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起源特点:从采集业向种植业发展;从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2、区域特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明显地域差别。南稻北粟

3、农业特点:(五谷六畜)

二、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1、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方式进步

①原始社会:石、木刀耕火种

②文明时代:耒、耜石器锄耕

③春秋战国:铁器、牛耕

④汉代:推广牛耕铁犁牛耕

⑤唐代:曲辕犁

2、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

②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③两汉:漕渠、白渠、政府治理黄河

④其他:新疆坎儿井

三、生产方式的转变

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春秋战国以后

①出现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②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自给自足。

③评价:积极性——农民生活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落后性——分散、封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脆弱性——天害人祸易使之破产。

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特点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特点二:铁器牛耕相结合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特点三:“男耕女织”的自耕农经营模式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周——井田制

1、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瓦解:

①表现:公田抛荒,“私田”私有、贵族争夺田地

②原因:a、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器、牛耕)

b、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c、商鞅变法: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所有制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①历程:东汉――豪强地主经济

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普遍

②根源:土地私有制

③影响:a、政治上: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社会——阶级斗争尖锐,农民起义爆发

b、经济上: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产品;

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

萌芽

④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

a、直接目的:增加国家收入

b、措施:均田制(北魏)

c、效果:一定程度上抑制兼并,并未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

地兼并。

三、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化

1、原因: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2、发展:

①战国:产生

②汉代:租佃比较普遍

③宋朝: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④明清: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3、赋税制度变化的方向和影响

方向:人丁征收土地征收

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影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

1、经营管理:

①优点: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技艺高、资金足、管理严

②缺点:缺乏竞争、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效益低下。

2、地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为止,占据主导地位

3、调整:雇募工匠

征役制——雇募制

二、私营手工业

A、兴起:

时间:春秋战国(四民)

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

B、地位:明代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C、经营方式转变:唐前:家庭副业和家庭小作坊

唐宋: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大

明清:雇佣工人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关系。

三、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农业生产的进步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⑥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①工业部门不断增加。

②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不断发展。

③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④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同时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相应变化。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注:明清新特点的表现

1、商业市镇的兴起

2、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3、农产品商品化

4、白银在流通广泛使用

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二、城市的繁荣

三、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陶瓷之路

四、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②经济:小农经济

③思想:法家抑商思想

2、历程:

A、战国:产生

B、汉代:发展

C、中唐:松动

D、明清:强化

3、实质:维护封建统治

4、评价

A、积极:

封建社会前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

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B、消极:

后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

本主义的萌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五、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

2、经历了自由发展和长期受压制两大阶段

3、商业水平不断提高

4、外贸是重要组成部分

5、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