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3、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
4、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三)气体的溶解度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 溶解度
一、教材分析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引领 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性,是饱和溶液 知识的延伸。本课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 从定量角度介绍物质的溶解性,这样从定性研究 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加深了,研究方法提高了,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研究 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 生的能力要求升了一个层次。
1、定义: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 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
例:25℃、1个标准大气压 下,1L 淡水和1L海水中最多可溶解的氧气 体积分别是6.04mL和4.95mL
(四解)释影下响列气现体象溶解度的因素
夏天下雨前为什么鱼会经常 出现“浮头”现象?
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当我们打开一瓶汽水时,为什 么会冒出大量泡沫?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并了解气体的溶解度。 3、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合理控制实验条件。 2、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得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证明原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不)饱__和_______溶液。此 时溶液质量为 129 g;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8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此时溶液为__饱_和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质量1为36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