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械种庄稼
- 格式:ppt
- 大小:15.87 MB
- 文档页数:30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与价值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还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最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机械化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操作,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例如,使用拖拉机耕地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耕作效率,使耕地的面积扩大,减少了耕地的损失。
同时,农机具备着连续作业的能力,增加了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二、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业机械化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传统的人工劳动开采风险较大,易受到劳动力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劳动力的注意力和劳动效率,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加规范和统一。
例如,使用现代化的播种机具可以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提高庄稼的出苗率和整齐度,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和收获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机械设备的投入使得农民的劳动力得到有效的替代,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同时,由于农机作业效率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农机的使用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
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设备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例如,现代化的喷灌设备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植株的生长状态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
这些先进的农机设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增加了农业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细和稳定。
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田面积逐渐减少,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粮食产量。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农业机械及其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农业机械介绍: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难点: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农业机械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农业机械化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
2. 农业机械模型或实物: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等。
4. 教学场地:足够宽敞的场地,以便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结合课件,讲解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介绍常见农业机械:展示课件中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4. 演示农业机械操作:在教学场地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
5.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农业机械化场景的图画。
2. 写一篇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短文,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自己操作农业机械的体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家或农民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课第⼀框家住平原——稻作⽂化的印记 P58-60(图册 42 页)(湄公河平原的⾃然环境、⽓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产⽣活特点)1、世界上⼤多数⼈⼝居住在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都由河流冲击⽽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较⼩。
2、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挝、柬埔寨等国家,主要作物是⽔稻。
3、⽔稻种植需要的⾃然条件:(1)地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2)⽓候:热带季风⽓候,全年⾼温多⾬,温度适宜,⾬量充沛(3)⽔⽂:⽔⽹密布,灌溉⽅便(4)⼟壤:深厚⽽肥沃(5)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4、湄公河平原的⽣产⽅式(农业特⾊或⽔稻⽣产的特点):精耕细作,⼈⼯劳作5、⽔稻⽣产给⼈们的⽣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化留下了哪些印记?)(1)⽔稻⽣产影响⼈⼝分布:⽔稻⽣产需要⼤量⼈⼒,因此⼈⼝稠密(2)⽔稻⽣产影响⼈们⽣活:物质⽣活:饮⾷——主⾷为⽶饭,因为这⾥粮⾷作物以⽔稻为主居住——⾼脚屋,⼜称⼲栏式建筑,因为这⾥⽓候潮湿交通——⽔上交通发达,因为这⾥⽔⽹密布精神⽣活:⼈们崇尚“⾕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春耕礼(祭祀⾕神、稻母,祈求风调⾬顺,⽜是主要的劳动帮⼿,因此对⽜特别有感情)、“御耕节”等是当地⼈们的传统节⽇,因为⽔稻⽣产是⼈们的主要⽣产活动,⼈们期望农业获得好收成。
第⼀课第⼆框家住平原——⽤机械种庄稼 P61-63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的中部⼤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
2、地理位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脉和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脉之间。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北向南贯穿平原东部。
3、农作物:该地是美国⽟⽶、⼤⾖和⼩麦的主产区。
4、美国⼤平原的⾃然环境:(1)地形:平原⼴阔,地形平坦(2)⽓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陆性⽓候为主,冬冷夏热,降⽔较少(3)⽔⽂: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灌溉较⽅便(4)⼟壤:⼟壤肥沃5、美国是世界上最⼤的农产品出⼝国,因此它的农业是⼀种商品性农业。
张杂谷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1 概述张家口市农科院从1969年开始谷子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经过两代人40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内首次培育成功“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张杂谷”系列杂交种选育的成功,为谷子产业提供了创新性技术支撑,与一般常规谷子品种相比,“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具有以下优势:1.1 高产张杂谷一般产量达400公斤~500公斤以上,较谷子常规品种增产20% ~30%。
1.2 优质目前推广的张杂谷均被有关部门评为优质米,其中“张杂谷5号”粗蛋白含量12.81%,粗脂肪含量3.38%,直链淀粉14.46%,胶稠度138毫米,每公斤谷子含维生素B1 6.6克……被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级优质米,市场售价明显高于一般常规谷子种。
1.3 节水抗旱谷子为节水省肥作物。
“唯见青山干死木,不见地里旱死谷”是对谷子耐旱性的形象喻示。
而张杂谷系列品种较一般谷子品种更具耐旱性,据甘肃会宁试验,年100mm降水,种植“张杂谷”3号和5號,亩产可达250公斤,而其它作物如玉米、甘薯、小麦等在此降水条件下基本绝收。
目前我国单位毫米降水生产粮食为0.5公斤,世界最高水平为0.8 ~1.0公斤,而“张杂谷”已达到单位毫米1.0~1.5公斤,可见耐旱性之强。
1.4 适应性广谷子生物适应性广,我国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海南崖县,西起新疆,东至台湾都有种植,但就一个品种而言,区域适宜性窄,适宜面积相对较小,因此业内人士有“谷子腿短”的说法。
而张杂谷的选育成功,打破了这一传统界限,使一个品种的适宜区域得到广泛扩大。
以“张杂谷3号”为例,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省北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以及埃塞俄比亚等地种植均有上佳的表现,多地多点出现高产典型地块。
其中不乏千斤以上地块。
1.5 省工省时现推广的谷子杂交种转育了抗专用除草剂基因,因此在谷子3~5叶期,谷田喷洒专用除草剂可同时杀死单子叶杂草和非杂交种苗,方便易行,与传统种植谷子相比,显著减少了间苗和去除杂草的用工量。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用机械种庄稼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中部平原高度机械化生产和商品性农业的特点,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方面各具特色。
学会尊重不同、认同差异。
3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分析归纳、互相合作。
【课前预习】1.美国中部大平原的位置和自然环境(1)位置美国东侧是洋,西侧是洋,美国中部平原在山脉和山脉之间,南濒湾。
(2)环境地形:地势,土壤。
气候:地处纬度区,以气候类型为主。
(3)河流:从北到南贯穿大平原东部。
北部有、、、、湖泊。
2、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生产(1)农作物:其主要农作物是、、等。
(2)农业生产的特点:以为主,家庭农场的规模,都配有许多装置(机械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商品性农业)。
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高度的。
3.大农场景观及人们的生活方式(1)农场景观: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四通八达的将一个个农场与全国各地联系起来。
在靠近农舍的地方,间或有粮食和存放的库房,它们与大片农田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
(2)大农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造美国农业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美国农村的面貌。
公路、铁路、电缆和光缆铺设到。
咖啡馆、快餐店开设在,人们享受着。
【合作探究】2.从气候、农田类型、人口、光照等不同角度,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哪些自然条件符合玉米、小麦生产?3.说说当地农作物生产有哪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农作物生产有特点:体现决定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的因素:4.美国中部平原农场的生活图景【自主检测】3.下列地区中,农业耕作以大型农用机械为主的是………………………………()A、日本关东平原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美国中部平原地区D、湄南河平原地区4.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①人们居住比较分散②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③人们生活水平较高④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⑤只有水平变化,没有垂直变化⑥无任何变化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D、①⑤⑥8.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1)商品性农业 (2)机械化作业 (3)生产效率高 (4)人均产量低A、(1)(2)(4)B、(1)(2)(3)C、(2)(3)(4)D、(1)(3)(4)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