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 格式:pptx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7
库恩对于科学发展的模式及进行评论
作科学哲学史主学派的始人,恩提出了令他名于西方科学哲学界的科学展模式。
他的科学理的中心是科学革命理,他提出了的一个科学展模式:前科学—常科学—失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科学⋯⋯。
恩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合来研究科学展的史构。
他通的方法从史的、社会的点出得出的:科学展有量的累,通量的累的。
恩的科学展模式是常科学和科学革命不绝交替的科学展模式。
上是一种化与革命相合、科学内部要素与科学外面要素互相作用的科学展模式。
我种理有他的先的、独到的地方科学置于一个更广的史背景空下。
他所提出的“范式” 种理念不一样于作果的“理” ,而是科学展的史形,是科学共同体行科学活的
工具。
同他的理“范式”也不是科学已有成就的,而是科学将来活的指南。
在
种理中科学和的程其实不等于科学的程。
恩一种科学新的与的程其实不等于科学的程。
一种新的理的提出和价取决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偏好甚至与科
学家的个人偏好。
恩的个科学打破了当把科学看作一个程的念,进而把在
当拥有划代的的意。
可是种理于范式在常科学期的治地位和夸张了科学家书念的影响,同否了范式更替中的性。
在我看来任何理都有它自己的史限制性,因此我要着容的目光去价古人的理知,才能更靠近真谛。
同真谛自己也是相的,是不停展的。
因此我需要不停的汲取前的,不停的展古人的理,进而不停推科学的展。
库恩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发展模式
康德·库恩(Thomas Kuhn)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概念,对科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一条线性的道路,而是由一些特定的阶段构成,其中包括“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
常规科学指的是科学领域中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通常由一些共同的理论、假设和方法构成,这些共同的观点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和遵循。
常规科学追求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探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加强这些共同观点的可靠性。
在常规科学的阶段中,科学家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一些已知的问题和困难,而不是挑战或改变现有的知识体系。
然而,在某些时候,常规科学遇到了一些解释不了的困难,这时就可能出现“科学革命”的阶段。
科学革命是指一种突破性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变革,通常导致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的出现。
科学革命的典型特征包括一些关键性质的发现、理论的彻底颠覆、新的方法和范式的建立以及源于这些变革的新的重要问题和方向。
在科学革命的阶段中,科学家们通常会发现以前的理论和假设无法解释新的观察结果,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问题,探索新的解释和理论,以适应新的实验和观察结果。
总的来说,库恩的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发展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一条简
单的线性道路,而是由一系列阶段构成。
常规科学通常是一种相对稳定和共同的知识体系,而科学革命则是一种突破性的变革,通常会导致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的出现。
库恩论文:库恩范式理论探析【中文摘要】科学的发展曾经被认为是逐渐接近真理的,科学的形象也与客观性、合理性、真理性相联系。
然而自1962年托马斯·萨缪尔·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后,这种观念受到质疑。
库恩以其对科学的历史研究告诉人们:科学的发展根本不是一些确定知识的线性累积,科学发展是常规时期与革命时期交替进行的,科学革命是范式转换的过程。
库恩在对科学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库恩的一套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时期(无范式)→常规科学时期(建立范式)→科学革命时期(范式发生动摇)→新常规科学时期(新范式建立)。
在前科学时期,没有范式也没有科学共同体,当科学发展有了一定的成就,科学家们又对这些成就达成一致时,科学就进入常规科学时期。
在常规时期,科学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的解迷活动,范式成为科学共同体共同遵守的规范与信念,这个阶段科学是积累地向前进步的。
但在革命时期就不是积累的过程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反常现象增多,危机产生,范式开始动摇,科学家开始对竞争的理论进行选择,最后抛弃原有的范式,替换新的范式。
由于前后相继的理论不可通约,一种新的世界观产生,科学又进入了常规时期。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是库恩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科学革命...【英文摘要】Science was once considered as developing by the addition of new truths to the stock of old truths, or the increasing approximation of theories to the truth, and theimage of it also connected with objectivity, rationality, the truth. However, with the publishment of Tomas Samuel Kuhn’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is kind of idea was totally questioned. Kuhn’s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hel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was not like a linear accumulation and science enjoys perio...【关键词】库恩范式专业母体【英文关键词】Kuhn Paradigm Professional matrix【目录】库恩范式理论探析摘要4-6Abstract6-7第1章绪论10-13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第2章库恩思想溯源13-19 2.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13-14 2.1.1 证伪主义主要内容13-14 2.1.2 逻辑经验主义与证伪主义的冲突及其意义14 2.2 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巨大影响14-16 2.2.1 日常语言的意义14-16 2.2.2 “生活形式”的科学16 2.3 对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及对科学发展史的考察16-19 2.3.1 对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借鉴16-17 2.3.2 对科学发展史的考察17-19第3章库恩范式理论思想内部结构19-22 3.1 科学革命理论19-20 3.1.1 科学发展模式19 3.1.2 前科学时期与常规科学时期19 3.1.3 范式危机19-20 3.2 范式思想20-22 3.2.1 范式的动态模式20-21 3.2.2 范式的内涵与特点21 3.2.3 范式的多重含义21-22第4章库恩范式理论思想的发展与影响22-26 4.1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22-23 4.2 费耶阿本德“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23-24 4.3 夏皮尔的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24-26结语26-27参考文献27-30致谢30。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摘要:关键词:范式,模式,科学革命科学理论被确立后,它是如何发展的,成为科学观的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模式针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做了概括和描述。
其中它所回答的重要问题是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等等。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不同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他们经过长期争论,提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试图通过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及相关著作,梳理、表述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一.范式的重要性范式是英文Paradigm的中译,英文这个词来自希腊文,表示语法中的词形变化的意思。
如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的规则。
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
库恩之所以选择用这个词,是因为他觉得科学发展的模式与语法中语汇变化的模式极其相似。
它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核心概念。
1977年在《必要的张力》出版时,他对范式一词作了明确的表述:“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
概括起来,一个科学范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看问题的方式”,这牵涉到他们共同的世界观、科学方法论、信仰和价值取向。
(2)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定律,共同承认的重要科学成就,共同使用的一套用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的符号系统。
(3)科学共同体共同信任的仪器和试验方法。
(4)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的范例,即典型事例,它提供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典型方式。
具体来讲,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
据此,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
他们都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他们都钻研过相同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
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摘要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不断交替的过程,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信仰。
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
研究库恩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模式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他从历史主义出发, 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库恩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 他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些思想都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
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 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1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和危机(范式动摇)———科学革命(建立新范式)———新的常规科学……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看作一个发生。
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和斗争,因此是富有历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
按照库恩的动态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前科学阶段。
库恩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理论、学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
收稿日期!2008-03-11作者简介!黄思樱(1983-),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摘要!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他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方面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不断交替的过程,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信仰。
这种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
全方位研究库恩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模式,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库恩;科学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27(2008)04-0001-02论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黄思樱(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他从历史主义出发,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模式。
库恩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他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些思想都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
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一、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旧范式更替的过程。
他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这个时候,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各个学派互相争持,这时期的正常方式是批评议论而不是解决疑难。
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
库恩科学发展理论的辩证分析摘要:在库恩的科学哲学视域中, 他的科学发展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范式";。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 库恩提出了自己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理论, 即科学发展的结构从"前范式科学";开始, 中间先后经过"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 到"新常规科学";结束。
此科学发展理论一经公开, 便在学术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面对学界的批判和质疑, 库恩一生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所以, 辩证地分析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 有助于确证其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并以之为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库恩; 科学发展; 范式; 专业母体;库恩科学发展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和学科背景, 换言之, 科学哲学史上的逻辑实证主义1、惠威尔的假设主义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都对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有最直接的影响。
库恩首先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特别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构其科学发展理论。
库恩一方面否定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直线积累观";, 即否定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发展只是科学知识的线性积累和增加结果的思想;相反地, 库恩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除了继承更重要的是必然包括创新。
另一方面, 库恩也否定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哲学单纯地当作逻辑的观点, 他认为被逻辑实证主义者忽视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对科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而且作为生活世界单一个体的科学家的个性和经历也会对"范式";的选择和新"范式";的确立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其次, 在惠威尔假设主义的影响下, 库恩认为, "科学共同体";2在"范式";的指导下通过新旧"范式";的转换来推动科学发展的这一过程, 它是"解谜";过程。
也论库恩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引起了众多人的思考,尤其是库恩“范式”的提出,对科学哲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科学教育在范式形成与更替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这种科学教育观的评析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标签:库恩;科学哲学;科学教育库恩是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他以敏锐的哲学眼光透视科学的发展史,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新解释。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纽带,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观上的重大变化必将引发人们对科学教育的新思考。
一、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科学发展在于科学“范式”的形成与更替“范式”是库恩科学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对此他曾做过多种解释,归结起来可做如下理解:“它就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
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1〕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而范式的变化则引起一门学科革命性的变化。
它的形成和变化构成了科学的发展史。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以“范式”等概念为核心,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即: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常规科学时期。
一门学科经过长期的争论,逐渐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趋向一致,形成范式,于是进入常规科学时期。
这种研究往往会使科学的头脑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对于科学的整体发展来说却是极为必要的。
与波普不同,库恩对常规科学给予高度重视,他认为,只要范式所提供的工具还能够解决它所规定的问题,科学就进展得最快,可以深人地合理利用这些工具。
理由是清楚的,科学像制造业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能留到需要的时候进行。
一切危机都随着新范式的出现及其被接受而宣告结束。
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这一过程“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新旧范式不能靠逻辑和实验证明解决,而且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引言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理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范式理论是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思想,哲学界对库恩范式思想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都是针对他的“范式”理论框架而展开讨论,更有学者运用范式的方法论原则对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可见库恩的范式理论无疑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将目光投向科学史的发展。
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研究是了解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关键一步,范式理论究竟具有怎样的创造性意义,以至于引来各个领域的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库恩的范式理论的思想来源、基本内容以及库恩范式理论的革新意义展开详细论述。
一、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在库恩之前,有两种科学理论发展观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来库恩科技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是认为科学发展是积累的过程的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另一种是认为科学发展是证伪的过程的否证主义。
库恩正是通过批判归纳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否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他的范式理论。
(一)对归纳主义的批判归纳主义(Inductivism)又称归纳论。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由毫无疑问的、被确证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一般原理,随着经验事实的增加,理论不断得到积累和完善。
佛兰西斯·培根是归纳主义的始祖,他提倡的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归纳法,并认为利用归纳法可以“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
”[①北京大学哲学史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10页。
]爱因斯坦也对这种归纳思想进行过评价:“在小范围内以经验定律的形式表达大量单个观察的陈述,把这些经验定律加以比较,就能探究出普遍性的定律。
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是指科学发展的一种特定模式,其核心观点是科学领域的发展并非线性进展,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这一模式对科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理解科学革命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思路。
1.科学革命结构模式的基本要点库恩认为,科学革命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知识增加和理论丰富,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性突破,完成对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性改造和重建。
这种革命性的变革,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增加和修正,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研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根本改变。
科学革命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范式的变革,也即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深刻转变。
这种范式的转变,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引领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重心的转移,推动着科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科学革命结构模式的例子(1)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地心说的统治地位,革新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日心说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宇宙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彻底颠覆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相对论的提出,对人们对时空结构和物理规律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3)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理论,颠覆了长期以来神创论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进化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3.科学革命结构模式的启示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科学革命的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对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革命性的突破和范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科学研究者应当具有开放的思维和求知的态度,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历史性,并不断推动科学的深化和发展。
波普尔和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弗朗西斯·波普尔和马歇尔·库恩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科学发展模式,被称作“联合体方法” (Joint Model)。
该模式试图将科学研究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以期由不同层面的国际合作获得更有效的科学发展。
这一发展模式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1)现存环境:一个国家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及文献等背景;2)营建网络:互联网为科学研究及其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动态等新机会;3)结合双方信息资源:利用国际组织或大型企业作为科学研究网络的管理中心,促进两个地域间的双向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4)促进社会合作:推动国际科学研究的政策促进,通过科研项目的多方合作且开放的实施来联合发挥潜力;5)分发资源:为参与者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资源,从而加强支持科学发展环境。
这一模式利用多种社会技术和现存资源,以建立一个联合的研究平台,融合分享知识,吸引新兴研究者,以及迅速应对多样化科研需求,从而把科学研究活动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库恩“范式”与科学发展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
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库恩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理论对相对主义复活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可以说,库恩将后现代主义引入科学乃至整个文化世界中,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库恩提出了著名的“范式” (Paradigm) 概念。
该理论从人文文化的角度对假设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的证伪主义进行了批判。
强调了科学活动的主体性、非价值中立性以及范式的优先性、不可通约性。
试图来消解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同时也把非理性注入了科学。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概念时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涵义,其本身就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
正如科学哲学家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在《范式的本质》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根据我的统计,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21 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可能只多不少。
”库恩通过揭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缺陷认识到,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事业还必须考虑到认识领域以外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由此库恩提出了他的内容广泛的范式概念。
虽然他并未对这一概念做出严格、统一的定义,只是给出了范式的21 种用法,其中包括:范式是“基本原则”“科学实验活动中某些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系统在内的范例”“共同的信念”等。
那么,在库恩看来,范式的本质是什么呢?库恩在1969 年的后记中曾写到:“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
”可以说,这个观点更接近库恩的本意。
因为这个界定是在七年后写成的,在此之前范式概念已经经历了严厉的批判与考验,库恩显然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索。
从这个角度说,库恩的这个定义可以看作是关于范式概念成熟时期的思想。
在这里,我们是想知道,这种共有的东西在常规科学时期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发挥这种作用?把这个问题厘清了,不但可以很好地理解库恩的科学革命,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及进行评价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库恩提出了令他闻名于西方科学哲学界的科学发展模式。
他的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科学革命理论,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来研究科学发展的动态历史结构。
他通过这样的方法从历史的、社会的观点出发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发展有量的积累,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科学发展模式。
这实际上是一种进化与革命相结合、科学内部因素与科学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模式。
我认为这种理论有他的先进的、独到的地方科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发现背景空间下。
他所提出的“范式”这种理念不同于作为认识结果的“理论”,而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形态,是科学共同体进行科学活动的工具。
同时他的理论认为“范式”也不是科学已有成就的记录,而是科学未来活动的指南。
在这种理论中科学发现和选择的过程并不等于科学的逻辑论证过程。
库恩认为一种科学新的发现与选择的过程并不等于科学的逻辑论证过程。
一种新的理论的提出和评价取决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偏好甚至与科学家的个人偏好。
库恩的这个科学观打破了当时把科学单纯看作一个认识过程的传统观念,从而把这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的意义。
但是这种理论过于强调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的绝对统治地位和夸大了科学家信念的影响,同时还否认了范式更替中的连续性。
在我看来任何理论都有它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带着宽容的眼光去评价前人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理。
同时真理本身也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的。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吸收前辈的经验,不断的发展前人的理论,从而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