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砂体精细刻画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8
LPM 储层预测技术LPM 是斯伦贝谢公司GeoFrame 地震解释系统中最新推出的储层预测软件,利用地震属性体来指导储层参数(如砂岩厚度)在平面的展布,以此来实现储层参数的准确预测。
LPM 预测储层砂体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它是将提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井孔处的砂岩厚度、有效厚度进行数据分析,将对储层预测起关键作用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优选出来,根据线性相关程度的大小,建立线性或非线性方程。
线性方程的建立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非线性方程的建立主要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其次,根据建立的方程,利用网格化的地震属性体来指导储层参数(如砂岩厚度)在平面的成图。
4.1.1多元线性回归基本原理设因变量y 与自变量x 1, x 2 ,…,x m 有线性关系,那么建立y 的m元线性回归模型:ξβββ++++=m m x x y 110其中β0,β1,…,βm 为回归系数;ξ是遵从正态分布N(0,σ2)的随机误差。
在实际问题中,对y 与x 1, x 2 ,…,x m 作n 次观测,即x 1t , x 2t ,…,x mt ,即有:t mt m t t x x y ξβββ++++= 110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的基本方法是:(1)由观测值确定回归系数β0,β1,…,βm 的估计b 0,b 1, …,b m 得到y t 对x 1t ,x 2t ,…,x mt ;的线性回归方程:t mt m t t e x x y ++++=βββ 110其中t y 表示t y 的估计;t e 是误差估计或称为残差。
(2)对回归效果进行统计检验。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
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根据最小二乘法,要选择这样的回归系数b 0,b 1, …,b m 使∑∑∑===----=-==nt n t mt m t t t t n t tx b x b b y y y e Q 11211012)()( 达到极小。
为此,将Q 分别对b 0,b 1, …,b m 求偏导数,并令0=∂∂bQ ,经化简整理可以得到b 0,b 1, …,b m ,必须满足下列正规方程组:⎪⎪⎩⎪⎪⎨⎧=+++=+++=+++my m mm m m y m m y m m S b S b S b S S b S b S b S S b S b S b S22112222212111212111 m m x b x b x b y b ----= 22110其中∑==nt t y n y 11 m i x n x nt it i ,,2,111==∑= ),,2,1())((1))((1111m i x x n x x x x x x S S nt n t jt it jt n t it j jt i n t it ji ij =-=--==∑∑∑∑==== ),,2,1())((1))((1111m i y x n y x y y x x S nt n t t it n t t it t i n t it iy =-=--=∑∑∑∑====解线性方程组,即可求得回归系数i b ,将i b 代入式可求出常数项0b 。
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 储层地震反演技术1.1 概述地震反演是储层横向预测的核心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地质条件及研究目的,地震反演方法均有一定范围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广义的地震反演包括了地震处理解释的全部内容,通常意义上的地震反演系指储层地震反演或波阻抗反演技术,与地震模式识别油气预测或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相比,波阻抗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储层预测的一种确定性方法,这也是所谓的“电阻率反演”或“自然电位反演”到目前为止仍不能为地球物理家所真正接受的根本原因。
储层地震反演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最初人们将地震反演作为地震属性研究的一种手段,即所谓的波阻抗或速度属性。
并且一直到现在仍有这种习惯。
按这一观点,波阻抗反演应是地震属性研究中迄今为止最受重视、发展最为完善、应用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属性。
并且它不但具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含义,而且也具有显著的地质意义上的可解释性。
在过去的30年中,SEG 、EAGE 等所属刊物或会议刊载地震反演方面的论文有近200篇之多,中文文献亦是如此。
与此同时国外先后推出道积分、seislog 、 v 一 1os 、 G 一 los 、 BCI 、 Pa 即、 Strata 、 Ja * n 、RM 等多种反演软件或软件包。
其中 Seislog 、 Strata 等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Jason 近年来也逐步得到推广,这些软件为国内油气勘探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Emerge 及西地所研制的SEIMPAR 等软件将非线性方法用于储层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地震反演的内容也从波阻抗扩展到储层物性估计、多属性综合分析等方面,在面对实际地质问题时,尽管从波动理论上没有令人信服的基础、但非线性算法所带来的实用效果似乎更为重要。
1 .2 波阻抗反演的主要方法几乎所有的波阻抗反演软件是基于褶积模而开发的,因此波阻抗反演相应地应该满足褶积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1)地震模型假设地层是水平层状介质,地震波为平面波法向入射,地震剖面为正入射剖面,并且假设地震道为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褶积( 2 )反射系数序列。
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渤海湾某地区段致密砂岩储层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但储层较致密,寻找和发现有效储层对清水深层勘探至关重要。
采用叠前叠后联合反演方法预测清水地区深层的有效储层,很好解决预测了区域内有效储层和含油气储层的分布规律。
采用的反演流程包括横波估算、流体替换和岩石物理正演、道集处理及A VO属性分析、纵横波同时反演、概率密度约束井曲线反演。
利用反演的P波阻抗预测砂岩分布,叠前反演得到的VpVs属性定性预测油气分布,储层类型反演结果预测有效储层和含油气砂体的分布。
【关键词】岩石物理分析叠前叠后反演有效储层预测油气检测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渤海湾带。
区内的目的层包括沙一、沙二和沙三段储层。
研究区内砂体发育,但远离物源,岩石颗粒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有效储层厚度小且横向变换复杂,研究难度大。
研究区内并不缺砂体,砂泥岩的波阻抗特征清晰,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就能较好的识别砂泥岩,波阻抗可以预测砂泥岩,但不能用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
研究区内沙三段的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区内钻遇沙三段的井产量差异很大,分析原因是有效储层的差异决定了井的产能。
因此通过叠前反演手段预测有效储层,预测油气分布对该区块的下一步探勘至关重要。
2 测井资料处理及横波估算利用井曲线和岩心资料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利用GR曲线计算泥质含量,得到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2)有三孔隙度测井(中子、密度和时差)的井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计算孔隙度,对于只有时差曲线的老井,利用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
(3)采用统计公式计算渗透率解释模型。
(4)饱和度解释模型采用阿尔奇方程计算饱和度。
横波估算对叠前反演至关重要,横波估算通常有Castagna等经验公式估算横波。
神经网络多曲线拟合估算横波和多矿物模型G-C方差等方法计算横波。
简单的经验公式由Vp计算Vs由于没有考虑流体等因素,对流体不敏感,这种方法也无法进行流体替换。
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地震预测技术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对于预防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滩坝地区砂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气储层,预测其储层结构和地震活动规律对于气田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致力于研究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其应用,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并探讨其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分析滩坝地区砂岩地层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
2. 探讨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3. 基于地震数据进行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的实验研究;
4. 恰当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破裂声学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滩坝地区砂岩地层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然后利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地震数据,建立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实验研究法验证所建立的地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文将通过研究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探讨如何预测滩坝砂岩储层的地震活动规律和储层结构,为滩坝天然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同时本文将为地震预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多属性分析( RGB)融合技术在河道砂体刻画中的应用【摘要】在油气勘探的工作中,有些油田表现的油藏类型为岩性油藏,因此对于这种油藏类型进行河道砂体识别是物探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本次研究重点分析RGB融合技术在河道砂体刻画中的应用,选择查干湖地区新施工三维地震,实现精确目标确定以及细致的对参考标志层进行解释。
传统的河道因为叠置、岩性变化等诸多因素,阻碍了对其有效的识别与描述。
按照以往的油气勘探工作经验,人们会选择使用多种地震解释技术,为的就是在河道砂体识别工作中取得一定的进展。
地质发生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引发地震属性的改变,所以说通过地震属性对地下储层物性进行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属性与地下地质特征敏感性之间存在针对性的对应关系。
本次研究中将提取河道地震数据,同时实现属性融合,将这些数据通过RGB数据显示出来,对于相对单一的属性来说,将会使河道属性更加清晰。
【关键词】RGB融合技术;河道砂体;河道刻画;油气勘探0.引言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的中浅层部位岩性油藏勘探工作已经开始。
通常来讲砂岩的厚度在5-8cm之间,分层呈现不稳定性与纵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对于砂体分布是否可以实现精确预测是油气勘探工作的重点内容。
本次研究中将分析运用RGB融合技术展开地震项划分、河道刻画工作,实现对河道砂体的精确定位。
1.目标区域情况就沉积相研究结果来看,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在青山口组沉积阶段,在常年的冲刷作用下,湖侵面积较大,结合西南水系物源供给,形成了保乾三角洲较大面积的沉积。
勘探地区沉积时期所形成的进水相是促进松辽盆地相在短时间内形成形的原因,进而形成了多叶状深水三角洲,也促进了三角洲前缘相带、三角洲平原相带出现形成不完全的现象。
经过胡浪改造,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沙沉积微相,对砂体进行仔细分选,确保储层具有较好物性[1]。
在最小湖岸线上部,河流冲击起到更加主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湖浪的作用更加甚微,由此水下分支河道、天然堤坝、河道间沉积微才出现了这些现象,也是促进窄带状态分布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形成的原因。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窄河道砂岩精细刻画关键技术邓伟飞 赵 爽 赵 迪 张聪玲 胡治权 许 多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陆相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和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河道砂体整体表现为厚度薄、宽度窄、多期叠置且岩性致密的特点,单河道相带与储层空间刻画、储层定量预测与描述困难,制约了对该区气藏的开发评价。
为此,在地震资料高保真、高分辨率目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时频域频变能量融合、三维可视化子体追踪多域多属性相带空间融合刻画技术,基于射线参数域的改进三参数反演的砂体定量预测技术和基于孔隙介质渐进方程反演的流体识别技术,围绕沉积相、岩相、物相、流体相开展河道砂岩精细刻画,形成了河道砂岩储层精细刻画系列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河道砂岩气藏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关键技术可实现致密砂岩气藏地震资料高效高品质处理,为区内河道砂岩的边界识别、分期次刻画及精细定量描述等夯实了基础;②多域多属性相带刻画技术可有效刻画不同河道的边界及内部的非均质性,突出地质体空间轮廓,实现复合相位内叠置河道分期次精细刻画;③基于射线参数域的改进三参数反演的定量预测技术和基于孔隙介质渐进方程反演的流体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的预测。
结论认为,该系列技术提高了川西致密岩性气藏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增强了对复合相位内叠置河道砂期次的识别能力,实现了对河道砂岩储层外形空间及内幕的精细刻画,突破了薄层岩相、物相及流体相高精度定量预测技术瓶颈,从根本上破解了制约陆相薄层、叠置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难题。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部地区 致密气藏 河道砂岩 储层精细刻画 目标处理 多域多属性 流体识别 定量预测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S1.016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川西凹陷斜坡带复杂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48004)。
呼图壁地区超深致密砂岩多尺度裂缝地震预测技术作者:徐亚楠王晓涛习宇霄王贤叶迪苏艳丽来源:《新疆地质》2024年第01期摘要:针对呼图壁地区超深致密砂岩不同尺度裂缝预测问题,创新形成基于叠前反演和叠后多属性融合的多尺度裂缝预测方法。
据裂缝发育规模,将裂缝划分为大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其中大尺度裂缝采用叠后地震属性识别,小尺度裂缝成像测井约束反演识别;利用叠后地震数据提取进行机器深度学习、凌乱性检测与曲率增强进行大尺度裂缝检测,将三者结果进行融合以实现大尺度裂缝精细刻画;应用基于OVT域地震数据的叠前方位各向异性属性与叠前反演两种方法进行小尺度裂缝预测;综合大、小尺度裂缝预测结果分析目标区裂缝发育的规律,预测不同尺度裂缝发育有利区。
研究结果表明,在呼图壁地区超深储层应用多尺度裂缝地震预测方法获得的预测结果与实测钻孔结果吻合度较高。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呼图壁背斜;OVT域地震数据;裂缝预测裂缝是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准南呼图壁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裂缝具明显的多尺度特征,不同尺度天然裂缝对致密低渗透储层的作用和对油气的影响不同,大尺度裂缝通常影响油气的保存;中小尺度裂缝控制了致密储层的渗流系统和储集作用,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关键。
由于不同尺度裂缝的作用不同,需要分尺度研究天然裂缝的发育规律,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致密低渗透油气的勘探开发[1]。
呼图壁地区目的层埋深普遍超7 km,厚10~20 m,存在目的层埋深大、地震成像信噪比低、分辨率不足等问题,导致以往储层裂缝预测不能满足部署高效评价井的生产需要。
因此,提出对呼图壁地区砂岩储层不同尺度裂缝多技术手段预测方法,对多尺度裂缝的不同地震响应特征,分别采用叠后地震属性、叠前反演等技术手段进行预测,最后将多技术手段结果进行融合并优选[2-6]。
主要技术步骤可以概括为(图1):①在叠后地震资料上先利用各种属性开展大尺度裂缝研究,如深度学习、凌乱性检测、曲率增强等属性均对大尺度裂缝响应较明显;②据地质露头、构造分析和钻录井等信息获得的构造裂缝的类型、产状、组系、密度等特征的认识,对叠后属性进行约束,将各类属性进行融合,优选得到大尺度裂缝预测结果;③用成像测井识别的裂缝来标定地震方位频率梯度属性及叠前方位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预测结果;④将以上两种尺度裂缝进行融合,最终得到储层裂缝体系的综合预测成果。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2007.5 乌鲁木齐目录前言 (1)1、地震属性的分类 (1)2、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 (2)2.1、信躁比 (2)2.2、时窗的选取 (5)2.3、属性色标的使用原则 (7)3、结论及认识 (9)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地震属性分析预测以其独到的技术优势,在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油气藏描述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地震属性是对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学特征的度量,其应用是通过各类地震解释软件来提取、统计分析、验证,进行地层分析、岩性特征描述。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50余年,目前的勘探目标已经由显性的构造型油气藏全面转向隐蔽型油气藏。
配套的地震勘探解释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高精度构造解释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和油藏监测延伸。
近几年准噶尔盆地众多油气田的发现(例如车89井区、石南21井区、石南31井区),地震属性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准噶尔盆地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多期湖平面升降,造就了多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发育,为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的发育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但是,由于地震勘探技术本身的精度限制,识别并描述出各种类型的岩性圈闭,存在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项目的设立,期望通过对已知典型油气藏发现过程的解剖分析,总结地震属性提取时应注重的关键环节(信躁比、时窗、色标的正确使用),建立起储层分析技术针对不同沉积类型的储层的研究工作流程。
1、地震属性的分类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特殊测量值。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蔽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岩性、物性或油藏参数相关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油藏工程直接利用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潜力,提高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油藏监测能力的一项技术。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作者:常敬德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储层定性和定量预测,结合油气检测、成藏条件分析等成果,完成油藏精细评价。
近年来,LH油田研究院持续加强储层预测技术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配合油区内新老区块评价和滚动扩边取得了良好的评价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预测;油藏评价;地震属性;储层反演1 引言LH油田随着5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已经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
勘探、评价及开发的油气藏日趋复杂,凹陷陡坡待的砂砾岩体,滨浅湖的滩坝砂、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等储集体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受重视。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对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储层预测技术系列,特别是时频分析、地震多属性分析、地震反演、复杂地质体重构和流体检测等技术在油藏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分类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包括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和地震反演预测技术。
地震属性预测技术主要有切片分析技术、时频分析、地震相干等技术。
它主要从定性角度解决储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情况及含油性预测等问题。
地震反演技术就是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参数等多方面资料对地下目标储层的空间展布以及微观特征进行定量刻画和描述。
它是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之一,正经历着从叠后向叠前,从单一参数到多参数,从声波阻抗反演到弹性阻抗反演的转变。
目前,应用于油藏评价方面的储层地震反演主要三类: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和叠前弹性反演等技术。
它主要从定量角度解决储层横向与纵向展布和含油性预测等问题。
随着高分辨率、高精度、高保真度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区块增多,为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3.1 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实际上是与地震属性有关的预测技术的总称,其间包括常规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属性的分析技术和基于高精度地震的特色技术。
Jason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在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X刘盼喜,时义刚(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 摘 要:苏里格气田为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经过测井曲线标准化后,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C SSI)对下盒子组砂岩进行储层预测,优选滚动探井,钻遇32.8m/L 储层并获高产气流,取得了滚动勘探的成功,为同类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岩性气藏;滚动勘探;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中图分类号:P 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1—0135—02 苏里格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北侧的苏里格庙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西北侧.目前已发现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7、盒8、山西组山1、山2及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6等多套含气层段。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气藏(图1)。
图1 研究区位置图1 资料解释1.1 合成记录及层位标定层位标定是储层横向预测的关键。
它将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相互沟通,使二者之间建立一个准确的对应关系。
为后续的地震地质层位追踪解释、储层预测等提供可靠目标。
利用Welledit 模块作合成记录,针对目的层段从波形、频率、相位等特征与地震资料对比,对合成记录进行微小的压缩、拉伸,使其与地震相关性最佳(图2)。
1.2 层位解释利用Discovery 解释系统,以储层标定为基础,对目的层,进行对比追踪精细解释,获得所需的地震层位数据,使其作为目标反演中保持地震数据能够在同一低频背景下运算的约束条件,从而提高初始模型精度。
分别编制了盒8底与山西组底的深度构造图(图3)。
2 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C SSI)2.1 测井响应特征盒8砂岩储层主要电性特征(表1)为“三低一大”即低自然伽玛、低密度、低声波时差;大幅度自然电位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