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姜大源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观

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

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学会共处学会工作掌握知识学会做人

基本发展能力

关键能力

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

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定位能力

课程类型

课程演变的基本脉络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合并课程,如:针对职业技能需要设置的以(主体、主题导向课程或工作过程专业理论为基础的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导向课程,主题可以是项目、任图“三专课”)务、实验、问题或设备等)

模块课程

要点: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思路:首先选择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这一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应覆盖尽可能多的专业学科;接着将这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构建为一个典型的职业活动系统,再按职业活动的子系统即工作过程将综合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行为方式进行分解形成学习单元,并制成职业活动学习单元的系列表格;然后实施教学。

优点:职业活动系统是串行系统,其按工作步骤自然形成的技能序列与教师教授的针对性的理论知识自然融合,学生对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是系统的;对教师来说,是跳跃度较大的知识单元,从学科逻辑顺序来看是不系统的,但能体现职教特色。

模块课程:即单元的意思。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一般不能再进一步划分。引入教育领域,指的是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整的学习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称之为教学模块。

模块内容的选择方法:在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开发出大批相应的教学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组合,编制成课程。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和能力,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必要模块的组合。

职业教育模块课程的开发,就是要将在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基础上得到的技能或能力力模块,再进行教学分析得到教学模块(教学单元),然后再将教学模块按照职业需求的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原则进行组合和叠加形成课程。即适应于纵向组织为主、横向组织为辅的学科型的模块课程,适用于技术类、管理类职业;也可以组成以横向组织为主、纵向组织为辅的活动型的模块课程,适用于操作性、技艺型、服务型职业。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

1、现状分析

5、课程组织

2、工作分析 4、教学目标 6、课程实施

3、教学分析 7、课程评价

要点:

1、现状分析:定性化

(1)确定社会需求,如劳动市场条件、教育决策方向、专家意见。

(2)了解教学对象,如学习需求、已有的教育基础、学习的兴趣

(3)保障外部条件,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严肃性,考核办法、职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

2、工作分析:定量化

三个层次:

(1) 职业分析

(2) 职责分析:职业群或岗位群的工作职责,以确定综合能力

(3) 任务分析:得到最小的操作单元和单元内所有具体的职业活动,以便确定专项

能力。

3、教学分析:

划分教学单元,应掌握哪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的课程内容。

应包括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及考核标准。

4、教学目标:(最重要)

必须是可操作性目标,必须描述可观察得到的学习终点行为,必须列举实现学习终点行为的条件,必须给定学习终点行为的评价标准。

应采用包括活动、条件、标准三要素的表达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单元可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性(共通性)的,包括普通文化和职业通用基础性的内容,如语言能力、计算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等;二是职业专业基础性的,具有可迁移性的;三是职业专业特殊性的

5、6、7

编写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