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产业现状及四川油菜品种简介6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60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一、本文概述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食用油供应安全,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潜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油菜产业的种植技术、加工利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二、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油菜产业持续推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油菜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提高了油菜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水平。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种植、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率也在逐步提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我国油菜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油菜籽的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油菜籽油、油菜籽饼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油菜秸秆等副产品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为畜牧业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然而,我国油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油菜种植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油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油菜籽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油菜种植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壤污染、病虫害等问题,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加强油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油菜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油菜产业的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促进油菜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等。
2022年35卷1期!"农业学&Vol.35No.1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7文章编号:1001-4829(2022)1-0027-06DOI#10.16213/ki.scjas.2022.1.004四川不同区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郑本川蔦张锦芳1,崔成1,柴 靓1,蒋俊1,周正鉴2,黄友涛2,李浩杰1,蒋梁材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都610066)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四川省不同区域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油菜产区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油菜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新都、德阳和达州等3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一次有效分枝数,崇州和绵阳2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每果粒数,南充、宜宾、简阳和乐山等4点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新都、崇州、简阳、绵阳和德阳等5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株高,南充、宜宾、乐山和达州等4点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新都点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和每果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南充点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宜宾点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简阳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乐山点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正相关;绵阳、德阳和达州等3点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新都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每果粒数,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崇州和宜宾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每果粒数(南充和简阳点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绵阳和达州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分枝数,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德阳点对产量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均为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论】四川省不同产区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且与产量相关性存在差异$品种选育时应充分考虑产量构成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其他性状的综合效应,这些为选育适合四川省不同区域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了科学依$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产量(农艺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中图分类号:S565文献标识码:A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in traits and yield of Brassica napus L.of Chuanyou varie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ichuan provinceZHENG Ben-chuan1%ZHANG Jin-fang1%CUI Cheng1%CHAI Liang1%JIANG Jun1,ZHOU Zheng-jian2%HUANG You-tao2%LI Hao-jie1,JIANG Liang-eai1(1.Crop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Chengdu610066,China;2.Institute of Agre-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Academy of Agaculture Sciences,Chengdu610066,China)Abstract:【Objective]The present paper aimed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r affecting We yield of Brasica napus L.in dmerent reaions of Sichuan province,so as to provide Weorehcal basis Sor breeding B.napus L.vaaehes suitable Sor dCerent rapeseed producing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Method]Vaaation analysis,correlaC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r and the yield of B.napus L..【Result] In Xindu,Deyang and Dazhou mgions,the most vvaation of agronomic trait was the frst branch numbers.The value was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in Chongzhou and Mianyang reaions.It wa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 in Nanchong,Yibin,Jianyang,and Leshan mgions.The least vvriation of agronomic traits was the plant hight,in the Xindu,Chongzhou, Jianyang,Mianyang,and Deyang reaions.It was1000-seed weight,in the Nanchong,Yibin,Leshan,and Dazhou reaions.The yield of Xindu reaion was significant or highly sivnqicant neaahve correlated with the first branch numbers and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But, it was significant posi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lant hight and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The yield of Nanchong reaion was sivnibcant or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lant hight,the first branch numbers,and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he yield of收稿日期:2021-02-15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2);四丿H省“十四五”油料育种攻关(2021YFYZ0018)第一作者:郑本川(1987-),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育种/栽培研究&E-mail:通讯作者:蒋梁材(196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E-myi:jlcmpe@163•im$李浩杰(1973-),女,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E-mail:28西"#业学&35Yibin reaion was highi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lant highe The yield oO Jianyang reaion was signOicant or highi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 and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But,it was highiy significant nea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1000-seed weight.The yield of Leshan reaion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yield and maio aaronomic traits io Mianyang,Deyang,and Dazhou reaion.In Xindu reaion, the greatest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and the greatest comprehensive elects were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 and the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Those were both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 in Chongzhou reyion.In Nanchong and Jianyang reyions,the greatest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and the greatest comprehensive effects were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a and the1000-seed weight.Those values were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iliqua per plant and the first branch numbss in both Mianyang and Dazhou regions.In Deyang reyion,the greatest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and the greatest comprehensive elects were both the number of6X10〃siliqua per plant.【Conclusion]There were dimemnces in the coefficient of vviation of main aaronomic trait of B.napus L.in diOerent producing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and there were dimemnces in correlation with yield.The elects of yield components on yield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o breeding,as weli a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other traits.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scientOic basis for breeding B.napus L.varieties suitabie for different reyions of Sichuan province.Key words:Brassica napus L.;Yield;Agronomic traits;Correlation analysis;Path analysis【研究意义]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油料作物。
我国油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目前,我国油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一、发展现状:1. 产量稳步增长: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205万公顷,产量达到了2336万吨,居世界第一。
2. 种植区域广泛:我国油菜的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南、长江流域等地。
其中,河南、河北、湖北、四川、黑龙江等省份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生产区。
3. 种植结构转变:传统上,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大豆一二年后,为土壤休养期。
然而,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地区开始将油菜作为农田的始终品种,加大了油菜的种植面积。
4. 种植技术提升:随着农技的进步,我国油菜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例如,现在种植油菜多采用套种技术,利用油菜的生长周期短和旺盛的生长能力,在大豆和玉米等其他作物的间套种植油菜,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5. 产品结构优化:我国油菜的产业链已从单一的食用油生产逐渐拓展到多个领域。
不仅供应食用油,还生产油菜粕、生态餐饮、生物柴油等,进一步提高了油菜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发展趋势:1. 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菜油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
2. 提高品质和价值: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对油菜油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油菜品种的选育将更加注重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提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生产绿色可持续:我国将继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注重农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在油菜种植方面,将加大对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油菜的自然品质和食品安全性。
4. 拓展农产品附加值:油菜的综合利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油菜种植和加工,生产油菜粕、生物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油菜产业的整体效益。
5. 国际市场拓展:我国油菜产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油菜产品的出口水平。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油菜产业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我国油菜生产现状我国油菜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油菜种植的纪录。
如今,我国油菜生产面积广泛分布在南北方多个省份,其中以河南、湖北、贵州等地种植面积较大。
油菜种植主要以一、二茬为主,冬油菜和春油菜两者种植布局基本上十分均衡。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在稳步提高。
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产量达到1283万吨。
我国油菜的主要品种有春油菜、冬油菜、脱毒油菜等,而其中春油菜产量居多。
油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油菜籽不仅可以榨油,而且还可以作为粕料、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
油菜籽油的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此外,油菜的秧苗还可以作为饲料,满足人们对养殖业的需求。
三、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趋势1. 品种改良:我国油菜品种的改良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国油菜的品种已经相对较多,但品质和产量上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应加大对优质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普及。
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精准调控,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未来,油菜生产也将朝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提高种植效益。
3. 生态环保:在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境污染。
未来油菜生产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4. 增加附加值:目前,我国油菜主要以榨油为主,而利用率较低。
未来,应发展多样化的油菜产品,开发深加工技术,提高油菜产业的附加值。
油菜品种简介(19个)川油211、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双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403A,保持系9403B和双低恢复系9403R三系配套而成。
200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编号:川审油60号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
全生育期218天左右,株高200cm左右,匀生分枝,一次分枝7—8个;单株角果470个左右,每果平均14.2粒,千粒重3.44g,含油量(干基)37.78%;种子芥酸含量为0.04%,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9.62μmol/g饼,达双低标准。
抗倒力强。
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
3、产量表现:经1998、1999两年省区试,18点次均增产,平均亩产140.4kg,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6.39%。
2000年省内4点生产试验各点均增产,平均亩产151.5kg,比CK1中油821增产21.01%;比CK2蜀杂六号增产15.71%。
4、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川西平原9月15—20日,丘陵区20—25日播种,直播10月上旬播种,苗龄25—30天。
直播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
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500—8500株,直播亩植15000—16000株。
施肥水平:亩施纯N10—12.5kg,有机肥为主,N、P、K、硼配合施用,重底早追,花期防治菌核病。
德油早一号1、品种来源:该品种由广汉市三星堆油菜研究所选育。
母本9701A(B)由特早熟油菜Ⅲ—257与双低两用系油菜207AB杂交育成;父本9508用川油11与早熟双低油菜杂交筛选而成。
1998年用两用系9701A(B)与9508杂交育成核不育双低杂交新组合98015。
2003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编号:川审油2003 0052、特征特性:植株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浅绿,花叶型,叶与茎蜡粉均不明显,株高200cm左右,匀生分枝,有效分枝9—12个,生序长72.6cm,花瓣大而重量叠,花色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421.5个,每角粒数15.2粒左右,千粒重3.77g。
油菜种植情况汇报材料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蔬菜。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油菜的种植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本汇报将从油菜的概述、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对油菜种植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油菜的概述油菜,学名Brassica napus L.,属于十字花科十字花属。
其种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用于榨油,同时油菜也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之一。
油菜种植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油菜生产国家有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三、油菜种植技术1. 选址油菜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通常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选择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地、积水地等不适宜种植油菜的地区进行种植,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甚至植株死亡。
2. 接种油菜的生长受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种植前应进行接种。
接种能够增强油菜的免疫力,提高耐病虫害的能力。
3. 施肥油菜的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油菜种植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合理施肥。
初期可施入适量的基肥,追肥可以根据油菜生长的需要进行。
4. 灌溉油菜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对于干旱地区的种植来说,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水分。
在硅藻土地种植油菜时,要注意合理浇水,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油菜腐烂。
5. 病虫害防治油菜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菜病、菜青虫、菜蛾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喷药、物理防治等方式来进行防治。
四、油菜病虫害防治1. 油菜病害防治(1)菌核病: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耕种深度等,可以减少菌核病的发生。
同时,发现病菌,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2)白菜黑斑病:及时采用早期预防和防治措施,如整地时深翻土壤、间作、轮作等,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2. 油菜虫害防治(1)菜青虫:灭除菜青虫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捕杀、化学防治、光源诱杀等。
(2)菜蚜虫:可采用熏蒸、喷洒农药等方式进行防治。
(3)油菜蛾:定期对油菜田进行摆黄板、杀虫灯、喷洒农药等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油菜蛾的数量。
油菜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油菜是我国国产植物油的第一大油源,同时也是我国第二大饲用蛋白源;且油菜生产主要利用冬闲田,具有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自2015年油菜收购政策取消以来我国的油菜籽产量与油菜种植面积呈现出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亩产量的提高我国油菜籽产量有所回升,2020年国内油菜籽产量达到1380万吨。
当前,中国油菜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的平稳过渡十分重要,探寻中国油菜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深入分析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尤为紧迫。
随着油菜收购政策的取消,农民种植油菜的收益也在不断降低,种植意愿下降,2019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为658.3万公顷。
目前农民还愿意种植油菜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少量种植以满足家庭的食用油需要;二是利用冬季空闲期发挥一下闲田的作用。
2015年以新的油菜政策替换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后,由于中央的补贴减少,加大了地方的财政负担,使得地方政府的收储积极性大打折扣。
同时由于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停止实施,让习惯了高价出售油菜籽的农民一时无法适应,严重打击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另外我国油菜的种子同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主流品种还是存在产量偏低、含油量不高等问题。
由于企业利益的原因油菜推广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国内的油菜种子市场呈现多又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