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是国内15个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朝鲜族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比较特别的风俗习惯呢?以下是啦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春节习俗祭祀与游戏在朝鲜族中,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
农历1月1日,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祖先,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这是最重要的活动。
朝鲜族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仅供桌的摆法就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枣栗梨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规则,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
祭祀结束后孩子们向大人拜年,大人还礼祝愿。
然后家属和亲戚们聚在一起玩掷毂游戏(用4个木块儿玩的朝鲜族传统游戏),跳跳板(姑娘站在长木板两端轮流地跳的游戏)等游戏。
并把有"装福"意思的福笊篱(过滤用的汤勺摸样的工具)送给别人或挂在家里。
人们到长辈家去拜过年后,就玩各种民俗游戏,如玩尤茨,跳跳板等等。
孩子们则放风筝、玩陀螺、踢毽子、玩冰车等。
朝鲜族春节食物阴历年到来的时候,街道和村庄都披上节日盛装。
家家户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过年这一天,主妇们摆出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丰盛的年饭年菜,全家聚在一起欢度节日。
饭菜中大米年糕、年糕汤、朝鲜八宝饭和江米条是不可或缺的。
年糕汤是把年糕切成柳叶状,放入各种作料,用肉汤煮成,味道好,营养丰富,人人都吃。
人们往往问孩子吃了几碗年糕汤,就是问他几岁了。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1.朝鲜人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丰富多彩。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
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上元节: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
朝鲜族简介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
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都拉吉,都拉吉,都哦拉吉,迎春花开都拉吉”凡是接触过朝鲜族的人,无不对这载歌载舞“桔梗谣”的画面记忆深刻。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歌唱,翩翩起舞。
这首著名的民歌《桔梗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也使得朝鲜族的风味小吃愈发沾染上了浓郁的饮食文化色彩。
服饰特色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盛大节日,隆重庆典等场合,朝鲜族男女都习惯穿白色衣衫,故又有“白衣之国”的美称。
迁入初期,朝鲜族人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
二十世纪初,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上衣、裤子、裙子、外套、袍、坎肩及笠帽、船形鞋等。
除了日常的服装外,还有周岁服装、结婚礼服、丧服等礼仪服装。
男子穿白色斜襟短上衣,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盘结在右襟中上方。
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
冬天多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
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
节日时多戴礼帽。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
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朝鲜族女装多采用丝绸或柔软面料制成,其最大特点为短袄长裙,其色彩和纹饰都很讲究,优雅而漂亮。
女袄的袄襟很短,无扣,用绸带系住,襟和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朝鲜族在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在我国的朝鲜族,他们的民族特色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民族有哪些是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呢?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1.朝鲜人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
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燃灯节: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
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
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3.旧历年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
从腊月三十开始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
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干净的衣服,叫岁装。
早晨首先祭拜祖先,称作“茶礼”。
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始喝。
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
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
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放风筝。
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时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4.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
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
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朝鲜族的风俗朝鲜族的风俗 1朝鲜族:简介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一些城市。
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居民占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
此外,长白山的怀抱中还有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文属音位文字类型。
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创制的,称“训民正音”,简称“正音”,为方块状拼音文字。
在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也是我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其人参、鹿茸享誉国内外。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闻名。
男人喜欢摔跤和踢足球,女人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
朝鲜舞蹈有长鼓舞、刀舞、扇子舞、巫舞等。
朝鲜族:历史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多是l9世纪70年代自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如辽宁省盖县林家沟村姓朴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到1931年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各地,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朝鲜族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着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
敬老爱幼是朝鲜族人的美德。
“朝鲜族:节庆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
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
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
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吗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朝鲜人和朝鲜族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很多双方的居民都在对方有亲戚,包括韩国。
在朝鲜语或韩语语境下,朝鲜族的称呼特指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人,在非中国地区生活的朝鲜民族人不自称朝鲜族。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
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坐相一般是双膝着地的脆式,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
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
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则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以前襟的两个彩色长带系成蝴蝶形。
下装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它裹在两三层内衣外,使之更加合身,穿法是先穿裙后穿短衫。
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这与服饰形成一体,显示出曲线美。
这种打扮,如今只能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所见。
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
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
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
朝鲜族历来以素食为主,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其饮食特点可以概括为辛辣、爽凉、清淡。
朝鲜族拜年简介
朝鲜族风俗习惯上,正月初一,一大早给祖宗祭祀,叫“茶礼”。
以宗孙为中心进行的茶礼般上限为四代祖,四代祖以上另行祭祀。
为了新的一年家庭平安,正月初,大户家庭也有请巫女跳大神的,这相当于新年祭。
祭祀完了后全家一起开吃茶礼用过的食物。
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也很多。
大年三十要“守岁"也就是说大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
孩子们要睡,大人就说“大年三十睡觉不守岁眉毛会变白”。
正月初一早餐最代表*的餐饮就是大米面做的面片汤。
因此民间有“吃了面片汤才能涨一岁”的说法。
朝鲜族过年的风俗
首先到了春节当天早晨换上朝鲜族传统服饰--韩服。
之后去长辈居住的地方去拜年,去拜年的时候不能空手去,买一些饮料。
和长辈一起共进新年第一天的早饭,分享一下过去一年中的*甜苦辣。
吃完早饭之后可以玩一些打打牌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在拜年的时候前辈给晚辈红包。
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导游的讲解员。
首先,感谢大家选择朝鲜族文化之旅,并给我这个机会为您介绍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一、朝鲜族简介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和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
朝鲜族是中国的同胞,和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和保护。
朝鲜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居民,后来逐渐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地区。
他们的文化传承深厚,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历史文化遗产1. “朝鲜族的发源地”我们首先来到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镇赉县的“朝鲜族的发源地”。
这里是朝鲜族历史上最早的居住地之一,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朝鲜族传统建筑、文化展品和工艺品等。
2.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朝鲜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秋节和新年。
中秋节是朝鲜族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家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观赏月亮。
新年则是朝鲜族的传统农历年,人们通过举行庙会、舞蹈表演等方式庆祝。
3. 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朝鲜族舞蹈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舞步和纯净的音乐为特点,其中著名的有《忠孝辈分舞》、《锁骨舞》等。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的音乐还有独特的乐器,如“调门”、“铜铃”等。
三、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 迎亲礼仪在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上,迎亲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新郎和新娘分别由双方的长辈带领,祭拜祖先后,向对方的父母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对方家庭的尊敬。
2. 朝鲜族的服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有男女的“袍”和“裙”。
男士一般穿着蓝色袍和黑色长裤,女士则穿着五颜六色、绣花织纹的裙子。
这些服饰既彰显了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也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3. 景德镇朝鲜族瓷器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这里的朝鲜族瓷器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纹饰而闻名。
朝鲜族春节习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朝鲜族春节习俗在朝鲜族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比较特别的风俗习惯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朝鲜族民族节日朝鲜族在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也是朝鲜和韩国的主要民族,而在我国的朝鲜族,他们的民族有哪些是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民族节日,希望大家喜欢!朝鲜族民族节日1.朝鲜人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
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燃灯节: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
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
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3.旧历年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
从腊月三十开始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
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干净的衣服,叫岁装。
早晨首先祭拜祖先,称作“茶礼”。
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始喝。
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
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
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放风筝。
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时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4.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
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
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 朝鲜族风俗朝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和眭团结的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
高尚的品德朝鲜族素有礼貌等人、尊老爱幼的美德,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
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谦卑称”。
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
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老人无论在家晨或社会上都普遍受到尊敬。
老有用餐时不和晚辈同席,到吃饭时全家人必须等老人归来方能用餐。
一般父子不同席,同席晚辈不是喝酒,如得到允许,必须转过身去饮用。
席间,长辈举杯后,其余人方能依次举杯。
晚辈抽烟时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对火。
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人都要行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跟在长者后面。
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不管儿女多少、生活贫富,必须由大儿子赡养。
每缝节假日,其他子女必须携家口前往“大家”(大哥)看望父母共席节日,父母也可到其他子女家走动,但患病时,必须住大儿子处,这是朝鲜族人规定的大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老人过“花甲”(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
朝鲜族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庭是否困难都要全力供孩子念书,甚至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可以举家搬迁,注重给孩子传授礼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妇女,在家里操持家务,在外干体力活,家中的上下关系和邻里关系,全靠妇女的品德修养。
特殊的房屋朝鲜族的房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内部矛盾结构和外部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
住屋分上屋和下屋,一般下屋是热炕头供老人居住;上屋隔成二间,朝阳的一间作为客房,另一间作为儿子的卧室,各间用横推的门板隔开,随时能挪走隔板成为一个大间,便于聚众活动。
东北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朝鲜族的服饰习惯朝鲜族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朝鲜族传统男装主要是袄、裤、坎肩和长袍。
袄宽松而短,有领子,但不直立,领上敷有白领衬,以便时常拆洗。
袄的右襟在里,左襟在外,用袄带在右胸前系以一定样式的活扣,多为半蝴蝶结形状。
坎肩套在袄外,有衣兜,颜色花纹各异。
裤子宽松肥大,裤腰尤肥,由右向左掩,再扎以裤带。
长袍与袄样式略同,但长过膝盖。
男人喜欢带有沿的礼帽,有时看帽子也可以区分身份和地位。
朝鲜族传统的女装有裤、裙、袄、袍。
女袄非常短,衣襟在前面交叉系以很长的半蝴蝶结。
领子呈圆形,襟和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颜色多样。
袖子长而宽大。
朝鲜族妇女的裙子极有特点,通常是宽大松长,下垂脚面,上面系在腋部极短的小袄、优雅小口的长袖与长松飘逸的长裙形成了朝鲜族传统女装的基本特点。
朝鲜族传统服装还有以下三个特点:(1)男女服装迥然不同,男人为上袄下裤,女人为上襦下裙。
男装的特点是上袄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
裤裆和裤腿都较肥大,这同朝鲜族在室内席地而坐的风俗有关,也同他们耕种水田,需要经常卷裤腿相关。
裤脚系上丝带。
出访时再加穿长袍。
女装的特点是襦短裙长。
上襦的长度刚能遮住乳房,长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和少女的衣裙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2)男女上袄都是斜襟,无纽扣,以飘带打结。
女袄飘带的颜色比上袄本色更深更艳。
(3)喜穿白色衣服,素有“白衣同胞”之称。
20世纪20年代末,一些朝鲜族开始穿中山服或西装。
六七十年代以后,传统服饰逐渐被现代服饰所取代;女装却在各种节日、喜庆之日及休假日穿,到处都能看到。
朝鲜族民俗文化简论一、中国朝鲜族概况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
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朝鲜族现有19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辽宁省现有朝鲜族人口共23多万,主要分布在沈阳、抚顺、铁岭、丹东等十个市。
二、朝鲜族饮食文化(1)饮食首先,朝鲜族的主食主要有饭、糕、面条等。
由于朝鲜族是种植水稻的民族,食用大米自然最多,玉米、小米、高粱米、黄米等次之。
米饭由铁锅煮成,这种锅堪称“土高压锅”,具有良好的保气性能,焖出饭来格外肉头、可口。
大米通常还和小米或玉米混合而煮成二米饭,味道极佳,营养丰富,别有风味。
农历正月十五日吃由米、麦、谷、豆、黍五谷混合煮成的五谷饭,祈望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糕也是朝鲜族喜欢吃的主食之一。
糕主要用米和米磨成的米粉制作。
根据风俗和材料不同,品种有五十多个,制作方法有蒸、煮、打等多种。
糕中最受欢迎的是打糕和松饼。
打糕是将糯米洗净淘好后蒸熟,然后在打糕槽里用木锤打制,打到不见整颗米粒为止,故名打糕。
然后,切成块蘸上豆面、小豆面、绿豆、蜂蜜等食用。
松饼先是用开水把大米面和好,再将米面蒸熟。
然后擀出小片将小豆、芝麻、栗子、枣、糖等做馅包成半月形等各种形状后放在铺上松针的锅里蒸熟,使之散发出很浓的松香味,故名松饼。
此外,朝鲜族的主食还有面条。
面条有冷面、热面、拌面等。
主要制作材料有荞麦面、白面、玉米面、淀粉等。
其中朝鲜族最喜爱吃的就是冷面。
冷面多于夏季食用,一般用小麦粉、荞麦粉和甘薯淀粉混合制成面条,以牛骨煮汤,食用时汤中加辣椒、酱牛肉片、苹果片及其它调料。
面条筋道,汤味香辣,入口凉爽,回味长久。
其次,朝鲜族的副食主要有汤和泡菜。
朝鲜族喜欢喝汤,汤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素有“宁无菜肴也要有汤”之说,其种类多达三十余种。
其中,大酱汤和狗肉汤最受青睐。
大酱汤是用大酱、蔬菜、肉、鱼、豆油等作为主要原料,通常在早饭和晚饭时喝,一般喝热汤,三伏天则多喝凉汤。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