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104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黎川县枫坑金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严维建,邓扬泓摘要:为了准确了解枫坑金矿的矿产资源现状,本文通过野外调研和对基础地质资料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该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关键词:枫坑金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黎川县枫坑金矿区位于江西省黎川县城南东方向135°,距离约20km,与邵武县接壤。
该矿区隶属于黎川县德胜镇管辖,矿床形成属于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此前针对该矿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地质工作者们付出了不懈努力,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
本文结合以往的地质研究成果,对该矿的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该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北缘,处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武夷隆起—武夷山隆断束东侧中部。
成矿区位于中武夷山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亚带内。
该区长期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十分有利于金、银、铜等多金属矿化的形成,从而形成了武夷山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
因此,该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非常优越。
此外,该区经历了规模较大的区域变质作用,加之频繁而强烈的构造活动,以及多期、多阶段的岩浆活动,特别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特别明显。
这些构造和岩浆活动为区内金矿、铜矿、铅锌矿等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质条件。
2 矿区地质2.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是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Z2l),分布在矿区的西北侧。
该地层的岩性主要是混合岩化作用较强的混合花岗岩、条纹状混合岩、混合质片麻岩、混合质片岩和变质砂岩等。
(1)混合花岗岩。
与其他变质岩混杂分布。
岩石呈灰白色至青灰色,具有中细粒花岗石结构和碎裂化结构,以块状构造为主,并且部分可见片麻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
[转]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转载自史海涛转载于2010年04月14日 17:35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
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
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
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
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
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
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
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
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
云南东川播卡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作者:胡杰李健莫京龙李凯林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3期摘要:针对与播卡金矿找矿密切相关的关键控矿因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这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并对不整合界面的控矿作用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近南北向断裂是矿床形成的先导因素;沿断裂侵入的钠质闪长岩、钠长闪长岩控制了矿体的形成和就位;平顶山组和因民组地层则是金矿化的有利的层位,并且就位于平顶山组上部和因民组底部的不整合界面附近。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找矿的标志,以帮助播卡金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
关键词:播卡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播卡金矿位于云南省东川区西北部播卡乡,属拖布卡镇辖区。
前人在该地区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其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其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
笔者通过在播卡地区为期2个月的研究工作,结合对前人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播卡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一、区域地质概况东川地区处在地壳演化运动历史与地质面貌极为复杂的“康滇地轴”南段东北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东川群、昆阳群低绿片岩相地层。
播卡地区则处在小江断裂与普渡河断裂之间。
因为其特殊的地壳演化环境与动力学背景,区内构造变形极为复杂,褶皱变形强烈,形态类型、产状及展布方式多样,断裂构造极为发育,规模、产状、运动特征以及活动期次多样;多期次、多类型岩浆活动发育,既具有中元古代裂陷槽环境的基性火山喷发-沉积产物,又发育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正长岩、钠长岩等侵入岩。
区内铜矿资源极其丰富,包括稀矿山式、汤丹式、桃园式、滥泥坪式等多种成矿样式,矿床规模大。
直至播卡金矿的发现,东川地区才有独立金矿床的记录。
二、矿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昆阳群平顶山组,东川群因民组、落雪组及黑山组。
平顶山组平行不整合与因民组之下,据岩性分为3段:上段为灰黑色炭质板岩夹硅质板岩、“空洞板岩”;中段上部为灰白色细晶白云岩,局部硅化,夹白云质细砂岩,下部灰黑色炭质板岩与闪长岩接触带;下段上部为深灰夹紫色铁质千枚状板岩与石英岩互层,下部为浅色钙质板岩,含“空洞板岩”。
探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以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变质岩系最为发育,次为泥盆系、第四系。
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地层沿矿区背斜轴部呈向南凸出之弧形展布,走向47°~135°,倾向137°~225°,倾角30°~60°,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绿泥石板岩、绢云母板岩及变质石英砂岩,呈互层产出,矿区南部夹有薄层大理岩;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岩系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夕卡岩型白钨矿床则产于大理岩中。
1.2构造矿区构造主要为褶皱、断裂(裂隙)。
1.2.1褶皱褶皱即背斜构造,平面上形态呈扭曲状,扭曲产生的剪切作用极为显著,剪切应力集中于矿区中部马坳一带,倾向SE,倾角25°~50°。
1.2.2断裂(裂隙)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被岩浆岩墙所充填的NW向深大断裂及被矿脉所充填NW、NNW、NNE、NS向的成矿裂隙群;同时,还有产于成矿期后的NEE和NNW方向的断层破碎带。
1.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沿断续运动的构造裂隙先后有一系列酸-中基性、中深-喷出之岩浆岩发育,如:花岗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及少量长英岩、煌斑岩脉等,其均为同一岩浆源,由于深部周期性的分异作用先后上升侵入-喷出,形成矿区岩浆岩系,钨矿床的形成在成因上与花岗岩密切相关。
1.4变质作用矿区发育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两类。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矿区地表广泛分布的浅变质岩,接触热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云英岩化、角岩化、夕卡岩化。
2、矿床地质特征2.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2.1.1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黑钨矿体受北西向断裂及隐伏花岗岩脊控制,赋矿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及变质砂板岩互层。
密集矿脉带以马坳为中心,沿NNW向山脊延伸,构成长1750m、宽100~380m的矿化带。
矿化带走向325°~342°,倾向SW,倾角75°~85°,向下延伸达700m。
5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云南省彝良县龙潭矿区铅锌矿地质构造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杨 盛(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 娄底 417000)摘 要:龙潭铅锌矿赋存在石炭系中统威宁统(C 2w)地层中,受地层、岩性、构造联合控制,围岩为中厚层状粗晶白云岩。
在充分收集整理矿区内的地质构造、控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总结矿区地质构造特征、控矿条件、找矿标志及成矿富集规律,对下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龙潭矿区;铅锌矿;控矿条件;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051-2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杨盛,男,生于1980年,湖南邵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
1 区域地质矿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中南部;位于南北向小江、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带之间、滇东北北东构造带与北西向垭都-紫云断裂带的复合部位。
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侏罗统地层,厚约4400m。
受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和印支运动的影响,不同时代地层间常见假整合超覆现象。
区域构造发育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其中北东向构造带多发育在西部,北西向构造带多发育在东部,两构造交汇部位组合形成了“入”字型及“T”字型构造,主要断裂为待补断裂、翻身村断裂。
区内褶皱较发育,多为紧密尖棱褶皱,常受断层破坏而不完整。
主要褶皱为花苗寨背斜、马踏向斜(图1)。
图1 区域构造及地质矿产图简图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晚二叠纪海西期喷发的峨眉山玄武岩。
区内矿产丰富,以内生金属矿产为主,沉积矿产次之。
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铜,沉积矿产主要有煤、石灰岩和白云岩。
铅锌矿受破碎带控制明显,主要有毛坪铅锌矿床和红尖山、花苗寨、龙街等17个铅锌矿点。
2 矿区地质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 2β)、下统栖霞茅口组(P l q+m)及梁山组(P 1l)、和石炭系威宁统(C 2w)、丰宁统(C 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