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压及酸化技术发展现状
- 格式:pptx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54
1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增产原理一、碳酸盐岩储层低产原因(1)在钻井,完井作业中,钻井液、完井液污染降低了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污染严重时将堵塞储层的缝洞。
(2)近井地带的缝洞被次生方解石充填,渗透性降低。
(3)地层裂缝发育分布不均,并位恰好位于缝洞不发育的低渗透带。
二、增产原理在钻井、完并过程中,泥浆中的黏土颗粒、岩屑等沉积在并壁周围形成泥饼,或沿缝洞浸人地层而造成堵塞,虽然堵塞范围通常只限于近并地带,但却严重降低了储层的天然渗透能力。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通常采用盐酸液。
盐酸可直接溶蚀碳酸盐岩和堵塞物或者将堵塞物从岩石表面剥蚀下来。
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的泵注压力条件下,酸液首先进人近井地带高渗透区(大孔隙或缝洞),依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在井筒附近形成溶蚀孔道,从而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增大井筒附近地层的渗透能力。
三、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在酸液泵注的整个过程中,并筒附近的岩石总是先接触浓度高的新鲜酸液,因而注人地层中酸液的酸岩溶蚀反应大部分消耗在井简附近地层。
由于地层中天然缝洞的大小、结构和岩石矿物成分不均一,酸液总是沿着阻力小的方向推进,就使一些原来比较大的缝洞被溶蚀得更大,容易形成类似蚯蚓状的溶蚀孔道。
由于基质酸化酸液是沿地层孔隙或缝洞均匀注入,酸岩反应的面容比大,反应速度很快,在形成溶蚀孔道的过程中,通过溶蚀孔道壁形成若干小支流漏失酸液,从而限制了溶蚀孔道的延伸。
国外研究结果证明,酸液中不加降滤失剂时,溶蚀孔道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mo因此,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只能改善并筒附近的渗透性,即对近井地带有污染堵塞的井基质酸化是有效的;而对未受污染的井,酸液沿原生裂缝溶蚀充填在裂缝中的次生方解石或碳酸盐岩本身,沟通近井地带的裂缝发育带,基质酸化也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
2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增产原理酸压是水力压裂与酸化处理的工艺技术组合,增产原理是依靠压裂泵的水力作用压开地层形成新裂缝或撑开地层中原有裂缝,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沿压开、撑开的裂缝溶蚀碳酸盐岩,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酸蚀裂缝。
酸化解堵技术介绍酸化是油井增产、水井增重视要方法。
酸化目是为了恢复和改善地层近井地带渗透性, 提升地层导流能力。
达成增产增注目。
一、酸化增产原理碳酸盐岩储层关键矿物成份是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 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
其增产原理关键是用酸溶解孔隙、裂缝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物质以及不一样类型堵塞物, 扩大、沟通地层原有孔隙, 形成高导流能力油流通道, 最终达成增产增注目。
二、酸化类型1 、一般盐酸酸化技(适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 见附件1: 晋古1-1井施工统计)一般盐酸酸化是在低于破裂压力条件下进行酸化处理工艺, 它只能解除井眼周围堵塞。
通常采取15%-28%盐酸加入添加剂, 经过酸液直接溶解钙质堵塞物和碳酸盐岩类钙质胶结岩石。
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 对地层溶蚀率较强, 反应后生成产物可溶于水,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于助排, 不产生沉淀; 缺点是与石灰岩作用反应速度太快, 尤其是高温深井, 因为地层温度高, 与地层岩石反应速度快, 处理范围较小。
此项技术已在华北油田、大港油田、青海油田、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河南油田、冀东油田(唐海)、长庆油田共施工2698井次, 用盐量38979.2方, 成功率98%, 有效率达成92.8%。
2 、常规土酸酸化技术(适适用于砂岩地层: 见附件2: 晋95-16井施工统计)碎屑岩油气藏酸化较碳酸盐岩油气藏难度大, 工艺也比较复杂。
常规土酸是由盐酸加入氢氧酸和水配制而成酸液, 是解除近井地层损害, 实现油井增产增注常见方法。
它对泥质硅质溶解能力较强。
所以适适用于碳酸盐含量较低, 泥质含量较高砂岩地层。
优点是成本低, 配制和施工简单, 所以广泛应用。
此项技术已在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共施工1768井次, 用酸量26872.9方, 成功率97%, 有效率达成91.5%。
3、泡沫酸酸化技术(碳酸盐岩地层)泡沫酸是由酸液, 气体起泡剂和泡沫稳定剂组成。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田开发技术,通过注入高压酸液将油气层岩石打碎并形成裂缝,方便油气流动,从而提高油气产量。
酸化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也被用于常规油气藏的提高采收率。
1. 提高裂缝网络:酸化压裂技术能够将注入的酸液在油气层岩石中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和水溶性物质,形成裂缝和孔隙,从而扩大油气层的有效渗透面积和裂缝网络,改善油气的流动性。
2. 提高产能:通过酸化压裂技术,可以将油气层打碎并形成裂缝,增加油气的渗透性和渗透率,从而提高油气的产能。
裂缝网络的增加可以提高原油及天然气的渗流面积,增加流体的储集和流动性。
3. 释放残余油气:在常规油气藏中,酸化压裂技术可以被用来释放油气藏中的残余油气,即通过打开已经几乎干涸的油气藏来提高残余油气的采收率。
这对于老旧油气田的开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降低井底流体阻力:油气藏开发中,岩石的孔隙和裂缝是油气流动的通道,而水和气泡的存在会降低孔隙和裂缝的连通性,从而降低井底流体的流动能力。
酸化压裂技术能够通过扩大孔隙和裂缝来削弱水和气泡的阻力作用,提高井底流体的导流能力。
5. 加强水驱和气驱效果:在油气田开发中,常常需要利用水驱或气驱来推动原油或天然气的流动,提高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扩大油气层的有效渗透面积,改善渗水和渗气能力,从而增强水驱和气驱的效果。
国内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概念、特点、分布及地质特征,并阐述了其开发意义和改造技术现状。
文章详细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的国内外对比、分类及应用案例,包括液压破碎技术、酸化技术和压裂技术等,并深入探讨了酸化改造技术和水力压裂改造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复合改造技术,如酸化-水力压裂复合技术及其他复合改造技术,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与创新技术思路,如精细化地质分析、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智能化改造技术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等。
文章还展望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环保化、多元化方向,并预测了新型改造技术如超声波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最后,文章分析了国内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市场的前景及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摘要 (2)第一章碳酸盐岩储层概述 (5)一、碳酸盐岩储层定义与特点 (5)二、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及地质特征 (5)三、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意义 (6)第二章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现状 (8)一、国内外技术对比与分析 (8)二、改造技术分类及应用案例 (9)三、技术效果评价与问题分析 (10)第三章酸化改造技术 (12)一、酸化原理及方法 (12)二、酸液体系选择与优化 (13)三、酸化工艺参数及实施效果 (14)第四章水力压裂改造技术 (16)一、水力压裂原理及发展历程 (16)二、压裂液体系与支撑剂选择 (17)三、水力压裂工艺优化与实践 (17)第五章复合改造技术 (19)一、酸化-水力压裂复合技术 (19)二、其他复合改造技术探索 (20)三、复合改造技术效果分析 (21)(一)储层物性改善效果 (21)(二)经济效益分析 (21)(三)环保与可持续性评估 (22)第六章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挑战与对策 (23)一、技术挑战与难点分析 (23)二、针对性解决方案与建议 (24)三、创新技术思路与方法探讨 (25)第七章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发展趋势 (27)一、技术发展方向预测 (27)二、新型改造技术展望 (28)三、智能化与环保化发展趋势 (29)第八章国内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市场前景 (32)一、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2)二、改造技术应用领域拓展 (33)石油工业 (33)天然气工业 (34)环保工程 (34)三、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35)第一章碳酸盐岩储层概述一、碳酸盐岩储层定义与特点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目标,其储集空间类型与特征直接决定了油气的赋存状态与勘探开发策略。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主要是将压裂液中加入一定的酸性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来破坏岩石原有的骨架结构和粘结沉积物,从而扩大裂缝的面积和深度,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1.增加采收率: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破坏井壁和油层之间的联系,扩大油层内的通道。
这样,油气田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就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提高采收率。
2.改善石油品质: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酸化压裂技术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地层矿物质的结构,从而改善石油的品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3.减少环境污染:酸化压裂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而言,可以减少非常多的废水泄漏和环境污染。
在酸化压裂技术中,压裂液中加入的酸性物质一般都是可再生的,并且可以循环利用,这样就能够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4.提高单井产出: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扩大井壁开采范围,在一个井钻孔中可以开发多个产层。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出,并降低采油成本。
5.增加油气田的储量: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扩大油气田的有效面积和储量,减少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渗透压力和剪切力,并使原本不可采收的储层变得可采收。
综上所述,酸化压裂技术是一个现代石油工业必备的重要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减少废水泄漏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增加油气田的储量和提高单井产出,因此受到众多石油企业青睐。
酸化是强化采油(EOR)的一种措施,是油气井增产、注入井增注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
其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
酸化按照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也称酸压)。
酸洗是将少量酸液注入井筒内,清除井筒孔眼中酸溶性颗粒和钻屑及垢等,并疏通射孔孔眼。
基质酸化是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附近较大范围内油层的渗透性。
酸压(酸化压裂)是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酸化施工使用诸如水泥车、泵车一类的施工车辆,将酸性水溶液(如,盐酸、氢氟酸、有机酸)注入地层。
注入的酸液会溶解地层岩石或胶结物,从而增加地层渗透率,使油气的产出、驱替水注入更加方便。
在酸化施工中,为了提高酸化效果,可以采用聚合物稠化酸注入、有机缓速酸注入、变粘酸酸化、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酸化等新工艺。
酸化和酸压从名称上已有很明显区别,酸化是在不压开地层的情况下,低排量向地层中挤入酸液进行解堵,处理半径较小;酸压是需要再压开地层的情况下,大排量挤入地层深部酸化,常采用粘度和特性不同的酸液体系交替注入的方式,处理半径较大。
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探析摘要:压裂技术在油田油气开采中的应用,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
压裂技术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沟通与连接蓄油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谈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采中的应用。
关键词:酸化压裂应用压裂技术在油田油气开采中的应用,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
压裂技术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沟通与连接蓄油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谈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采中的应用。
一、油气田酸化压裂技术简析就如今的技术经验来讲,压裂酸化是使碳酸岩层有效增产的最佳途径。
要发挥这一技术的最大优势功能,就要研究清楚碳酸盐的具体成分,选择最为合适的酸液,控制其反应的条件,追求反应速度的最快化,控制液体的流失浪费,以及流体在空隙中的流通情况。
其中,减少流体的严重流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控制流体流失的一个最佳的方法就是要使得流体的粘稠度增加,可以向酸液中添加聚合稠化酸、活性剂稠化酸以及乳化剂、泡沫剂等值增加酸液粘稠度而不影响其化学性的物质。
二、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中的应用探析1.前置液酸压工艺的应用前置液酸压工艺就是指利用高粘稠性物质来将底层隔开,这种物质的最大特征就是不与其它参与反应的酸性液体发生反应,进一步产生动态的缝隙,最后使得酸液融入缝隙,并且对缝隙的边缘进行溶蚀。
但是在温度较高的储油层面上,酸液跟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缝隙的长度不能达到预期的那么长了。
这就需要向酸液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减缓酸液与岩石的反应速度。
再者,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就是使得深井中的高温低渗透性岩石的酸化反应进行改造成功的关键所在。
应用这样的技术,前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应岩石的表面温度,进而减缓碳酸盐和酸液的反应速度。
在酸液的选择上要特别慎重,酸液减缓反应速度的性能一定要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减缓反应速度以及使得酸液在反应过程中在岩石中获得较大的穿透性。
酸化、压裂技术第一章酸化工艺技术一、酸化工艺1、酸化类型酸化工艺按施工规模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
⑴酸洗是一种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结垢或疏通射孔眼的工艺。
它是将少量酸注入预定井段,在无外力搅拌的情况下溶蚀结垢物或地层矿物。
有时也可通过正反循环使酸不断沿孔眼或储层壁面流动,以增大活性酸到井壁面的传递速度,加速溶解过程。
⑵基质酸化是一种在低于储层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液注入储层中孔隙空间的工艺,其目的是使酸大体沿径向渗入储层,溶解孔隙空间的颗粒及堵塞物,扩大孔隙空间,从而恢复或提高储层渗透率,成功的基质酸化往往能够在不增加水、气采出量的情况下提高产能。
⑶酸压是在高于储层岩石破裂压力下将前置液或酸液挤入储层(前者称为前置液酸压,后者称为一般酸压)。
酸压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
①处理碳酸岩储层的酸化称为碳酸盐酸化。
这种储层的酸化可进行酸洗,基质酸化和酸洗。
②处理砂岩储层的酸化称为砂岩酸化。
这类地层的酸化通常只进行酸洗和基质酸化,不进行酸压。
2、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盐酸与碳酸盐反应速度很快,导致活性酸有效作用范围小。
减缓酸岩反应速度是酸化工艺的主要课题。
⑴酸岩反应的试验方法:①静态反应试验:这是五十年代通用的方法,它是在恒温、恒压和一定面容比的条件下进行酸岩反应试验。
模拟了地层压力,温度条件,没有反映酸液在地层中的流动状况。
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只用来对比优选酸液配方及其添加剂,所以数据不能用于酸压设计。
②裂缝流动反应模拟试验:六十年代初提出一种试验方法,模拟了酸液在岩石裂缝中的流动反应。
用储层露头岩石制成岩缝,在恒温、恒压和定排量下让酸经过岩缝作流动反应,出口取样分析酸液浓度,计算反应速度。
该方法较真实地模拟了酸液在裂缝中的流动反应情况。
试验数据可直接用于施工设计并指导酸化实践。
③旋转岩盘试验:六十年代末开始用于研究酸液与岩石的旋转反应。
用储层实际岩心制成岩盘粘于岩心托上,底面作为反应面。
在恒温恒压定转速下进行酸岩反应,定时取样分析酸液浓度,计算酸反应速度。
复杂砂岩储层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李年银;赵立强;刘平礼;蒲洪江砂岩储层一般不能冒险进行酸压,要大幅度提高产能应采用水力压裂。
针对新场气田新855井复杂砂岩储层岩性变化大,岩矿组成复杂,碳酸盐岩含量高,且在不同井段分布极不均匀等特点,提出采用新的酸压技术——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对该储层实施酸压改造。
对该酸压工艺的原理及其适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并考虑到该地层酸化时酸液需具备降滤失和延缓反应速度的特点,优选出以盐酸为主体酸的胶凝酸体系配合该酸压工艺。
现场施工实践表明该酸液体系及酸压工艺对该类复杂砂岩储层是合理的。
【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室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610500(李年银;赵立强;刘平礼);新场气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德阳618000(蒲洪江)【关键词】:砂岩油气藏;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新场气田【分类号】:TE357.2【DOI】:CNKI:SUN:JHSX.0.2007-03-039【正文快照】:近年来,随着一些油气田逐步进入中后期的开采,原有碳酸盐岩油气藏产量迅速递减,因此占很大比例的砂岩油藏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
针对一般砂岩储层地质情况复杂、储层伤害严重的特点,往往通过酸化增产措施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砂岩储层基质酸化进行了广泛研究[1,2],取得了不少成果,推动了酸化工艺技术的发展。
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各种复杂砂岩储层的酸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现场经验。
由于储层岩石成分、结构及储层中流体特征的不同导致酸化技术的复杂性,使得有的酸化作业不仅不能解除原有堵塞物,相反还会造成储层的进…大港砂岩酸压技术实现降压增注石油商报杨洪霞2005-09-08 18:08:37本报讯(通讯员杨洪霞)针对大港油田注水井地层污染严重、注水泵压高、常规措施效果差等问题,大港油田井下公司开展了砂岩酸压增注技术攻关。
该项目通过在段六拨和板桥地区23井次的推广,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增产原油1.05万吨,赢得了甲方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