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课程报告_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18
课程设计报告2010 ~ 2011 学年第一学期设计题目:基于FPGA可调信号发生器学院:专业:课程名称: EDA原理与应用学生姓名:时间: 2011年1月指导教师:目录一、系统总体设计---------------------------------------------------------------------2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21、矩阵键盘模块------------------------------------------------------------32、频率显示模块-----------------------------------------------------------113、波形数据ROM初始化数据文件设计--------------------------------134、频率、幅度改变模块--------------------------------------------------145、DA转化模块-----------------------------------------------------------186、示波器检测-------------------------------------------------------------18三、结束语---------------------------------------------------------------------------191、矩阵键盘模块:矩阵键盘又称为行列式键盘,它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
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4×4个。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
EDA实验报告书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EN='1') THEN Q1<=Q1+1;END IF;END IF;END PROCESS;AR<=Q1;u1: ROM1 PORT MAP(address=>Q1,q => Q,inclock=>CLK);END;仿真波形图实验结果问题讨论1.总结宏功能模块的应用环境,可实现哪些设计?LPM 是参数可设置模块库Library of Parameterized Modules 的英语缩写,Altera 提供的可参数化宏功能模块和LPM 函数均基于Altera 器件的结构做了优化设计。
在许多实用情况中,必须使用宏功能模块才可以使用一些Altera 特定器件的硬件功能。
例如各类片上存储器、DSP 模块、LVDS 驱动器、嵌入式PLL 以及SERDES 和DDIO 电路模块等等。
这些可以以图形或硬件描述语言模块形式方便调用的宏功能块,使得基于EDA 技术的电子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LPM可实现基于LPM的流水线的累加器的设计,逻辑数据采样电路设计,简易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等。
2.设计一个方波生成器。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SQUARE ISPORT(CLK,CLR:IN STD_LOGIC;Q:OUT INTEGER RANGE 0 TO 255);END ENTITY;。
目录摘要 (2)一、实验目的 (2)二、主要功能 (2)三、实验原理 (3)四、软件设计 (3)4.1、程序 (3)4.2、波形图 (4)五、引脚锁定后下载程序 (5)六、实验结果 (5)七、实训心得 (5)八、参考文献 (9)九、附录 (9)摘要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的设备。
在测量各种电信系统或电信设备的振幅特性、频率特性、传输特性及其它电参数时,以及测量元器件的特性与参数时,用作测试的信号源或激励源。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
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关键词:信号发生器;FPGA;Verilog HDL语言一、实验目的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掌握EDA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一种EDA软件,掌握一般EDA系统的调试方法:利用EDA软件设计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培养Verilog HDL编程;书写技术报告的能力,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打下设计基础。
二、主要功能信号发生器,它用于产生被测电路所需特定参数的电测试信号。
在测试、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如测量频率响应、噪声系数,为电压表定度等,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
当要求进行系统的稳态特性测量时,需使用振幅、频率已知的正弦信号源。
当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时,又需使用前沿时间、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已知的矩形脉冲源。
并且要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参数,如频率、波形、输出电压或功率等,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精确调整,有很好的稳定性,有输出指示。
信号源可以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划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矩形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
正弦信号是使用最广泛的测试信号。
2095.12. 正弦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与仿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QuartusII 及其LPM_ROM 与FPGA 硬件资源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由3部分组成,数据计数器或地址发生器、数据ROM 和D/A 。
性能良好的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要求此3部分具有高速性能,且数据ROM 在高速条件下,占用最少的逻辑资源,设计流程最便捷,波形数据获最方便。
图5.12.1所示是此信号发生器结构图,顶层文件SINGT.VHD 在FPGA 中实现,包含2个部分:ROM 的地址信号发生器由5位计数器担任,和正弦数据ROM ,其原理图如图5.12.2所示。
拒此,ROM 由LPM_ROM 模块构成能达到最优设计,LPM_ROM 底层是FPGA 中的EAB 或ESB 等。
地址发生器的时钟CLK 的输入频率f 0与每周期的波形数据点数(在此选择64点)以及D/A 输出的频率f 的关系是:640f f图5.12.1 正弦信号发生器结构图图5.12.2 正弦信号发生器原理图3 实验内容在Quartus II 上完成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包括仿真和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假设利用Cyclone 器件)。
最后在实验系统上实测,包括SignalTap II 测试、FPGA 中ROM 的在系统数据读写测试和利用示波器测试。
最后完成EPCS1配置器件的编程。
4 实验预习与思考如果CLK 的输入频率是50MHz ,ROM 中一个周期的正弦波数据是128个,要求输出的正弦波频率不低于150KHz,DAC0832是否能适应此项工作?为什么?5 原理图的建立与仿真(1) 为此工程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名为zxb(2) 建立原理图文件, 单击New→Device Dising→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OK,弹出原理图窗口如图5.12.3所示,图5.12.3 原理图建立窗口(3) 双击原理图窗口的任意处弹出如图5.12.4窗口,在窗口的Name处输入input(输入节点),点击ok,然后保存,文件名为cnt.210图5.12.4 原理图输入窗口(4) 创建工程与第2章2.1节的方法相同。
梧州学院课程论文(2014 -2015学年第2学期)课程论文题目:基于EDA技术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波形发生器学生姓名:目录一、系统设计目的与要求.........................................1.1、前言..................................................1.2、功能要求:............................................1.3、设计目的:............................................二、设计方案以及原理说明.......................................2.1、设计方案..............................................2.2、原理说明..............................................三、设计内容...................................................3.1、正弦波发生器..........................................3.2、方波发生器............................................3.3、三角波发生器..........................................3.4、锯齿波发生器.........................................3.5、波形的选择............................................四、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论文题目: 基于EDA技术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波形发生器学生姓名:摘要随着EDA技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波形发生器的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摘要本系统主要由正弦信号发生模块、STC89C52单片机控制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组成。
用AD9850信号发生模块实现了波形的输出,产生稳幅正弦波。
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AD9850制作了一个频率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多功能信号源。
该信号源在1KHZ~10MHZ 范围能输出稳定可调的正弦波,并通过LCDJ1602显示步进及其频率。
系统由5V 稳压电源所驱动,具有显示、按键控制功能和频率和步进设置功能。
在Ω50负载电阻下输出的电压峰-峰值p p V -≥1V 可调。
关键字:正弦信号发生器、STC89C52单片机、LCD1602、AD9850模块1.系统方案确定1.1.题目分析:本设计要求可以输出较宽频带且频率稳定度足够高的正弦信号,并且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同时可输出指标满足正弦波信号。
综合题目指标要求及相关分析,得到该设计的功能框架图如图1所示。
本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波形发生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按键控制模块(频率设置和步进调节)。
图1功能模块框图1.2.各模块方案比较1.2.1正弦信号发生模块方案1:由于DDS集成芯片能达到要求,而且节省硬件电路,程控调节能够方便实现,采用直接频率合成集成芯片AD9850。
AD9850是AD公司生产的DDS 芯片,带并行和串行加载方式,AD9850内含可编程DDS 系统和高速比较器,能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
作为1KHZ~10MHZ正弦信号发生。
方案2:采用反馈型LC振荡原理。
选择合适的电容、电感就能产生相应的正弦信号。
其中电容采用变容二极管,通过控制二极管的电压来改变电容,最终控制输出信号频率。
此方案器件比较简单,但是难以达到高精度的程控调节,而且稳定度不高。
方案3:采用FPGA器件。
将某一标准正弦信号经过高速采样后送到外部存储器中储存好,然后用一个计数器产生地址读出存储器中的数据后送到D/A转换器件中输出,可以通过改变计数器的参数,改变地址信号,实现,也可以通过处理数据改变信号的幅度。
EDA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学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小组其他队员:指导教师(1)实验要求(2)总体设计思路(3)程序仿真(4)实验结果(5)心得体会一.实验要求(1)利用VHDL语言设计一个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的数字信号。
(2)焊接一个D/A转换器,对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在示波器上产生波形。
(3)在电路板上可以对波形进行选择输出。
(4)在电路板上可以对波形的频率与幅度进行调节。
二.总体设计思路信号发生器主要由分频,波形数据的产生,四选一多路选择,调幅和D/A转换五个部分组成。
总体框架图如下:(1)分频分频器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电路之一,在FPGA的设计中也是使用效率非常高的基本设计。
实现的分频电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FPGA芯片内部提供的锁相环电路,如ALTERA提供的PLL(Phase Locked Loop),Xilinx提供的DLL(Delay Locked Loop);二是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Verilog HDL等。
本次我们使用VHDL进行分频器设计,将奇数分频,和偶数分频结合起来,可以实现50%占空比任意正整数的分频。
分频器原理图:在我们本次试验中的实现即为当按下按键时,频率自动减半。
如当输入为100MHZ,输出为50MHZ。
(2)信号的产生。
根据查找资料,我们最终确定了在QUARTUS中波形数据产生的方法,即利用地址信号发生器和LPM_ROM模块。
ROM 的地址信号发生器,有七位计数器担任。
LPM_ROM底层是FPGA 中的M4K等模块。
然后在VHDL顶层程序设计中将两部分调用从而实现信号的发生。
ROM中存放不同的初始化MIF文件(存放不同波形的数据)从而产生不同的波形。
信号产生模块:信号产生RTL图:此环节最重要的还有MIF文件的建立,经过查找资料,下载了MIFMAKER 2010软件,从而较为简单的产生了MIF文件。
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保密班级保密姓名保密设计起止日期2015.7.6—2015.7.10设计题目:正弦波发生器设计任务(主要技术参数):设计一个正弦波发生电路,主要技术参数:频率:1000Hz;幅度:≧2V。
选择电路,要求设计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的结构,计算元件参数。
指导教师评语:成绩: . 签字:年月日1 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学习理论课程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论证方案,设计电路并仿真,分析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 设计方案论证2.1设计思路正弦波发生电路采用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为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为。
该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
为由集成运放所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取其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而则由组成,她们对放大电路形成正反馈,并具有选频作用。
图1中、和、正好形成一个四臂电桥,电桥由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供电,另外两个对角顶点分别接到放大电路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故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又称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图1 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2.1.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图1虚线框所表示的RC串并联选频网络具有选频作用选频网络的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为,则整理可得令,代入上式,得于是有根据以上两个式子画出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2所示(a)幅频特性(b)相频特性图2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由图2可以看出,当或者时,幅频相应的幅值最大,即而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所以,只有频率为的信号被选通,且的幅值最大,是的幅值的,同时和同相位,呈纯阻性。
课程设计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目录1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1)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1)1.2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1)2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2)2.1课程设计的目的 (2)2.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2.3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2)3各部分电路设计 (3)3.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3)3.2方波一-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3)3.3三角波一-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6)3・4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8)3.5总电路图 (10)4电路仿真 (11)4.1方波一-三角波发牛电路的仿真 (11)4.2三角波一-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 (12)5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3)5.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3)5.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3)5.3总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3)5.4电路安装与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方法 (13)6电路的实验结果 (14)6.1方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4)6.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4)6.3实测电路波形、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15)7实验总结 (17)8仪器仪表明细清单 (18)9参考文献 (19)1.函数发生器总方案及原理框图1.1原理框图1.2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牛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牛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o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牛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一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专业班级通信1722学号姓名活雷锋学号姓名活雷锋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技术指标与要求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技术指标 (4)1.3设计要求 (4)1.4理论准备 (4)二、方案选择 (4)2.1 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 (4)2.2 两种方案的比较 (4)2.3 选择方案一 (5)三、波形发生电路设计 (5)3.1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的函数发生器 (5)3.2 设计思路 (5)3.3 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5)3.3 工作原理 (5)3.4总电路图: (7)四、设计参数 (7)4.1: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参数 (8)4.2:方波参数: (8)4.3正弦波-方波参数: (8)4.4:ICL8038的两种工作方式: (8)4.5:正弦函数信号的失真度调节 (10)五、仿真结果与分析 (11)5.1正弦波的仿真: (11)5.2方波的仿真: (12)5.3三角波的仿真 (13)5.5总电路仿真: (14)5.6频率: (14)5.7ICL8038 元器件的函数发生器 (15)ICL 8038 的主要特点: (15)六、设计总结 (16)七、参考文献 (17)八、成绩评定 (17)一、课程设计目的、技术指标与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信号发生器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技术理论;(3)通过查阅技术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选用器件的原则;(4)练习运用EDA工具对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通过仿真测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5)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6)练习撰写具有一定复杂度和综合性的设计报告;(7)通过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电子电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技术指标(1)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2)频率范围:100HZ~20kHZ连续可调;(3)输出电压:正弦波-方波的输出信号幅值为6V,三角波输出信号幅值为0~2V连续可调;(4)正弦波失真度:γ≦5%。
电子设计报告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小组成员院系名称专业名称班级二○一四年 7 月 17 日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内容提要:本次设计是基于FPGA与DSP设计与制作的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结合了EDA 技术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
EDA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DDS技术是最为先进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切换速度快、相位连续、输出相位噪声低等许多优点。
我们利用EDA技术,简历正弦信号DDS产生的模型,编写源程序,产生输出频率1Hz-10MHz的正弦波。
在设计中,我们使用FPGA开发板构造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正弦信号,再通过DSP来控制产生的正弦信号的频率。
经过DDS输出的正弦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与宽带放大器之后就可以输出频率与幅度均达到要求的正弦信号。
通过查阅资料,提出了符合FPGA的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并且通过QUARTUS II软件进行设计实现,DDS由相位累加器和正弦ROM查找表两个功能块组成,其中ROM查找表由宏功能模块LPM_ROM来实现。
在了解了EDA技术的相关知识与DDS技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设计的思路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
经过仿真测试,设计可以达到技术要求。
关键词:FPGA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正弦信号 DSP目录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1 正弦信号输出方案设计与论证 (1)1.2 宽带放大器方案设计与论证 (1)2. 硬件电路设计 (2)2.1宽带放大器设计 (2)2.2 DA转换电路设计 (4)2.3低通通滤波器设计 (4)3. 软件设计 (4)3.1有关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4)3.2 软件总体框图 (5)4. 参考文献 (6)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1.方案设计与论证1.1 正弦信号输出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模拟直接合成来产生正弦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转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缺点是转换的量程要靠手动来实现,体积大难以集成,而且可靠性和准确度都比较低,很难得到提高。
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作者王贞炎、石磊、齐欣乐赛前辅导及文稿整理辅导教师肖看摘要本系统由FPGA、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LCD液晶显示屏、DAC输出电路和末级放大电路构成。
仅用单片FPGA就实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产生稳幅正弦波,并在数字域实现了AM、FM、ASK、PSK 等四类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既可由用户输入参数由FPGA内部生成,也可以从外部输入。
整个系统结构紧凑,电路简单,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
Abstract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by FPGA, MCU controller, keyboard, LCD, DAC and amplifier modules. The DDS, 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 which is implemented by a unique FPGA IC, can provide the stable sine signal with digital AM, FM, ASK, PSK modulation. The modulation signal can be provided NOT only by FPGA, which will receive parameters from user, but also from external input. This system features in compact module, simple circuit, powerful functions and flexible expansion.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根据题目要求,基本部分需要实现正弦波信号发生,而发挥部分主要需要实现信号调制。
1. 正弦信号输出方案方案一采用专用信号发生器。
MAX038是美信公司的低失真单片信号发生器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完善。
使用该芯片,设计简单,可以生成同一频率信号的各种波形信号,但频率精确度和稳定度都难以达到要求。
《集成电路VHDL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专业班级:电信0901设计者:___03 庄威___________06 邓智超_______42 郭乐安______指导教师:蔡剑华设计时间: 2012-06-23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绪论 (4)1.V H D L简介 (5)1.1 VHDL的特点 (5)1.2 VHDL发展史 (5)2.设计的方案确定 (6)2.1.AD558工作原理 (6)2.2设计方案 (7)3.设计流程 (8)4.结束语 (14)5.参考文献 (15)附录 (16)摘要本说明书首先介绍了VHDL语言的特点及发展史;接着简要说明了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的确定;然后着重解释了使用VHDL语言设计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具体操作步骤及主要流程。
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清楚主要流程在本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还附加了相应的图片。
最后还附加了实现设计的VHDL源程序。
关键词:VHDL D/A接口设计AbstractThis manual introduces the VHDL languag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followed by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A interface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ideas and the way that the design program was confirmed; and then I explain the emphasis on the use of VHDL language to design D/A interface and the specific steps and the main process. In order to explain in more details of the main process I also attached the corresponding pictures. Finally I added the VHDL design source codes in the addendum.Keywords: VHDL D/A Interface Design绪论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
《电子系统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总结报告题目: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人员:学号:同组人员:班级:指导老师:日期:2010.06.12DDS信号发生器一主要功能要求:本课程系统DDS信号发生器设计我们组利用FPGA生成DDS函数信号发生器内核和利用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频率字输出和波形选择。
DDS模块与单片机的通信采用SPI串口协议。
系统的16位频率字输出采用单片机的SPI串口协议输出,在DDS模块内部采用16位移位寄存器和16位锁存器进行串行数据到并行数据的转换。
从而实现单片机到DDS模块的通信。
DDS模块由频率累加器、相位累加器、波形查找表、D/A模块组成。
且系统时钟频率工作于75MHZ。
频率和相位累加器采用32位累加器。
波形查找表由三个ROM表组成,分别存储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量化数据。
再用一个三选一选择器作为波形输出的控制器件,控制信号由单片机输出。
二进制振幅键控的数字基带信号由VHDL语言生成M序列的二进制信号。
正弦波信号由正弦波表输出。
二者再进过一个乘法器,再到D/A模块。
由此完成2ASK模块的设计。
二进制振幅键控的数字基带信号由VHDL语言生成M序列的二进制信号。
进过二选一模块选择移位全零或者全一,查ROM表,选择移位180度或者0度,再到D/A。
由此完成2PSK模块设计。
(注:正弦波进行1024次量化采用公式512+511*sin(6.18/1024*k)------k值为1到1024对方波进行1024次量化采用前512位量化数值全为1023 后512位量化数值全为0三角波进行1024次量化采用1.3.5.7…..1023.1021.1019………7.5.3.1的方式进行量化)二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三系统实现的功能(1)可显示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与频率。
(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输出频率范围为35HZ ~ 1.17MHZ。
(3)具有频率设置功能。
(4)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0.1。
实用文档EDA综合设计报告题目:信号发生器与数字钟设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汪敏第一部分:信号发生器一、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多功能信号发生器,根据输入信号的选择可以输出递增锯齿波,递减锯齿波,三角波,阶梯波,方波和正弦波六种信号,并能实现频率选择和幅度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控制模块可以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六种信号的选择可以用6选1数据选择器实现。
二、方案设计(一)设计思路1.利用VHDL语言,设计分频器,实现2分频,4分频,8分频及16分频,实现频率选择功能,生成模块。
与利用数据选择器原理设计的频率选择器模块相连,实现频率选择输出。
2.利用VHDL语言,分别实现六种信号(递增/递减锯齿波,三角波,阶梯波,方波和正弦波)的输出,生成模块。
3.将设计的各功能模块按要求连接,分配引脚接口,连接实验箱,进行硬件测试,验证实现功能。
(二)程序流程(三)设计软件Quartus II可以在XP、Linux以及Unix上使用,除了可以使用Tcl脚本完成设计流程外,提供了完善的用户图形界面设计方式。
具有运行速度快,界面统一,功能集中,易学易用等特点。
Quartus II支持Altera的IP核,包含了LPM/MegaFunction宏功能模块库,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模块,简化了设计的复杂性、加快了设计速度。
对第三方EDA工具的良好支持也使用户可以在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使用熟悉的第三方EDA工具。
此外,Quartus II 通过和DSP Builder工具与Matlab/Simulink相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DSP应用系统;支持Altera的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开发,集系统级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可编程逻辑设计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开发平台。
Quartus II提供了完全集成且与电路结构无关的开发包环境,具有数字逻辑设计的全部特性。
三、硬件设计(一)分频器分频器的功能是:利用对时钟上升沿计数,从而实现可以输出二分频,四分频,八分频及十六分频模块,分频器模块是为了实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功能。
EDA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角波信号发生器指导老师:王代强姓名:田宗琴学号: PB102027122摘要凡是产生测试信号的仪器,统称为信号源,也称为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根据用户对其波形的命令来产生信号的电子仪器。
信号发生器主要是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 各种波形 ) ,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发生器在电子实验和测试处理中,并不测量任何参数,而是根据要求,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达到测试的需要。
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基本电子设备在教学、科研、电子产品测量与调试、部队设备技术保障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电子工程师信号仿真实验的最佳工具。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比较器产生方波其次由积分器产生三角波的设计方法 , 然后利用仿真软件画出电路图进行仿真最后分析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在测试、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如测量频率响应、噪声系数,为电压表定度等,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
当要求进行系统的稳态特性测量时,需使用振幅、频率已知的信号源。
当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时,又需使用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已知的矩形脉冲源。
并且要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参数,如频率、波形、输出电压等,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精确调整,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设计主要给出方波和三角波信号发生的原理。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一序言信号发生器是一种测量仪器,在测试、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如测量频率响应、噪声系数,为电压表定度等,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
当要求进行系统的稳态特性测量时,需使用振幅、频率已知的信号源。
当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时,又需使用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已知的矩形脉冲源。
并且要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参数,如频率、波形、输出电压等,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精确调整,有很好的稳定性。
《EDA》课程设计报告——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QUARTUS Ⅱ与LPM_ROM与FPGA硬件功能的使用方法。
培养自己查阅资料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通过按键,可以控制输出的是正弦波或三角波。
2、通过ADC0832输出正弦波与三角波,电压V范围在0至-10V之间3、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设计内容:在QUARTUSII上完成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最后在实验板上实测,包括FPGA中ROM的在系统数据读写测试和利用示波器测试。
信号输出的D/A使用实验板上的ADC0832。
四、设计原理:图1所示的波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由五部分组成:1、计数器或地址发生器(这里选择8位)。
正弦信号数据ROM(8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含有256个8位数据(一个周期)。
2、VHDL顶层设计。
3、8位D/A图1所示的信号发生器结构图中,顶层文件adc.vhd在FPGA中实现,包含两个部分:ROM的地址信号发生器,由8位计数器担任;一个正弦数据ROM(或者一个三角波数据ROM),由LPM_ROM模块构成。
地址发生器的时钟clk的输入频率fo与每周期的波形数据点数(在此选择256点),以及D/A输出的频率f的关系是:f=fo/256图1 正弦信号发生器结构框图图一 信号发生器结构图FPGA DAC08328clk 运放Vo按键图2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图五、 设计步骤:1、 建立.mif 格式文件 mif 文件可用C 语言程序生成, 产生正弦波数值的C 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VHDL 顶层 设计adc.vhd 8位计数器 (地址发正弦波数据存储ROM18位D/A三角波数据存储ROM2按键3 20分频main(){int i;float s;for(i=0;i<256;i++){s=sin(atan(1)*8*i/256);printf("%d :%d;\n",i,(int)((s+1)*255/2)) }}以zx.c保存。
产生三角波数值的C程序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main(){int i;float s;for(i=0;i<256;i++){s=i;printf("%d :%d;\n",i,s);}}以sj.c保存。
其次,把上述程序编译后,会生成EXE文件,在DOS命令行下分别执行以下命令:zx > zx.mif;sj > sj.mif;将生成的*.mif 文件,再加上.mif文件的头部说明即可。
.mif文件的头部说明如下所示:WIDTH=8;DEPTH=256;ADDRESS_RADIX=DEC;DATA_RADIX=DEC;CONTENT BEGIN…………(数据略去)END;2、在设计信号发生器前,必须首先完成存放波形数据ROM的设计。
设计步骤如下:1)打开QUARTUS Ⅱ。
在files菜单中选择new 产生一个对话框,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 项,会生成一个*.bdf文件,双击文件空白处,跳出symbol窗口,在改窗口下选择megafunctions>storage>lpm_rom。
2)在跳出的 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中选择VHDL,路径保存在D:\chengxv\中3)在parameter settings 窗口中,选择currently selected device family :cyclone.选择ROM控制线、地址线和数据线。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地址线位宽和ROM中数据数分别为8和64;选择地址锁存控制信号dual clock。
在对话框的“What should the RAM…”栏选择默认的Auto。
4)单击NEXT,将此界面数据如图设置5)单击Next按钮,选择BROWSE,选择利用C做成的MIF文件,将此模块命名为ROM0,再单击Finish 按钮后完成ROM0定制。
6)打开此文件可以看到其中调用初始化数据文件的语句为:init_file => ".mif"。
最后生成的ROM0元件文件如源代码1所示.六、源代码:1)、源代码1如下所示: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LIBRARY altera_mf;USE altera_mf.all;ENTITY ROM0 ISPORT(address : IN STD_LOGIC_VECTOR (5 DOWNTO 0);inclock : IN STD_LOGIC ;q : OUT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 );END ROM0;ARCHITECTURE SYN OF ROM0 ISSIGNAL sub_wire0 :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COMPONENT altsyncramGENERIC (address_aclr_a : STRING;init_file : STRING;intended_device_family : STRING;lpm_hint : STRING;lpm_type : STRING;numwords_a : NATURAL;operation_mode : STRING;outdata_aclr_a : STRING;outdata_reg_a : STRING;widthad_a : NATURAL;width_a : NATURAL;width_byteena_a : NATURAL);PORT (clock0 : IN STD_LOGIC ;address_a : IN STD_LOGIC_VECTOR (5 DOWNTO 0);q_a : OUT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 );END COMPONENT;BEGINq <= sub_wire0(7 DOWNTO 0);altsyncram_component : altsyncramGENERIC MAP (address_aclr_a => "NONE",init_file => "../../ad.mif",intended_device_family => "Cyclone",lpm_hint => "ENABLE_RUNTIME_MOD=NO",lpm_type => "altsyncram",numwords_a => 64,operation_mode => "ROM",outdata_aclr_a => "NONE",outdata_reg_a => "UNREGISTERED",widthad_a => 6,width_a => 8,width_byteena_a => 1)PORT MAP (clock0 => inclock,address_a => address,q_a => sub_wire0);END SYN;2)、顶层设计代码: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ADC ISPORT ( CLK:in STD_LOGIC;D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key:in STD_LOGIC);END ;ARCHITECTURE DACC OF ADC ISCOMPONENT ROM0PORT(address: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inclock: IN STD_LOGIC;q: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COMPONENT;COMPONENT ROM1PORT(address: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inclock: IN STD_LOGIC;q: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END COMPONENT;SIGNAL CLK1:STD_LOGIC;SIGNAL Q0: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Q1: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Q2: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Q3: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PROCESS(CLK)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0<"0110" THEN Q0<=Q0+1;ELSE Q0<="0000";CLK1<= NOT CLK1;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LK1)BEGINIF CLK1'event and CLK1='1'THEN Q1<=Q1+1;END IF;END PROCESS;u2: ROM1 PORT MAP(address=>Q1,q=>Q2,inclock=>CLK);u1: ROM0 PORT MAP(address=>Q1,q=>Q3,inclock=>CLK);process(key)beginif key='1' then DOUT<=Q2;else DOUT<=Q3;END IF;END PROCESS;END ;3)为此顶层设计创建一项工程,工程名和实体名都是adc。
4)全程编译一次后进入时序仿真测试。
由波形可见,随着每一个时钟上升沿的到来,输出端口将正弦波数据依次输出。
5)硬件测试。
选择电路模式5,则时钟CLK接实验箱的clock0 。
将dout(0)…dout(7)分别锁定于实验系统上与DAC0832相接的I/O口:PIO24、PIO25、PIO26、PIO27、PIO28、PIO29、PIO30、PIO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