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94.34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

绪论

第一章抗生素概述

第一节抗生素是怎样的物质

一、抗生素定义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经其他方法(生物化学或半合成)衍生的。在低浓度下,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它种生物机能的一类化学物质。

如青霉素、氯霉素(也可合成)、氨苄青霉素(半合成品)等。

克霉唑:至今还未发现哪种微生物可以合成。所以不能算抗生素,只能算抗菌药。

二、抗生素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微生物量多,种多,分布广。有共生,有拮抗,有自发突变,有诱发突变。随着抗生素合成机理和微生物遗传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人们已经了解到抗生素有别于其他(初级)代谢产物。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还有生长素(赤霉素),毒素(如黄曲霉素)。这些产物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明显的关系,是以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盐,乙酸盐等作为母体衍生出来的。其结构性质随不同微生物种属而异,因此次级代谢产物很多。

基本代谢产物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等物质,直接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关。这些物质的构造也因微生物种属不同而异,但产生这些物质的代谢过程基本相似。

在某些放线菌中发现次级代谢产物与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也有关系。

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的原理:控制发酵条件,使抗生素产生菌的代谢向合成抗生素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抗生素的产生。

三、医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

1.“差异毒力”大;

2.不易产生耐药性;

3.副作用小(如不产生过敏反应);

4.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便于提取、精制、贮藏;

5.在人体内应发挥其抗生效能,并不立即遭体内破坏。

6.给药(注射,口服等)后,很快吸收,并分布到被感染的器官或组织。

第二节抗生素发展史

相传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长在豆腐上的霉菌治疗疥疮等疾病。民间还有地方用发霉的面包,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染和化脓性感染等。

1928年Fleming在研究葡萄球菌变异时发现,污染在培养基上的霉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点青霉-→青霉素-→难提取-→未引起重视-→1940年代弗洛里(Florey)和钱恩(Chain)重新研究弗来明工作-→1943~45年间,发展成了新的一个工业部门:抗生素发酵工业。

在这期间,1944年Waksman发现了链霉素。随后氯霉素、金霉素、制霉菌素等不断出现。60年代半合成青霉素迅速发展。70年代抗生素品种迅速发展。

50年代各国还致力于农抗的研究,找到了如杀稻瘟素、六瘟素、春日霉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等。

到现在为止,抗生素品种非常多,有说3万、4万,也有说8万、9万的。但在临床上应用的仅有120~3 50余种。

我国抗生素生产情况。

第三节抗生素的分类

从自然界获得的抗生素已达9000多种,微生物来源就有3000种以上,需进行分类。

一、根据微生物来源分类:

1.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3.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4.动植物产生的抗生素。

二、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分类:

1.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2.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3.抗真菌类抗生素;

4.抗结合分枝杆菌类抗生素;

5.抗癌细胞类抗生素;

6.抗病毒和噬菌体类抗生素;

7.抗原虫类抗生素。

三、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2.影响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3.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

4.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5.抑制生物能作用的抗生素。

四、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类:

(一)氨基酸、肽类衍生物:

(见书P6/ 1-5段)

1.简单氨基酸衍生物:环丝氨酸、重氮丝氨酸等。

2.寡肽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4.多肽大环内酯类:放线菌素等。

5.含嘌呤和嘧啶基团的抗生素:曲古霉素,嘌呤霉素等。(二)糖类衍生物:

1.糖苷类抗生素;

2.与大环内酯连接的糖苷抗生素。

(三)以乙酸,丙酸为单位的衍生物。

1.乙酸衍生物:四环类,灰黄霉素等。

2.丙酸衍生物:红霉素等。

3.多烯和多炔类抗生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五、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β-内酰氨类;

2.氨基糖苷类;

3.大环内酯类;

4.四环类;

5.多肽类:多粘菌素、杆菌肽、放线菌素等;

6.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球红霉素、曲古霉素等;7.苯烃基胺类:氯霉素、甲砜氯霉素等;

8.蒽环类:罗红霉素、阿霉素、正定霉素;

9.环桥类:利福霉素等;

10.其它类。

第四节抗生素的应用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1.折算重量单位:规定能抑制50ml标准肉汤的葡萄球菌为一个单位。

1u=0.6ug青霉素G.Na盐;1mg青霉素G.Na=1667u

(1mg青霉素GNa可抑制83300ml肉汤中的葡萄球菌。)

2.重量单位:以抗生素活性部分为一个单位:如庆大霉素碱1mg=1000u.

3.类似重量单位:以特定纯粹盐为重量单位:如盐酸金霉素1mg=1000u.

4.特定单位:制霉菌素1mg=3000u 杆菌肽1mg=55u.

二、抗生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三、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上的应用

第五节抗生素研究的范畴及趋向

一、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向的研究

1.新抗生素筛选

2.选育高产菌株

3.抗生素合成机理的研究

4.抗生素作用机理(机制)

二、化学方面的研究

1.抗生素化学性质与结构

2.抗生素结构改造

3.抗生素化学检定方法

4.抗生素生产、应用的劳动保护和三废处理

三、生化工程方面的研究

第六节抗生素工业生产概况

抗生素工业生产是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融合而成的新的学科。

1.特点:纯种发酵、需氧发酵、次级代谢产物(无法从投料计算)、有效成份低,而且不稳定。2.生产工艺过程: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发酵→提取→精制→成品检验→包装→分装→(应用→跟踪→质量分析)

第一章思考题

1.抗生素的定义。

2.抗生素有哪几种分类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简要说明。

3.抗生素剂量表示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4.医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5.抗生素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6.抗生素一般生产过程如何?

第一部分抗生素生产工艺

第二章菌种选育及菌种保藏

第一节菌种选育的理论基础

一、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现象,又是客观规律。

点突变

基因突变

遗传(型)变异:遗传物质决定(DNA或RNA)染色体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