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262.45 KB
- 文档页数:3
2004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
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罗 昱1 陈文玲2(1福建省浦城县医院,浦城,353400;2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350001)
摘要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按照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浦城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蛋白、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MCP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按照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以提升其睡眠质量,改善其肾功能,降低MCP1、TGFβ1水平,有助于其恢复。关键词 厄贝沙坦;依那普利;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睡眠质量;MCP1;TGFβ
1
EffectofIrbesartanCombinedwithEnalaprilintheTreatmentofChronicNephritis
withSleepDisorderandItsEffectsonSleepQualityLUOYu1,CHENWenling2(1PuchengCountyHospital,FujianProvince,Pucheng353400,China;2FujianPeople′sHospital,FujianProvince,Fuzhou35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IrbesartancombinedwithenalaprilinthetreatmentofchronicnephritiswithSleepdisorderMethods:FromMarch2022toApril2023,84patientswith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inPuchengCountyHospitalwereselectedasresearchobjectsThenumericaltablewasusedtorandomlysortandgroupthemintocontrolgroup(42patients,treatedwithconventionalregimen)andobservationgroup(42patients,treatedwithIrbesartancombinedwithenalapril)ComparetherecoverystatusoftwogroupsofpatientsTheresultscomparedtheimprovementofsleepqualitybetween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Before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mprovementofsleepquality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sleepquality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aftertreatment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Before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plasmaproteinandrenalfunction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levelsofBloodproteinandrenalfunct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MCP1andTGFbeforeandaftertreatmentβAtlevel1,therewasnodifferencebeforetreatment(P>005),but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IrbesartanandenalaprilinthetreatmentofchronicnephritiswithSleepdisordercanim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improvetherenalfunctionofpatients,andreduceMCP1andTGFβ1level,whichhelpspatientsrecover.Keywords Irbesartan;Enalapril;ChronicnephritiswithSleepdisorder;Sleepquality;MCP1;TGFβone中图分类号:R6923;R338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04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厄贝沙坦片联合用于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方法:A组60例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B组60例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症状评分。
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A组70.00%的治疗总有效率,B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小于A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厄贝沙坦片;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白蛋白尿;临床疗效高血压属于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结合临床文献报道分析,高血压患者长期体循环压力升高,造成动脉血管内皮出现功能障碍,进而损害心、脑、肾等重要期间,其中对肾脏的损害发生时间更早,且在临床上表现出微量白蛋白尿。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发展为高血压及其相关早期并发症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结合我院2018.2-2019.2收治120例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回顾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及其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8.2-2019.2收治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
A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63.64±5.27)岁。
B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3.68±5.24)岁。
所有患者符合中医学中的“气虚血瘀型”证型表现。
A组、B组患者相关资料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A组:厄贝沙坦片治疗,生产企业: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996,每次150mg,每日1次。
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观察期间检测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肾功能及血脂,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液高凝状态。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 治疗前两组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tc、tg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其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活跃,肾脏血流动力学紊乱,造成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3]。
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抑制剂,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减轻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从而降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dn的进展[4]。
丹参(salvia miltiorrhza)味苦,微寒。
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之功效,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从丹参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到的水溶性物质。
高血压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虽然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但是目前临床发病呈现逐渐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有较多类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是其中的一个类型,也被称作为H 型高血压[1]。
H 型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单纯高血压,可对机体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
因此,临床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十分重视和关注[2]。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3],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
叶酸的补充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降血压效果显著。
为了进一步探讨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本研究采用临床对比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12月医院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5±6.3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8±1.1年;血浆Hcy 为17.87±5.54μ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83±0.41%,胱抑素C (CysC)为3.01±0.37mg/L。
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6.3±6.2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7.7±1.0年;Hcy 为17.72±5.59μmol/L,HbA1c 为6.78±0.40%,CysC 为3.02±0.33mg/L。
两组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治疗当中,采用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5期·综 述·4种A R B类药物研究进展潘 磊 韩永鹏作者单位: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100039【摘要】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I I受体拮抗剂(A R B)类药物在临床抗高血压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
A R B类药物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依从性高等优点,受到临床的重视。
不同A R B之间药代药效各有不同,并有各自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分析了几种临床常见A R B类药物的特点及相关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A R B 高血压 药理作用 临床用药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f s e v e r a l A R Bd r u g s(P A N L e i,H A NY o n g p e n g.B e i j i n gH o s p i t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W e s t e r nM e d i-c i n e,B e i j i n g 10003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A n g i o t e n s i nⅡr e c e p t o r a n t a g o n i s t s(A R B)d r u g s h a v e b e e nu s e dw i d e l y i nc l i n i c a l a n t i-h y p e r t e n s i v e t h e r a p y.A R Bd r u g s h a v e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l e s s s i d e e f f e c t,g o o dt o l e r a n c e,h i g hc o m l i a n c e a n d s u b j e c t t o c l i n i c a l a t t e n-t i o n.D i f f e r e n t A R B s a r e d i v e r s e i nt h e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 a n de f f i c a c y a n d h a v e t h e i r o w nu n i q u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f e a t u r e s a n d 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t e s t o f s e v e r a l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A R Bd r u g s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K e yw o r d s】 A R B,H y p e r t e n s i o n,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针对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称:_____英文名称: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本品固定剂量复方用于治疗单用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规格厄贝沙坦 150mg/氢氯噻嗪 125mg用法用量口服。
通常建议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一次,每次两片。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
不推荐使用每日一次剂量大于厄贝沙坦 300mg/氢氯噻嗪 25mg。
对于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起始剂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对于有肾损害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
对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疲劳、恶心、呕吐、排尿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
偶有咳嗽、皮疹、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罕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胃灼热感、腹泻、骨骼肌疼痛、关节痛、性功能障碍、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怀孕的第 4 至 9 个月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无尿患者禁用。
严重的肝功能损害、胆汁性肝硬化和胆汁淤积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低血压:在开始治疗前,应纠正血容量不足和(或)钠的缺失。
如果发生低血压,应采取卧位,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2、肾动脉狭窄: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单侧肾动脉狭窄伴孤立肾患者使用本品时,可能会使肾功能恶化。
3、肾功能损害:在治疗前应评估肾功能,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
4、电解质紊乱:使用本品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应定期监测血钾、血钠水平。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d,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20 mg,1次/d,两组均分别在治疗4周、8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8周后试验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依那普利比较,厄贝沙坦降压治疗有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微,患者更能耐受,能够坚持服药,是一种较理想的值得在基层医院首选的降压药物。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依那普利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控制可减少脑卒中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1],为开展好高血压早期预防和控制工作,本院3年来使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疗效对比,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5.1±15.8)岁,病程0.5~25年;2级高血压48例,3级高血压32例。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血压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分级标准及排除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2]。
高血压定义为连续3次非同日偶测血压,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即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 Hg,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 Hg,舒张压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1. 代文(缬沙坦胶囊)说明书【代文药品名称】商品名称:代文通用名称:缬沙坦胶囊【代文适应症】缬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
【代文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与性别、年龄及种族无关。
2周内出现抗高血压作用,4周后作用达最大。
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日剂量可增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
本药可与其他抗高血压制剂合用。
对轻到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或非胆管性及非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尚无用于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高血压患者服用本药,在血压下降同时不影响心率。
突然停用本药时,不会出现血压反跳和其它临床不良反应。
多剂量服用本药对总胆固醇、空腹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尿酸无明显影响。
【代文药理毒理】代文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 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代文不良反应】本药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临床应用中曾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晕、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腹泻、疲劳、鼻炎、背痛、恶心、咽炎及关节痛。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和治疗时间长短无关,与性别、年龄或种族无关,尚未知此反应是否与代文治疗有因果关系。
化验指标:本药偶可引起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减少。
在临床对照试验中,服用本药的患者出现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分别为0.8%和0.4%,安慰剂组为0.1%。
服用本药与服用ACE抑制剂,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分别为1.9%和1.8%。
在临床对照试验中,服用本药的患者发生明显的血肌酐、血钾及总胆红素升高者分别为0.8%,4.4%和6%,而ACE抑制剂组分别为1.6%,6.4%和12.9%。
服用本药的患者偶有肝功能指标升高。
本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无需监测特殊的实验室指标。
【代文禁忌】已知对代文过敏者禁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厄吡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安博诺英文名: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英文商品名:COAPROVEL。
汉语拼音:Ebeishatanqinglusaiqin pian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性状】150mg/12.5mg:桃红色双凸卵圆型片剂,一侧有心形凸起,另侧刻有2875字样。
300mg/12.5mg:桃红色双凸卵圆型片剂,一侧骨心形凸起,另侧刻有2876字样。
【药理毒理】本品是一种血管紧张素一II受体拮抗剂即厄咀沙坦和噻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的复方药。
该复方具有降血压协同作用,比其中任何单一药物成分的降压作用都更有效。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力的、口服有效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I亚型)拮抗荆。
不管血管紧张素一11的来源或合成途径如何,它能阻断所有由ATl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一II的作用。
其对血管紧张素一II受体(ATl)选择性拮抗作用导致了血浆肾索和血管紧张素一ll水平的升高和血浆醛固酮水平的降低。
给予无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单独使用推荐剂量的厄贝沙坦时,血清钾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见【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
厄贝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激肽酶II),在该酶的作用下能生成血管紧张素一I】,也能将缓激肽降解为无活性代谢物。
厄贝沙坦的活性不需要代谢激活。
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
它能影响肾小管埘电解质的重吸收机制,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大致等量)。
氢氯噻嗪减少血液容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从而增加尿液中钾和碳酸氢盐的排泄和降低血清中钾的水平。
联合使用厄贝沙坦能通辽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第一醛固酮系统,逆转写利屎剂有关的钾的丢失。
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在服药后2小时开始,峰效应出现在大约4小时,并能持续大约6一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