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113.84 KB
- 文档页数:3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高雪松张晓娜来源:光波通信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是指以激光光波作为载波,大气作为传输介质的光通信系统。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势,既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的优势,又不需要铺设光纤,因此各技术强国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专门大进展。
传输原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系统是由两台激光通信机组成的通信系统,它们彼此向对方发射被调制的激光脉冲信号(声音或数据),接收并解调来自对方的激光脉冲信号,实现双工通信。
图1所示的是一台激光通信机的原理框图。
图中系统可传递语音和进行运算机间数据通信。
受调制的信号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使激光器发光,从而使载有语音信号的激光通过光学天线发射出去。
另一端的激光通信机通过光学天线将搜集到的光信号聚到光电探测器上,然后将这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信号放大,用阈值探测方式检出有效信号,再通过解调电路滤去基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还原出语音信号,最后通过功放经耳机接收,完成语音通信。
当开关K掷向下时,可传递数据,进行运算机间通信,这相当于一个数字通信系统。
它由运算机、接口电路、调制解调器、大气传输信道等几部份组成。
接口电路将运算机与调制解调器连接起来,使二者能同步、和谐工作;调制器把二进制脉冲变换成或调制成适宜在信道上传输的波形,其目的是在不改变传输结果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激光器的发射总功率;解调是调制的逆进程,把接收到的已调制信号进行反变换,恢复出原数字信号将其送到接口电路;同步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其作用是使通信系统的收、发端有统一的时刻标准,步伐一致。
图1激光通信原理图关键技术分析高功率激光器的选择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信号,并形成光束射向空间。
激光器的好坏直接阻碍通信质量及通信距离,对系统整体性能阻碍专门大,因此对它的选择十分重要。
空间光通信具有传输距离长,空间损耗大的特点,因此要求光发射系统中的激光器输出功率大,调制速度高。
无线激光通信FSO技术与应用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简称FSO)是一种以小功率红外激光承载高速信号,以空气为传输介质,用点对点方式进行语音、数据、图像的宽带传输技术。
FSO是一对虚拟的光纤;是一种透明传输产品,不处置协议,既能够传输IP数据业务,也能够传输TDM业务。
在固定无线宽带接入(Fixed Wireless Broad band Access)技术中,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为宽带接入的快速部署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无线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束作为信道在空间(陆地或外太空)直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技术,又称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SO),“无纤激光通信”或“无线激光网络(Wireless Optical )”。
无线激光通信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不使用光纤等有线信道的传输介质,属于新型应用技术,早期的研究应用主要是在军用和航天上,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商用的地面通信,技术也在逐步完善。
一、无线激光通信的优势相比于微波通信等其他几种接入方式,无线激光通信主要优势包括:1.无须授权执照无线激光通信工作频段在365~326 THz(目前提供无线激光通信设备的厂商使用的光波长范围多在820nm~920nm),设备间无射频信号干扰,所以无需申请频率使用许可证。
2.安全保密激光的直线定向传播方式使它的发射光束窄,方向性好, 激光光束的发散角通常都在毫弧度,甚至微弧度量级,因此具有数据传递的保密性,除非其通信链路被截断,否则数据不易外泄。
3.实施成本相对低廉无须进行昂贵的管道工程铺设和维护,其造价约为光纤通信工程的五分之一。
4.建网快速无线激光通信建网速度快,只须在通信点上进行设备安装,工程建设以小时或天为计量单位,适合临时使用和复杂地形中的紧急组网。
对于重新撤换部署也很方便容易。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s communication,简称FSO,也称无线光网(WON)系统或光无线系统),是以激光为载波、自由空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 FSO是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结合,与光纤通信一样,它也是利用光作为信号载体,能够发送和接收声音、视频和数字信号,并且以很高的速率(10M~2.5G)进行传输。
在网络拓扑方面,它同样能够提供点到点、点到多点、以及网状的结构。
FSO具有高保密、毋须频率许可、成本低廉、全天候工作、可以独立组网或作为光纤通信的补充和接入延伸、可用性可达99.9%等其它通信方法所不具有的独特优点。
在应急通信、战术通信、快速业务提供、密集商业区通信、高速本地网组建、现有光纤网络备份、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光纤通信近年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检测器、光放大器、波分复用、千兆比和万兆比以太网、多协议波长交换、弹性分组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使自由空间光通信比早期激光大气通信具备更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应用目标,而被评为2001年度全球10大热点通信技术。
本公司采用自适应窄带滤波、快速反应机构等多项技术研制的高速可靠灵活“快速反应高速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可有效地解决目前通信建设中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的问题和满足其它特殊环境和场合的需要,其传输速率覆盖电信接入和企事业局域网常用的2Mb/s~155Mb/s。
并因此得到了江苏省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资助和总参通信部的支持。
技术优势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是当前的热门技术,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光纤通信的一些优点,也兼有无线通信的一些长处。
与这两种技术相比,其独特之处如下:与无线电通信(如微波)相比:a)不占用宝贵的无线电频率资源;b)电磁兼容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c)信息容量大;d)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e)具有比特率透明性,对传输信息的比特率、信号格式和编码都是透明的。
物理学中的自由空间通信技术自由空间通信技术是一项基于光波或者射频信号建立通信网络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于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强,自由空间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具有传输速率快、带宽宽广、能耗低等优点,同时也应用广泛。
物理学中的自由空间通信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首先,物理学中自由空间通信技术的实现离不开激光技术。
激光具有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和高亮度等特点,可在通信过程中承载大量信息。
在自由空间通信中,激光信号可以通过天空或地面上的传输设备进行传递,实现广域空间内的高速信息传输。
不同于传统的射频通信技术,激光通信的信道损耗更小,传输距离更远,速率更高,能耗更低,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和高可靠性通信。
其次,物理学中的自由空间通信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
卫星通信是一种特殊的自由空间通信,需克服被遮挡、大气影响、干扰等诸多困难。
因此,发射卫星时必须对其进行高精度的定向和频率调整等工作。
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远距离通信、多用户广播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气象预报、空中交通控制、军事侦察等领域。
此外,在无线网络领域,物理学中的自由空间通信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持续普及和应用,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已成为必要。
自由空间光通信作为新型的无线通信方式,其信道容量更大、比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方式传输的数据量更大。
因此,它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城市环境等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总结来看,物理学中的自由空间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
它具有传输速率快、带宽宽广、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由空间通信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自由光激光通信工作原理自由空间光通信(FSO)是一种利用光波在空气或真空中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
而自由光激光通信则是FSO技术中的一种,它利用激光光束进行通信。
自由光激光通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光学、通信和大气物理等多个领域,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首先,自由光激光通信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的传输和接收。
激光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光束,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和准直性,能够在空气中传输较长的距离而几乎不发生散射。
在自由光激光通信系统中,发送端通过激光器产生一束激光,并利用光学系统对其进行调制和聚焦,然后将激光束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的光学系统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便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处理和解码。
其次,自由光激光通信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大气传输的影响。
由于大气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气体、颗粒和湍流等,这些因素会对光束的传输造成影响。
大气湍流会导致光束的折射、散射和衍射,从而引起光信号的衰减和失真。
为了克服大气传输的影响,自由光激光通信系统通常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和跟踪系统,以实时调整光束的传输路径和焦距,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传输对光信号的影响。
另外,自由光激光通信的工作原理还包括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信协议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纠错编码等,以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可靠地传输。
同时,接收端的数据处理单元需要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和纠错,以还原原始的数据信息。
总的来说,自由光激光通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激光的发射和接收、大气传输的影响以及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克服大气传输的影响、优化光学系统和采用高效的通信协议,自由光激光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高速、高带宽、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激光光源和探测器的无线通信技术,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相比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具有更大的频率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信道损耗。
本文将介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基于光的传输特性和无线通信的需求。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光光源和探测器。
激光光源一般采用氮化镓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具有窄的光谱宽度和高功率输出。
探测器可以选择光电二极管或光探测器,用于接收传输光信号。
其次,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光传输路径。
光传输路径的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中的障碍物、光强衰减和散射等因素。
合理选择传输路径可以减小信号传输的损失,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光的传输可以采用点对点传输或者多点传输。
点对点传输适用于两个地点之间的直接通信,而多点传输适用于多个地点之间的通信。
多点传输可以采用星型结构或者网状结构来实现。
星型结构中,一个中心节点与多个终端节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网状结构中,所有终端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涉及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误码率等指标。
传输速率取决于激光器的调制速率和探测器的解调速率。
激光器的调制速率越高,传输速率越快。
探测器的解调速率越快,系统的传输速率也越高。
传输距离受到自由空间中的衰减和散射影响。
在设计传输路径时,需要考虑信号的衰减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距离。
误码率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低误码率意味着更好的传输质量。
误码率受到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激光功率和改进信号调制解调技术来降低误码率。
此外,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采用光信号进行传输,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难以被窃听和干扰。
然而,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大气条件、天气变化、其他光源和障碍物的影响较为敏感。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1.前言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是一项基于光波传输的通信技术,其通信原理类似于无线电通信,但相对于无线电技术,FSO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高的带宽、更安全的通信等优点。
随着数字经济和5G应用的发展,FSO技术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就FSO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作一探讨。
2.现状分析FSO技术的优点显著,但其实现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信号传输距离短、天气条件的限制等。
当前,FSO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短距离、小场景的通信,如城市中建筑物之间的通信、机场等开阔区域内的通信等。
但在广阔的宏观场景、不同大洲之间的长距离的通信等方面,FSO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此外,FSO技术实现的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3.发展趋势针对FSO技术发展中的难点和现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3.1技术及应用的发展FSO技术的发展需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满足众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挖掘FSO技术的应用场景,例如军事应用、互联网接入等,同时也需要与其他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发展。
3.2研究与实验的发展FSO技术的研究与实验也是FSO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其主要任务是探索FSO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提高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
同时,在FSO技术的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减小其成本,以提高商业化应用的可行性。
3.3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的发展是FSO技术的重要节点。
现阶段,FSO技术在智能制造产业、智能交通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已逐渐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要加速FSO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研究、系统开发、生产制造等各方面的投入,以打造先进的FSO技术产业链。
4.总结FSO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数字经济和5G应用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技术。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概述
06061118 刘晓彪
摘要:本文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经行了大体上的介绍,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重点,并对这一前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光通信 自由传输 大气信道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是指以激光光波作为载波,大气作为传输介质的光通信系统。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的优点,又不需要铺设光纤,因此各技术强国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传输原理
大气传输激光通信系统是由两台激光通信机构成的通信系统,它们相互向对方发射被调制的激光脉冲信号(声音或数据),接收并解调来自对方的激光脉冲信号,实现双工通信。
受调制的信号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使激光器发光,从而使载有语音信号的激光通过光学天线发射出去。
另一端的激光通信机通过光学天线将收集到的光信号聚到光电探测器上,然后将这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信号放大,用阈值探测方法检出有用信号,再经过解调电路滤去基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还原出语音信号,最后通过功放经耳机接收,完成语音通信。
当开关K掷向下时,可传递数据,进行计算机间通信,这相当于一个数字通信系统。
它由计算机、接口电路、调制解调器、大气传输信道等几部分组成。
接口电路将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连接起来,使两者能同步、协调工作;调制器把二进制脉冲变换成或调制成适宜在信道上传输的波形,其目的是在不改变传输结果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激光器的发射总功率;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把接收到的已调制信号进行反变换,恢复出原数字信号将其送到接口电路;同步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使通信系统的收、发端有统一的时间标准,步调一致。
二、关键技术分析
一)高功率激光器的选择
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信号,并形成光束射向空间。
激光器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及通信距离,对系统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因而对它的选择十分重要。
空间光通信具有传输距离长,空间损耗大的特点,因此要求光发射系统中的激光器输出功率大,调制速率高。
一般用于空间通信的激光器有三类:二氧化碳激光器。
输出功率最大(>10kw),输出波长有10.6m和9.6m,但体积较大,寿命较短,比较适合于卫星与地面间的光通信。
Nd:YAG激光器。
波长为1064nm,能提供几瓦的连续输出,但要求高功率的调制器并保证波形质量,因此比较难于实现,是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
采用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若使半导体发射谱线与Nd:YAG激光器吸收谱线一致,可减少热效应,改善激光光束质量,提高激光源综合性能。
这种激光器适合用于星际光通信。
二极管激光器(LD)。
LD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并且可以直接调制,所以现在的许多空间光通信系统都采用LD作为光源。
例如波长为800~860nm的ALGaAs LD和波长为970~1010nm的InGaAs LD。
由于ALGaAs LD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并且与探测、跟踪用CCD阵列具有波长兼容性,在空间光通信中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快速、精确的捕获、跟踪和瞄准(ATP)技术
这是保证实现空间远距离光通信的必要核心技术。
系统通常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捕获(粗跟踪)系统。
它是在较大视场范围内捕获目标,捕获范围可达±1°~±20°或更大。
通常采用CCD阵列来实现,并与带通光滤波器、信号实时处理的伺服执行机构共同完成粗跟踪,即目标的捕获。
粗跟踪的视场角为几mrad,灵敏度约为10pW,跟踪精度为几十mrad;
2、跟踪、瞄准(精跟踪)系统。
该系统是在完成目标捕获后,对目标进行瞄准和实时跟踪。
通常采用四象限红外探测器(QD)或Q-APD高灵敏度位置传感器来实现,并配以相应伺服控制系统。
精跟踪
要求视场角为几百祌ad,跟踪精度为几rad,跟踪灵敏度大约为几nW。
三)精密可靠高增益的收、发天线
为完成系统双向互逆跟踪,空间光通信系统均采用收、发一体天线,隔离度近100%的精密光机组件。
由于二极管激光器光束质量一般较差,要求天线增益高,另外为适应空间系统,天线(包括主副镜,合束、分束滤光片等光学元件)总体结构要紧凑、轻巧、稳定可靠。
目前天线口径一般为几厘米至25厘米。
四)大气信道
在地-地、地-空激光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中,大气信道是随机的。
大气中气体分子、水雾、雪、气溶胶等粒子,几何尺寸与二极管激光波长相近甚至更小,这就会引起光的吸收和散射,特别在强湍流情况下,光信号将受到严重干扰。
因此如何保证随机信道条件下系统的正常工作,对大气信道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已逐步走向实用化。
总之,空间光通信是包含多项工程的交叉科学研究课题,它的发展与高质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精密光学元件、高质量光滤波器件、高灵敏度光学探测器及快速、精密光、机、电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密切不可分,光电器件、激光技术和电子学技术的发展,为空间光通信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研究重点
一)光源
光源的波长应选择在透过率良好的“大气窗口”。
发射功率要考虑到人眼的安全。
对于光源,除了要求输出光束质量好、工作频率高、出射光束窄以外,还要考虑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光束方向稳定性和工作寿命等。
因此有必要对新激光光源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多模二极管激光器光谱较宽,大气色散等因素会引起一定的脉冲扩展,从而限制通信速率,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原来多采用800nm波段光源,这是由于此波段的激光器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比较成熟,有成品;同时该波段也有比较成熟的铯原子滤波器。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成熟,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工作波段有向1550nm波段发展的趋势。
二)发射和接收天线
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效率都会对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接收光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发射天线可以设计成接近衍射极限,尽管可以获得最小的光斑,但也给精确对准带来困难;为了接收更多的信号能量,接收天线的直径越大越好,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所以,研制体积小、重量轻、光学增益大的新型接收天线对提高接收灵敏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大气信道
对于大气对激光通信信号的干扰的分析,目前仅局限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等,很少涉及到大气湍流引起的闪烁、光束漂移、扩展以及大气色散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接收端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影响系统的误码率和通信距离、通信带宽。
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更深入详尽的分析,并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方案。
例如,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四)组网及其他技术
各国纷纷把光纤通信的成熟技术和器件引入激光通信,波分复用技术和光放大器技术已经应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
随着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由点对点系统向光网络系统发展是大势所趋。
有专家预测,未来的自由空间光网络将形成一个立体的交叉光网,可在大气层内外和外太空卫星上形成庞大的高容量通信网,再与地面上的光纤网络相沟通,满足未来的各种通信业务需求。
五)保密通信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安全保密性较好,因为红外激光的波束窄且不可见,很难在空中发现其通信链路。
同时,激光束定向性好,如果想截取,一般需要在链路中插入,这是很难做到的,而即使被截取,用户也会发现,因为链路被中断。
因此,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比微波系统安全得多。
但是经分析论证,由于自由空间光通信信道的开放性,窃听信号而又不阻断光束的传播,也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深入研究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保密方法和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四、发展趋势
星际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可行性问题已经解决,虽然至今尚未真正实现星际通信,但是发射功率、
接收灵敏度、捕获和瞄准要求、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等关键技术近几年已取得明显进步,相信不远的将来将取代微波通信成为星际通信的主要手段。
地面空间光通信将作为一种主要手段进入本地宽带接入市场,特别是那些通常没有光纤连接的中小企业。
微波系统和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在许多方面可互为补充,前者能提供大区域内低速通信,而后者能提供小区域内高速灵活的连接。
各种系统的无缝连接能使用户得到更方便的服务。
此外,微波系统还可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互为备份,在天气恶劣甚至无法进行光通信时,启动微波通信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在战场上,当受到敌方强电磁辐射干扰时,会导致微波通信系统失效,而光纤通信系统既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也不能满足机动性要求。
此时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优势立刻显现: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还对电磁干扰免疫,所以自由空间光通信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