的完好运行是实现高水平物业管理的先决条件。
物业管理中的服务设备包括房屋建筑、机器设备(如空调、电梯)、卫生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电器设备等。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详细解答(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用)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有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答案】ApV 【分析】当气体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当气体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故A选正确;根据T=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故B选项错;在V减小的过程中,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ΔE =W+Q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故C选项错误;Q=0的过程中,W不一定为0,故D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的关系【易错点】ΔE=W+Q的符号【备考提示】热学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中,但在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每年必考一道选择题,而且题目相对较容易。
但这部分知识较多,应注意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1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ArrayA.波长一定是4cm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答案】BC【分析】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故T=4s,B选项正确;QOPS从图象可看出振幅A =2cm ,C 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无法得到波长(或波速),也就无法根据λ=Tv算出波速(或波长),故A 、D 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易错点】容易混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备考提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应加强理解质点的振动过程、振动图象、波的形成过程及波的图象,弄清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部分(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湖南陕西湖北浙江安徽福建辽宁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高考上海理科综合(物理)5、右图显示跳水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
下列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是(忽略空气阻力)6、右图是居民小区内常见的健身器材。
使用时手可以握在①或②处,脚可以踩在④或⑤处。
手脚一起用力时,器械前半部绕支点③转动。
下列最费力的方式是 A .手握①,同时脚踩⑤ B .手握①,同时脚踩④ C .手握②,同时脚踩⑤ D .手握②,同时脚踩④7、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10-6 m 2,限压阀重为0.7 N 。
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大气压强为1.01×105 Pa )A .100℃B .112℃C .122℃D .124℃8、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E A B C D 压力锅示意图9、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A .1.2亿千米B .2.3亿千米C .4.6亿千米D .6.9亿千米11、放射性同位素14C 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
14C 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
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14C 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A .5730×3年B .5730×4年C .5730×6年D .5730×8年42、据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探月”卫星将于2007年下半年发射。
有人建议,从节省火箭燃料考虑,将发射基地从西昌移至海南。
燕店镇中心小学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和联校精神,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形成,让学生会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根据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1.良好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
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
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因此,必须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斜视、弯腰、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
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
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容
1、宣传发动阶段
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
此项工作列入本学年度我校教育的重点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广造舆论,宣传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讨,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让每一位家长明白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自觉地加入到培养行列中。
学校开辟良好习惯培养专栏,介绍有关知识,宣传先进典型,设立评比展台,校园内橱窗、墙壁、走廊等装饰精美的有关习惯方面的名言警句,通过班报、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加深认识,变为自觉行动。
2、第一阶段习惯培养
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①升国旗时,严肃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不在升国旗与集合时讲话。
②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③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
没关系,再见。
④使用好体态用语: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不说污言秽语,不给同学起污辱性绰号,不吃口香糖,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推挤,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不损坏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建筑上涂抹刻划。
3、第二阶段习惯培养
(1)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①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②上课坐得正,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发言。
③会看懂书上题目、插图、文字及教师的板书,同学的板演。
④会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的发言和提问。
⑤会记住每天作业的内容,各种书写格式。
⑥会按规定格式独立完成作业。
⑦能做到想好了再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⑧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细心检查作业,有错及时订正。
⑨学会课前预习、复习。
⑩会正确使用铅笔、尺子、橡皮、垫板等学习用品。
(2)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①服装整洁,经常洗头和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
不随地大小便。
②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不买零食,不喝生水。
③学具整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教室、卫生区清洁。
④饭前洗手、不进行剧烈活动;不挑食、不偏食;集体就餐时要照顾他人;吃饭时要安安静静,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⑤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枕头高低合适);早起早睡,睡觉
前不做剧烈活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睡眠时不乱翻身,不蹬被;睡眠前后情绪稳定(不哭闹,不乱发脾气);入睡迅速。
⑥注意保护视力,读书姿势正确,书写、绘画姿势正确;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
4、第三阶段习惯培养
安全自理习惯的培养:
具体要求:①严格禁止一切不安全行为,做到不在教室生火,不乱动各种电器设备,不将易燃、易爆和有毒品带进公共场所,不爬越攀登危险物,不逞强斗殴,不单独游泳,不抛掷砖头、碎片,不在校内放弹弓、鞭炮。
②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越交通护栏。
③不在楼上走廊吵闹追逐,不在楼梯扶手上溜滑。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④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⑤经常整理书包,收拾好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5、各阶段习惯培养总结
学校各班级结合各阶段的习惯培养进行总结,并将材料归档。
三、实施要求
1.抓住关键期,加强启蒙教育。
从学生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抓起,进
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
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直到巩固为止。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比学赶帮氛围。
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5.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责任。
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
各种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不同的阶段要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左右矛盾、前后矛盾。
在学校内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必须一致,在班级内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必须一致,家庭的要求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
四、实施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领导小组”,校长赵学宽任组长,窦伟锋、石成亮刘智宝、邵莘任副组长,各班主任老师为成员。
2、以活动为载体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用活动去引领学生发展,分阶段分层次实施。
低年级学生重在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此要反复训练,不断强化。
中高年级重在矫正,通过比赛、展览、演讲、评比展示等活动,及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与榜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交流推广
1、对于这项工作,学校将遵照“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边推广”的原则进行,定期召开协调会、调度会、座谈会,将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各班级要积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实践成果。
2、加大交流、借鉴的力度,并通过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传递经验信息。
学校定期安排活动,让部分先进班级进行典型发言,推广先进的经验。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